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8月20日,白川英树(Shirakawa Hideki)出生于东京。他发明的导电塑料,广泛用于蓄电池、电磁屏蔽、电致发光等多领域。

白川英树出生于军医家庭,家中五个小孩中排第三。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这十年,他住在有“小京都”之称的高山市。高山市是他母亲的故乡,城市周围是山,有一条河穿过,充满自然美和历史文化传统。白川收集昆虫和植物,也搭建无线电广播,滋生出对科学的热爱。工作后,他依稀记得自己初中最后一年写过一篇散文,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成为塑料研究的科学家。他一直苦于没能找到当年自己的作文本,然而有趣的是,获得诺贝尔奖以后,各大媒体都全文刊登了这篇散文。白川说:“我深切感受到了诺贝尔奖的伟大力量。
白川于1957年考入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写本科论文时,他本来想去一个高分子合成的实验室,但因为竞争激烈,他被调剂到一个高分子物理学的实验室。白川一开始还不太乐意,但在高分子物理学实验室的训练,对他后来的聚乙炔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读博士期间,白川终于进入了他最初感兴趣的高分子合成领域。
1966年白川获得博士学位。他留校任教,1967年秋,因为一次意外的失败实验,他开始研究聚乙
炔膜

化学家用传统方法合成的聚乙炔是黑色粉末。有一天,一位访问学者试图用这种方法制备聚乙炔,却做出了褶皱的一层膜。白川反复寻找各种造成失败的原因,发现催化剂浓度是关键因素。这里用到的催化剂浓度是通常的千倍,或许是白川在实验指导中漏写了单位“毫”,或者是访问学者读错了。总之,反应因此加快了大约一千倍。大致说来,乙炔气体刚放入催化剂,反应就迅速发生,气体只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一层膜。
白川还注意到,第一,聚乙炔不溶于任何溶剂;第二,把薄膜放到电子透镜下观察,就会看到薄膜里聚乙炔微纤维纠缠。这两个性质让聚乙炔形成薄膜。另一个促使形成薄膜的是他们使用的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大多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易形成沉淀物,但他们用的却比较特殊,在有机溶剂里很好溶解,因此能得到均匀的溶液,也就易于产生聚乙炔晶体。通过测试薄膜的吸收光谱,白川确定了聚乙炔的分子结构。
碰巧,宾夕法尼亚大学艾伦·格雷厄姆·麦克德尔米德(Alan MacDiarmid)对这闪光的银色薄膜很感兴趣,1976年,白川受邀到麦克德尔米德的实验室工作了一年。他俩与艾伦·杰伊·黑格(Alan Jay Heeger)一起开展对聚乙炔的电导率研究
1976年11月23日,白川和黑格实验室的博士后钱博士(C.K. Chiang)用四针法测量聚乙炔的电导率,当加入溴化物,电导率迅速上升,都来不及换电表的量程。事实上,薄膜的电导率提高了7位数。
他们发现,用碘蒸汽参杂可以提高聚乙烯的电导率,其它氧化剂部分氧化聚乙炔也有类似效果。这一系列的实验表明,氧化产生的“双极化子”及“孤立子”可让聚乙炔导电,形成实用的导电塑料。三人因此获得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白川成为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的助理教授,3年后成为教授。1991年,他被任命为研究生院科学工程系的主任。2000年退休后成为筑波大学的名誉教授。
资料来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deki_Shirakawa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00/shirakawa/biographical/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