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创公众号
0-8岁的育儿百科全书
北美全职带娃老司机教你轻松育儿套路
之前我在果果学小提琴的文章里,提到了纠正姿势时遇到的一个经典亲子冲突:同样的错误,老师指出就乖乖听,亲妈指出就要翻脸发脾气——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基本每个父母都在陪练琴陪作业的时候,都被这个问题搞到怀疑人生:孩子你真的真的是我亲生的嘛?不是我的仇人派来玩儿我的吧?要不然你为啥对老师那么虚心恭敬,对我的态度却这么差劲儿呢!你亲妈和老师比到底差哪儿了呢?
这个问题,由橙子这个做过老师也正在做亲妈的人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还真是差挺多的。

首先,老师比你更具有权威
小孩子慕强是天性,他会倾向去认同他眼里最厉害最有本事的那个人,将他作为权威和偶像,心甘情愿当迷弟迷妹,崇拜他,乃至跟从他
当然,在孩子婴幼儿阶段,他会认为全世界最厉害的就是爸爸或妈妈。可是到了学龄,孩子见过些世面了,他会渐渐认识到父母也没啥特殊的,也是会抠脚挖鼻孔的普通人,虽然依然会对父母很依恋,但也不会认为父母是英雄偶像了。
而在学龄时期,老师也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成年人,作为一个更为专业,更有距离感,更不容易暴露缺点的教育者,就非常容易成为学龄孩子的新偶像。孩子会认为老师才是最具权威的存在,而父母的权威就只能往后站,当父母和老师的说法有冲突的时候,那就一定是老师说的对。
所以这阶段孩子的口头禅就是“我们老师说”,甚至会经常用老师的话来怼父母,而且通常能怼赢,一是因为父母多半确实没老师懂的多,二是因为父母也要表达对老师的尊重,这就让孩子更加确认了老师的第一权威的地位。
所以,同样的错误,老师指出的时候,孩子能接受,因为他认同老师的专业权威。但是当亲爹妈指出的时候,就容易被孩子质疑反感,说白了那个意思就是:这方面你懂的也不多,甚至还没我懂,有什么资格说我?
你可能很委屈:我和老师说的是一样的问题啊!

那不行,你没到老师那个权威,一样的话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这种感觉就好比,在你开车的时候,如果是驾校教练叫你认真看路,你会检讨自己,如果是你亲爹叫你认真看路,你只会嫌他啰嗦。

其次,老师比你更客气
老师对学生客气,和他是不是修养够好没关系,这是作为老师的身份决定的。
因为老师是职业的,见过的学生多,对付孩子的经验也更多,多半对孩子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期待,
评价孩子的角度和父母会非常不一样
,父母可能觉得孩子犯了很多错误是很笨的表现,但是在老师看来,孩子表现这样很正常,他还见过更糟糕的,还觉得你家孩子已经超出预期了,宽容度就会更高。

而且老师作为局外人,会容易冷静客观,不会像亲爹妈那样,爱把自己的焦虑不安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学不会,父母就直接很恼火,老师则会习惯从自己的职业角度来思考问题:那是不是我没表达好,是不是我节奏太快学生跟不上,是不是我的方法孩子接受不了,我看看我改变一下会不会效果好一点?这样的思考方式,会让老师凭空比父母多很多耐心。

就算有的老师入戏太深,真的想发火儿,也会有很多顾虑,一方面想要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一方面也怕孩子家长怪罪。毕竟不是自己孩子,不好把情绪表达得很直接。
总而言之,在老师的位置,可以更容易的对孩子表达出更多的客气尊重、更多的额外耐心、更多的克制容忍。可在父母的位置上,想要做到这个程度真的很难,需要很多修炼。就算是对学生很耐心的老师,回家面对自己孩子,也一样的特别容易发火动怒没耐心。
所以,同样指出错误的话,老师说和父母说,给孩子的感觉就截然不同了,老师说的就感觉是善意指导,父母说出来就感觉是恶意挑剔。不要觉得孩子矫情,试着在陪作业或陪琴的时候录个音,你就会知道自己态度语气有多糟糕。没办法,亲生的嘛!客气不起来啊!
再次,老师比你更清白
有父母可能会对我的上一段论述感到冤枉:我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态度也好到无可挑剔啊!如果孩子能够虚心接受,我也可以做到很有耐心不厌其烦的啊!可是往往我刚心平气和地说了半句,孩子已经开始崩溃了!这是为啥呀?
因为孩子和你有旧仇啊!
你敢说你从小到大没训过,没吼过,没修理过孩子?备不住几个小时之前才刚和孩子发过火,陪作业陪练琴则肯定是亲子冲突重灾区。

当然这种事也没法避免,父母也不必过于自责,人不是机器,总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问题是冲突越多越频繁,孩子的委屈就会越多,也就容易变得对更加敏感脆弱,当然他主观上不会对父母记仇,但是他的身体会记得那些难受的感觉,再遇到到相似场景时,脑子就会自动的昨日重现,引起旧伤疼痛,之前积累的受伤体验就会重新翻涌出来,从而激起远超预期的情绪反应。
哪怕你这次指出错误的时候是和颜悦色,没有想训他,但孩子依然会反应强烈,因为令他崩溃的原因不是现在,而在过去,“指出错误”只是一个糟糕记忆的激发点而已。
说白了,咱们当爹妈的,在孩子面前多半已经劣迹斑斑黑历史无数,哪怕你已经洗心革面,决心从今之后春风化雨温柔以待,那也架不住前科太多,孩子依然对你过度防御,缺乏信任,你一个眼神迟疑,还没想好怎么表达出来意见,孩子已经脑补出重复过很多遍的剧本结局,然后早早的预见性崩溃了。
总而言之,亲子之间总是有一堆堆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动不动就踩到雷区
而老师和孩子之间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师生之间都是公事公办的关系,情感联系会比较弱,很难撕破脸互相伤害,历史就会比较清白,孩子对老师没什么怨气,自然也就没啥防御过度的问题,对待纠正就可以就事论事了,不会情绪激动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亲妈比老师更适合发泄情绪。
有时候孩子的脾气也不是冲妈妈来的,而是因为迁怒,他作业写不好或者琴练不好,正在很挫败很闹心的时候,心中一口恶气不知道往哪儿喷,正好妈妈在旁边多一句嘴,这下就撞枪口上了,情绪都发泄到你头上了,反正是亲妈也不用客气。
在老师面前,孩子往往就不敢造次,主要是社死压力比较大,他还想维护自己在老师面前的形象呢!!
看到这里,作为父母的你会不会有那么亿点点绝望——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地纠正孩子错误了?
以我的已有的经验就是……不太能。
除非在气氛特别好,亲子双方心情都很美丽的情况下,你在“大夸小挑错”的话术原则下,纠正个一两次错误,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作为父母,日常就想要达到老师的那种连续输出的纠错强度,那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你想每天和孩子互相伤害互相崩溃。
那怎么办呢?难道就不纠正孩子错误了吗?
我现在的原则就是,不“纠正”,只“提醒”,不要自己去充当老师的角色,而是要利用老师的权威效应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非常好心的提醒一下,你这里做的好像和老师说的不一样哦~~~你确定没问题吗?那你觉得没问题就好。

提醒过了,作为父母的任务就结束了。具体孩子有没有改正我们就不要控制了。这事儿也没法控制。
如果孩子还没有改,无非就是两个原因:
要么就是能力问题,孩子暂时还做不到,还需要时间,这个阶段孩子更需要大量练习,而不是保持正确。这就好像孩子正在蹒跚学步的时候,你只需要鼓励他多走,而不是去纠正他抬腿的姿势和角度。
要么就是意愿问题,孩子觉得这个事情不算错误,没必要改,自己做得挺对的。这个属于认知和观念偏差,就需要专业权威来说服孩子了,当父母的也没这个资格,也只有老师说孩子才服气。

现在果果现在练琴,我都会先问她:需要妈妈提醒你姿势吗?她说需要我就提醒,她说不用我,我保证一句话也不多说。就算她动作不到位,也等着上课老师来纠正,一个月以后也进步不少。
我算是想通了,无论孩子学习什么技能,纠正这件工作,其实是只属于老师这个权威的,至少老师得唱主角,父母的作用充其量也只能是跑龙套的复读机+工具人。
既然如此,咱们就安守本分一点,别给自己加太多戏了,孩子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需要纠正啦!
姐妹们都知道橙子在温哥华,和大家有时间差,所以给大家推荐下我的专职话事人“大管家,大家快来扫码加她!
如果你已有大管家的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历史育儿干货找不到,找大管家,她来搜!
有育儿难题,找大管家,让她转述我!
商品问题,找大管家,她负责到底!
大管家贴心又靠谱,姐妹们有任何事,都可以随时找她,包解决,包满意!
感谢大家对橙子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听橙子说育儿故事
一起不焦虑育儿
与孩子共同成长!
热门话题  点击标题即可跳转
原创不易
因为有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