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份小可爱
最近几天
爸爸妈妈带着我

陪哥哥去广州融创滑雪🎿
哥哥在雪场上大展矫健身姿
我在酒店各种舒服葛优躺
以一己之力把我妈累到够呛
以及吃吃喝喝逛逛

《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
哆啦1岁以后,几乎每天都会给我们家带来惊喜和欢笑,从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渐渐变成能简单说词语甚至短句的幼儿。
1岁半后,更是进入语言爆发期,经常嘴里念念有词,还能明确地说出自己的需求,人类幼崽的进步真是令人惊叹。
这个阶段,哆啦的绘本阅读也开始步入正轨,阅读量增加不少,和软糯的宝宝一起享受看书的感觉真好啊。
在这个时期,我们经常看的就有上海少儿出的一系列“幼幼成长图画书”,
像《脸,脸,各种各样的脸》《月亮晚上好》《连在一起》等。
这三本书也是哥哥小时候的心头好。尤其《连在一起》这本,仿佛有种魔力,即便文字和图画简单到极致,依然能吸引哆啦一遍又一遍叫我念,念到最后,还会学着把小脑袋靠过来贴贴我,超级可爱!
这本书是“三浦太郎育儿三部曲”中的第一本,三浦太郎一直是我很喜欢的绘本作家。
他的书看似简单,但读完内心总有暖意汩汩涌出,幸福感满满。
平面设计师出身的三浦太郎,作品多次入选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绘本原画展,有了宝宝之后开始图画书创作
今天就来重点说他这套三部曲——
《连在一起》
《排队喽》《这是我的》
适合1-3岁
分别创作于作者自己的宝宝1岁、2岁、3岁时,也可以作为咱们阅读顺序的参考。
👼《连在一起》
最初的安全感,亲子幸福关系的起源
这本书的画面朴素,反复出现不同的动物连在一起的画面,最后是宝宝和爸爸妈妈连在一起。
🐠金鱼和金鱼
连在一起了
🐤鸭子和鸭子
连在一起了
🐘大象和大象
连在一起了
👪妈妈和宝宝
连在一起了
可以看到,画面除了各主角外,就是安静的底色,这样的设计,保证图文高度结合,对低幼孩子来说,观察对象越简单,注意力也越集中
文字反复,琅琅上口。
婴幼儿的特点就是喜欢反复啦,并在重复中练习和巩固正在发展的行为,像“连在一起”这样的固定句式,往往多念几次孩子自己就会说。
另外,从指认动物开始,无意中可以得到事物的多种关系感知
比如:相同、相向、相遇,这些隐藏的关系并不需要明说,就能从阅读中被感知。
这本书读到最后,看到妈妈温柔的脸和宝宝粉嘟嘟的脸贴在一起,我想所有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被打动,想紧紧抱住自家宝宝亲一口,亲密感也悄然建立。
👼《排队喽》
最初的秩序感
孩子天生哲学思维再现
之前看过蒙特梭利的一本《童年的秘密》,里面提到2岁宝宝的“秩序敏感期”
这阶段他们通常会自发地想保持内心认定的秩序,否则容易有情绪。
这点我在养哥哥的时候确实领教过,导致现在还对terrible-two 心有余悸,那真是“鬼见愁”啊。
现在妹妹也临近2岁,我觉得很有必要先用绘本给她打基础,《排队喽》这本就很好地照顾到孩子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
🐜啊呀啊呀
小蚂蚁排队喽!
🐦啾啾啾
小鸟排队喽!
五颜六色的蜡笔
🖍🖌🖍排队喽!
😊😀😉
笑眯眯的脸也排队喽!
是不是看着很舒服?将物品从杂乱变成有序,是孩子们天生就百玩不厌的排队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们像小小哲学家一样思考和发现,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秩序,从而为日后成为有秩序感、道德感的社会人打基础,形成人的基本品质。
👼《这是我的》
最初的归属感
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
最后一本则是作者基于孩子3岁左右,建立社会性的自我意识发展所创作的。
在后记中他提到,有一次他坐在太太平时一直坐的椅子上看报纸,孩子突然说了句“这张椅子是妈妈的”,此后,就越来越清楚地区别每样东西的物主。
这段太有画面感了,哈哈。
所以翻开这本书,自然而然的,哆啦也能一下子点出“这是宝宝的,这是爸爸的,这是妈妈的”。
大椅子,中椅子,小椅子
哪把是我的呢?
大碗,中碗,小碗
哪个🍚是我的呢?
大牙刷,中牙刷,小牙刷
哪把是我的呢?
🍌🍊🍓

直到“香蕉,橘子,草莓”这页
我想答案五花八门,
也都是对的。
即便是如此小的孩子,在分辨大小、对应不同人和物的归属也不算难题,而通过阅读,他们又再次在脑海中明确“物权”的概念。
而结尾作者来个惊喜,“全都是我的”,书上宝宝抱着水果的笑脸,分明告诉我们,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