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近五六年诞生出一个说法: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这是一个典型的毫无出处的互联网史学。
以古人的眼睛理解古人,以现代的头脑阐释古人。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格致论道第69期 | 2021年6月19日 北京
大家好,我是于赓哲,一位史学工作者。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用古人的眼睛理解古人——我们看待历史的方式》。
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第一,我从事历史学的研究。第二,我也是B站的UP主,浸淫网络已久,所以我对现在网友们关于历史的一些认知颇有感触,想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建立起一种看待历史的方式,传达一种史学工作者的愿
首先,历史学是什么?我相信对于很多非史学专业的人来说,一想起历史可能就是中学老师逼着我们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或者觉得历史学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是崇拜的某个历史人物的资料。
虽然历史学的定义很多,但是在我看来,历史学是一个关于人类发展规律的报告。这是它的一个主要性质。它总结了人类的过去,展现了人类的未来。
那么,历史学有什么用?坦白地讲,如果是论经济效益,它无法产生哪怕一分钱的直接经济效益,但是它对我们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有很大作用。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几十年,我们已经从温饱阶段进入了小康阶段,开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关心的话题。
学历史真的有好处,历史学能帮助我们养成一种处变不惊的气质。何为处变不惊?在我们历史学工作者眼中,太阳底下无新事。世上发生了任何事情,我们会觉得这不就是历史上的某一件事换了个壳吗?
甚至网上时不时会冒出来一种言论:人文学科没用,历史学没用,文科生智商都很低。每次这种言论一出来就有人问我:“于老师,要不要反驳一下?”我认为根本用不着反驳。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是宝贵的观察历史的机会,也是未来研究二十一世纪人类认识史的宝贵史料,是未来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我们要好好收集他们的言论。正如很多商业合同结尾所说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历史学:总结过去、展现未来
已完成:20% ////////// 
我认为,学一些历史学有好处,有利于知识面的拓宽和气质的培养。那么作为历史学者,我看待历史的方式是怎样的?
第一,设身处地。第二,注重实证,历史学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的。三,询问出处。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说法时,如果你怀疑这种说法,应该提问哪一个点?我的建议就是问出处,这是一个百试不爽的法宝。第四,我们一定要摒弃阴谋论
谈到设身处地,我就先从这方墓志开始讲起。
▲ 夫人遗命不许合葬,今祔大茔东安厝,新茔东壍(堑)去秦府君茔西壍伍拾步半
这方墓志很有意思,它是出土于陕西的唐代妇女沈夫人的墓志。沈夫人的事迹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她在正史当中也根本没有传记。但是沈夫人很有意思,她的墓志里有一个奇特之处。这应该是她儿子给她做的墓志,里面特别强调“夫人遗命,不许合葬”。她夫君比她离世得早,结果她去世的时候却下令不和夫君合葬。
这个墓志在网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有很多人转发,他们读出了这样一种意味:沈夫人的丈夫肯定是个渣男,沈夫人这辈子和丈夫过够了,死后绝不愿意再和他待在一起。这很符合现代价值观,也很符合现代人们对渣男的控诉。
但是话说回来,作为史学工作者,我觉得他们没有设身处地地思考。沈夫人和她夫君的关系好不好,我们真的没办法拿墓志做证据。为什么?因为看了很多墓志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唐代很多妇女在去世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嘱托,或者是不要和自己的夫君合葬,或者是把自己的尸身火化。
她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她们都是佛教徒。换言之,死后不合葬是佛教的要求。因此,这些女性是在履行佛教的一个戒规。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无法判断沈夫人的丈夫是不是渣男,起码不能用墓志来做证据。这就是我们带入现代视角对历史产生了一种误解。
在史学界有一句名言: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笔。这句名言来自于陈寅恪先生,是他在审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时所说。瞭解之同情就是设身处地,如果想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得按照古人的思维模式来理解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请诸位朋友想一想,你得读多少书才能够知道古人是什么样的思维?你得浸淫史籍多久才能了解古人的思维模式?
超越古人的认知水平来看待历史
已完成:40% ////////// 
而且我要强调的是,设身处地,不等于我们把自己降到和古人一样的认知水平来看待世界。我用自己的一个故事来做进一步说明。
大约20年前,我和我的同伴们一起去秦岭爬太白山。秦岭是中国的地理南北分界线,太白山是它的主峰,海拔很高,主峰海拔在3700米左右。

当时我先坐缆车来到了半山腰,缆车所在的位置大概在海拔2400米左右。下了缆车之后,我就往上爬,结果爬了没多久,到了大概海拔2800到3000米之间,我突然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难受的感觉。一是心跳加快,二是力不从心。我的脑子很清醒知道该往前走,但就是迈不动腿,同时还伴有耳鸣。
我的同伴中还有一位老师,和我出现了一样的症状。后来我们两个决定结伴返回,不能再往上爬了。结果等我们到了缆车站的时候,这些症状就都消失了。
随着知识的增长,大概一两年之后,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高山(原)反应的底线是2700米,我应该是中了高山反应的招。
而这促进了我自己的历史学研究,我突然想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唐朝薛仁贵的大非川战役。他率领10万大军在青藏高原上与吐蕃作战,结果全军覆没。而且这场战役有个很奇怪的地方,刚开始薛仁贵非常勇猛,到了战役中期却突然变得很消极。当时他的军队分为两部分,他自己带着前锋部队,辎重部队跟在后面。他的辎重部队遭到了吐蕃的围歼,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辎重部队被消灭了,战役肯定会失败,应该进行救援,而且辎重部队就在他们的目视距离内。可是,薛仁贵以及他的前锋部队竟然按兵不动。他回来后就遭到了御史的弹劾。
▲ 《旧唐书》卷83 《薛仁贵传》
当时唐高宗说了一番话:“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这里就有个问题,为什么薛仁贵不动?他自己也解释不清楚。我现在意识到,他可能是有了高原反应。后来我查了下,大非川战役战场的海拔大概是在3600米左右,这是一个原因。薛仁贵还犯了一个错误,他带领的部队是从内地来的,一上青藏高原就狂飙突进,根本没有歇息的时间,这也是一个上高原的大忌讳。这两个错误他都犯了。
然后我再查其他的史料时突然意识到,原来在唐朝与吐蕃长期战争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着胜负关系,也就是高山反应。这也就决定了为什么早期唐朝和吐蕃的边境是沿着中国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分布的。
▲ 《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有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时候自己去感受一下,就能有一种别样的收获。我最终以这种认知写成了一篇论文,叫《疾病与唐蕃战争》,最后还发表在中国史学界最权威的期刊《历史研究》上。
刚才说要站在现代的视角去理解古人,要以瞭解之同情去看待古人。我们站在现代的视角能看出古人意识不到的问题,但不能总是站在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待古人。
现在我们和古人相比,最骄傲的就是科技水平。大家都觉得,即使现在初中毕业也能比得过国子监的所有博士,会有一种这样的感觉。
我们不能总是站在现代人的视角去傲慢地看待古人。从科学技术来说,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是树状的,不是单线条的。存在由低向高的大趋势,但是不能用线性发展观来看待,因为它有很多枝杈和分支,有的能够茁壮成长,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就消失了。人类的技术究竟往哪个方向发展,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千万不能总是站在现代人的视角看待古代,不能认为当时具备了条件就应该存在某种发明。
比如我曾经参与过一场网上讨论,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舰队的水手们都受到了坏血病的影响,为什么郑和舰队没有受到坏血病的侵扰?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有人很骄傲地说,我们中国人非常聪明,因为我们发明了发豆芽,用豆芽补充了维生素C。
这里有一个问题:没有任何的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从史学角度来说,没有史料证明的事情就不能给予肯定。但是有人就会说:“于老师你看,郑和是中国人,中国人会发豆芽,那这就有可能嘛。“但有时候在我们看来,“有可能”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
举个例子,中国自古就有钢铁、水和煤,中国人怎么没发明蒸汽机?西方也有硫黄、硝石和木炭,他们怎么没发明出黑火药?所以,不要用“有可能”来代替有和无。人类的技术发展是树状的,有无数种可能性,左右它的可能是技术本身的因素,还可能是社会因素。
警惕那些互联网想象史学
已完成:60% ////////// 
大家要知道,历史非常复杂。所以,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说法,当你对某种说法有疑问的时候,就应该直接击其要害:问出处
网上有很多关于历史的说法,要么是不可靠的,要么是断章取义,甚至还有更恶劣的,直接伪造史料。
我今天刚看到一个资料,有一个历史粉圈人士,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专门用PS技术处理了一本“宋版书”,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把对自己观点不利的字眼挖掉,重新补了一个字。连这样恶劣的招数都存在,所以,当你对某件事有疑问的时候,首先要问对方结论的出处。
历史学是基于史料的一种学科,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史料,有的话还要求证这些史料是否可靠。所以史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史料批判。
历史学原先是纯文献的考证,后来有了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双重证据法就是如果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相结合,能够印证同一件事,那这件事就是确实的。
三重证据法就是在双重证据法之上,加上人类学的调查报告或者田野的调查报告。不管如何,出处永远是我们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
而现在网上有很多歪科普,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处不可靠。举个例子,有一个著名的没有出处的互联网想象史学,叫做“伎不等于妓,青楼不等于妓院”。诸位听说过这种说法吗?
▲ 伎不等于妓、青楼不等于妓院?
上图中列举的是李师师的例子,表示无论如何李师师也不会和你在一起,原因是她不是你所理解的妓女等等。这种说法简直深入人心。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在中国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段内,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伎就是妓,青楼就是妓院。
那么,有没有卖艺不卖身的妓女?其实还真有过,时间很短暂,就是清朝出现的清倌人。我专门写了篇文章发表在复旦的《国际关系评论》上,我认为这是疾病催逼的结果。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最近出版的一本书《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书里有专门的论述。
我的观点是:梅毒在明朝末期进入中国之后,导致男性对妓院产生了恐惧,然后才催生出了一种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但时间很短暂。我在那篇文章中做了考证,女字旁的“妓”等于单立人旁的“伎”,青楼等于妓院,单立人旁的“倡”等于女字旁的“娼”
没有受过史学训练的人有个特点,他们想要在古人的不同文字当中解读出一点密码。只要偏旁部首有点不同,他们就会分析:这里面一定大有玄机。他们不了解古人用字是很随意的,比如通假字、俗体字和异体字。所以,我们不用在偏旁部首上下那么大的文章。
端午节刚过,近五六年诞生出一个说法: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毫无出处的互联网史学。
 ▲ 端午节只能说安康?
我在这列举了一个公众号的文章,表示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扫盲端午节:端午节绝对不能说快乐,因为端午节是个悲伤的日子,在这一天伍子胥、曹娥、屈原都投了江,所以这一天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这里用的词竟然是扫盲,也就是说我们这些平常说快乐的人都是文盲。
通过考证,我发现这是典型的两大无出处。第一,史料无出处。第二,主导人无出处。首先是史料,如果要在史书中找“端午安康”这样的祝愿词,根本找不到。相反,我们能找到无数个端午节快乐。
 ▲ 敦煌文书S.2200卷《端午相迎书》
比如,唐玄宗写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里谈到:“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是”乐”字。还有敦煌出土的文书《端午相迎书》里谈到:“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这是书仪,即教人写信的模板,就证明这是常用的格式。这些史书中关于端午节的用词不是“欢”就是“乐”,我们奈何不说欢乐?
而且还有一点,搜索公众号文章中提到的非遗专家杨广宇,你会发现这个人物子虚乌有。网上有几个同名同姓的,但是其专业和事迹根本不相关。然后再检索“非遗专家杨广宇”,你就会发现这位教授一辈子没干别的事,专门和端午快乐过不去,可见这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所以,以后请大家大胆地说端午节快乐吧!要相信杨教授绝对不会来找你的麻烦。
下面我想讲的是不可证伪与阴谋论。阴谋论的历史长得不得了,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没停过。阴谋论者总相信有一只黑手在操纵着历史,总相信有一个庞大的集团、甚至某一个超人在控制着整个地球,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预先的设计当中。但是,阴谋论绝对不能代替正确的历史观
阴谋论还有个特点,就是看起来逻辑自洽,滴水不漏。问题就在于,它在最核心的证据上往往用不可证伪的模式来蒙混过关。
举个例子,一个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年的阴谋论——蓄蛊。蓄蛊就是拿一个器皿装上百种毒虫,盖上盖子,让它们互相吞噬,最后谁能存活,谁就是最强大的毒虫。然后再施以巫术,通过饮食进入人的肠胃,就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一样,杀人于无影无形中。
蓄蛊这种说法原本诞生于中原地带,后来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成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专利。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都信以为真,以至于到现在仍然大行其道。
而邓启耀先生写的《中国巫蛊调查》中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问那些人蛊虫怎么做的,他们说得头头是道。然后再问他们有没有亲眼见过蛊虫怎么做,统一的回答都是“做这种东西,能让你看吗?”这就叫不可证伪。
不可证伪的概念来自于自然科学,同时也适用于人文学科。一种说法必须要留下一个证伪的渠道。可以被证伪的不一定是伪学说,但不可证伪的一定有问题。阴谋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核心证据上永远不可证伪。所以,摒弃阴谋论是我们塑造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途径。
培养历史学的思维模式
已完成:80% ////////// 
拍脑袋拍出来的问题是坏问题,看书看出来的问题是好问题。很多人看历史先预设立场,有了立场之后,再去找史料支撑自己的观点。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史料时,他们选择无视,或者歪曲理解,甚至加以攻击。所以应该无欲无求地看史书,这样看出来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什么是好问题?第一,问题切实存在。第二,有史料的支撑,能研究得下去,这才是好问题。那些拍脑袋拍出来的问题预设了立场,假设出来的问题往往走不下去。
大家要明白,要让我们的眼和手快于我们的嘴,不要先说出自己的观点,应该先去看书和检索。我们要学会看书,学会各种工具书的检索。掌握真正的学术类网站的使用方法也非常重要,我们要掌握哪些网站是学术类的网站,千万不要发出那个千古疑问“知网是什么东西?”
以古人的眼睛来理解古人,以现代的头脑来阐释古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历史学能够培养出开放、包容、平和、有效的思维模式。开放指的是历史学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讨论的,人类几千年就是靠着不断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才会进步。包容就是我们应该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各种不同的说法,只要这种说法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之的。我们还要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处变不惊。有了开放、包容和平和,我们看待历史的思维模式最终就会有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也没有完全做到,与诸君共勉。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END -
■ 扩展阅读:
■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文2022年6月4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格致论道讲坛(端午节不能说快乐?我们在史书中找不到“端午安康”,却找到无数个“端午快乐” | 于赓哲),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 责任编辑:羊羊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