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展望2022年,中国的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多种技术将快速发展,百兆瓦级大规模集成示范项目将成为常态。在双碳战略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储能技术有望继续“加速跑”。
■ 视频链接:
https://v.douyin.com/jHGh1Wt/
本视频发布于2022年7月5日,点赞量已达5k
■ 精彩呈现:
关心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人,会知道新能源的瓶颈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储能。风、光的能量本身都很丰富,但十分不稳定,例如不刮风的时候就没有风电,不出太阳的时候就没有光电。要把这样不稳定的电力接入电网,就是一个巨大的困难。2021年9月,国内许多地方曾经拉闸限电,部分原因就是一些放了大量风力发电机的地方刚好连续几天不刮风,把电网拖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新能源最大的问题不是发不了电,而是存不下来。如果有高效安全的储能技术,把这些不稳定的能量供应储存起来,然后再平稳地使用,就能大大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那么,中国的储能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最近,我看到一篇非常详细的综述文章《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文章推荐】陈海生等.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陈海生博士等人。他们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下面摘录几点。
在基础研究方面,可以统计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Energy Storage”即储能为主题词的论文数。2021年,全世界共发表这样的论文26510篇。其中中国发表11949篇,独占45%,高居第一,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美国的3336篇和第三位印度的2420篇,超过从第二到第七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最活跃的国家。
再来看分项技术,在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热、飞轮、铅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液态金属、金属离子电池和水系电池等所有单项技术中,中国在2021年发表的论文数都居世界第一。
还可以看论文数随时间的变化。从2010年到2021年,所有主要国家在储能领域发表的论文数均大幅增加,如美国从1223篇增加到3336篇,中国从684篇增加到11949篇。2010年中国的论文数只有美国的一半,但2013年超过了美国,然后是爆炸式的增长,远远甩开了其他国家。2017年以后,美国每年的论文数基本稳定在3500篇左右,而中国仍然在大幅增长,这同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加大对储能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的情况是完全吻合的。
论文的表1总结了2021年我国在各种储能技术中的关键技术进展和集成示范进展,例如抽水蓄能方面的“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压缩空气储能方面的“山东肥城国际首套10 MW盐穴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商业示范电站并网发电”。
这些技术路线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本成熟的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铅蓄电池和储热储冷。它们研发的重点在于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性能。
第二类是集成示范为主的技术,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它们研发的重点在于突破从集成示范到产业化应用的特定关键技术。在这四种技术中,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最为活跃,示范项目也最多,也是最接近技术成熟和产业链完整的技术。
第三类是关键技术研发为主的技术,主要包括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液态金属、金属离子电池和水系电池技术。它们研发的重点在于突破材料、单体、模块的关键技术,实现从实验室技术到集成示范的转变。这五种技术中,钠离子电池取得了多项技术进展,也在2021年实现了1 MW·h示范,是最受关注的新兴储能技术;超级电容的研究也非常活跃,且在2021年实现了规模储能的示范应用,也值得重点关注。
论文的图5显示,各种储能技术在装机容量方面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抽水蓄能,单机规模100 MW以上,占2021年全国储能新增装机的79%。第二梯队为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铅蓄电池和储热储冷,单机规模可达10~100 MW。其中锂离子电池新增装机达到18%,未来有可能形成单独的一个梯队。第三梯队为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器,目前单机规模可以达到MW级。其中钠离子发展受关注最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可能未来进入第二梯队。第四梯队为液态金属、金属离子电池和水系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发,以尽早实现集成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论文的图6是我见到的最有趣的一个图,在每一条技术路线上画出了国际水平和国内水平的对比。一眼可以看到,在大多数技术路线上,国际跟国内水平很接近,只有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和抽水蓄能的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国内水平比国际高,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最后来摘录几段展望。基本的总结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也已成为世界储能技术研发和示范的主要核心国家之一。
在抽水蓄能方面,我国在超高水头、超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建设、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定速抽水蓄能技术方面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变速抽水蓄能技术方面,我国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国外技术尚有较大差距。
在压缩空气储能方面,我国在10~100 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方面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的进展。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的张家口国际首套100 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并网带电调试,标志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已达到国际引领水平。
在锂离子电池方面,我国在正负极材料、快充技术、固态电池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锂补偿技术、无模组技术和刀片电池技术是今年的技术进展亮点。
在钠离子电池方面,作为最接近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技术,我国在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技术水平和集成示范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超级电容器方面,我国在关键材料、单体技术、成组管控、系统集成与应用和使役性能进行了全链条技术攻关,并实现在规模储能领域的示范。
展望2022年,中国的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多种技术将快速发展,百兆瓦级大规模集成示范项目将成为常态。在双碳战略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储能技术有望继续“加速跑”。
■ 扩展阅读:
■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 责任编辑:SS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