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国业界翘楚
6+个海洋主题
50+场学术报告
2019年9月21日-22日
齐聚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
分享海洋最新成果   聚焦当下科技前沿   
探索海洋发展趋势
会议信息
2019年9月21日-22日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中国·青岛)
主办方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深圳国家基因库
承办方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
会议日程
keynote   speakers
杨焕明
华大集团董事、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丹麦皇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德国国家科学院、印度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中国科学院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他和他的团队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单体型图计划”、“千人基因组计划”等国际合作的基因组计划,以及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人类泛基因组学、古人类基因组、肠道Meta基因组、癌症基因组、外显子组和甲基化组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建华大基因,历任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华大学院院长。
Stephen J. O’brien
美国顶尖遗传学家、美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至2011年,他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担任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主任。2011年12月,他创建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Theodosius Dobzhansky基因组生物信息学中心,担任首席科学家和院长。2013年加入位于佛罗里达劳德代尔堡的,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比较基因组学、病毒学、传染病遗传学和哺乳动物系统进化学。发表了包括Science、Nature封面文章在内的超过860篇SCI科研文章,引用超过67000次。完成了3本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相关的著作。
郭希明
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教授
郭希明教授从事贝类遗传育种研究近30年,研究方向包括海洋贝类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贝类分类进化、免疫学和养殖育种学。郭希明教授对贝类多倍体的研究尤其深入,是四倍体软体动物的发明人,成功建立了牡蛎四倍体生产技术,获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发明专利,并在世界多国产业化;为“国际牡蛎基因组计划”的协同主持人,推动了包括牡蛎在内的多个贝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了贝类发育、免疫、抗逆和适应进化的机制;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担任编委,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优秀学术奖、法国卡恩大学优秀讲席教授、新泽西发明名人堂年度发明人奖,入选过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现任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客座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总引用数量超过8800次。
Gregory Wray
进化及遗传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主要通过对单个基因、基因调控网络乃至全基因组的研究来解析生物多样性的根源动力,尤其是与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多样性相关的性状的调控基因。其研究方法包括了经典实验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手段。他的研究对象包括了多种模式物种,但是主要聚焦海胆和灵长类。从事科研事业以来,Wray发表了近260篇科研文章,被引用超过15000次,是高引用科学家。
刘心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青岛华大研究院执行院长、
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组学,群体进化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方向。在基因组相关研究领域中目前已发表SCI科研论文超过50篇,在Nature及其子刊、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4篇,其中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8篇,通讯作者7篇,同时有多项相关专利,并参与过包括科技部973、863和深圳市科研计划在内的多项重要科研课题。
Naoki Irie
东京大学副教授、进化和发育学家
主要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动物的胚胎发育、整体发育蓝图和物种的进化动力和潜力。研究对象包括棘皮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物种。发表了30余篇SCI科研文章,包括多篇Nature子刊,被引用超过1100次,被引用率较高,证明其成果的重要性。
Karsten Kristiansen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分子生物学家
主要从事人类和海洋生物肠道基因组学的研究,同时也进行基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发表了超过400篇科研文章,被引用超过40000次。
Christopher Lowe
美国斯坦福大学副教授
主要通过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尤其是棘皮动物、软体动物和半索动物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来解释生物的早期进化历程。通过实验、生物信息学手段,尤其是建立单细胞数据库,来研究包括半索动物神经系统发育进化的历程。发表了70余篇科研文章,包括多篇Nature和Cell,被引用超过3700次。
林森杰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终身教授
1995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生物海洋学博士学位。现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Plos ONE》等期刊编辑。从事藻类研究,首次在浮游植物里克隆了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并应用它设计分子探针用以探测噬鱼费氏藻(Pfiesteria piscicida), Karlodinium veneficum等甲藻。
首次在甲藻门内发现mRNA编辑现象,推翻了过去认为Alveolata(包括纤毛虫、疟原虫)可能不存在此现象的假说。同时为研究甲藻(如亚力山大藻)生产毒素和形成赤潮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首次系统完整地分析了甲藻基因组的结构特性,描绘了珊瑚虫和虫黄藻共生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今后甲藻基因组学和珊瑚-虫黄藻共生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其科研成果发表了超过180篇SCI文章,被引用超过5700次。
周晋峰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BCGDF)秘书长
在此之前,曾任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十届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1994年呼吁发起光彩事业至今,周晋峰博士一直关心我国公益事业。出任中国绿发会秘书长以来,周晋峰博士积极开展包括抢救五小叶槭、保护新疆野苹果、“观注”青头潜鸭等活动在内的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组织绿色企业工作委员会,动员大批企业参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募得大批资金,刷新了中国绿发会募捐和全社会参与的所有记录;联合会员企业共同主办第一届中国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倡导绿色旅游;与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主办企业家培训,作开班演讲,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组织成立法律工作委员会和律师团,推动生态环境立法和公益诉讼,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出不使用塑料花及塑料证件套、不收藏红木家具等倡议;同时开通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和公益募捐平台,筹办《中国绿色通讯》,加强观鸟会工作管理,联合自然大学、IUCN等各方力量,积极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
 Lars Bolund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
Lars Bolund再生研究所所长
瑞典Karolinska医学院获医学博士。1975年,年仅31岁的他已被聘为丹麦Aarhus大学遗传学教授,次年32岁时正式任职,成为丹麦历史上最年轻的外籍终身教授。
Bolund教授多年来一直任丹麦Aarhus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所主任。多次应美国旧金山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西雅图的Washington University和中国的华大基因等院校的邀请,以客座教授等身份在多处从事教学与教研工作。
Bolund教授曾获多项荣誉及奖项:包括丹麦学术界影响很大的 Ernst Carlsen荣誉奖、August Krogh奖等,特别是丹麦皇家爵士和一级爵士的殊荣 (这是丹麦皇家授予非皇家成员的最高爵位)。
报告嘉宾
海洋无脊椎生物组学方向嘉宾
王师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张晓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石拓
厦门大学教授
李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Way Sung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助理教授
相建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王凌宇 
杜克大学博士
海洋脊椎动物方向嘉宾
徐鹏
厦门大学教授
杨光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陈松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贺艳
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
王堃
西北工业大学助理教授
邵长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研究员
范广益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
海洋活性物质开发方向嘉宾
杨乃波
华大美国研究院免疫遗传学总监、
抗体药物研究中心主任
李德海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杨金波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欧阳冰洁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
Carlos Daniel Pérez
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教授
Pedro Leão
波尔图大学教授
海洋微生物和藻类方向嘉宾
Debashish Bhattacharya
罗格斯大学荣誉教授
王大志
厦门大学教授
刘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Thomas Mock
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
王禄山
山东大学教授
Sang-Seob Lee
韩国环境微生物银行首席执行官、
韩国京畿大学副校长
张晓华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技术和工具开发方向嘉宾
Jeffery Chu
武汉菲沙基因信息有限公司生物信息科学家
邓礼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
万仟

国家基因库合作与联盟负责人
朱红梅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刘龙奇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罗锐邦
香港大学教授
黎瀚博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
海洋模式动物组学方向嘉宾
张琳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教授
黄盛丰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赵呈天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董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教授
陈凯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任晓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Ryan Range
奥本大学助理教授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