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科学的实际作用是建立一套相信程度的体系,告诉我们应该强烈地相信一些东西,不那么强烈地相信一些东西,强烈地反对一些东西,对一些东西不置可否,如那些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 视频链接:
https://v.douyin.com/jHDym6u/
本视频发布于2022年7月1日,点赞量已达5k
■ 精彩呈现:
科学究竟是教人相信,还是教人质疑?最近,有网友来问我,说她和一位师兄发生了争论。她认为应该笃信科学的方法和由此得出的结论,而师兄认为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接受所有质疑。师兄认为,现代科学有局限性,所以不能否认其他可能,而“其他可能”实际上可以是“任何可能”,也包括验证方法上的“任何可能”。这让她很困扰,师兄觉得她对现有理论和验证方法的笃定是一种迷信或者强迫症,她觉得师兄的开放态度或者说无所谓的态度是一种愚蠢。她想起我说过,对待争议应该保持两个态度,一是开放,二是学习,于是来问我应该怎么开放。
我告诉这位网友:我们永远都无法确定任何事情,除了像“A就是A”、“A不是非A”、“A推出B,B推出C,那么A推出C”这种逻辑真理。科学其实是首先承认我们很无知,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尽量寻找可靠的知识,寻找的办法就是那两个久经考验的科学方法论:逻辑推理和实验试错。因此,科学的实际作用是建立一套相信程度的体系,告诉我们应该强烈地相信一些东西,如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地球是个球”,不那么强烈地相信一些东西,如缺乏原理支撑的经验法则,强烈地反对一些东西,如天堂地狱理论、地心说以及地平说,对一些东西不置可否,如那些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世界上并不是只有科学这一种理解世界的体系,还有宗教、巫术、玄学等很多其他体系。但那些体系是只有信和不信两档,而且说不出道理。而科学是告诉你,相信程度有一个连续的变化,每个程度都有它的道理,而且这个相信程度是可以随着证据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对已有充分证据的东西坚持不信是错误的,对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完全相信也是错误的。所以科学并不是一定要人相信,也不是一定要人质疑,而是要建立一个相信程度的分级体系。
用哲学的语言说,这是一种“贝叶斯统计”的思维方式。即先提出某种假设性的理论,赋予它某种可信度,然后观察事实是否跟理论的预测相符。如果发现相符的证据就提高理论的可信度,如果发现不符的证据就降低理论的可信度,寻找更好的理论。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跟“绝对真理”之类无法操作的概念纠缠,我们真正干的事情就是通过跟观测的不断迭代,提高理论的可信度。这样不能确保我们得到绝对正确的结论,但这已经是最脚踏实地、最可靠的认识方式,科学多年的实践证明它硕果累累。反而是那些宣称通过上帝或玄学的启示直接得到真理的说法,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他们是错的。
■ 扩展阅读:
■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 责任编辑:羊羊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