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自上周五上映以来,周末每日票房逆跌,迄今票房超3亿元,猫眼预测总票房也涨到了11亿多;微博评分9.0。
可以说,在今年春节档之后,国产电影终于诞生了第一部票房、口碑双爆的作品。
《人生大事》的爆款秘诀,首先在于题材新颖,聚焦国产院线片几乎从不敢触碰的殡葬行业,以另类视角传递人间温暖;其次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的角色,尤其是朱一龙饰演的有江湖气和侠义心肠的殡葬师“三哥”。
截至发稿前,《人生大事》实时票房

近日娱理工作室对话编剧及导演刘江江、主演朱一龙等,揭秘这部电影打动无数观众的背后,有主创的哪些用心和努力。
棺木里的童年
“我们中国人传统上好像死亡教育很少,基本没有,所以我们都会避而不谈。我小时候看见丧葬一条街都会躲着走,通过这部电影,我对这个行业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和了解。”朱一龙对娱理工作室说。
朱一龙代表了绝大部分人对丧葬行业的直观感受,但对于《人生大事》的导演刘江江来说却不是这样。电影里三哥被人说没有童年,三哥不屑道:火葬场就是老子的童年。
刘江江小时候也在跟白事不断打交道中度过,他并不觉得害怕,回忆起来反而满是对童年的怀念。
《人生大事导演刘江江
“我的伯伯是木匠,我们那边还允许土葬的时候,他就做棺材。我们家院里堆放的全是棺材,爷爷屋子里摞的也都是,松木的、柏木的、泡桐木的……
打小我就在棺材里玩,躺在里面睡觉,玩捉迷藏,小时候觉得那里的味道可好闻了,尤其是松木柏木的,太阳一晒,就散发出原木的香味。爷爷他们做完了就坐在旁边听收音机,听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的评书,这些气味和声音构成了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我的二爷是个光棍,是白事的管家,我们那边管这种职业叫‘大了(liǎo)’。十里八村谁家有白事,全是他来操持,教他们怎么穿衣服,家里灵棚怎么搭,怎么发送这个人。我经常跟他去,人家家里会有贡品,有好吃的,办白事的时候一般还会请唱戏的,或者放电影。
小时候我跟小文一样,对这些事情是不太明白的,不知道一个人怎么就没了,而周围依旧鸡飞狗跳,生活还会继续。”导演刘江江回忆说。
《人生大事》,主演朱一龙、监制韩延
在这样的大家庭中长大,使得刘江江天然对殡葬从业者有一种亲近感。他大学读的是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在河北电视台拍过七年栏目剧,也拍新闻、专题片、纪录片,其间多次接触过丧葬相关事件。如今他的爷爷奶奶、伯伯都已经去世,参加过自己亲人的葬礼后,刘江江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
“葬礼是一个切口,能让你看见很多事,看见这个人这辈子怎么回事,这个家庭是怎么回事。”从小到大的经历、感悟渐渐在他脑海中形成一个故事雏形,就是《人生大事》。
《人生大事,主演朱一龙
殡葬是一个讲仁义、有温度的行业
日本有《入殓师》,但在中国还从没有人拍过专门讲殡葬行业的院线电影。韩延导演的《滚蛋吧!肿瘤君》在当年已经是商业片在死亡议题上的一次突破。
刘江江不觉得死亡、丧葬应该是电影领域的一个禁忌话题。
“这是一种迷思,我觉得中国人其实是很豁达的,并不忌讳谈丧事。你看我们中国人的葬礼是彩色的,我们的纸扎被外国人当成艺术品,它寄托着一种很美好、很浪漫的愿望,你在这个世界没有得到过的东西,去世后就可以获得。葬礼的程序也很复杂,要祭奠七七四十九天,清明节还要祭扫,整个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这套文化,是中国人排解‘死别’的一种智慧。
我爷爷曾经说,我们不做开门生意,你不能开着门;人家敲门进来,你也不能说欢迎。我伯伯说木匠也有讲究,不能吃兔子、狗之类的‘五爪肉’。就像人家药店的门帘上写,‘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是有一份仁义心在的。
我去看过很多寿衣店,有的里面摆个茶台,人们可以进去聊天。你会发现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就在寿衣店里吃饭、生活。”
还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板卸货,运送骨灰盒、寿衣之类的东西,店里坐着一个小姑娘,几乎跟小文一样大,正坐在茶几旁写作业。对你来说是寿衣店,但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大家都是在付出自己的脑力体力,要养家糊口,各个行业都是一样的。
我觉得殡葬是一个有温度的行业,为什么要忌讳谈它呢?人都有一生一死,生的时候要医生帮你,死的时候就是他们帮你。”
电影《人生大事》也借老莫之口传达出导演对于殡葬师的认知:人生除死无大事,做这行要有“圣人心”。
《人生大事,主演朱一龙、罗京民
电影定调:有情、有趣,
体现人生的“进阶感”
在2019年的平遥电影展创投上,刘江江带来的《人生大事》剧本被电影出品方看中,在电视台磨练了十几年的他终于有勇气迈向那个他一直不敢奢望的梦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拍过《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导演韩延担任了这个项目的监制。“韩延导演是我们项目的主心骨,从剧本阶段到后期我经常说,‘延哥有火眼金睛,朱一龙会72变’。哪里还不够可以再往前踏一点,哪里走多了再往回退一步,延哥都用丰富的经验帮我把握尺度,对我来说他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刘江江说。
《人生大事导演刘江江、监制韩延
韩延和刘江江一致坚持将三哥+小文作为“双向救赎”的故事主线,而在他们经历的具体葬礼事件的选择上,他们在采风、搜集来的大量素材中进行过反复筛选。
“我们第一不想刻意去煽情,第二也没有刻意营造成一部喜剧,希望让整个故事有情、有趣,情节设置要接地气。我们植入了孙悟空和哪吒这样大家耳熟能详、有童趣的形象,希望能拉近店家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我们要讲一个百姓家的故事、市井的故事,让观众感觉三哥好像就像老家的一个亲戚,或者是认识的什么朋友一样。
三哥和小文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店里四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家庭’,而三哥跟老莫是亲生父子,我们有意设置了这样的对比,想表达感情跟血缘没有太大关系。这部电影也不局限在亲情、友情或者爱情上,它就是人跟人之间一种有情有义的感情。”刘江江说。
虽然电影的主场景是一家殡葬用品店,但整部电影的视觉层面完全不阴暗可怖,而是充满温暖治愈的感觉。
主创在确定摄影、场景美术、服装造型的风格问题上,达成的一致方向是要体现出一种“进阶感”。
什么叫进阶感?拿店里那对童男童女纸人来说,一开始小文看见很害怕,以至于不敢半夜上厕所;后来三哥给他们起名叫茄子黄瓜,打消了小文对他们的恐惧;再后来小文会把他们放在床上一起睡觉,甚至给他们换衣服,从这个道具细节就能看出小文对死亡和殡葬行业认知的变化,也让观众逐渐接受这份职业。
再比如,“上天堂”店面一开始是破败不堪的,暗示三哥无心继承家业,只想把店铺从老爹手里骗过来;但小文来了之后,店里的色彩愈发鲜艳明亮,最后他们一起把面包车也漆上了儿童画的斑斓色彩。
《人生大事,主演朱一龙、杨恩又
包括摄影也是,前半段以手持摄影为主,一点点开始上脚架,最后用到了仰拍、航拍。
“就像一个人一样,在越来越往坡上走。我们的所有幕后部门都是跟着剧情在走的,如果看得够仔细的话,大家可以在片中发现很多个彩蛋。”导演说。
导演谈朱一龙:
像换了一个人,是好演员的标准
写剧本的时候,刘江江完全没有设想过可能适合哪个演员来演,而是就当成熟悉的身边人来写。“我在小城市里长大,身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点三哥的影子,看起来有点不上进,但人又很善良、很仗义。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找演员的时候,韩延给朱一龙打电话,说有一个特别棒的剧本,对你来说可能是个特别大的挑战和突破,要不要一起?朱一龙读完剧本也有同感,来见了导演,答应了出演。
“我见到朱一龙的时候,他哪哪都跟三哥不一样,他那么安静,那么优雅,那么漂亮……但当他上了造型,围读剧本的时候,一下子变成另外一个人,我现在见到他还会恍惚,电影里的那个人是他吗?我觉得这绝对是一名好演员的标准。”刘江江说。
《人生大事,主演朱一龙、杨恩又
开拍前,刘江江带着朱一龙一起去观察生活。朱一龙本身在武汉长大,很熟悉那里的生活。当他们去殡仪馆踩点的时候,碰巧有一个跟三哥差不多年纪的男人出现,剃着青皮,开着面包车,车上装着各种葬礼用品,在葬礼外等待休息。这个人一下子给了他们塑造三哥的灵感,“抓了一些元素放到三哥身上,最重要的就是发型”。
“三哥的举止言行都是朱一龙从生活里观察到的,我觉得他的学习能力真的非常强,而且很会举一反三。他看你这个人怎么坐着,就能推断你怎么走,怎么抽烟,怎么跟别人说话,从一个点引申出来一个面。”刘江江说。
三哥是朱一龙演员生涯里第一个要剃寸头的角色,朱一龙和导演都表示这并非想搞一个噱头,而是出于角色需要自然而然的决定。
“首先得打破我自己固有的形象,找到这个人物之前,我们先从外形入手,改变之后我自己也会更容易地相信这个人物,把自己的元素尽量降到最少。
演员的形象是跟着角色走的,我没有刻意说一定要在形象上做特别大的改变,一定要剃寸头或者怎么样,是所有主创团队商量之后,觉得这个形象适合三哥。”朱一龙说。
《人生大事,主演朱一龙、杨恩又
朱一龙对这部电影非常上心,据主创透露,片中每一场戏、每句台词他们都会反复推敲讨论,甚至连后期剪辑时朱一龙都会去看。
“开机之前我们就预拍、围读,到了晚上的时候,他自己再看剧本,还会发微信过来,问这句词里的两个字要不要改一下,然后我们俩一起琢磨。每一场戏我们也会讨论怎么演更好,是靠着门好一点,还是坐下来好一点什么的。”刘江江讲道。
如果说三哥尚且可以找一个气质完全不符、但能够用高超的职业素养诠释出来的职业演员,那么小文这个角色就只能去找一个贴近角色的小朋友本色出演了。
要找一个7岁的小女孩,而且是戏份吃重的女一号,要看起来“不好惹”,身上有烟火气,选角团队一度压力非常大,幸运的是最终找到了杨恩又。
《人生大事,主演杨恩又
“都说小孩最难拍,拍孩子其实就是拍惊喜,每一场戏我们都在找她的惊喜。可能因为我当爸爸了,我知道一些跟小孩子沟通的方法,要一会小桥流水,一会大浪淘沙。不止是我和演员,我们整个幕后团队都在为小朋友创造化学反应条件。
这中间会用到一些拍摄技巧,比如多用手持和抓拍,还要改一改执行口令,不要说预备开始,要以她意识不到的方式让她进入到情境中去。”刘江江说。
朱一龙也表示,跟又又培养出默契之后,在片场的时候要尽量少设计。电影里呈现的很多都是又又的真实反应,而小孩子的真实反应很动人,能令人感同身受。
《人生大事,主演朱一龙、杨恩又
在《人生大事》里,三哥和小文一起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人的逝去:亲人,陌生人,老人,小孩子,年轻人……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殡葬师每天送别不同人,最能体会人生无常。
“人生除死无大事,我们拍这部电影,最终来讲,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活着。”导演刘江江说。
《人生大事,主演朱一龙
点击标题 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