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做实验时,不论是EEG/ERP实验,亦或者是近红外脑成像(NIRS)实验,都会在大脑上佩戴一个帽子。这个帽子是非常重要的,是能对应大脑脑区的测量的。


在ERP记录装置中是一个电极帽,上面有多个记录或吸收头皮放电情况的电极,这些电极在帽子上的位置是根据国际脑电图学会1958制定的10-20系统(Jesper, 1958)确定的。每一个电极记录到的脑电变化代表的是特定位置头皮上的放电情况,掌握10-20系统是进行ERP研究的基础条件之一。同理,近红外脑成像虽然没有严格要求上的位置要求,但是为了精确的测量局部脑区的变化,也是遵循以上的方法的。


导联方法

10-20系统的原则是头皮电极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以10%与20%来确定,并采用两条件标志线。


一条称为矢状线,是从鼻根到枕外隆凸的连线,从前向后标出5个点:Fpz、Fz、Cz、Pz、Oz,Fpz之前与Oz之后线段长度占全长10%,其余各点间距离均占全长的20%。


另一条称为冠状线,是两外耳道之间的连线,从左到右也标出5个点:T3、C3、Cz、C4、T4。T3和T4外侧各占10%,其余各点间距离均占全长20%。

注意,Cz点是两条线的交汇点,常作为确定电极帽是否戴正的基准点。

部位

名称

代号

部位

名称

代号

前额

Frontal pole

Fp1

Fp2

侧额

Inferior frontal

F7

F8

Frontal

F3

Fz

F4

Temporal

T3

T4

中央

Central

C3

Cz

C4

后颞

Posterior temporal

T5

T6

Parietal

P3

Pz

P4

Auricular

A1

A2

Occipital

O1

O2





——来源Emad EI Alem



以上部分内容参考网络资源。文章仅限学习使用,不用于商业行为,若有侵权及疑问,请后台留言!


Make brain technology more simple!


推荐阅读:

E-prime软件基本操作

大脑可视化之软件篇

E-prime主要常见问题及matlab、python打marker方式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实验设计


如有疑问及建议,可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