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张劳动
编辑-Sahara
据不完整统计,目前,中国单身人口有2亿多,其中有一半是独居女性。一直以来,她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故事却并不为人所知,而摄影师戴显婧就是她们其中的一员。
最近,她将这个摄影文本项目延伸到了纪录片领域,关于独居女性的纪录片《她在家》,借由影像,她观察别人,同时她也在思考这背后的故事,在当下的多元化社会,人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努力坚持下去。处处散发着闪光点。
戴显婧
摄影师/纪录片导演/制片人/媒体人
2016年创作女性影像项目《她在家》
中国女性独居生活系列纪录片《她在家》出品人&导演
Q
A
凹凸镜
DOC
显婧老师可以讲下自己的经历吗,为什么会选择以独身女性为拍摄对象,并通过摄影,甚至通过纪录片形式去拍摄关于独居女性的《她在家》这个主题?
戴显婧:我拍了10年照片了,大学学的就是影视制作,那时候,我很喜欢摄影,但毕业之后并没有将摄影作为谋生工具,摄影更多的是我平时表达的一种手段,可能跟文字一样,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东西。
在2016年的时候,我自己有一段情感关系的终结,那个时候我即将三十岁。
以独居女性为创作主题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摄影器材的数码化、轻便化,比如说出现了很好的全画幅的微单,它更适合创作,我也拍了很多街头摄影、风景摄影作品,但那个时候我想拍人。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我情感和工作方面出现了一些变故,就开始独自生活了。
一开始独居的时候,我有点不太适应,因为我觉得很多东西不太一样,你不能够直接在家讲话,没有人给你回应。我觉得,得梳理我自己。所以,我就不断做一些事,比如说出去旅行,开始建我的网站,也刷过很多社交APP,我很好奇大家都在上面聊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些东西?
因为我也做媒体出身,喜欢去做一些采访,我有很多好朋友,女孩子之间经常会相互安慰,尤其是去聊一些情感的东西,女性在这一方面比较细腻敏感,大家会在这个里面去不断地反思自己、观看自己,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跟大家聊天的时候,我就带着相机,边拍边采,也有意识地开始做了一些录音,同时也是在跟她们倾诉,大家都知道失恋之后有的时候你得做一些事情,不然你可能会觉得很难熬,就慢慢有了雏形。其实并不是直接就聚焦到了独居女性,我只是刚开始去感受独自生活。
那时候,你也没有想到你会独居生活这么久吧?
戴显婧:这是一个无心插柳的过程,那个时候我没有什么选题,从2016到现在也5年多了,没有想这些,只是觉得创作是一种很愉悦的过程,所以就去干了。
那个时候拍摄对象并不都是独居女性,也有一些是我身边非独居的好朋友。更多的是记录下很多跟我相似年纪的人,我的确感觉到30岁,无形之中是一个节点,是一个坎,在这个坎上你就跟自己很多方面过不去,或者说你就觉得是不是有不对的地方,会想到了很多事,为什么关注到独居?我并不是靠这个去谋生,它是很自在的一个状态,直到开始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我拍了好多都是单身独居的女性。
如果拍摄对象在一段婚姻中,我觉得有些人也不太能接受我的项目,它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哪怕她想倾诉,但她也可能不愿意被报道出来,再加上我自己独自生活也有好长时间了,时间会检验很多东西,这也是我的心理过程成长过程,慢慢才有了这个东西。
(拍摄花絮)
从《她在家》(摄影作品),到《她在家》纪录片。显婧选择纪录片的手段是为什么?
戴显婧:图片摄影是我比较常规的操作,我会长时间保持用影像在观看,这种敏感度是不太一样的,包括我拍人的方式也并不是追求的是新闻性的方式,其实更多的是想展现的是portrait,人像的摄影跟环境的关系。
在摄影这条路上,我还是会继续去做,因为对我来讲,我本身没有给自己设什么KPI,比如说一年要拍100个或者50个,因为我觉得交心的事情快不了,所以摄影对我来讲,这个女孩她觉得你的项目挺好,她也愿意主动找你,或者说她也觉得愿意参与,我可以给她拍,但是这条路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像我另外一个作品我都做了10年了,对我来讲,拍图片摄影是我正常生活的轨迹。
为什么想到做纪录片呢,我觉得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当时我觉得不太够,我之前发布出来的照片跟文本是我筛选、编辑过后的,而且它是更静态的,它像是一个线上的展览,有很多的留白,在情绪上是失意的感觉,但我自己的性格是有表达欲,同时有很强沟通能力的。
我经常感觉到跟拍摄对象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在小小的房间里头,我们的信任,我们的交流,我们的共情,用图像单一的平面摄影展现不出来,我更希望的是能在那个场域中建立我们俩相互在看的状态,还能有一个摄影机,独自生活并不代表我们没有爱情,没有友情,没有这种陌生人之间,因为一个很小的点就触动到对方的可能,那种东西我觉得是很鲜活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定想要去把它用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出来。
还有一个维度,影视制作对我来讲并不是纯陌生的,因为我大学学的是编导,毕业作品是叫《看不见的你》,当时是受到了“巴别塔”的启发,讲的也是人和人语言之间交流的障碍,可能我天生就对情感交流,语言呈现的这种东西更加的敏感,更感兴趣,我没有在讨论一个特别尖锐或者说非常新闻突发性的一个话题,但又是这个时代集体性的现象所在。亲密关系其实不太好直接展现的,是有点抽象的,需要找到一些方法,但是大家现在都不太谈恋爱,或者说好像都在“低头族”的自我的世界里。
就像我喜欢的电影可能,比如说像伍迪·艾伦,对于都市情感的那种很细腻的东西产生了一些想法,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我想用纪录片去做,而且纪录片本身的门槛并不很高,不需要非常巨额的资金才能做,就像我最早看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对我的触动挺大的,直接摄影,上去到处问人,主动的发问和沟通我很感兴趣的。
这个可能跟我的性格特征有关系,因为我不太喜欢隔着的东西,我喜欢炙热的东西,我喜欢很直接的,像我可能喜欢北京,因为我觉得它风是风雨是雨雪是雪,不怎么柔情缠绵,这个可能是因为创作者的性格跟他选择的一种书写和表达自己的方式都有关系。
这部纪录片是由三集组成的,你是调研了多少人,才从中筛选到这三个人?这些闪光女性是怎么找的?
戴显婧:一开始我自己在默默做的时候,我没怎么在公众场合上去宣布这件事情。
疫情那一年,对这个项目的触动也很关键,因为疫情来了之后,我开始对于居住空间,包括过独自生活的人的那种感知更大,因为当时我就记得如果没有我妈妈来北京陪我的那段时间,我可能并不知道漫长的两三个月我自己应该熬过去,如果不叫那些生鲜快递,我应该怎么生活?

那个时候,觉得居住或者家对于大家来讲突然变得非常重要了。以前大家都在外头奔,突然一下子只能在一个空间里面,大家开始对内观察,我当时又不断的深耕了这个项目。
我在2020年底的时候,我自己有一个小的公众号,虽然也没多少粉丝,但是我把它发出来了,得到了一些响应,得到了很多大的媒体的关注,收到了一些陌生人的私信,我觉得很妙的一件事情。
我们从来都没有认识过的人,一个女孩子愿意给你写第一封邮件,竟然写很长。我当时更加觉得,在这个时代,不管是信息技术有多么的发达,人和人的交流其实有的时候是挺难得的,而且那种信任感无来由的,她更愿意跟一个陌生人去讲她很多自己内心的不自觉的东西。
朋友们觉得你这个事情挺有意思的,我自己的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坚定你去做的这件事情,一旦你坚定了,你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帮助你的人,像吸引力法则,现在的在选择拍摄对象的时候,我还是加了很多策构思的,比如说我想找什么样的,她在哪里,我应该怎么找,回到我原来做媒体的思路,有一些是现成的,有一些是我想找,但没有的,我们就去找。
(交流会现场,显婧和三位主人公)
我觉得你找的都很准确,你每一集的人物都有一个闪光点,三个人都不一样,怎么能够打动你的?
戴显婧:首先这个片子还是从我自己好奇的那个点,我之前拍了三四十个人了,我大概对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稍微有点概念,比如说第一集是一个90后的自媒体人,第二个是做保险顾问的,她是个80后,第三个是一位60后的退休教授,这三层维度就是我本身对于独居群体,不管它是从社会学还是人类学角度的一个建构。
因为我以前做选题,包括我做内容的时候,一旦涉及到这个问题,我就不断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她们的必要性跟替代性有多少?可不可以更换?还能不能更好?带着这些东西不断地去聚焦,再加上我本身,比如说对自媒体的博主,我看到很多,比如说现在抖音快手,所有的这些社交媒体其实给了大家非常多表达的权利,每个人都在里面有一些自己的呈现。
我原来做媒体,我能感觉到很多前同事们有的开始做自媒体人了,反正还是在依赖做内容谋生,但是我很明显能感觉到他们的焦虑压力,因为你要给大量的受众不断输出东西,你要持续输出,其实是非常需要精力跟时间的,就需要一种能力。
这个本身就是我感兴趣的点,而且老妖这个人也是我的策划给我推荐的,让我看一下她的公众号。我有一天晚上就在家里开始刷公众号,刷了两个小时,我也在知乎上搜过她的各种资料,我就发现她的故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是有看点的,如果这个人她的故事不够立体,不够丰满,不够有余味,可能你在构建它的时候也不太好拍,你到底要拍什么,老妖本来就写情感类的博主,她写原生家庭,写自己的亲密关系,本身的这个点就很扣我的题。
(剧照)
我觉得找人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要非常清楚地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你想表达什么,你的最上面的主题是什么,要非常明确,你不能什么都要,你必须所有的选择完之后只要一样东西,当时我觉得她是非常迷人的,而且我当时看她的时候,我是带着一定的滤镜的,我天生对这个人,并不是说极其的完全的有好感,因为我看到她很多东西之后,以我自己的个人生活的感受来讲,我会觉得这个姑娘有她的不容易的地方,她这样的输入输出,我很好奇这个里面有没有拧巴的部分,如果你过得真的很自洽的话,为什么还要持续的去找自己的一种存在感?这是可能跟心理层面有关的,可能也是女人跟女人之间的一种直觉。
第二集的拍摄对象,因为我自己在30多岁的阶段,我这几年一直在关心保险,比如说重疾,一因为我自己也在独自生活,再加上保险的这件事情,是这几年在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的现状,并且通过我的朋友圈,我发现我有很多前同事们开始去卖保险了,当你发现很多问题出现,成为一个现象的时候,它一定是能切中很多人的,你的环境的土壤就是这样的,当你发现的时候一定有很多人也发现,你绝对不是例外。
第二,我觉得做保险的人可能是一个非常清晰化的人,她非常理性,因为她对条款对安全感,对所有的这些东西是非常理性的。
我遇到第二个女性,我会觉得她看着很漂亮,也很得体,但是还单着。我跟她之间会有很多共情,为什么我们这种30多岁的人,可能看上去条件资质都还不错,但就是找不着,可能回应很多,比如说你走在路上,或者说你跟你妈,你跟你大姨外婆什么说起来的时候,她们说你就是要求太高了,眼高手低,这是非常社会性的,所以我就会觉得说好奇,这么一个挺好挺温柔的姑娘为什么是单着,她的理由是什么?
(剧照)
而这个理由背后一定会折射出很多城市里面,同样女性的一些困惑。
第三集的拍摄对象,我就想找一个岁数大一些的,我的摄影项目发布的时候,我其实对自己也会有一些要求,因为我会觉得说我不能只关心一批我熟悉的人,比如说可能文化圈的或者说某一个领域的,我觉得你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社会学的一种样本,对我自己来讲也比较舒适,我其实就是想去找一些可能我存在一些沟通上,并不能够感觉到直接就能共情的东西,其实我在拍纪录片之前,我也还去过舟山,去拍那种70多岁,孤岛的老奶奶什么的,对我来讲本身这是一种想要借由这个项目去发现更多人的一个机会,所以第三集我当时也跟制片人肖老师说,我要找个差异化大的,我想知道独居的岁数大一点的人,她怎么去面对她的问题,疾病生死,比如说生病,谁来照顾她?
(剧照)
围绕这个点,我们当时就找过一些70后60后的人,本身也可能会有女科学家,包括NGO组织的一些人,当很多东西不确定的时候,遇到了第三集的叶老师。叶老师这个人物不管是从表达,还是从她独居的状态,这种泰然自若,包括她也喜欢摄影,我觉得像老天给你安排好的,你都讲不清楚,为什么就凑出来。在选择拍摄对象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删删减减,最后定下来是这些。
因为很多纪录片项目都是导演团队独自完成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纪录片制片人的作用,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需要一个制片人来和你共同完成这件事情?
戴显婧:不是说自己不能做,而是说我觉得需要有更专业的东西来相互验证,尤其是你做第一部作品的时候。我很拒绝所谓自嗨的东西,因为制片人肖老师也是一个男性的角色,我这个作品是个女性题材,其实我是需要有互相观看方式的,我不想做一个完全是贴标签的,挥大旗的东西,如果说你的东西那么窄,那么自我,那不是我追求的东西,这是第一。
第二是说因为我不是一个纪录片圈出身的人,肖老师可能也正因为此比较欣赏我,我不是一个纯纪录片出身,我可能没有太多所谓的一套方法论。因为我原来的背景是做媒体,我也在互联网公司上过班,做过品牌传播等等,我对于一个东西的构建,我是有概念的,我不会就是说很想当然,因为你的表达和你真正能够去把这个表达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做出来,其实这个东西是你需要思考的,你到底用什么样的维度?
在我没有做过纪录片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会觉得我要找一个行业资深的人,这个人可以给你很多,他非常有经验,更像是在这个圈子里有他自己的视野,他看过大量东西的产生出来的这些过程,可能我觉得会避开一些不该浪费时间和消耗精力的区域。
回到独居女性这个群体,在收集这么多女性的故事的时候,哪个是最打动你的,可能不是在片子出现,可能你在拍照片或者说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哪个故事会更打动你?
戴显婧:我会回答的第一个是,我回南京拍的一个人,当时我还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试拍,她是一名艺术学院的教师,很有才华,很有想法。
她的丈夫是台湾人,因为疫情导致两个人其实很久没有见面了,所以她其实是自己带着孩子在南京生活。
当时我接触到她的时候,我会觉得她不太像传统意义上母亲的形象,她跟孩子之间的相处非常自在,她经常出一些所谓的金句,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说我养宝宝,是用幼崽在观察不同男性跟女性的一种方式,比如说她会讲在小的时候,女孩子的沟通能力更强,她在养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学习的一种过程。同时,她也保持着自己带孩子的这种过程,她并没有依靠,也不抱怨。
我觉得包括她对孩子的教育,她讲过一句话,如果他以后没有理想,他想做什么样的人,让他去做什么样的人,这种东西对我来说,因为我还没有孩子,让我看到了另一面,看到了大量的可能。一些女性朋友有了孩子之后,跟我说的一些不容易的部分,我觉得她给我了一种怎样都行的态度。
(显婧工作照)
我突然想到你刚才说的,我有一个感觉,现在女生越来越不用,比如说依赖或者依靠男生自己也活得很精彩,它是背后有一种女性经济地位独立以后,还会让她决定我独居也可以独具具备了一定条件,比如说老妖在北京有我自己的房子,有一定经济基础,你觉得这种经济基础会不会产生这种独居的现象?
戴显婧:更多还是又回到了选题本身的产生。当时我还做了挺多背景知识的一些输入,为什么现在独居这么普遍?当时看了一本美国的社会学家写的书叫《单身社会》
他其实里面就讲了几个点,虽然进程上可能中国稍微慢了一点,但是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就几个点,第一个就是说经济基础的提升,传统意义上为什么出现这种非要两个人相互依存,有的时候是一种经济上的绑定,而不是精神层面的绑定,但是现在女性收入提升,受教育水平在提升,也就是说她有更多做主的权利跟条件。
第二,我觉得跟互联网的发展有关,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改变了很多生活方式,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我夜里发高烧11点,我家没有退烧药,我可以在互联网买药送到家里,包括送水送米一些,本身需要通过可能男性体力来支撑的,这些东西我其实都可以通过现在的互联网的发达,导致你的生活已经非常便捷了,我觉得这些都促成了一个独居的前提。
第三就是说女性自己的认知,对于自己想过什么,想选择什么,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可能定义上来讲,其实慢慢的在去定义化,甚至是主张每个人都能过出真实自我的这些部分,它都促成了这样的东西,而且城市化的进程,你生活在一个社区,你周围的所有的便利条件都足以支撑你这样的生活,独居是依赖于一个更安全的居住环境下的才可以独居的
你要如果回到本质上来讲,荒郊野岭的独居肯定不是,是在一个集体都在社区化的时候,你才可以在这个里面有更安心的自己的一个居住地。
显婧有没有想过比如去中小城市去看一下那里的独居在家的女性,我担心会有一种声音是说,你拍的是帝都跟我们普通的小镇青年有什么关系?小镇青年回家还是该结婚结婚,对于这些小镇的男女来说,这部纪录片会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戴显婧:我是这么思考这个问题的,独居其实是我的一个选题的人群的切口,你关注独居可以有不同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其实是借由独居的一个大的所谓的人群的入口跟接口,我又找到了一个我更加聚焦的入口,其实是关于亲密关系。这三集纪录片中,独居是一个前提,我其实在聊的是爱,聊的是渴望,聊的是困惑,聊的是亲密感。
所以说这个事情对我来讲,我聊的是一个更抽象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只不过因为我们都在独自生活,我好奇的第一你过得好不好?第二你都自己生活了你的亲密感怎么样。
不是说我不关心小镇青年,当然未来如果有机会有成本有预算能走得更远的地方我会去,但是首先我是要去偏见化的,在大城市的人和三四线的人,我们不应该带着一个我们判定的标准去判定他们,我就收到过来自不是这种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人的留言,通过他的留言里我会看到说我这个东西对她的影响和激励是,她看到了一种生活状态和一种可能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我觉得人的精神是不分阶层的,只是分你的取舍好坏和你的审美兴趣喜好,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只不过有些人因为没有比如说大学毕业早早的非要挤在北上广打拼,可能选择回到了家乡,有牵挂的东西,但是并不代表她的精神的流动性就停止了。
所以我觉得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在这个片子里看到了很多共情,我们难的部分,我们相通的部分,也许对于您刚刚提到的小镇青年来讲,虽然我不太喜欢用这个词来形容,但我觉得对他们来讲可能也看到了一种差异化,因为我觉得纪录片应该是客观呈现这种差异,尤其本身中国也很复杂,中国有太多故事可以讲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我其实没有太多预设。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去,比如说三四线城市去做,也许我会有一些别的思路。
第一集里的老妖,片子里有讲,她跟妈妈已经很久没联系了,可能在小的城市,比如说一个女性,她没法独居,她要跟父母再生活在一起,周围的那种异样的眼光更多,可能矛盾冲突或者她想独居的成本更高。
您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我并不是说拍一些小镇的人更贴近生活,而是我觉得,可能矛盾冲突可能会更更加激烈,甚至可能没那么“风轻云淡”。
戴显婧:我明白,也许那个领域是我目前我并不是非常熟悉的领域,我只能从个体的经验去出发,去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一个构成。
你看到的是老妖一个人孤身在北京买到了大房子,但是她其实是没有真正意义的后路的,她身上有一些部分其实是能有相互映照的关系的。你到底选择你的路要怎么走?
我觉得独居来讲,不只是物理层面,其实有一个独居精神,比如说像我妈之前一直在催婚,焦虑,但是因为通过沟通,她现在也慢慢理解了,比如说父母之间的这种东西,因为以前,我也跟一些男性朋友聊过,他就说不通的,父母是说不通的,但是我这里说通了。我还想讲个例子,有一个女孩子,她已经到40岁了,她一直在广东的潮汕,她当时因为情感上的一个突发的事情,她发现了前男友不好的一些行为,他们已经很多年了,当时我就问她你怎么面对的?
她说她都没有跟他讲,她把她家里所有没有看完的书全部看完了,看完后,她斩钉截铁的从广东跑到了北京,我当时见她的时候,她住在一个日韩学生的宿舍,在我印象中可能一个快40岁的人,也许条件各方面什么还行,我也有自己狭隘的部分,她说我觉得我就是这么混不吝地任性了一次,因为她想到北京来求学,她后来选择学心理学,你有的时候很难解释不同的人的一些选择,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觉得这个片子也没有在非得要去试图总结一种答案,我觉得它是开放式的。
还有一个补充点,拍完这些人之后,你会发现如果真的能在自己生活的这些人,她某种程度上都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可能就是要有一定心智条件才有资格在独居。
如果你解决不了跟父母的关系,解决不了你很多的偏见、成见、看法,你在你的成长的时空里头在走,当然这没有对错好坏。
但是比如说有些人因为独居也不是一个永恒静止的状态,我拍过了好几个女孩拍完之后,他们后来就谈恋爱了,也有的结婚了,现在经常就喊我跟她们一起出去玩,我觉得挺好的。
只不过就像在第一集里面来讲,独居给大家提供思考和自我观察一种停顿点,只不过我拍到了这些,因为上次拍片的时候,他们还说导演如果哪天你谈恋爱了结婚了,你这个项目还继续吗?我说我也不知道。
显婧,豆瓣简介上对影片的定义是“自我反射式”纪录片,你怎么会想到把自己放进去?有没有犹豫?
戴显婧:我从来没有犹豫过,回到最早咱们聊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从平面转向纪录片,我觉得把自己投射进去,还有个原因是比如说那天观影会,我也坐在下面看的时候,其实是我给我自己建立了一个“我在看我自己”的空间,它有点像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作用。
我最早开始做这些的困惑,比如说人跟人的沟通,包括说曾经因为我脾气比较直,我也不是那种特温柔贤淑贤惠挂的,有的时候会被曾经的比如异性的伴侣会说,你不温柔你太直接了,但是恰恰是在我跟这些女性沟通,我会觉得大家都挺真的,都能说话,很舒服很开心。
我就会觉得这个东西我们应该记录下来,包括时间做久了,当我知道自己是谁不太再去怀疑什么的时候,笃定的时候,你就会更加觉得,从你去看别人来疗愈自己,到慢慢的很多人开始也在依赖跟你的沟通。
比如说我里面一个拍摄对象,她当天也来了现场,她第一次见我的时候,我们在咖啡馆,她前面半个小时说话还比较正常,后面就越说越难过,就哽咽了,跟我说了很多事。
我当时会觉得我自己何德何能去听这些东西,所以慢慢的你开始变得更加有力量了,这种力量感可能给了我勇气,可能给了我自信,我觉得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整个的心态我没有什么非要做导演的包袱,对我来讲,这个是我自己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在这个节点,由于我没结婚没生孩子,我还有这一口气,如果我要是哪天生了孩子,或者说有了我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其实更多的来讲,我觉得行动是最好的祈祷
那你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
戴显婧:我收集了一些不管是之前我们内部看片的小伙伴,还是那天观影会观众的意见,很多人就觉得没有看过瘾,最早我跟肖老师在构建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是很希望一集能有30分钟左右的长度的能让我更好的展开,因为我现在素材量非常大,对我来讲,首先我自己还没有过瘾,光拍三个人这个选题就结束了,远远不够,我会觉得可能我还是想有再去做。
像第二季第三季这样子,还能不能去更多的地方,我当然想去,人生如果哪天我可以不工作,我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旅行。
因为旅行中,哪怕是这种题材,你能拍到全球各地的不同种族的,不同身份的,不同年纪的,虽然大家都在独自生活,但是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知识体系、生活状态都各不相同,我会觉得这个还挺有意思的,甚至是我会觉得,说随着我自己成长轨迹的变化,也许现在我的独自生活来关注这个,也许哪天比如说我成为了母亲或成为了妻子,也许我会关注别的题材。
对我自己来讲,我做的东西比较真诚的,至少自己是有体感的,不然我自己也不愿意做,我没有必要非得去拧巴一个你都不敢兴趣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挺想继续持续的去做下去的。
第二,刚刚补充那个点,关于细节上执行上很多的构建,虽然吴老师,肖老师给了很多的想法,我觉得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是要感谢,后来加入进我这个项目的很多团队伙伴们,不管是摄影还是后续的剪辑还是录音,我可能是个表达比较清楚的人,我会告诉他我要什么,所以我其实那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拉了很多片子,我也在夏天的时候就开始尝试拍,自己买设备,找人,我们去各种地方就开始拍了,因为我拍这些东西其实不是只给平台看,或者说给谁看,是给我自己看的,我得先知道,我到底能不能做。

拍样片的时候,当时我成为角色的时候,我还拿着摄影机在拍,后来看了大量的素材,大家都知道看素材其实是检验很多问题最好的时候,你一看素材你就知道对还是不对,味道好还是不好,我觉得我需要试错的时间,你不去试,你是呈现不了最后的拍摄的计划的。
最后我们真正定下来拍这三个人的时候,其实节奏上,密度上是又快又准的,因为我之前做了好多铺垫的工作,我已经把它彻底讲明白了,再加上我是一个介入者的身份,所以关于很多剧情怎么推动怎么走向,其实你自己是知道你应该如何去构建它的,甚至我在拍摄之前我其实写了非常详细的一些脚本,包括地点,什么事情,不然你做不完,你的时间和预算你都支持不了。
最后,想让显婧用一段简短的话推荐一下《她在家》这部纪录片项目。
戴显婧:我还真没想好推荐语,我就觉得在这个片子里有一种挺血淋淋很直接的东西在里面。我觉得,人和人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其实是很弥足珍贵的。当女性的情感很多样化的时候,这里面是挺丰富的,你在看她们的时候,你一定也能找到些许的影子跟她之间的那些关系。
欢迎大家在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关注《她在家》这部纪录片,3月7日,每周一更新一期,敬请期待。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