★ 关注备份号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文丨张是之
大家好,我是张是之,今天聊一个与储蓄投资有关的话题。
7 月 1 日,证券时报发表了一篇记者署名文章,标题直呼刺眼:谨防居民储蓄倾向高企 掣肘经济复苏势头
这不是标题党改的,是原标题就这样,而且文章意思也是这个意思,认为居民储蓄多了会影响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复苏。
由于标题和内容太过刺眼,其他媒体迅速大量转载这篇文章,而且很快形成了一次关于「恶意储蓄」的讨论高潮。
舆论起来之后,证券时报悄悄把标题换掉了,貌似现在这篇文章在官网上找不到了。
那么这篇文章到底错在哪里?今天从几个维度来梳理一下其中错误。
1.基本逻辑层面

证券时报引用的基本数据,是央行近日公布的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问卷结果。
其中选择未来「更多储蓄」的储户比例达到了58.3%,较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创下这项数据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也就是,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倾向继续增加。
证券时报的分析认为,高储蓄倾向与弱消费意愿的组合,反映了当前人们内心对收入、就业前景可持续性的不安和怀疑。
这是有道理的,但他们进一步认为,居民更多的储蓄,会掣肘经济复苏的势头和质量,这个分析恐怕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
如果仅仅对这篇文章逻辑层面的反驳,可以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才会积极投资与消费。这个层面是最常见的,最浅的。
第二,个人或家庭的微观层面。任何投资,在时间和逻辑上,都必然以储蓄为前提。
没有储蓄,就没有投资。即便是借钱投资,那么借来的钱来自哪里呢?还是来自于别人的储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储蓄就是投资。
第三,国家宏观层面。
1)和个人家庭的逻辑一样,国家层面的投资也是以储蓄为前提;
2)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实际情况就是,投资的钱部分来自储户的储蓄;
3)还有另外的一个现实情况,那就是在如今信用货币体系下,投资的钱是贷款创造出来的信用货币,而不是直接来自于储蓄。这是本文后半部分内容的重点。
4)所以本质上,储蓄和投资并不矛盾,相反,储蓄才是投资的基础。
第四,萨伊定律,供给自己创造需求。
真正有效的内需不可能是靠简单的行政手段来拉动,不可能靠挪用未来的需求存量来实现眼下的业绩,而是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创造需求的增量。
用政策刻意刺激需求,鼓励人们降低储蓄,把未来的消费需求提前到现在,对经济发展未必是好事。
因为这非常容易造成资源错配,真正有用的是增加供给,由供给来挖掘自己的需求。
所以,完整的逻辑是我要去消费,我必须先要有钱;我先要有钱,我必须去生产;而且不能乱生产,必须生产出别人所需要的产品,然后换成自己的财富再去交换。
这个逻辑中加上储蓄,正常人也不会寅吃卯粮,而是一定会量入为出。
2.「无中生有」的信用货币

首先需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解,那就是我们通常都会认为,银行的作用是先吸收公众的存款,然后再把这些存款以贷款的形式投资出去。
也就是,银行是一个提供资金服务的中介机构,通过存贷款之间的差额,来实现金融投资和盈利。
同时因为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存在,在这个存贷循环的过程中,会伴随产生一定数量的信用货币。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理论的成立有它的前提条件。
这个前提条件便是,要求货币必须都是实物货币。
比如人们都使用黄金来作为流通货币,而不选择其他任何的货币凭证或者债券。
在大家都使用黄金作为货币时,黄金存入银行之后,对于银行和客户而言都是资产。这个时候,银行的作用其实就是“钱庄”,既承担保管职能,也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
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货币与黄金彻底脱钩,人类社会进入信用货币时代,货币背后不再对应任何实物。
在这种情况下,当信用货币存入银行之后,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它仍然是一种资产,但对于银行来说,这些存款则变成了一种负债。
这个变化,其经济学意义十分显著,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未必了解变化背后的含义。
而变化带来的结果之一便是,银行不再是货币的「保管者」,而是变成了货币的「创造者」。
这是人类社会从实物货币转向信用货币之后,银行角色一个非常特殊的转变。
银行角色转变之后,从表面上看,银行的贷款行为,确实是把钱给了客户,但这个钱其实并不是来自银行吸收的存款。
银行贷出去的钱,实际上是贷款行为本身创造出来的。
传统上认为,存款是银行的资金来源,先有存款然后才能贷款,银行的贷款量受到存款量的约束。
在实物货币时代的确是这样,因为涉及到实物,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先要「有钱」然后才能拿出来借给别人。
也就是说,实物货币时代,借贷双方都不可能做到「无中生有」。
但是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借贷双方无需见到实物货币,甚至无需见到现金,只需要改变一下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就可以做到「无中生有」。
此时银行贷款行为的本质,已经从原来实物货币的「借贷关系」,变成了与客户之间的债权交换。
比如银行贷款给企业,只需要借贷过程中,在双方的资产负债表上,同时增加对对方的债权和债务。
而这个过程需要双方的互信,没有信用作为基础,这个过程不可能发生。所以这种债权交换,也可以说是一种「信用交换」。
在信用交换过程中,银行得到了利差收入,企业付出了利差成本。
但企业同时得到了刚刚创造出来的「新货币」,他们就可以拿着这些「新货币」,去做进一步的投资来赚取利润。
这个过程创造出来的「新货币」,既没有实物支撑也与居民储蓄无关,完全就是一种纯粹的「信用货币」,所以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创造」。
当然,银行也会受到一定约束,需要具备一定的偿付能力,不可能节制地创造货币,这个约束主要来自央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
3.央行调查说明的了什么问题?

梳理清楚上述过程,我们再来看下央行公布的问卷调查。
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这事不假,但这并不会直接影响银行对外的贷款和投资,更谈不上掣肘经济复苏。
实际上,真正掣肘经济的,不是没有钱投资,而是没有人愿意要这些钱了。
可以提供佐证的是,央行同时公布的另外两份问卷调查,一份是对银行家的调研问卷,另外一份是对企业家的问卷。
对银行家的问卷结果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 56.6%,比上季下降 15.8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 13.9 个百分点。
如果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 51.4%,比上季下降8.9 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54.2%,比上季下降 9.5 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为61.0%,比上季下降13.0个百分点。
也就是,大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都在下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下降更为显著,这大致上也符合我们的直观感受。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很多企业订单减少,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会进行扩张性投资,也就不会进一步寻求贷款支持。
从企业家的问卷结果来看,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 26.5%,比上季下降 9.2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 15.5 个百分点。
经营景气指数为 48.7%,比上季下降 4.7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 11.0 个百分点。
当经济预期受到破坏,从银行拿到钱之后,假如没有更好的投资去处,或者说投资收益不足以覆盖成本的时候,那还不如不拿这个钱。
企业家也是「理性人」,而且越是成功越是持久的企业家,往往越是保守,在前景不明朗的时候不会进行盲目扩张。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4.7%和54.1%,高于上月0.6个、6.9个和5.7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
这个数据也和央行企业家问卷调查中的订单指数趋势基本一致,虽然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但相比于一季度已经有回暖迹象。
4.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想要经济复苏,重要的不是盯着居民手中储蓄和存款,也不是想着怎么去刺激消费、带动经济,而是在于对未来信心和预期的修复,尤其是要让企业家们对未来有信心、有盼头。
企业家以及他们所经营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他们有信心,才会利用银行贷款去创造更多的生产,带来更多的财富,才能够成为经济复苏带来更多动力。
如果是完全没有储蓄的投资,那就是无源之水的通货膨胀,必定会严重扭曲市场价格和利率,导致人们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在这个完整的逻辑中,供给生产很重要,先要有能力生产,才有能力进行交换和消费。而有有生产和投资的能力,储蓄又是必须经过的第一环。
在一个没有被破坏的打扰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和交换、储蓄和消费,是资源发现和调配的一体两面,不存在任何矛盾之处。
证券时报写这篇文章的记者,对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掌握有误,也不熟悉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的银行运作情况,被骂恐怕并不冤枉。
2022年07月10日,首发《南方周末》,有改动。
——————
题图:Steven Quartly
蓝球主刀:视野宽,刀犀利,老古带着一众写手共建一个全新帐号,用笔刀解剖世界,用全球化视角解读这颗蓝色地球
限量签名版《经济学入门50讲》
欢迎扫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米塞斯《人的行动》精·读·训·练·营,现价:365,每多100人涨价一次。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
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