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英国这些年,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华人家长无论走到哪里,都堪称最重视教育的群体。
而这个重视的表现之一,就是几乎所有华人家长,无论职业、收入,都在某种程度上纠结过要不要把孩子送去私立学校。
虽然国情不一样不能完全类比,但这跟大家在国内纠结要不要买个学区房,要不要挤破头上省重点市重点,要不要送国际学校,是差不多的。
我有个好朋友,就在纠结了好几年以后,还是把三年级的女儿从公校转去私校了,从此走上“举全家之力供孩子读书”之路。
大家可能在网上看到过一些言论,说:
西方国家的公立学校打着“快乐教育”的幌子,放任普通阶层的孩子继续沦为底层的打工人;
而精英阶层的的孩子,则通过昂贵的私立教育延续上流社会的优势,成为统治阶级。
这个说法我之前解释过,属于断章取义有失偏颇。
但是,它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西方国家的公校和私校之间存在巨大差别。
就以英国为例吧。
最大的差别当然是费用问题:
公校从4-18岁都是政府出资的免费教育,不用花家长一分钱;
私校却是完全的付费教育,根据地域和学校差别较大,普遍来说一年大概花费2万英镑(约18万人民币)年级越高费用越贵。
这是个什么水平的开销我后面再解释。
学术成绩和学生走向也差别很大:
具体咱们不研究,仅摆两个数据:
英国的私校仅占全英学校的7%,但每年考进牛津剑桥的学生有超过40%都来自私校。
曾有一个机构调查了5000个被认为是精英阶层的人,发现39%有私立教育背景。在传统统治领域,65%的高级法官、59%的常任秘书长、57%的上议院成员接受过私立教育。
从这个角度来看,说精英阶层通过私校教育延续统治优势,并非没有道理。
02
这么一看,如果希望孩子以后成为精英,私校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华人群体如此重视教育,怎么可能不动心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家两个孩子都上的公校。如果你们问我有没有想过送私校,肯定想过啊。
之所以没送,抛开其他种种考虑不谈,最现实的一个原因就是:送不起!
上私校每人每年约2万英镑是个什么概念呢?
按英国人均收入来看,大多数普通家庭如果要送一个孩子上私校,光固定费用就要花掉一个全职工薪族税后收入的绝大部分。
更别提进私校以后还要参加各种俱乐部啊、出国旅游啊、社交活动啊,全都面临着消费升级。
一个孩子还有可能,两个都送是真没戏了。
而且送私校跟国内送国际学校差不多,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路。要保证以后的十多年,每年都有钱付得起学费,真是件想想都压力很大的事呢。
可有意思的是,我周围的华人朋友们几乎都纠结过要不要送孩子上私校,但英国人却很少纠结这个问题。
说到底,这里面的区别就在于“要不要倾尽全力投入教育”。
我们现在上的公校是在一个典型中产学区。学生家长大部分来自周围的大学、医院、大企业,收入水平是远高于平均值的。
但他们也送公校,很大程度上因为英国人的概念里,就不存在“勒紧裤腰带送孩子上学”这个选项。
他们觉得,为了把孩子送进相对更好的学校而降低全家的生活标准,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
相应的,他们对“成功”“名校”“体面工作”的追求也远远不如咱们中国人强烈。
糖糖班上一个女同学,父母都是医生,收入很高但是工作特别忙,接孩子都是请的私人托管。
有次聊天我问孩子妈妈,他们家为什么不去上私校,这样课后会有很多俱乐部,就不用担心接孩子的问题了。
那个妈妈说:“我更愿意花钱买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有这笔钱,我宁愿每年多带他们出国旅游。”
这个女孩子的职业理想也跟父母大相径庭,完全没有继承医生父母衣钵的想法,而是想当个面包师。
妈妈对女儿的理想大加赞赏,认为能烤好面包跟能做好手术一样了不起,而且面包师没有那么大职业压力,生活应该更加开心。
她还说:“难道我们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只要她是个自食其力的人,从哪里毕业都能够过得开心。”
她的话让我很是感慨。
虽然这里面有国情差别,英国人普遍生存压力没有那么大,竞争意识也没有那么强,但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一样的。
我们很多中国父母勒紧裤腰带,甚至动用祖辈的力量,购买天价的学区房,也是为了孩子以后能进入更好的学校,有份更好的工作,过更好的生活。
有个研究显示,送私校的英国家庭平均收入要远远高于华裔家庭,可见华裔愿意花在教育上的投入要大多了。

然而,好学校=好成绩=好工作=好生活,这个等式是否真的成立呢?
很明显这里面的每个等号都是要打个问号的。
当然啦,我特别理解家长这种“不惜一切给孩子提供最好条件”的心情,毕竟中国人讲究“尽人事听天命”,我们把能够做的努力都做了,总归是能提升一下实现终极目标的概率。
但这个努力的方向是否一定正确,我这些年也经常困惑。
送不起孩子上私校,我或多或少也有些惭愧和遗憾。
03
没想到,跟我老板的一次聊天,让我的这些纠结都烟消云散了。
我曾经多次夸过我这个老板,没比我大几岁,却是个有大格局的人。出身普通家庭,上大学时还有过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的经历,却白手起家成为我们当地同行业的佼佼者。
每次他讲起以前的一些传奇经历,都让我觉得他简直比我多活了三辈子。
这个老板,年收入是我的几百倍,孩子却在一所一般的公校,比我们家孩子的学校排名低不少。
按说他完全没有任何送私校的经济压力,上公校也完全可以买个最好的学区房。
他却给孩子选择一所一般的公校,只能是有意为之。
有次一起吃饭,我跟老板聊到了这个问题。
他说,他之所以不送孩子上私校,其实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尤其有四个点,是他最在乎的。
“父母铺好路的孩子,缺乏奋斗的动力和试错的勇气。”
他看过太多名校毕业的孩子,一路走的都是好学校、好学生、好工作的道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试错成本特别高。
这样的好学生可以当好打工人,却难以成为创业者和开拓者,大概率延续父母的命运难有突破。
而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我们根本无法预料孩子长大以后,那些我们认为好的道路是否依然还好。只有孩子有开拓精神,才有可能走出一条有别于父母的道路。
说到这个,我想起之前在网上看的一个段子,说现在清北毕业生都买不起学区房,大家拼了命买学区房把孩子送进清北,到底是为了啥呢?
“父母无条件的付出也是孩子的巨大压力。”
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好,就要尽全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宁愿紧巴自己,孩子的吃穿用度、上什么学校、学什么特长,也都不能落后于他人。
很多这样的孩子,从小还听惯了“我们为了你如何如何”的话,有天然的负罪感,背负着“不成功便对不起父母”的巨大压力。
当他们进入社会,很容易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选择看上去更为光鲜的职业,而难以坦然地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幸福来源于落差感。”
老板说,为了孩子成器,他不可能无条件让孩子继承家产,甚至不会让他毕业来自家公司上班。
他最担心的就是如果孩子从小条件太好,以后进入社会靠自己的力量肯定是要先走下坡路,还有可能永远无法超越父辈的成就,永远都在走下坡路。
由奢入俭,这种失落不仅让幸福感递减,还可能磨灭一个人的意志。所以他宁愿孩子小时候过得普普通通,以后才有机会体会到靠自己的努力把生活越过越好的成就感。
毕竟这早就不是学历代表一切的年代了,每个有本事的人都有自己的上升通道。
“很多人想结交精英圈,精英圈却是个双刃剑。”
很多人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孩子送去私校,一大目的是为了进入所谓的上流社会,结交精英阶级的朋友,以后在社会上也能互相帮扶。
但这样的社交圈其实是个双刃剑,充满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切的交往都带着利益的考量,无法互惠的关系注定走不长久,缺少了真正的友谊。
而真正的成功者,也绝不可能仅和某个圈层交往。
就像当老板,绝不能只结交精英,而是需要跟各个阶层的人打交道,甚至最为依赖的是最普通的打工人。
他希望孩子在更真实的环境里长大,而不是被一小撮有钱有权的人包围,失去了了解社会的机会。
04
老板的这些话让我豁然开朗。
虽然他作为成功人士的选择背后自有他的底气,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勉强追求高起点却不见得是件坏事。

我之前之所以会纠结,是因为过于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把孩子受教育的时间局限在了大学毕业前的十几年。
而实际上,跳出这个维度换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能单独完成的任务,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培养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精英,绝不是买个学区房,送个好学校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结果分析原因”,注重培养孩子成为精英所需要的素质、品格、习惯。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不能成为精英,我们能不能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从这个角度看,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而充满了焦虑、牺牲了陪伴、折损了亲子关系,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与其给自己太大的经济压力,倒不如放松一点,用更轻松的心态给孩子更多的爱与接纳,毕竟孩子幸福感的最初来源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
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能提供学区房却时刻精神紧绷的父母,和物质条件普通却理解陪伴的父母,我想多半孩子会选后者。
我觉得我们做家长需要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反复进行自我思考和梳理,通过不断修正把自己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成为同行者而不是牺牲者,支持者而不是引领者,让孩子们在我们无法企及的未来成就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毕竟,我们最盼望的,不就是孩子幸福快乐吗?
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留言里交流探讨。
愿当妈的路上,我们互相鼓励,一路同行。别忘了点赞在看,多多互动,才能不失联哦!
END
····················
     今日截团     
···················
点击下方图片可选购
三套超棒童书今日截团,大家根据需求理性消费。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