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魏春亮。

抱歉起了这样激进的标题。
这两天,海南疫情中8万游客滞留三亚,引发了全民关注。

天价机票、2800一晚的酒店、一家13口滞留三亚7天将花18万,游客被冷嘲热讽,海南日报怒怼澎湃新闻,工作人员怒怼游客为什么不待在家……
当很多人的眼睛都盯着海南,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惦记着河南。

前几天我写了篇《民权县,限全民!》,提到河南商丘市民权县全域赋红黄码和铁丝锁门等事情,但商丘市发现后立即进行了纠正。
我以为一切都正常化了,可谁知道有位民权县的读者看到我的文章,告诉我,他们村的门都还在锁着,并给我发了他家的照片。
我想,应该是民权县全域赋红黄码被叫停了,但全域静默还在继续,且已持续两周。
我问那个民权县的读者,铁丝锁门了,你们吃什么?他说还有原来买的东西,“现在也可以在村里群里面下单,超市给送到家”。
同时,他还给我发来了一份《
民权县市场监管局关于拨付疫情静默期农村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经费的报告
》,涉及20万户,1540万元,好大的手笔。

我从来没想到过,只要在田间地头随便种点啥,都不用去买菜的农村,竟然有需要配给生活物资的一天。

真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克服困难。

当然,河南有疫情的不止民权县,同属于商丘市的永城、宁陵、梁园都没能幸免,昨天睢阳也出现了一例。
只是网上的信息极为有限,虽然商丘市其他地方也有全县静默,甚至同样铁丝锁门,但在网上引起较大范围关注的,只有一件事。
8月1日起,商丘市宁陵县紧急实行全域静默管理。8月2日,宁陵县一位农民因疫情管控期间下地打药,被要求通过大喇叭做10遍检讨。
视频中,老实巴交的农民对着广播说:“
因为去地里打药,村里把我抓住了,都别跟我学,别出门了,都待在家哈
。”

旁边的人颐指气使地说:10遍!播10遍!
尽显权力的尊贵!

荒唐吗?无语吧?但悲哀的是,这件事最起码还能在网上激起一点水花。
同样是下地打农药,民权县野岗镇的农民被罚款1000块,并公开检讨
,但在网上却几乎找不到任何消息。

实际上民权县纠正对全域人员赋红黄码后,传统媒体就没有几家还在关注河南,尤其是在三亚疫情之后。我看到的传统媒体中,只有《农民日报》,还在为河南的农民发声。
8月8日,《农民日报》发表名为《全县静默,庄稼没法静默》的文章,表示:
农业生产有其固有周期和时令节奏,停不了也等不得,关键环节管理跟不上,很可能会影响一季乃至一年的收成。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都是动态清零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无论是抗疫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稳产保供这个“定盘星”“定海针”。
《农民日报》的批评聚焦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未去深究背后的问题。我看到时评人石述思说:“农民日报这个批评显得无比温柔,尤其在面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行政方面。”
《农民日报》确实是无比温柔,但能够在尺度内为农民仗义执言,已是难能可贵了。
唉,想想真是可悲。

我写文章,常常愿意关注小地方的事情。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媒体众多,意见领袖扎堆,掌握着话语权,城市本身又引人注目,就算是下暴雨这样的事情,都能够引起全网关注。
反观四五线城市、小县城、广大农村,要么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要不就是根本不会用社交媒体,没有在网上呼喊发声的习惯和能力。除非出了匪夷所思之事,否则大部分事件都淹没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里了。
在注意力资源都是倾斜的情况下,很多小地方没有在公众监督之下活动的意识,各种奇葩的事情层出不穷。比如,全域红黄码;比如,全村拉去隔离;比如,铁丝锁门。

除此之外,疫情期间,从允许农民错峰下田,到春耕证,从河北农民下地干农活做检讨,到河南农民下地打农药做检讨,这些事情也许是发生在别处,但谁又能保证不会发生在自己出身的地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小县城和四五线城市,才是中国的基本盘。那里的政策规定,影响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那里的管理水平,代表着普遍的管理水平。
神州大地上有几个三亚市,但到处都是民权县

所以,希望大家在关注大城市之余,能够多多为像民权县这样的小地方发声。那里的苦难与不公,更需要被看见。虽然一个人的声量有限,但积少成多,也有巨大的力量。

而只有被看见,才有改变的希望!
—The End—
近期文章
更多好文
关注亮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