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份,《纽约时报》都会向全世界的青少年询问三个问题:
什么事让你义愤填膺?
你希望看到什么改变?
你想要更多人了解什么?
在过去8年中,全球上万名学生都在《纽约时报》的中学生社论写作竞赛(New York Times Editorial Contest)中,以短文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2022年是纽约时报社论竞赛开办第九年,今年有16,664名学生参加。前不久,《纽约时报》公布了获奖名单。根据名单披露,这次一共有82名学生获奖,其中亚裔人数超过20人!
那么,纽约时报社论竞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比赛?为什么大家如此看重它?今年又有哪些学生获奖?获奖学生都关注些什么问题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01
每年由纽约时报主办的系列写作比赛是中学生写作界最富盛名、也是美国顶尖大学认可度极高的竞赛之一,该系列大赛分为STEM写作竞赛(理工科方向)、个人叙事写作(personal narrative)及社论竞赛(Editorial)等九项,而今天分享的社论竞赛就是鼓励参赛选手提高新闻敏感度、扩展国际视野,针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发表独到评论。
所谓“社论”,是指基于事实进行的有逻辑、系统性的新闻评论。纽约时报社论竞赛要求学生将自己针对所选领域的看法汇总为一篇简短的、以证据为基石的议论文(persuasive essay)。
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竞赛呢?
纽约时报介绍道:“我们热衷于举办这个比赛,因为它让学生关注世界,找到他们想要改变的问题,不论大小。如果你因为姓氏以'Z'开头总被排在名单最后而不满,那就站出来;如果你希望电影和书中有更多跟你一样的角色,那就写出来;如果你想要社会少些浪费多些忍耐,那就告诉世界。改变在于知觉、思考和有意义的交流——而这正是参加社论比赛中学生们在做的事。”
怎么样?这段话是否似曾相识?其实几乎每一个精英大学都在寻找有这样品质的学生,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比如宾大就在招生页面中写道:“我们理想的候选人要模仿我们的创始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将他们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社区、费城和更广阔的世界。”
普林斯顿招生官则坦言:"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为自己做事的人,但普林斯顿培养的人才最大不同在于,他们在为社会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
所以说,优秀学生的品质总是相似的,虽然做的事情千差万别。
纽约时报社论比赛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比赛,参加完全免费,优胜者可以在官网刊登、全球发表自己的作品,亦有机会获得丰厚奖金。
对于文科生来说,纽约时报社论竞赛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文科生的背景提升很大一部分是靠夏校,但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各种夏校都转为线上、或者直接取消。如果你希望证明自己,那么这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能在纽约时报社论比赛中拿到名次,藤校、T10、G5谁能忍心拒绝你?
02
每一年《纽约时报》都会公布获奖者的名字、年龄、所在城市以及文章标题。今年一共有16,664位学生提交了文章,其中11名学生获得优胜奖(Winners),18名学生获得二等奖(Runners-up),53名学生获得荣誉奖(Honorable Mentions)。获奖率为0.49%,而优胜奖的获奖率仅为0.07%!
该竞赛面向11-19岁的初高中生开放,最小的获奖者只有12岁!最大的18岁。多数获奖者的年龄大多在15岁-17岁之间。比如在优胜奖获得者中,3名学生15岁、2名学生16岁、6名学生17岁。具体见下图:
在这82名学生中,中国籍或者华裔学生的比例很高,从文章内容以及姓名上判断,优胜奖约有6人、二等奖3人,荣誉奖18人,合计27人,占总获奖者的33%。
具体名单如下(小程序中绿色加粗部分):
这25名学生中,位于中国大陆的有5人,分别来自深国交、包玉刚、上海中芯国际学校、上海美国学校以及凭远教育
1)Ricky Chen, age 16, Shenzhe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henzhen, China: “A Tip for the U.S.A.”
2)Qianying Gu, age 15, YK Pao School, Shanghai: “An Out-of-Pocket Proposal”
3)Kristie Kang, age 16, SMIC Private School Shanghai International Division, Shanghai: “It’s Time to Take Some Time”
4KaiPing Su, age 16, Shanghai American School, Shanghai: “The Negatives of ‘Body Positivity’” 
5)Yichen Wu, age 15, APP-ARK Education, Shanghai: “Appropriate or Appropriated? Navigating Cultural Fusion in a Global Age”
值得一提的是,有4名学生都来自于上海。在去年纽约时报社论比赛中,上海学生的表现也非常亮眼,上海世外16岁的Ruiyang Chen还斩获了优胜奖;上海中芯国际学校去年也有两名学生获奖。
单从标题上看,中国学生讨论的议题也非常有趣:有关注虎妈、双减这样的教育议题;也有讨论女性主义、身体自爱(Body Positivity)、“卖腐”(Queerbaiting)等性别议题;还有关注快时尚、化妆品、卫星网络这样的全球产业;抑或关注濒危语言、莎士比亚、文化融合等文化相关的议题。
03
截至目前,纽约时报已经公布了9篇优胜者的文章, 其余文章也会在下周陆续更新。下面就简单来带大家看一下获奖者都关注什么话题。
1)Bunking With Grandma: Lessons From My Multi-Generational Pandemic Bubble
Aria Capelli, age 16, The Athenian School, Danville, Calif.
在这篇短短450字的文章中,作者融合了代际关系、亲属关系、亚裔文化、核心家庭、居住空间、新冠疫情期间的社交隔离等多个话题,短小精悍,字字珠玑。
作者的母亲是中国人,从小生长在四合院中,在结婚时将自己的父母都接到了美国居住。而作者Aria Capelli则从小生活在大家庭中,从外公外婆、以及堂兄弟处都获益良多。这样的经验,能够让作者观察与思考疫情期间居住在独栋住宅中同龄人所经受的社交隔离。
作者在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居住观念、政府的房屋政策以及自身经验四个层面穿梭,非常绵密细致地探讨了“什么样的居住形态对社会发展是有益的”这一问题。
2)Planting the Next Chapter of Farming
Aimee Choi, age 17, Seoul International School, Seongnam, South Korea
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下,农业发展还有未来吗?17岁的韩国学生分析了这一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韩国面临的农业问题也非常严峻:农业人口在 2019 年创下历史新低,近一半的农民年龄在 65 岁或以上。“粮食需求只增不减,而农民却萎靡困顿(wilting)”,作者追问道“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对此不管不问?”
作者也指出了问题症结:原因在于观念——年轻人认为农业是一种陈旧、无利可图、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在文章中,作者也有力地指出了这一观念的错误,并鼓励Z世代用技术创新来解决农业问题。
3)How ‘Don’t Say Gay’ Diminishes Same-Sex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Lucas Cohen-d’Arbeloff, age 17, Harvard-Westlake School, Los Angeles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娓娓道出自身经验:作为同性家庭的孩子,作者为两个父亲而感到自豪。但佛罗里达州1557 号众议院法案——被反对者称为“禁止说同性恋”法案,该法案禁止教师向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教授性别认同和性行为等内容——却使作者感到疑惑与恐惧。作者有力地发问:“同性家庭的孩子将如何因'不要说同性恋而'生活?”“法案究竟是在保护哪些家庭?”
4)To Meme or Not to Meme
Kate-Yeonjae Jeong, age 17, Kinder High School for the Performing and Visual Arts, Houston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选题极为独到。作者戏仿了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讨论模因(Meme,俗称“玩梗”)对于青少年参与政治讨论的影响。
想必大家都在网络冲浪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梗图——更别提被梗图吸引,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网页了。模因让年轻人接触到很多严肃议题(比如俄乌战争),形塑了一代人的集体经验,那么模因究竟会对青年人参与政治议题产生什么影响呢?不妨亲自去看一看作者的观点吧!
文章内容:
5)High on Helping: The Dangers of Voluntourism
Ketong Li, age 17, from Miss Porter’s School
义工旅行(Voluntourism)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前两年还没有新冠疫情的时候,义工旅行在留学圈非常火热。为了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美国名校申请中突围, 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生开始重视社会活动,尤其是利用假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并将之作为申请文书的素材。
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也是一名亚裔)关心的倒不是义工旅行是否是“作秀”,而是志愿者们的自大以及“XX中心主义”。试想一下,你突然来到一个佤族酋长面前,告诉他:“你好!我来这里是为了向世界宣传你们的习俗、保护你们的遗产”,这不是很突兀和尴尬的吗?
文章很巧妙地向“亚裔”这一身份借力,串联起了亚洲被殖民的历史。
6)Stolen Art: Why We Need Repatriation
Serena Liu, age 15, Parkway West High School, Chesterfield, Mo
这也是一篇中国学生的文章,关注了被劫掠艺术品的问题。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圆明园被劫掠的文物,而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思考“从什么渠道获得博物馆藏品是合理的”这一问题。
非常有趣的是,15岁的作者写道:“But perhaps some museums should be emptied.”(但也许一些博物馆应该被清空。)。斜体的“should ”突出了归还被盗藏品是一件道德上应该做的事,在正当性面前,再厉害的博物馆(文中举的例子正是大英博物馆)也应该让步,可以说是是非常有魄力了~
7)After Treatment Comes a New Battle, and Cancer Patients Aren’t Prepared
Emerson Riter, age 15, The Masters School, Dobbs Ferry, N.Y.
这篇文章让人们关注到一个盲区:癌症患者术后心理健康问题。
还记得纽约时报的三个提问吗?
其中之一就是:你想要更多人了解什么?——作者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作为癌症患者,作者身上也留下了手术创痕,每次去游泳的时候,都会被人们问起。癌症就这样一次次地提醒着作者。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很好的范例了~说出自身经验、介绍给更多人听,本身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8)Black, White and Somewhere in Between
Emerson Riter, age 15, from The Masters School in Dobbs Ferry, N.Y.
“黑命贵”运动在美国如火如荼,而其他少数族裔、以及多种族(multiracial people,通俗点说就是混血儿)群体却还处于主流社会的视线之外。当需要在各类表格文书中选择自己的族裔时,多种族群体往往会对单一族裔的选项感到迷惑。
作者的父亲是犹太人,而母亲则来自厄瓜多尔,是属于“Black, White and Somewhere in Between”的那一类。在文章中,作者也指出“多种族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学校需要为这些年轻、敏感的群体提供空间。”
9)Megaconstellations: ‘Stars’ You Don’t Want to See in the Sky
Katherine Shao, age 16.Mercer Island High School in Mercer Island
在这篇极富诗意的文章中,作者将庞大卫星网络比作“巨型星座”,并分析了太空商业化、卫星系统 “污染”浩瀚太空的问题,是不是非常磅礴大气呢?
作者指出“太空已经成为企业界利润丰厚的新领域,为了提供全球宽带互联网服务,SpaceX的Starlink和亚马逊的柯伊伯计划(Project Kuiper)等业务占据了中心舞台。”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卫星升上太空,天文观测会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也必须得到正视和处理。
在文章最后,作者稳稳地落在了“环境保护”这一议题上,并且呼吁读者们重视起来,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地修复环境,不如从现在就开始保护!
全部获奖文章可见:
【线上讲座】
本周日,视角学社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哈佛导师教你打造‘万里挑一’申请文书”的直播讲座,特邀资深导师分享文书写作秘诀,让招生官对你的申请材料刮目相看!参与者还有机会领取【哈耶普斯麻规划&文书大礼包】,欢迎各位读者踊跃报名。
⏰活动时间:6月26日  20:00—21:30
参与方式:关注视角学社视频号,点击即可预约
相关内容:

作者:北部。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本文版权归属者和本号联合所有。

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