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4日,是电影艺术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逝世5周年。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40年6月22日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毕业于市立美术学院。1987年,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大奖。全世界的观众得以通过这部影片,了解伊朗的教育和文化体系,继而了解一个真实的伊朗。阿巴斯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继续》成为阿巴斯首次携与参展纽约电影节之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思索生死问题的哲理影片《樱桃的滋味》为阿巴斯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于戛纳影展上夺得金棕榈大奖。阿巴斯成为伊朗首位获得此殊荣的导演。1999年他推出了《随风而逝》,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电影研究学者戴锦华教授将阿巴斯视为她“最心爱的导演之一”:“这位导演和他的创作是与我的个人生命经历相伴随的……他在2016年离我们而去,使我们经历了撕裂和心碎的痛苦。”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戴锦华教授的解析,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成名作《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以志纪念。
伊朗乡间的暖色诗章
戴锦华 | 文
本文为节选,原载《52倍人生》第46期
戴锦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中文专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合著)《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年》《电影批评》《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十余部;英文专著有Cinema and Desire(1999), After The Post-Cold War(2018)。专著与论文被译为韩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余种文字出版。曾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数十个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访问。

电影的第一幕给出了一个关于剧情的基本限定,穆罕默德多次没有把作业写在作业本上,已经受到老师的最后通牒,老师告诉他如果他再这样做的话他将被开除。这个情境之后,两个小朋友相携回去,穆罕默德摔倒,阿穆德把他扶起来,这成为了一个伏笔,引出来后面那一条被水沾湿了的裤子,那条红褐色的裤子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悬念。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电影剧照 阿穆德、穆罕默德和老师
接下来进入到故事的第二个段落,阿穆德回到家里,发现自己错拿了穆罕默德的笔记本,他想向母亲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完全不被倾听,最后他从家里逃跑,去他所知道的山上的区域寻找他的同学送还笔记本,他开始了寻找之旅,也就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这个片名来自于一首诗,同时,这个片名带出了这个时期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影片,也是这个时候的伊朗电影的一个共同的关于寻找和道路的主题。它不是一个漫长的公路之旅,它也可能仅仅是在山间、在乡间,但是其中包含了对于某一种终极意义的寻找和获取。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电影海报
小主人公阿穆德两次往返于山间,同时是伊朗电影所独有的自然风光所展现的奇特的画卷和奇特的构图,就是山坡上的之字形的山路,小主人公沿着之字形的山路在大全景镜头当中奔跑,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极具美感和诗意的画面。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而后他进入到这个区域,知道这只是一个总名,在这个名称之下有很多分区,他不知道是哪一个,他唯一知道的是他朋友的名字,一个太普通的阿拉伯世界的名字——穆罕默德。他当然找不到。到他第二次被迫返回,他唯一的线索,穆罕默德的表弟回到他的区域了。所以他再一次地沿着之字形道路回归,然后非常伊朗电影式的插入一个闲笔,他被爷爷喊住,爷爷差遣他去找烟,然后展开爷爷和他的同伴之间的老年人的回忆和对话。看似完全记录性的闲笔带出了后面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贩卖铁门窗的推销商最后离去的时候,小主人公听到了他的名字穆罕默德,这显然只是一个名字,他却误以为这可能是姓,于是阿穆德追踪着他,有了第二次在之字形山坡上的奔跑。孩子追着骑在驴上的男人,于是有了驴上石阶的非常奇特的、非常优美的、非常纪录性的长镜头段落。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穆罕默德
影片中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最重要的特征是苦涩柔情,但电影中并没有很多情感外露,不仅没有情感表露,而且小主人公基本上是一个没有表露自己情感权力的所在。更重要的是,影片当中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交流,不仅是孩子的声音完全被无视,阿穆德一次一次重述说我拿了同学的作业,他会被开除的,我要送给他,而母亲用各种各样的指令说,去摇摇弟弟,把奶瓶放给弟弟,把尿布拿过来,然后去倒点热水,不断地用这样的指令来回应“他所有的陈述,他所有的恳求”。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阿穆德和老人
如果说孩子们处在一种完全被忽略和被无视的状态,影片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那个引路的老人,他不断地倾诉,但忧心如焚的阿穆德一句都没听进去,老人的倾诉当中包含了那么多的顾忌,那么多的渴望,那么多的被时代遗弃、被亲人遗弃的故事,在伊朗同样经历着年轻人涌向城市,老人被留下来的过程。这时候观众突然意识到,前面一个段落当中推销铁门的商人是在做什么,他所推销的铁门窗正在取代老人所制作的那些极端精美的木雕木镶门窗,一个古老技艺的消失,一个古老时代的消失。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老人制作的精美木窗的投影
在一次又一次的往返,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当中,除了从黄昏到入夜的变化之外,电影在三个大的镜头段落当中选取了暗白色的泥墙,泥墙形成奇特的小巷、石阶之间的对比,接着电影转换成了基本上是由石墙和蜿蜒起伏的石阶所构成的街巷,于是视觉风格和整个镜头的韵律开始发生变化。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阿穆德和老人一起行走
而入夜之后,阿穆德与老人相伴而行组成两个完整的长镜头段落,他们去而复返,摄影机完全重复了这个场景。于是观众看到由木镶门窗,由彩镶玻璃窗所投射出来的灯光的投影和晕影,光照与黑暗在影片当中所形成的对画面的分切和构图。在这里面是踽踽而行的老人和小主人公阿穆德,阿穆德不耐但是绝对不敢流露,他忧心忡忡又不得不被迫倾听,而老人所有的倾诉表达出一种绝望、痛苦、孤寂和诗情。
电影中不着痕迹的细节准确地结构了故事,准确地表达了情感。比如当他们终于到达的时候,一个全景镜头当中是之前那头毛驴,这样的场景告知他不过是回到了他出发的地方。而后,关于狗的细节,小主人公终于摆脱了老人,老人说我走不动了你走吧,阿穆德开始要奔跑回家的时候被狗吓了回来,然后老人说:“我告诉你这就是我要与你同行的原因,你走吧,我看着你。”
接下来的那个长镜头段落是相当触动人心的。摄影机突然抛弃了小主人公跟踪老人,我们看到他进屋,在楼梯下脱鞋,露出圆圆的脚后跟,破旧的袜子,然后他登上楼梯,走进工具房,放好木具,尽管没有人需要,他仍然在劳作,他仍然在制作着那些精美的木家具。然后他走到此前打开的推拉窗前,摄影机从外面拍摄老人,老人嵌在推拉窗当中,他关掉窗子。一个闲笔,但也可以说是一个诗句,关于孤独,关于衰老,关于贫穷,关于激变的世界当中被抛弃的人。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所开启的“苦涩柔情”这种模式,它会有一个happy ending,一个大团圆结局,到了故事的后半个段落,观众所恐惧的东西都没有发生:阿穆德没有遭到惩罚,没有受到父母的训斥,然后第二天终于到来,几乎吓得发抖的穆罕默德,就在老师要走到他桌前的时候,迟到的阿穆德进入,他做了一个观众早已经想到的选择,他替穆罕默德完成了他的作业,于是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笔记本。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笔记本中夹的小花
最后时刻,穆罕默德的笔记本当中展露出夹在纸页间的那个小花让我们想起夜晚的那个时刻,步履迟缓的老人居然停下来洗脸,而阿穆德已然不能忍耐,老人在夜色当中递给他一朵白色的小花,告诉他:夹在书里吧。
电影在这个时刻戛然而止。一个电影史的时刻,也是一个人类情感的时刻,在所有的荒芜、贫瘠和破败之间始终有真情,始终有人类内心的一点暖意照亮我们的世界。
本文出自活字文化策划出品的音频专栏《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第46期,共105期,为本期内容的图文节编版。《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讲解共有两集,此为下集。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试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