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嘉宾。
本文刊于5月3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英文版刊于5月30日Global Times。转载自人大重阳。
高度警惕新一轮“唱衰”中国潮
近日,不少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评估持续走低。中国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
彭博社5月中旬一篇报道预测中国2022年GDP增长只有2%,无法实现中国预定目标,且还指出“美国经济增长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类似耸人听闻的标题。该标题被美国政府高层广泛引述,被政治化为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成果”。
此外,渣打、高盛、花旗等都纷纷下调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掀起新一轮看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舆论浪潮。虽然类似“唱衰”不是什么新鲜事,且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的确出现了很大的下行压力,但任由这种由舆论引发的外溢效应发酵,定会对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走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轮西方媒体和机构“唱衰”中国经济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方面: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国并未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生产停滞,产业链供应量中断致使中国经济承受压力,进而发展几乎停滞;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经济成本低廉优势为由,认为在中国面临企业加速外迁的压力;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投资热情将会由于防疫政策而大幅减弱;中国资本市场的脆弱性较强,尤其互联网中概股的股价过低致使中国上市企业核心资产价值严重受挫。
客观地讲,这些“唱衰”多浮于表面,或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刻意制造出国际资本焦虑与恐慌,进而加剧中国经济金融波动。对此,中国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应予以还击,正本清源。
中国经济优势与韧性不可撼动
事实上,西方那些“唱衰”中国的声音看似振振有词,但却无法从长期主义的角度颠覆中国经济形势三点不变的趋势。

第一,中国经济仍具有韧性,作为全球经济发动机的地位不可撼动。诸多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稳健向前的趋势没变。中国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中国新签的海外工程项目持续增长,一季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8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0个;上亿美元的大项目比上年增加22个。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69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而1-2月为增长1.8%。其中,一季度中国对外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最多,占比接近四成;批发和零售业对外投资增长最快,增幅达59.6%。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13.4%,进口增长7.5%。虽然目前国内外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剧,但经济体量、长期惯性使得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抗压性,长期稳健增长且占全球经济增长20%-30%之间贡献率的趋势不会轻易被动摇。
第二,中国市场仍被青睐,作为吸引国际资本的目的地优势没有改变。2022年一季度,中国吸收外资规模同比继续延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其中,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328.3亿元,同比增长52.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5.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57.8%。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区域吸引外资规模呈现全境域普涨的状态,一季度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3.4%、60.7%和21.9%。全国有21个省(区、市)实际使用外资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由此来看,局部地区的外资吸引力下降并不妨碍我国全境内的吸引力,中国仍然是国际资本最为热爱的投资热土之一。
第三,中国产业链仍齐整,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工业体系不可替代。根据联合国产业分类的标准,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在工业生产中能够进军全球各个行业的上中下游位置,成为中国在工业制造领域能够深嵌全球产业链的竞争力之一。“全”产业门类是中国制造发展的基础之一,规模的提升也为其在国际市场有效推广提供了另一基础。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31.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4%。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世界第一。从客观规律的角度来看,全球制造业转移遵循比较优势和梯度转移的基本规律,使得中国一部分制造业海外转移的现象确实存在。从行业角度来看,发生转移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矿产资源的初级加工品行业,不足以动摇中国齐整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另外,部分产业转移,也与中国政策引导呈现出“逆周期”调节的作用有关。依托国内全面的产业门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部分地区与产业正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布局,实现“腾笼换鸟”。
由此来看,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表述是言过其实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给中国研究机构敲响警钟,提醒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预期管理,敢于在国际舆论中发声,强化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才能够击碎这些不实言论。
智库须参与国际舆论对华预期管理
在宏观经济学中,预期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目标产生错配的情况下,预期管理主要体现在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和调节,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经济参与者信心等广泛的社会要素,从而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目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经历过通货膨胀的预期管理、经济指标区间管理等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与市场沟通机制,以及引入了较为有效的前瞻性风险预期管理机制。随着中国占世界经济比重持续上升,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与国际市场关联越来越紧密,积极引导国际市场预期已成为中国预期管理的新任务。
另外,国际国内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需要预期管理的要素更加复杂,对进一步强化预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除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外,积极发挥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对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的预期管理成为新课题,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至少能在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中国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须赋能预测水平,走在国际预测经济发展曲线的前沿。预期管理的重要特点就是前瞻性。近年来,中国研究机构对本国的经济预测工作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精准,但是对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尤其是他国经济金融形势的预测能力,还无法与欧美一流研究机构相媲美。在国际市场上,经常会出现欧美国家的几份研究报告就能主导他国资本市场走势的现象。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研究机构应更多地参与国际预测的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国际舆论对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形成不必要的干扰,也可以更多地提升中国的经济金融国际话语权。
第二,中国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须整合产学研资源,实现有效的国际舆论沟通交流。研究机构作为社会资源的集汇枢纽,能够很好运用自身机制的灵活性有效配置资源,尤其智库能够对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信心进行汇总整合,调动生产、研究资源形成高质量思想成果,通过新媒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对国际、国内传达可靠、权威的信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对内传递准确信息,从而实现强而有效的预期管理。同时,研究机构不能再被动回应,而是发挥主动交流的机制优势,增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国际组织及其他研究机构的交流沟通,增强信任,化解误会,力争促进相互理解,达成合作共赢,进而系统、全面、权威建立起国际预期管理体系。
第三,中国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须强化成果传播能力,增强国际预期管理的有效性与广泛性。中国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或充满复杂晦涩的理论概念、数理模型,或少有令国际舆论震撼的新观点或新概念,往往在国际上引起的关注很有限。不妨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预期管理和引导工具,以及炮制一些形成更易于国际传播的成果,既能够清晰勾勒出经济社会的状态,又有利于在国际社会上产生积极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舆论层面的竞争往往更隐性,“唱衰”中国的背后往往有更复杂的目的。进一步发挥、挖掘中国智库的作用,形成更具影响力的思想产品,管理国际预期,营造出相对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舆论环境,是当前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必修课。
转载自 人大重阳
作者 王文
世青峰智库是由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创办的一所现代化新型青年智库。智库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建言社会,服务青年”为宗旨,依托峰会的学术及社会资源,吸纳世界范围内有思想、有影响力的青年研究员。为全球关系与区域国别、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青年应关注的领域提供青年建言、理论创新等智力支撑,完成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通过活动组织和国际传播等方式,塑造中国青年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