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应该怎么对待一流的创新人才?中国总有些人就是见不得你冒尖。
■ 视频链接:
https://www.ixigua.com/7114964635723399695
本视频发布于2022年6月30日,播放量达48.1w
■ 精彩呈现:
不久前,网易科技记者章剑锋先生就如何看待中国的科技采访了我(发展科学需实事求是,而不是精神胜利法 | 袁岚峰)。
最近,我又看到他对郭传杰教授的采访(郭传杰教授:跟踪模仿成了习惯 怎么建设科技强国 | 网易科技)。
郭老师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当时我的博士导师朱清时院士担任校长,两人搭班子,我们都十分尊敬他。在这次采访中,郭老师直言不讳讲了很多犀利的分析,摘录几点如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郭老师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作访问学者。他的教授40多岁就成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当时快60岁了,那天亲自开车到车站接他。刚上车,就问他:“传杰,你准备开个什么题?”
郭老师说,得先做一下文献调研。教授问,你要多长时间?郭老师想,在国内要调研几个月,在美国肯定不能那么长,于是说,一个月吧。结果教授很惊讶:做文献调研要用一个月?郭老师问,多少天合适?他说:最多就两天,最好是一天。
郭老师大惑不解。教授说,你就看看我们组在做的工作就行了,别人的你看它干什么?我们就在最Top,处在最前沿,别人的没必要去看。
郭老师事后想,当时我们整个都是这种氛围,做任何一件事,总是要先花好长时间看看别人做没做、怎么做,形成了习惯性的不自信。包括863计划,开始提出的目标也是要“跟踪”世界高技术,在当时敢于提出这个目标已经很不容易了。长时间在这种文化下搞研究,很难顺利地切换到原创上,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深刻的文化变革。
记者问:既然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我们出不了钱学森所说的那种顶尖人才,甚至是天才?
郭老师回答: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更讲中庸之道,做人的智慧。对那些特别有个性的人,就是不打击你,也有可能另眼相看,同路人少,比较孤独、孤立。一旦表现冒尖,成为出头之鸟了,就有挨枪子的危险。为什么要杀一儆百、枪打出头鸟?大家就安分了,服管了呗。这种文化,对那种特别有天分的人才,就不够宽容和包容,自然就“冒”不出来了。
所以,我认为,二流、三流的普通人才,是可以大批量培养的,就像全国这些年来的各种“人才工程”。但真正一流的杰出人才,是谁培养的?好苗子是好种子在土壤肥沃、雨顺风调的环境下,自己“冒”出来的,这个环境就是创新生态和文化。
记者问:讲到原创文化或创新活力,为什么日本表现突出?日本出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郭老师回答:就整个社会层面讲,我认为日本绝不是一个创新文化的国度。他们原来军国主义味道是很浓的,他们的文化讲服从性。部队里三等兵要给二等兵打洗脚水,二等兵给一等兵打洗脚水。走到电梯门口,碰到主管、领导们,你得站在边上让他们先走。
但是日本最近这20年里,平均每年能出一个诺贝尔奖,目前已经19个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认为他们有点类似于搞科学特区的做法。就是对某些领域和机构,政府给他们特殊政策,就像我们当年在深圳沿海地区搞经济特区一样。日本在二战之后,很快着手修改他们的教育法,向西方国家学习,挑选了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7个大学,给它们高度的办学自主权。政府的文部省只给学校经费,不具体去管,学校基本上是学术自治。这些做法一下子就把创新力激活了。
二十一世纪初,他们提出一个规划,说要在50年里出30个诺贝尔奖。消息一公布,我们都笑话他们:诺贝尔奖也能规划出来?没想到,后来真的出现了诺贝尔奖井喷现象,近20年他们的得奖人数仅次于美国,超过了欧洲国家。他们的成功,除了足够的经济保障外,更得益于他们让学术机构完全按照学术规律办事,我觉得这一点是可以借鉴的。
一般企事业单位、军政部门,强调执行力是应该的,但在科学上,就不应该强调执行力,而是要尊重创造力和创新力。如果把那种服从性的文化拿到科学研究上面来,那就错位了,必然压抑创新。
记者问:允许创新、包容创新、鼓励创新,让更多人放手去做,是不是也是原创文化的一个特点?我想到潘建伟院士,网上有很多对他团队的议论,您是中科大的老领导,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在这里插一句,我对这个现象很熟悉。我看到过很多民科文章,说量子信息是骗局、潘建伟是骗子。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个常识了!在了解科学原理的人看来,这些都是错的,但老百姓不懂原理,就很容易被他们搅糊涂。我的科普书《量子信息简话》,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种民科舆论的澄清。任何人只要会识字、会数数,就能看懂这本书中的至少大部分内容,就能对量子信息的原理得到深入的认识。
下面来转述郭传杰老师的回答:我也注意到,网上常有些对潘建伟的流言蜚语,说什么“骗钱”啦等等。我认为这就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应该怎么对待一流的创新人才?中国总有些人就是见不得你冒尖。
像美国的马斯克,他做的事情也失败过,火箭几次掉到海里,个人生活方面据说还有些非议。但他成功了,仍然能够把事情做起来。美国社会包容这样一些特立独行的人。
而在我们社会中,你某个人做得出色的,首先我就否定你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哪怕我不懂你的专业,我也要猜疑你。这时候,你如果心理上不强大,可能就退缩了,放弃了。
我记得十多年前,国内也有人说:中科大,你搞什么量子计算?电子计算到量子计算还远着呢!直到美国Google也好,MIT也好,都在做量子计算了,这时候才对发展量子计算少些异议。
据我了解,潘建伟他们团队,是非常优秀、有竞争力的,都很年轻。潘建伟自己就是1970年生人。他们进入到无人区,外国在探索,他们也在探索。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2016年就上天了,现在还在发挥着作用。量子计算机,他们独立研发了100多个光子体系的“九章”系列、60多个比特的超导型的“祖冲之”,使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同时在两种物理体系都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国际学术界都承认,几次给他们发大奖,可国内还是有人不时地喷口水,真不可思议!
记者问:有一个观点说,美国科学强大是因为二战的时候,像爱因斯坦这样一批大师移民到美国去,人才汇聚起来,全世界的人才能为他们所用,才带来了科学的繁荣,您认同这个说法么?
郭老师回答:这个观点当然有道理,但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有个社会机制和文化问题。试想当时的美国如果是一个压制人才的机制和文化,人才就算去了,能发挥大作用吗?像纳什这样的科学家,多少年不出成果,解决费马大定理的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10年一篇文章都没写,他们仍然可以呆在普林斯顿,因为那里有这种包容性的宽松氛围。
如果对你每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业绩不够就末位淘汰,你还能在那里呆得下去?所以,根本的问题,还是跟人才机制、学术生态有关,要有适应学术发展的文化土壤才行。
■ 扩展阅读:
■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 责任编辑:SS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