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复杂和需要专业素养的但从业机构鱼龙混杂
图/视觉中国
文 | 刘建中 柳书琪
编辑 | 刘建中
高考是中国人一生中能排进前十的大事,在不少人心目中,高考仅次于结婚、生子、买房子。12年艰苦学习最终归结于高考。进入不同层次的院校和专业,很有可能将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职业、薪酬收入、婚姻状况,甚至世界观。
最近几年,每到6月底很多官方和非官方的视频、文章都会善意提醒考生家长要注意填报志愿的方方面面,尤其提醒在填报志愿时不要轻信某些机构,导致上当。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不良机构,本身不专业,但擅长吓唬家长。家长没有防备的话,容易上当。
考生和家长在听了很多碎片信息之后,反倒更加不知所措。这种终身大事的当事人肯定小心翼翼,宁可花冤枉钱,也不愿将来后悔。所以他们有意愿找一个专业的人,不仅是寻求专业帮助,也是在不安中寻求心理安慰。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与规划,已经成为一门生意。这还要从2009年湖南实现平行志愿和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说起。
在各省实现平行志愿报考模式前的高考志愿填报非常简单,但风险大。那时第一志愿起到关键性作用。考生只需要看看历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录取人数,比对今年的招生人数,再找班主任或懂行的人咨询一下,就可以填报。
但是,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就有可能导致后续志愿接不住,最终去的学校降低一个档次。比如某考生报考北京大学,可能仅仅因为一分之差,连985都读不上。
2009年从湖南开始实现的平行志愿填报方式,让风险大大减小,精细规划之后可以基本做到分数与院校、专业相匹配。但是复杂程度显著提升。学生、家长、老师,再加上身边可以咨询的人,他们的知识加在一起,仍然无法使得填报达到最优状态。这种信息不充分,催熟了高考志愿填报行业。
高考改革方案还在全国范围内逐批推行。6月27日,河南、四川、山西、内蒙古、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8个省(区)成为了第五批实行改革方案的省份。目前,29个省级行政单位已经启动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的新形式,本身加大了报考的难度。与过去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改革最大的特点在于实行“3+3”或“3+1+2”的选科方式。前者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考,再在剩余科目中任选三科;后者也是语、数、英必考,但必须在历史、物理中选一科,在剩下的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任选两科。
“3+3”包括20种组合方式,“3+1+2”也有12种组合。不同科目组合对于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而且,哪怕是同一个专业,不同院校也很可能要求不一样的选考科目。
高考填报让人难以抉择,源于三点原因。第一、这是人生大事。不重要的事情自然不会难。第二、院校众多、专业庞杂,普通考生和家长在短时间内无法消化。第三、除了少数先行试水的省市,“新高考”在2021年才开始大面积实施。由于缺乏足够丰富的往年志愿填报样本参考,人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底。
高考志愿填报的三大难点
具体来说,高考志愿填报有三大难点。
第一个难点:院校与专业难圈定。
高考改革打破了过去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填报方式,而是把志愿细化到学校的专业组。
这体现了认知的变化:老高考将学校作为首要考虑标准,专业次之;而新高考则是将专业的重要性提升至与学校齐平。这是一种进步,也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老高考”一般只需要填报4个-6个院校,每个院校下填报6个左右的专业。而“新高考”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需要填写的数量大幅增多。比如北京本科普通批设置30个志愿,上海本科普通批有24个志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均为45个。
还有一些省份没有将专业合并为专业组,直接以“学校+具体专业”的方式填报,导致考生需要考虑的志愿数量再度增多。比如河北、重庆本科普通批的志愿数量达到96个,辽宁更是要填报112个志愿。
随着填报数量的增加,搜寻和比对的难度随之增加。以前靠人工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现在更依赖于软件和专业人士提供的信息辅助。
比如以前北大清华各招50人,接下来中科大、复旦、人大各招100人。如果你排在360名,那你无缘人大。但是,如果今年北大和清华各扩招50人,那么你就很有把握报名人大。
填报志愿必须有充分的数据辅助,否则会忽略很多信息,错过很多机会。
第二个难点,进取与安全之间难平衡。
高考志愿填报的大原则是在安全的条件下,尽量进入更好的院校和专业。所以不仅需要信息,还需要比较精准的录取目标分析。
比如某考生最希望的是进入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但结合最新数据统计分析之后,发现风险较大。如果进不去电气工程就会大概率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录取。假设相较之下,他更心仪北京大学工学院,且研究发现,他进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概率比较高,那更好的选择是把北大工学院放在前面。
再比如,某考生只希望在北京读书,其分数有把握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社会实验班,但是考生希望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如果先报中国政法大学,没有录进分数最高的两个法学专业,就不如现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既能进入知名985大学,又能锁定法学专业。
第三个难点,深度信息难以获得。
很多考生和家长了解到院校和专业的信息非常表面,有时甚至是错误的。有些家长甚至分不清经济学和管理学、金融学的差别,更分不清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有何区别。
有时专业名字差了一点,未来学习的专业课却天壤之别。网易有道助理副总裁、资深高考志愿规划师蒋叶光对《财经》记者举例说,曾经有位考生因为不理解专业的细节导致了报考失败。他想学习口腔医学,将来从事牙医工作,于是报考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但实际上这个专业的核心是硬件技术,比如假牙模具。
“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压力大,填报志愿就更重要了。”蒋叶光说。现在家长和考生的考虑都很长远,都会想到未来就业问题。但其实,每一个专业,都会有人说出这个专业哪里不好。即使是大家公认的好专业,考生掌握的信息也不一定准确。
比如,考生希望从事金融行业、叱咤华尔街,是不是应该选择金融专业呢?一位投资圈从业十年的人士却对《财经》记者说:“不一定。”他说:“目前真正在金融领域做的优秀的人,往往本科学的不是金融学,而是数学、物理或者计算机。本科学数学和物理的人,在投资圈更受人尊重。”
每个行业的专业人士仅了解自己专业,即使了解很深,对考生的作用也有限。考生需要的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握各个院校和专业的情况,从而作出选择。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某专业的院士来讲高考志愿填报,效果未必好。因为大部分信息太深太专,对考生是无效信息。
而且,全国的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特别需要填报辅助,比如内蒙古自治区。
这是因为内蒙古的志愿填报模式在全国独一无二。内蒙古从2007年起实行动态排名模式,也就是学生填报志愿后,可以实时查看、修改自己在志愿中的排名,在录取计划内就被录取,超出录取计划则可能滑档。录取结果当天揭晓。
在截止时间前,家长、老师、学生齐齐围着电脑,不断刷新排名情况。一旦有更高分的学生报名了同一志愿,后位学生就要考虑自己怎么办?是转投其他学校?还是按兵不动地等待前列学生离开?尤其是到了最后时刻,有人形容激烈程度堪比竞拍现场。
内蒙古的“新高考”将在2025年实施,虽然目前志愿填报政策尚未明确,但如果沿袭动态填报,其复杂程度和刺激程度都将大幅提升。在填报的最后时刻,一位专业填报人员的辅助,可能变得非常重要。
考生家长为此支付几千元似乎不过分。那么高考填报行业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市场有多大?江湖格局如何?
高考志愿填报行业,门槛似乎不高,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2013年之前,我国志愿填报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仅仅是个位数。2022年6月,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2000多家。如果加上非正规的临时组织,此行业从业机构已经超过5000家。
比较有影响力的机构有三类。
第一类是源于高等院校的机构,比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都有自己的填报指导机构。
第二类是在此领域深耕多年的传统机构,新计桥(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计桥”)、北京赢鼎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赢鼎教育”)、百年英才(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年英才”)是这类机构的代表。
其中新计桥的创始人赵京是中国高考规划行业联盟的会长;赢鼎教育是行业内第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百年英才的大股东是上市公司豆神教育(300010.SZ)。
此外,大型教育公司通常也设有此项业务,作为高考业务的增值板块。
第三类是新入局的互联网大厂。比如腾讯(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百度(09888.HK)、网易(09999.HK)都已经涉足这个行业。
如此众多的入局者,这个行业赚不赚钱?市场有多大呢?
填报指导,往往不超过一个月,甚至就是几天。这就可以换来几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看起来是个不错的行业。2018年半年报显示,赢鼎教育(已摘牌)上半年收入超过1亿元,净利润3200万元。但由于参与者众多,行业竞争也非常激烈。
根据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7.9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9.5亿元。但其实,行业真实规模应该大于以上的统计。
2022年高考人数约1100万人,如果30%的学生聘请了填报指导,平均一个人花费2000元。那么这个市场估计在66亿元。
还有一种估算方式。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那么高考填报指导的市场应该可以达到高考培训市场的10%。如果高考培训市场是数千亿规模,高考填报市场就可能有数百亿的规模。当然,市场具体多大,还需要更准确的考量。
如何分辨机构的服务质量?
在看似前景不错的行业里往往泥沙俱下。蒋叶光观察到,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个人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工具,以及规划师人才的积淀,只是想利用家长和同学们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压力和焦虑来牟利,甚至开出夸张的价格。
在他看来,真正的规划师不仅需要规划高考志愿,还要为学生规划大学毕业后、就业时的发展方向。比如出国、考研、工作分别对应着什么样的需求,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保研及考研政策如何、留学应当如何早做准备。
针对如何分辨机构的服务质量,《财经》记者采访了中国高考规划行业联盟会长赵京。“中国高考规划行业联盟”,成立于2016年9月,已于北京、杭州、长沙、上海等地举办六届联盟大会。该联盟称,在未来,行业联盟会针对行业现状,逐步制定行业服务标准,逐渐消除考生和家长顾虑和社会质疑。
赵京对此给出三条评判和一个建议。
第一、查看机构的从业时间,以及真实的成功案例和负面案例。从业时间越长,成功案例越多,负面案例越少,则越值得信赖。
第二、看机构使用的软件是否先进。如果使用的软件不够先进,机构的能力就天生不足。
第三、考生和家长可以首先查一些专业问题的标准答案,比如某大学某专业的排名、专业课、毕业去向等。然后咨询这些专业问题,看看对方是否专业。
他还建议,考生应当多听听不同机构的课程,多做比较。
当问及对这届考生还有何建议时,赵京对《财经》记者说了两句话:
“大家现在不要太纠结哪个专业的未来就业是不是理想。而要考虑选的专业,他在未来四年中有热情去学。他只要有热情去读书,读这个专业相关的东西,这个专业就选对了。”
“每一个学生要考虑,把自己的专业跟计算机结合起来。比方学古汉语文学,应该考虑如何用计算机技术研究古汉语文学。”
另外一位教育专家还对《财经》记者说:“如果条件允许,希望这些孩子在大学本科期间,数学和英语至少学好一样。”


责编 | 田洁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