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 Arya Issin Meggie Susie
排 | Cecilia
审 | Meggie Susie
「我跟你一样,
  不比你差也不比你优越」
这是受访者关于性别的讨论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在谈到大学的学习体验,他们都一致认为,个人能力大于性别。他们没有刻意地在乎过身边同学、教授的性别身份,也没有感受到自己的性别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带来某种优势、劣势或者特殊对待的经历。
唯一一次比较令人诧异的经历来自Andy,她分享到曾有一位男性客座教授在讲座的最后直接说出「我更愿意招收男研究生」其余时候性别几乎对日常学习无法产生影响。来自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姗迪则表示「老师们对学生都会平等看待,不关乎性别」。在姗迪就读的学校中,学生的男女比例约为7:3,「总体来讲是一门男性主导的专业」她认为呈现此分布形式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固有思想,认为文科偏女性化,理科偏男性化。学数学的J也认为这是一门男性主导的专业,但她不觉得这样的分布情况对自己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也不认为女性在男性竞争激烈的学科中占据任何优劣势
而处于女性较多的生物科学专业的一位男生表示没有感受到明显性别差异,更没有性别主导这一说,大部分人都是在[ stereotype学生物不好找工作之类的事情,而非性别带来的刻板印象]。同样来自女性多于男性的法学系的X观察到,在女性人数较多的课堂氛围中,女生能够自如地融入小组讨论,积极与老师同学互动,因此老师的印象打分和小组作业完成质量也相对较高。而形单影只的男生则很容易被忽略。
来自社科的几位女性受访者——传播学的Andy和Warhol,心理学的夏天,和Social Work的A,都一致表示专业里女性居多,男女比例几乎为2:8, A甚至表示「除了老师,我基本没怎么在课上见过男生」。虽然女性偏多,但A并不认为这是一门female-dominated的科目,她认为dominate这个词涵盖了power的意味,用这个词有点严重了。许多教科书和论文都有男性参与编写,所以男性也在积极参与社工的研究,很难说哪个性别dominate这个科目。具备同样观点的,还有即将毕业的历史学科教学学生大白鲨,在他的专业里,男女学生比例几乎达到了1:9,但他认为虽然「同学构成女性居多,专业教授也是女性偏多,但我认为这并不足以支撑女性主导的观点」。
至于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性别分布趋势,脆脆鲨和同学大白鲨都认为这也许是因为社会影响下男女性对自己未来职业不同的考量,或者对「一些对某种专业、职业的刻板印象」。夏天也认为,在社会结构和性别规范下,更多的男性会选择理科、工科,或其他毕业平均薪资更高的专业。大部分男同学会将心理学作为跳板,为今后从事医疗器械、临床等职业铺路;而女生对心理学的选择多是出于敏感的天性。A认为这或许是社会教化后所呈现的形式——social work是一门具有利他性的学科,而女性往往被社会期待为善于沟通、关怀他人、乐于助人的形象,这种影响下social work更容易被视为偏女性特质的学科。于是在潜移默化的社会塑造中,女性也认为,这种关怀性质的专业是适合自己去学习的
其次,社科普遍关注social diversity和social inequality, 作为「当今社会相对没有privilege的群体」女性更能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上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并且有强烈的欲望去解决社会问题。同时A也观察一个有趣的现象,不仅参与社会工作者的女性偏多,主动申请帮助也大多数是女性。她参加了一个帮助社区老人减少孤独感的志愿者活动,对接的clients几乎全是女性老人,起初她很疑惑,为什么很少有男性老人申请帮助。后来她在和协调人的了解中发现男性通常不太愿意寻求外部的帮助,也不愿意向别人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她告诉我,在研究家庭暴力时,会发现在性别刻板影响下社会通常把男性设想为施暴者,而忽略男性也有可能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这一事实。因此A鼓励更多男性学习社科,不仅能获得理解社会全新的视角,受益匪浅,也能在交流过程中带给她们来自另一个性别的、新的理解和体会。
「男女工作上存在机会不对等,
这目前是一个事实,
它不需要人们做过多的分析」
在以校园为背景的前提下,大部分受访者都表达了「虽然因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不同专业的男女比例很不同,但个体却没有因为性别身份而遭到明确、严重的区别对待」。不过,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发现性别的分布与主导及其产生的影响,在职场当中有着和学校很不同的现象。
Joy已经在电影行业工作了五年,她提及"MeToo "和 "Time's Up "运动之后,电影行业自身确实刻意尝试了实现性别平等,如性别之间的薪酬差距,实现更加多样化的性别分布,在工作环境中为女性创造更安全的空间等等。同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也已经是电影及艺术领域屡见不鲜的话题,来自加国某导演系的学生Dolores分享道「男女同学比例基本接近,但毕业后只有少数女同学真正参与到电影制作、导演和策展中」。这种潜意识的性别失衡是由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滋生的,如事业或家庭平衡的刻板标签,偏见性的男女生理差异,不公平的招聘机制等等
在过去,优秀电影人和艺术家主要是作为一种社会和性别标签,而不是作为内在精神或智力素质的标志。这不仅是因为妇女没有得到平等的机会来表达创造力,而且还因为赋予某些文化导演和制片人以天才、男性气质和父权制的体现的人,总是男性。尽管近年来女性导演在艺术表现和商业潜力方面已经证明了她们的专业能力,然而聚光灯下仍展示出了太多的女性缺席。
潜意识中的刻板印象、性别失衡与女性凝视等围绕在整个电影及艺术领域的僵局,反复被确认,却很难被解决

同样的刻板印象也出现在目前正在国内读法学,梦想成为一名检察官的女生X的经历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开学时,教刑法课的院长问我们为什么选择这门课?她举手回答说:「因为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女性加入法律队伍中」 她引用金斯伯格大法官一段著名的话「当我被问道‘你认为最高法院要有多少名女性法法官才合适?’,我回答‘九个’,人们会非常吃惊。可是,一直以来这九个人全是男性,但人们并没有觉得那有什么问题。」但当X说完,院长只是笑笑说:我觉得现在司法部门的女性已经够多了。X表示,虽然从数据上看男女比例似乎均衡,但在律师或政界身居要职或掌握话语权的女性还是太少了,女性法律从业者通常难以平衡社会和家庭责任,而男性则能更纯粹地把重心放在学术和事业上,并得到长久的发展。X也提到,虽然在大学里女生成绩表现比男生好,而到了男性主导的职场中,男生更擅长与上级领导沟通,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酒桌上他们似乎也表现得更加得心应手,而女生则通常采取消极的回避态度(很大程度上作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初入实习的X很惊讶的感叹道:即使是文明程度较高的法律行业,恶臭的酒桌文化依然泛滥。
在采访的过程中,其他的女性受访者也表示了对于「性别在职场中带来不公」的相同感受。学习市场营销的Jasmine在实习中感受到,虽然市场营销作为一个专业没有性别差异,但从个人实习经历来看「从职业天花板来说,男性都比女性更占优势,除非像教师这种。男女工作上存在机会不对等目前是一个事实,它不需要人们做过多的分析。」
与这种实习感受相似,Joanne的个人体验和好友的实习经验中也感受到金融行业是偏男性主导的「越往金字塔尖走,比如说投行,更容易招男生,可能导致了 male domination。投行会要求吃苦,觉得女性没有男性能熬夜、能吃苦,也会觉得男性看上去比女性更专业」而造成这种不公的,是整个社会对男女角色的刻板要求「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影响了这一点,社会对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期待变成了对两种性别的歧视:男性会被要求事业成功,女性会有‘女强人’的称呼。有些男性想要回归家庭,人们也会觉得他们吃软饭。对男女双方的期待都导致了不公平。」
同样,化学系的男生K也意识到这份“错位的期待”对男女双方潜能和选择的压制。从我们一出生,便被分化成两种对立又有限的文化世界,比如:男孩从小被鼓励追求领导职位,理性主动,野心勃勃富有竞争力,女性则被社会期待为感性柔顺、关心他人、善解人意的。相较于注重学术能力和智力的大学,职业商场中更需要雷厉风行杀伐决断的个性和能力,而女性由于缺乏这种属性而很难得到向上发展。
S则认为属性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比如在语言和教育领域中更强调职业者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而商业环境下尤为重要的leadership或理性的判断力就黯然失色了。所以,标签的内容并没有错,只是不该被很僵化地贴在某个群体头上。传统的性别分工观念对人的潜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去性别化考察个人能力来进行社会分工会使得我们的社会更有效地运作
即便如此,在Jasmine的采访中,她认为人们仍然可以选择不后退,「想干就去试试,不行就不行,行就是行,不要在一开始因为男女目前可能的这种不对等现象而退缩」。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那本书中也表达了自主选择的重要性,在人们短暂的生命中,我们要面临很多不同的问题,甚至无法避免地承受某些和时代特性相关的痛苦,但如何面对它们,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编辑 - Arya
永远睡不醒
编辑 - Issin
Be hungry, be foolish
编辑&审核 - Meggie
做一个无聊的人;写一本催眠的书

编辑&审核 - Susie
Rise and shine!
排版 - Cecilia
一个麻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