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自传》 限时特惠包邮44原价¥88 ),2022年7月17日活动结束。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因为美貌被爱,有人因为才华被爱,有人因为幽默被爱——卓别林,这位无与伦比的喜剧大师,用他的表演给全世界的观众带来欢笑。直到他去世数十年后,人们还爱卓别林。
我们看过卓别林那么多电影,对他本人却知之甚少。今天,借着译林出版社的这本《卓别林自传》,走进这位大师的人生,走进那段既繁荣又混乱的时光。
本书是卓别林年逾古稀、告别荧幕后回顾自己一生的剖白之作,如同卓别林的电影一样,这本自传深深让人着迷。其间不乏笑与泪,也能看到许多名人的身影,比方说在和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德彪西会面时,他关注的却是一旁美丽的芭蕾舞女演员;与毛姆争论《雨》这出戏中萨普·汤普森这个人物的重点,是演员不该穿这样不时髦的靴子……
与爱因斯坦夫妇在《城市之光》首映式上
全书大小为16开,硬壳精装,内页采用70克纯质纸,轻薄柔韧,能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
__
被逼入角落的童年
小卓别林好像《雾都孤儿》里的奥立弗,童年悲惨。这一点曾经被很多媒体报道过,但在卓别林的自述中,你能感知到不一样的东西。
卓别林在汉威尔学校,1897年
饥饿和疾病一直困扰着母亲,但她依然保留同情心,对遭遇悲惨的朋友伸出援手。也有境况好的朋友邀请她和孩子小住,在卓别林迷恋这种富贵时,她予以告诫,并搬回了散发着酸菜味的租处。
命运不曾厚待她,这位曾经拥有蓝紫色眼睛和淡棕色长发的剧院红角被折磨得面容枯槁,一次次被送进疯人院。她的两个孩子也如雨中浮萍,去过贫民习艺所,尝过寄人篱下的心酸。
母亲汉娜·卓别林
卓别林并没有渲染这份悲惨,很多时候,他只是轻描淡写。包括8岁那年被继母虐待,以致招来了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办事员,包括很长一段躲收租、典当衣物像小耗子一样的生活。他和母亲、哥哥的关系在种种考验中得以加强。为了家人而奋斗,也许他并没有意识到,但他确实是那么做的。
1便士、7先令、半镑……童年过去了那么久,但跟钱有关的细节,卓别林依然记得那么清晰。这种有些财迷的性格在小卓别林身上十分讨喜,他小脑袋里满是赚钱的想法,比如做些小手工卖、出去摆摊、去戏班里打杂……好不容易等哥哥出海挣到钱,他跑去了冰淇淋店奢侈了一把,1便士的价格他带了一只无比巨大的玻璃杯,让老板愤怒不已,问他为什么不干脆带个浴盆去。
喜剧演员的天赋在他身上早早出现,而他最初的想法也许仅仅是为了每星期能领上一笔钱改善家用。喜剧演员并不是一个好工作,他们因为欢笑而存在,又因为得不到喝彩而落幕,甚至毫无征兆地告别人世。剧场演员大多爱喝酒,他们的高薪酬或许被剧场管理者计入了买酒的部分,高浓度酒精麻痹了一些痛苦,当然也永久地损伤了身体。
醉鬼扮相,卓别林在卡诺剧团的扮相之一
毛姆在《舞男舞女》里写的那位以跳水搏命逗乐观众的杂技演员的故事,也许只是发生在小卓别林身边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成为一名优秀的喜剧演员,还是把卓别林从泥淖中拯救出来,让他得以面向更广阔的世界。
__
功成名就与大麻烦
十几岁的卓别林在英国一举成了当红丑角,虽然因为出色表演被搭档在舞台上恶意殴打,但这恰恰证明了他不容忽视的优秀。周薪涨到了6镑,那又怎样?他深知自己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一旦观众不再喜爱他,那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只会在他身上重现。
卓别林抓住了去美国的机会,那里电影行业正蒸蒸日上,无声片占领了市场,而作为哑剧演员,那将是他的蓝海。在这本书里,你将借助他的目光去见证这段纸醉金迷、野蛮生长的时光。
卓别林在赴美国的船上
你想不到那时候拍电影有多快,有时候是三天,甚至是一下午,进入基斯顿电影公司的卓别林仅在1914年就拍摄了35部电影,在这期间诞生了卓别林举世闻名的流浪汉形象。合作谈不上很愉快,刚开始步入导演行业的诺曼小姐是导演塞内的情人,而卓别林几乎搅浑了这位漂亮女士的拍摄,他太有主意了,对剪辑和拍摄都有想法。要不是影片拷贝大卖,可能他就要被解雇了。
《寻子遇仙记》中的“流浪汉”角色
渴望拥有更多自主权,当然,还有更多金钱回报的卓别林,在1915年接受了埃山奈电影公司的橄榄枝。同年,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面世,标志着电影的价值上升到艺术层面。谁也没想到,战争爆发后,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会给创伤中的人民多少抚慰。
作为一名当红电影演员,卓别林游走在名利场中。他英俊、年轻、富有、出名,游走在美女、学士、富豪和官员之间,这是他的黄金时代。
卓别林的电影制片厂,1917 年在施工现场
在这本自传中,你能看到卓别林的坦诚,也能看到辛辣的讽刺——正如他在电影中惯用的一样。这位来自贫民窟的孩子,成为了亲王、总统的座上宾。当他步入所谓的上流社会,却发现美德跟财富并不成正比,品质和名望也未必相符。战争由野心勃勃者开启,却让普通民众和士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些看在他的眼里,也反映在他的影片中。而当时的纽约或者说欧洲社会上流,并不欢迎一位带有共产主义意识的演员,可他的作品却深受大众喜爱。他在电影里创造的形象,风靡全世界。
他坦诚了拍摄《大独裁者》时所承受的压力,包括来自英、美当局的。但这部电影还没有拍完,英国已向纳粹德国宣战。谁也没有想到,欧洲各国的溃败来得如此容易,而此刻这部曾经被口诛笔伐的电影,又成为鼓舞人心的象征。在英国方面疯狂催促下,当然也伴随着海量的恐吓信,这部电影终于上映。
《大独裁者》剧照,1940年
然而伴随赞誉而来却愈演愈烈的,是人们对他的诽谤、对他情感生活不堪的揣测。战事胶着,局势恶化,伤亡数字一天比一天可怕。苏联红军在对德战场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卓别林为此连续参加了几场帮助苏联军队募集资金的演说,这使得他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暴。
1943年,卓别林遇到了此生挚爱乌娜·奥尼尔,期间还与他的前情人芭莉因为孩子生父的问题对簿公堂。美国,这个给予过卓别林无数机会和喝彩声的国度开始不欢迎他了,而卓别林也因为一直不加入美国国籍和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招致了美国的反感。1952年,他实际上被驱逐了。而美国依然对他征收重税,直到1955年,卓别林付出了大代价斩断了他在美国的一切。(注:这种厌恶后来也被喜爱所压倒,1972年卓别林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不过此事在自传成书之后。
美国对他的厌恶并没有影响其他国家的人爱他。在本书中,你还能看到周总理在日内瓦邀请他共进晚餐的细节。那是新中国第一次站上国际舞台,没有人能预计到这条沉睡的东方巨龙苏醒后将会以怎样的速度成长。
周恩来与卓别林合影
70岁生日的时候,卓别林作了一首小诗《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那时候,他的身边有深爱的妻子,有成长中的孩子,还有平静的生活。
卓别林与妻儿
他这一生经历过贫穷,经历过富有,经历过荣耀,经历过驱逐,人人都爱卓别林,他却告诉你去爱自己。
这是查理·卓别林的亲笔自传,当一个天才剖白自己的一生,其中的经验和智慧,将给予所有人启迪。
文字:淼淼
版式:山海相隔
连岳的新书,点击以下图片可以购买。
▼ 点 阅读原文, 购买 《卓别林自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