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第 482 吐槽世界

美国有这么一座城市,很多人在亲自拜访前,就通过各种电视剧、电影,对这座城市的地貌以及各行政区的名字了如指掌。

从《绯闻女孩》里知道,在纽约谈两个女朋友刚刚好,也知道上东区是各色名流、上层人士的集聚地。
从《老友记》里知道了“曼岛 > 皇后区 > 布鲁克林”的行政区鄙视链,再透过《欲望都市》Carrie脚上的Monolo Blahnik高跟鞋摸清了方格地图,又从她手里那杯Cosmopolitan窥探纽约的dating文化。
纽约街边和上海老街一样的梧桐树,在31摄氏度的热浪里投下庇荫,
穿着紧身瑜伽裤的小麦色女孩飞速走过,
空气的味道也像极了上海。

拖着本该在睡梦中的身体和两个超大的行李箱,刚到纽约的我走在曼哈顿街头寻找故乡的影子。
两个闺蜜坚持要和英语说得并不好的司机交流,连着车上的蓝牙放音乐。当车上的环绕立体音响以最大音量播放Welcome to New York 的时候,曼哈顿的天际线慢慢在机场立交桥上浮现。
歌词里唱着
“It's been waiting for you, welcome to New York”
,心潮澎湃地畅想未来的可能性,
差点忘了实际上自己并不属于这里——
《在这个国际大都会,农村来的我连马路都不配过?》

过马路等红灯?是会被开除纽约籍的
一到纽约,我的相册就充满了一堆这个城市独有的城市风景线:
冒着烟的井盖和下水道,旧楼外生锈的火灾逃生梯,当地人时髦却奇怪的穿衣品味,以及一点存在感也没有的红绿灯。
与其说纽约人总爱闯红灯,不如说New Yorker的人眼道路识别系统总是可以过滤掉红绿灯,最优化他们的出行方案和过马路时间。
朋友说:要区别纽约客和纽约游客,只需要看他们看不看红绿灯。
其实我一直不理解低头族为什么总是被喷。Google Maps可以精确定位,还可以看你的朝向,比纸质地图不知方便多少。
虽然Google Maps上的蓝箭头总能成功让找路的人变成一朵向日葵在街上转圈,但只要不撞电线杆,走路看手机怎么就比旧时代走路看纸质地图的人低一等呢?
天真的我刚出门开始抱着Google Maps做向日葵转身运动,曼哈顿卧虎藏龙的街道就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一辆自行车在我鼻子尖前2毫米的距离飞过,留下一句“wake up!”
我一抬头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用看手机的余光,跟着前面熟练闯红灯的New Yorker一起踏上了马路。
闺蜜在一旁幸灾乐祸:你的交规意识真薄弱,过马路不应该好好等红灯吗?

等红灯?开什么玩笑,我可是中国人。
坐地铁不跳站?你不配当纽约人
作为《欲望都市》脑残粉,
我在没踏上曼岛前就知道这是一个汽车不配存在的地方,
四川话那句“甩火腿”说的就是这里。


在每条街都有地铁站、每条路都是单车道的曼哈顿,开车首先是没有必要,其次是在纽约开车只想去世。
所以,给大家介绍一下纽约出行的经济实惠鄙视链:雇司机开车 > 自己开车 > 坐地铁 > 甩火腿 > 逃票坐地铁。
前提是不被长得像男高中生一样的便衣警察抓到并开出$100的罚单,别问怎么知道。

在来纽约的第一天,我和闺蜜就经历了什么叫“离去世只有五站地铁”
,不是因为被流浪汉骚扰,也不是因为尿骚味,更不是因为某灰色啮齿动物和它们引起的尖叫。

只在中国坐过地铁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地铁居然会忽略并跳过一些站,“这样速度会更快,就不用每一站都等了”。
但如果你像我一样,看漏了Google Maps的指导,
忘记了从“决不跳站”的车次换乘至“路线相同,但是会跳站”的车次,
故事的方向就不太一样了。

另一个小发现:这座纸醉金迷的城市,书香气最重的地方其实是地铁车厢。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书籍和报纸,不是因为纽约人有文化,是这里的地铁没有信号。
不仅没有信号,而且还会中途抛锚。地铁在龟速运行1分钟后停在了地底,还没拨通的911被自动挂断,我看着手机信号从1格变成了out of service。
灯光惨白、车门紧闭、车厢纹丝不动,说话从没提高过音量的闺蜜开始以2倍速、高8度的音调口播遗书,一些类似“放射性物质”“幽闭恐惧症”的词汇不停轰炸着我的耳膜。
1分钟后,车厢开动,
车门照常打开,车站人头涌涌,
就当无事发生,我和闺蜜瞪着谁都说不出话,沉默是下车的康桥。

这就是国际大都市吗?
看来着实是我不配。

虚假的热情?热情的虚假?
在LA上学的闺蜜表示,习惯了LA人热情的虚假,
对纽约人虚假的热情竟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比如地铁站里的人看到你疑惑的样子时,会主动给你指路,
但语气中总显得不耐烦。
比如我们拿着7个行李箱需要民宿房东帮忙时,对方直接张口问候父母。
比如见到民宿室友时,对方张口就问:
你们是不是来过我房间?
比如LA的红灯下永远有人等,
但纽约的老头过马路头也不抬。
有车就停,没车就走,
红绿灯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在构思这篇文章时,我问LJJ:纽约都被写烂了吧?我写还有人看吗?
他说:这个城市的魅力就在于,每个人笔下的纽约都形态各异。
热浪滚滚的夏天也可以戴毛线帽,吃完$$$$消费水平的餐厅也可以挤臭烘烘的地铁,
在纽约,好像不正常成了新的正常。

在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
任何形式的奇奇怪怪都会被包容,任何颜色的光怪陆离都可以找到归宿。

- End -
Mona
想要装成bad girl的乖乖女
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Just your regular everyday normal girl
往期文章精选
(点击标题进入阅读)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ID: LABUNIQUE
你有7.3%的共同好友关注了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欢迎找到根据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