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我接力!
来源:“医师报”微信公众号

2022年,新冠疫情暴发已进入第三年,病毒还在持续不断变异,所引发的本土疫情表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广大医务人员牢记党和人民重托,恪守初心、不负使命,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赴全国各地抗疫前线,夜以继日地连续奋战,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艰苦努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战,彰显出白衣天使的“使命与担当”!

然而,在一往无前的征程中,抗疫一线却偶有令人震惊的坏消息传来:
在承担着工作强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医护防工作人员中,有人因劳累过度或突发疾病倒在了抗疫一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有人在抗疫一线的吃饭、排班问题无人问津,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更有甚者,因为参加抗疫工作遭人歧视而不允许回家,这些对白衣天使的不理解、不尊重,深深地刺痛了我们。
3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王猛,在一线抱病与同事们完成了14轮全民核酸采集工作,却在抗疫医疗队的欢送仪式上倒下;山东省援威海专家、病毒检验组组长、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白晓卉,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马不停蹄辗转于北京、新疆、河南、山东等各个疫情一线战场,因突发心梗辞世,令人悲痛。
上海浦西封控后,家住上海浦西普陀区的内科周医生,出门正常上班却被居委会“嫌弃”,凭医院的一纸证明没用,保证书、领导致电等都收效甚微,且这绝非个例。有居委甚至说:“医院工作的都是高危,最好就出去别进来了,别影响小区其他居民。”

近日,一个“请善待志愿者”的视频在朋友圈中流传,视频中一名护士长嘶声力竭地控诉:“从早上6点到晚上,姑娘们一口水都没喝过”“姑娘们身上的防护已经超过12小时,我们要有感染的风险,从安全的角度必须换防”“你们连换防的东西都不给”“早上6点出发没有早饭,中午12:45结束后,告诉我们饭吃完了自己想办法。”……

视频拍摄者呼吁:
一定要确保兄弟省市来支援的医护工作者们的衣食住行,不能因缺乏应有的后勤保障让她们寒了心啊!
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防人员,他们不仅是逆行的英雄,也是家里的希望;他们同样为人父母和子女,同样需要被尊重和理解,更需要被关爱和关怀。
为了让最美逆行者流汗不流泪,最大限度做好防护工作,减轻这些最美逆行者的负担,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推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医师报》联合搜狐健康、网易健康,发出如下倡议:

倡议
1.千方百计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护防人员,保障他们所需的防疫物资,妥善解决好就餐、保暖、值班、交通等问题。
2.科学调配工作力量,对较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人员要强制休息,安排接续医疗队,做好轮休及休整工作,保证医疗队员充分休息。
3.为一线医护防人员的家人提供完备的生活保障,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4.持续做好医护防人员的身心健康保障,加强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一线工作人员减压释负。
5.确保医护防人员的薪酬待遇,不减薪、不降薪。
6.对医护防人员实施职称评聘倾斜措施。
7.倡议当地广大市民,多理解、配合、支持抗疫人员工作,网上网下传播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同舟共济的力量。
8.给予在抗疫岗位上不幸牺牲的医护防人员以快速“工伤认定”和追授“烈士”称号。
回首逾两年的抗疫历程,我们深知疫情防控是一场漫长的阻击战,这些用辛劳和汗水守护着人民群众健康和城市安全的人,无疑都是最值得爱护和尊敬的人,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勠力同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共同关心关爱医护防人员,让他们感受到真心暖心而不是伤心寒心,让这些为我们义无反顾的逆行者,多一份安心、少一份牵挂。
责编|苏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