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第一期
荐书人  
 王志纲
一句话
很多东西小时候囫囵吞枣记在脑子里面,长大后就会有原有的内存与整个大千世界的相互印证,这个过程是读书之后最大的乐趣。
读书怎么读?我认为读书有三种读法:精读、泛读和翻读。我现在一年要读100本书,每个星期会读20本杂志,每天至少读5份报纸,这已经养成几十年的习惯。很多人就会奇怪,你每天这么忙,什么时候读书?我的读书是在两个地方,一个在飞机头等舱,一个在轿车里面,我跟他们算了一笔帐,一天24小时,怎么分配的呢。
首先7个小时睡觉,硬指标,本人的睡眠极好,这点是很多大佬非常羡慕的。我曾跟中国很多大佬,当时包了一个私家飞机去看长白山项目,里面还有国美老板,他们问我你这么辛苦,睡眠怎么样?我告诉他们,如果把灯关了超过5分钟睡不着就属于失眠,我大脑就像开关一样,灯一关就睡着。其中有一个大佬说他从30岁开始就天天吃安眠药,越吃越多,现在不吃德国产的都没有效果。如果我哪天睡不好,大脑就像天上乌云一样,整天没精打采,这个时候就是天塌下来我也得把它补足,把乌云全部睡散,直到散得出现一片瓦蓝瓦蓝的天空。今天我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刚补了一个小时的觉才过来,昨天睡了6个小时,现在大脑面前是一片瓦蓝的晴天,这是从事工作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还有17个小时,晚上肯定要应酬,各方面客户来找你,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在饭桌上进行交流和切磋3个小时。还剩14个小时中有4个小时打高尔夫球,一年打200场球,一场球打下来走10公里,一边走路一边思考,只剩下10小时了。还有7个小时是业务上的交流,最后还剩下3个小时或者在飞机上,或者在高速公路上,这就是阅读时间。一天3小时,一年365天,我一年读100本书,读300本以上的杂志,读上千份报纸,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阅读必须是一种习惯,不是为读书而读书。
这个习惯怎么养成呢?可能跟自己从小家庭环境和启蒙教育有很大关系,中国有句古话,特别是在传统家庭里面讲“耕读人家”,诗书传家,所有地主只相信一点:富不过三代。要使家业传承下去就是知识,所以一直在强调耕读人家,忙活的时候就耕,闲下就读,就是诗书传家。但凡中国能传承下来的家族,香火鼎盛的背后是文化的传递,对文化顶礼膜拜,倍加尊崇,这点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什么都没有给我,我是光着屁股走到社会上的人,但却给了我很重要的东西,从小家庭环境喜欢读书。我小学二年级刚刚会认字就会读书了,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从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我读了几十本小说,比如说《红岩》、《烈火金刚》等等,同时还看了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不让读书,反而让我看到很多书。我们整天没事干在中学翻墙爬院子发现很多书,《七侠五义》、《隋唐演义》等很多小说都在里面。14岁读了一本《郭沫若自传》,很震撼,他讲12岁的时候突然产生性冲动,看到嫂子的手背,一下子想扑上去,我当时想郭沫若怎么这样都能写出来,后来长大明白在那个年代郭沫若写新诗的时候这是一种时尚,但当时不懂。这些东西在那个过程当中,起码给我们一种很重要的滋润。
后来还有中国传统经典,比如说唐诗、宋词、汉赋,读的过程当中还背下很多东西,唐诗、宋词、汉赋只要是经典我年轻时都会背下来。比如有位江西老板问我去过赣州没有,我马上想到辛弃疾一首诗,“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马上就会联想到很多东西,中秋到了赤壁,站在赤壁下面,皓月当空想起苏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最后再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小时候背的东西使你对于山川地貌、历史景物的感受跟别人完全不一样,这个是不需要花钱的,而这种体验和收获绝对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古文观止》
之前跟几个朋友喝早茶,我问他们是否记得毛泽东的“饮茶粤海未能忘”,为什么毛泽东饮茶粤海这么难忘,原来人们不懂,只以为喝茶,但是早茶还是美食。很多东西小时候囫囵吞枣记在脑子里面,长大后就会有原有的内存与整个大千世界的相互印证,这个过程是读书之后最大的乐趣。
很多人问我从事这么多行业,从学者到记者,到房地产,到区域战略,到国家战略,这其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这里面其实最根本就是方法。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刚才讲,从前所阅读的东西全部是砖头瓦块等建筑材料,能不能盖成高楼大厦,取决于你在大学这段时间,就是奠定基础的四年,就是钻研哲学、历史包括经济学,就是方法论,这点我非常庆幸,也非常感谢命运的眷顾。1978年考大学的时候,想去北大新闻系,因为新闻系调整到人大,后来到了兰州大学读政治经济学。刚开始非常恼火,根本不想学,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对“政治”两个字深恶痛绝,“四人帮”把政治经济学教条化了,而且一听说兰州,一下子就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寒而栗。
但是不去没有办法,现在回过头来想,反而觉得很幸运。有一次专门在某论坛讲这个点,还得罪了很多北大学子。我说幸好是在兰州,没有卡拉OK,没有酒吧,没有各种泡妞的机会,所以只好老老实实读书,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资本论》
 这的确是我真实的心灵感受,到了兰州以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其困乏,只好老老实实读书。还有兰州很闭塞,教学全部延续苏联式教学方式,读原著,一读把人读的死去活来,读的我天门大开。当时兰州大学读两年《资本论》,主要是第一卷,第二卷也读,但是把第一卷读两年,最后围绕资本论开了30多门辅助课程,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剩余价值等。我觉得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就在这点,两年下来读了七遍《资本论》,第一遍读的时候提起就骂,这个老头子故意整人,简直是天书,根本读不懂,很多概念、逻辑,特别是他喜欢用典,《荷马史诗》、《伊索寓言》、莎士比亚等,逼得我们把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些东西都要去看,再读第二遍感受这个大胡子太超人了,知识怎么这么丰富,信手拈来,就到了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就渐入佳境了。
 这其中还有许多跟我岳父非常有意思的趣事。他是一个老革命、老共产党员,他虽然是我长辈,但我们是一对冤家,他读《资本论》读了20多年,后来我说他读《资本论》都读成了教徒,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凡是毛泽东、马克思没有说过的不能做,凡是说过你就做,这个就是读死书,读成原教旨主义者了。我把马克思只是当成一个尊敬的学者,最后把他的书当成学术著作,不是读成宗教。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毛泽东选集》
我记得最深刻是,1988年发生一次最大的争论,当时他跟我讲,当时的政策按照马克思理论来说,明明是在搞资本主义,为什么还要贴上社会主义标签,就说我要干资本主义就完了,为什么要说一套做一套,打左灯,走右路。后来我跟他讲,所以你当不了政治家,如果邓小平站起来说,同志们我们全部走向资本主义,首先这批老同志就要全部造反,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对是伟大的智慧,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让全民富裕。
这个过程当中非常有意思,通过这个长达十年的砥砺,我在原来学《资本论》的时候以为自己已经掌握很多东西,其实是不严谨的,之后就通过他的严谨反过来又夯实自己的基础,所以觉得大学的四年和后来我跟老前辈这十年的争论,对于磨我这把刀起了很大的作用。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三国演义》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水浒传》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儒林外史》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世界通史》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鲁迅全集》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光荣与梦想》
爱读书
NEW-LIFE
五月
留言并评论你最爱的书
有机会获得工作室书籍
智纲智库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打赏小智,所得费用全部用于社群直播

点击
“阅读原文”进入智纲智库微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