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向东讲管理(ID:ningxiangdongjgl)
作者|宁向东
大家好,我是桃蛋妈。

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关注“报志愿”这个话题。

报志愿,对命运的影响之大,堪比第二次“高考”。
如此重大的决定,选择的时间却又相对仓促,对考生和家长而言,如果高考是一场长途奔袭,报志愿就像一场紧张刺激短暂的冲锋战。
很多时候,我们对专业、学习、就业规划缺乏足够了解。
有信息断档,就有商业空间,于是,志愿咨询服务成了一个产业。
从几百,到几千,再到上万,价格档位分明,市场蓬勃发展,但质量却参差不齐。
尤其今年,随着大家“付费报志愿”的需求越来越强,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各种负面信息也不断出现。
要说志愿填报服务全是割韭菜的,也冤枉了他们,但如果完全依赖他们,也许最后就是花钱买了个“背锅侠”。
我们这一代人在报志愿上的深深焦虑,来自于我们自身的经历。
也许很多70后、80后都不止一次思考过:
当年为什么不能再坚持一下自己的理想?为什么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点都没有抗争?假如再努力一点点,是不是就能学到心仪的专业,彻底改变现在对工作的倦怠?
可惜的是,人生永远不可能重来,所以现在在孩子身上,我们小心谨慎,战战兢兢。
现在距离我家桃蛋报志愿还有7年,在作出抉择之前,一切都还来得及。
其实我们这一代父母的观念已经先进了很多,比如“尊重考虑孩子的兴趣”,已经是基本中的基本。
然而报志愿,家长要考虑的,肯定不止是“兴趣”。

最近桃蛋妈看到一位清华教授的文章,讲的是他帮家中晚辈亲戚报志愿的思路,令我耳目一新,绝对属于稀缺的信息,是我们平时难以思考到的高度。
仅仅两千多字,却把报志愿的核心逻辑讲得清清楚楚,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免费收获的知识,可能比花钱更能帮助我们的孩子。
这篇干货,分享给每一颗为孩子殚精竭虑,期望“志愿”不会变成“遗憾”的父母之心——

最近家里有晚辈参加高考,于是,就花了一些心思,想想怎么填报志愿的问题。
填报志愿的逻辑很简单,就像我们在公园里面看指示牌,你现在在哪里?你要去哪里?选志愿,就是要选一条路,从现状到达目标。
很多人的选择逻辑,是“以终为始”。
现在,把“以终为始”几个字挂在嘴边上的人很多,但真正践行这一原则的人,极少。
为什么呢?首先,以终为始在很多情况下是个伪原则。
我们对未来并不一定真的能看清,搞不清真正的“终”,怎么会有合理的“始”。
“以终为始”作为激励自己的原则,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但作为选择方式,我认为会带来极大的误导。
我们对外界力量的影响要有足够的敬畏心,否则,“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就不会成为至理名言。
绝大多数人实际上是看不清目标的,所以,没法“以终为始”。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楚,我们在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这里面有太多的影响因素,太多的变量。
比如说,一个孩子现在是豪情万丈,但如果他上了大学之后,因为行路艰难,他就更容易放弃,再比如说他受到了同伴的巨大影响,本来能够大赢的牌局,也会输的惨不忍睹。
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如果在不佳的境遇里,有贵人相助、或者抓住难得的机遇,一把稀烂的牌,却会可能打的十分精彩。所以,从目标反向看现在,基本上行不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遇到过好多因为高考分数差了一点、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大家都对他们说:没关系,咱们将来考研究生的时候还有机会,大学努力四年,争取考研的时候实现你的梦想。
但实际上,这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鼓励和安慰,真正能够如愿以偿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目标越具体,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那么,不从目标出发去想问题,又从哪里入手呢?我想还是要从现状出发,再结合所谓的“远大理想”,这样,选择可能更理性一点,成功的概率可能会大些。
现状,一定不仅仅是高考的分数,而是个人的禀赋。
我的偏见是:要学会扔掉高考成绩,看到自己真正的禀赋。
也就是说,孩子的禀赋不是高考成绩,而是他如何取得学习成绩,包括日常考试成绩、模拟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
第一个,要看这个孩子对待成绩的态度。
如果这个孩子每次考试成绩不佳,他自己都会非常不开心,然后,不需要家长督促,就会自驱地努力一阵子。
这个孩子的第一个禀赋就是不服输。
不服输,有好胜心,是人生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质。
没有好胜心,就不会专注,也不会持久。对于没有好胜心的孩子,不如找个容易讨巧的专业。

第二个,要看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花了多少时间得来的。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但玩也没有耽误;而另外一些孩子,好成绩是靠大量时间堆积出来的。
后者的忍耐力肯定强于前者,而前者的聪明程度一般会好于后者。
理解这个特质,非常重要。有些专业,拼的是耐力;而另外一些专业,则要靠一种灵动的力量。
有灵动性的孩子,选一个和人家拼耐力的专业,显然在禀赋上就吃了亏。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著名教授的视频,大约是说搞某些领域的研究,并不需要特别聪明的人。
视频有点断章取义,但我特别能理解这位著名学者想表达的意思。
第三个,要看孩子的涉猎范围和兴奋点转换的速度。
涉猎范围广的孩子,兴趣往往会很快游移。有些孩子在游移之后,会锁定在某一个领域,然后开始深入钻研。
这时,他的涉猎量不会减少,但却相对集中。而另一些孩子则不停地开疆扩土,似乎对什么都有兴趣,很少集中在特定的领域。
在后一种情况下,又有些孩子是浅尝辄止的,他们不会深入地去挖掘和思考某一个专门的问题。
这都反映了不同的性格和禀赋。选择专业,是偏理论一点,还是偏应用一些,理解上述差异非常重要。
对于多数不够专注的孩子,所选专业最好宽泛一点,变通性和灵活性都要强一些,最好是偏应用的领域。
而对于那些愿意深入钻研的孩子,一些偏理论的专业,也许是好选择。不要小看偏理论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势能都比较大。在不确定的年代里,势能优势可能是极其关键的优势。
总之,禀赋是选择专业、职业,甚至人生方向的重要基准。
也就是说,我们要用禀赋作为当前位置的重要指标,而不是高考成绩。
我把偏见再延伸一点,高考成绩只代表一种选择上的优先顺序。备考三年,其实都是为了争取一个选择的优先权。
你考的分数高,无非是你争取到了比别人更早去“翻牌子”的权力,而不是其它什么东西。
所以,在选择志愿的时候,你一定要看清楚高考成绩的本质,慎重地使用这个权力。
很多时候,我发现好多孩子其实是浪费了大好的本钱,选择了一个时髦、但势能很小的专业。
看上去是赢得了高考,实际上是输在了18岁的起跑线上。由于这个话题过于敏感,说多了找骂,恕我不多言。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不能从“兴趣”出发去选择专业。准确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绝大多数接触面很窄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兴趣往往是一个伪象。
上了大学,进入到广阔天地,孩子们往往才有机会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他们会突然发现原来所谓的“喜欢”,其实并非真爱。
而且,就算碰巧“喜欢”就是真爱,他们还会发现要获得真爱,还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很多人其实都是在取经的路上,因为讨厌那些困难而放弃的。
我向来反对替成年人做选择。
十八岁,人已开始步入成年,我觉得孩子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了。填报志愿,是孩子要经受的第一个历练。
家长这时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尽可能多的信息,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出选择。当然,在选择中可以给他们一些辅助决策的工具,一些表格,一些指导,但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有效的信息。
现在,自媒体非常发达,信息满天飞,很多东西在我看来都是外行们的扯淡。
我在高校这么多年,深知填报志愿中误区重重。
所以,我给自己晚辈的建议是,这几天不要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自己要用准备高考的心态,去访问所有你想去大学、想去的院系、想去的专业,到网站上看看。
比如说,你考不上清华、北大,你现在也不准备出国留学,但你可以去顶尖学校相关院系的网站上转转,看看那里的教授都在做什么。
然后,再去比较一下你要选择的学校和专业,看看相关的老师都在干什么,做什么研究。在对比中,你往往会发现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至于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信息和思考上的辅助者。
一句话,填报志愿,甚至比准备高考还重要。

「牛娃成长记」更多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