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伯超推荐2000年后十部影片
云爆,洞庭及符号死亡》2015  毛晨雨120分钟
豆瓣上唯一的简介就是:入围第十二届中国独立影像展“广阔天地”展映单元。
如果你继续探索,将会在这个网址中找到资源:https://www.sohu.com/a/394265907_120181387
编注:特别,无法评价
《地层2:软流层》2021  丛峰  264分钟
片名“软流层”其实是一个地质学术语,我们生活的是地壳(鸡蛋壳),下面是地幔(鸡蛋白),二者中间是软流层,中间像高温熔炉,有四、五千度,非常热,里面的岩石已经融化,是岩浆发源地。因为有这一层的存在,大陆的版块是不固定的。
岩浆喷上来覆盖地表的物质,形成了新的地表,地表的物质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往下压。这和我们的时间类似。我们处在网络时代,十天前发生的事,十天后很快就被忘记了,因为有更大的事把它压了下去,但是它并没有消失。
编注:特别,无法评价
《渡口编年·故乡》2020  郭熙志  210分钟
故乡由“生”、“死”、“渡”三部分构成,“生”是一条街道生活方式的呈现;“死”是一条街道的死亡与重建;“渡”是在“生”与“死”之间的摆渡。
编注:20余年的材料自然拼接,缓缓流淌出时间的能量。史诗,没的说。
《痴》2015  邱炯炯  331分钟
讲的是迷雾中,后知后觉;一方刀子般的过河卒。
编注:调度惊人。 炯哥的纪录片,改变了我对口述性纪录片枯燥无味,喋喋不休的刻板认知。其次是吴文光。
《碛石与危岩 羊角镇的地表现实》2019  余果  47分21秒
影片借用一种伪科教片的形式,通过喋喋不休地描述一些场景来展开叙事,而这些不同的描述方式在不断的相互撕扯间被编织在一起。余果通过对羊角镇的田野考察并邀请他人共同写作,用看似对地质地表的描述把羊角镇的历史与现实串联起来,探讨当下的土地政策,文化打造以及乡村建设有关的现实。 
编注:牛逼!
《林凤》2021  倪瑞迪  12分32秒
编注:片长12分钟,其中10分钟都是声音,但却给予了我非常浩瀚的视觉画面,寥寥几笔,将曹林凤的一生刻画的精彩纷呈,丝毫不偏。我跟拍曹林凤一年,做她儿子11年,从未发现她的诗意,悲情的人生,但又充满了乐观的韧劲。
《毕恭毕敬DE混乱》2020  邓缘圆  29分钟
编注:这个片子要与丛峰的《地层2:软流层》和余果的《碛石与危岩 羊角镇的地表现实》放在一起看,才会更加有趣。
《流浪北京》1990  吴文光  69分钟
张慈毕业后,被分配到偏远地区,与周围的生活状态不能融合,所以到“文化中心”的北京来“混”。跟张慈一样“混”北京的还有从事摄影的高波、画画的张大力和张夏平以及戏剧导演牟森。他们或放弃老家的工作来到北京,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他们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到这座城市,但目的却大致相似,即希望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编注:张慈说到她去北大澡堂洗澡的时候,哭里带笑,笑里带泪,让我想笑又觉得不够尊重,同情又的确好笑。这种拧巴的情绪,应该就是人物刻画的最高境界了吧,是我捕捉人物情感的启蒙。
《幼儿园》2004  张以庆  70分钟
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编注:我本科的毕业论文里写了这部片子,跟贾樟柯和杨德昌的片子放在一起谈了一下长镜头。忘了联系在哪里了,就记得画面美,挺好看的,是我纪录片的启蒙教参片之一。
单身女人》2022  林鑫  112分钟
最后一部,我在《单身女人》和《廿五号宇宙》之间徘徊。
本片纪录了七个单身女人的情感和命运,无论是纠结、困惑、期待、失望,还是无奈、妥协、独立、蔑视,都和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息息相关。并通过她们的不同经历,展现了中年女人的失败婚姻、单身生活以及没有出场但在女性视角下依然鲜活的男人群像。
编注:创作不需要靠题材,林鑫有这样一双慧眼,从平凡的日常中发掘惊奇,组装出一个特殊范本。
《廿五号宇宙》2022  邓伯超
系列定格动画短剧 每集3分钟左右 持续更新
编注:没有谁会说自己孩子烂的,咱都凡人,就坦然承认吧。
注:排名不分先后
大部分的纪录片,只能是将自己的成就踩踏在别人的生命之上,这不会带来任何的荣耀。或许在所有的亲历者,包括作者自己,都已百年之后,意义方才显现!
为考古提供一个样本而已,不要有什么偶像包袱。
被摄对象如家人一样待你,你却转身即将她们的隐私出卖。自以为学术上的视界,一旦进入传播,必然的产生诸多莫名的曲解。对于一个人的真实生活而言,或多或少的会造成干扰和困惑。
纯粹记录,或许比获得一个结果更加重要。成品,是给别人看的,而创作,是自己的事情。
在一个更加更加长的时间尺度内,素材的力量,大于一部人类靠着自己愚蠢的想象所编排出来的杂耍。
手里有15部之多的纪录片素材不能完成剪辑,我只能如此劝慰自己,没有要阻止谁的意思。做是出卖,不做是冷漠,这又是悖论。
*
邓伯超,一个农民,读了点书,拍了点片子,是王小妮的学生,就这样子。
以往作品有:《余光之下》《麦客》(合作导演宋贝贝)《浪漫的国度》(未完成,制片邓世杰)《猪公的骰子》《六月一天》《老兵家书》(合作导演覃忠武)《廿五号宇宙》。
*
2000年后十佳影片片单: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