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关注小吏

424年七月,傅亮的迎驾团队来到了江陵。

此时刘义隆的左右听说刘义符和刘义真已经被杀了,于是劝刘义隆别去。
司马王华说:“先帝功盖天下,四海威服,虽然少帝被废但皇威不改,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诸生,他们当不了司马懿和王敦,他们是寄生于皇权身上的托孤之臣,短期不敢背叛,他们只不过想掌握大权,巩固地位,奉立新君自重而已!就是担心被废的二王将来找茬才先下手为强,别担心,去做皇帝!
刘义隆道:你这是想当宋昌啊!(王曰:卿复欲为宋昌邪)
宋昌是谁?
当年诸吕之变后坚决劝汉文帝去长安继位的那位同志。
这说明一个问题,18岁的刘义隆在以23岁的刘恒为榜样,是知道以史为鉴的。
他后面的一整套打法都很像。
当年我们在写文帝空降虎狼单位时就说过历史不会重复,只是会相似,当考卷突然扔过来时,你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是否储备了足够的底蕴帮你回答那份考卷呢?
刘义隆这些年没少看书。
长史王昙首随后分析了种种天象和祥瑞,南蛮校尉到彦之等也都劝刘义隆东去继位。
最终刘义隆拍板:废帝的是托孤之臣,不会背叛先帝,况且我刘家的功臣旧将布满朝廷内外,现有咱荆州的兵力又足以平叛,我还犹豫什么!(王乃曰:“诸公受遗,不容背义。且劳臣旧将,内外充满,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
注意刘义隆的关键凭据:今兵力又足以制物!
徐羡之等认为,这个18岁的藩王会规规矩矩带着警卫连来上任,但没料到人家会倾巢而出的带着荆州的所有家底来武装上任。
当年刘恒和刘贺可都没按这个套路来啊!强如汉文帝也是装了两年孙子后才祭出“列侯回封国”的!
这成为了徐羡之等人的第一个意料之外。
刘义隆命司马王华留守荆州,又派到彦之率军作前锋先行出发开道,到彦之推脱道:“他们要是不反,就应该踏踏实实顺流而下,不要去激怒他们,要是反了,我手下的兵力不仅起不了作用,还会给人家找借口。(王欲使到彦之将兵前驱,彦之曰:“了彼不反,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这里相当有意思,劝领导当皇帝时很凶猛的到彦之,真到了风口浪尖的时候,怂了。
当年《士兵突击》大火时,袁朗否定成才的关键原因是:有的关键考验,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很见人性!
人性的考验中,被一块石头绊倒的,到了下一个命运岔路口时,还是会被绊倒。
这其实不是到彦之的第一次退缩。
到彦之籍贯彭城,刘裕讨伐孙恩时,因与刘裕同乡随从刘裕征战,屡有战功。(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 
这么近的老乡,这么早的党龄,在刘裕早年征战时就屡立战功,咋现在才冒出来呢?
因为这货京口时就尿过一次了。

京口起义的时候,刘道规小分队在广陵起事已经杀了桓弘,胜利的新闻传遍城乡后,广陵城居住的到彦之才飞马赶到。(义旗将起,彦之家在广陵,临川武烈王道规克桓弘,彦之时近行,闻事捷驰归
这个时候刘道规这帮已经南下京口了,等到彦之赶到京口后发现刘裕已经出兵建康了,随后到彦之被留守京口的孟昶给留下了。(而道规已南度江,仓卒晚方获济。及至京口,武帝已向建邺,孟昶居守,留之
等刘裕革命成功后见到到彦之,刘裕骂了他一通,到彦之没说话,孟昶也没替他说话,结果没得到封赏。(及见武帝,被责,不自陈,昶又不申理,故不加官)
看上去是到彦之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是吧,看上去还挺委屈是吧?
真的吗?
刘裕为啥责他?他为啥不敢说话?
责他说明刘裕告诉了这位屡立战功的嫡系老乡举事的时间地点,但这货没出现。
这位老乡是“闻事捷驰归”
否则刘裕就应该是开开心心的欢迎老乡投奔自己参加革命,我之前没找到你,现在我如虎添翼啦······

而且到彦之真的是听说刘道规成功后才去京口的吗?
这位爷肯定是连京口政变都已经成功的消息传来后才“第一时间”气喘吁吁渡过长江的。
孟昶是广陵的主簿,极大概率认识到彦之,为啥留住他也不替他说话呢?
孟昶一直以来比较直,就是表达一个态度:快别装X了,现眼的玩意儿。

到彦之随后就一直被放在荆州,辅佐了刘道规、刘道怜和刘义隆三任刘家人,始终没得到刘裕的待见。
这次需要你亮剑的时刻了,到彦之又对小领导表示:咱们乖宝宝的上任,不要惹事好不好,你瞅瞅我挺大岁数的又尿了。
正好雍州刺史褚叔度此时去世,刘义隆很知趣的派了到彦之去襄阳。(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陽)
这位临阵爱尿的到彦之是檀道济的恩人。
人最怕比,尤其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
檀道济别看谁都能上,但却技术过关,到彦之却是将临阵窜稀窜出了风格,以一己之力把檀道济抬进了唐评版64名将,宋评版72名将。
七月十五,刘义隆出发前正式接见了傅亮,先是玩命哭,然后问他俩哥哥的死亡始末,给傅亮问懵了。(甲戌,王发江陵,引见傅亮,号泣,哀动左右。既而问义真及少帝薨废本末,悲哭呜咽,侍侧者莫能仰视。亮流汗沾背,不能对)
随后刘义隆出发,并没有搭理到彦之投降派的“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而是带走了所有的荆州武装陪他去当皇帝,并命他的府州文武官员和军队对他加强保卫,从建康来的所有人不能靠近他的队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更是站在刘义隆门外当了几十天的门神!(率府文武严兵守卫,台所遣百官众力,不得近部伍,中兵参军朱容子在平乘户外,不解带者数旬)
八月初八,刘义隆抵达建康,文武百官去新亭接站,徐羡之问傅亮:“刘义隆可比历史上的谁?”
傅亮说:“比司马师、司马昭哥俩还能耐。”(晋文、景以上人)
徐羡之说:“那就能明白我们的红心了。”(必能明我赤心)
傅亮说:“你高兴早了。”(不然)
傅亮已经看明白了刘义隆的成色,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啥样的人!我拿前朝反动派的俩阴棍举例,好赖话你咋还听不出来呢!
原先的计划出现了巨大偏差,徐羡之本来打算是刘义隆上任来后就派谢晦去接班,然后自己再控制住禁军,傅亮是护军将军控制着外军,刘义隆来继位后手上就没兵权了。
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把荆州连锅端过来了!
这样谢晦上任荆州的意义就不大了。
徐羡之开始嘀咕了,于是在任命谢晦接手荆州后将所有朝中的北府精锐和武器全都配给了谢晦,你把朝中的兵和所有装备也都带走!(精兵旧将,悉以配之,器仗军资甚盛)
徐羡之和傅亮的本心,是让交了投名状的“三弟”谢晦从此在荆州做核威慑,但他俩忽略了一个问题。
他们之所以能废帝成功,是因为手里有兵;现在兵都被谢晦带走了,你就没有威慑力了,你一个光杆的录尚书事,能抢来刘义隆手中的荆州兵吗?
王华对他俩的评价“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诸生”是没错的。
水平真的一般。
此时此刻应该在手中有兵的情况下跟即将继位的刘义隆展开斗争,在他上位前逼他和军权做切割!必须在控制了刘义隆手中的武装后才能放谢晦去荆州!
你手中有刀时要是都抢不过来,那你手中没刀时就更没戏了,但你手中有刀时却能有火并的底气和机会。

八月初九,刘义隆给他爹坟头磕完头后即位,改年号为元嘉,文武百官一律加官二等。
八月十二,刘义隆诏命代理荆州刺史的谢晦为实任。(庚子,以行荆州刺史谢晦为真)
谢晦赴任前又一次和祠部尚书蔡廓辞行,谢晦屏去左右后问蔡廓:“你看我能安全降落吗?(晦将行,与蔡廓别,屏人问曰:”吾其免乎?)
蔡廓道:你们拥立新君不假,但你杀了人家俩哥哥还做人家的臣子这属于超级政治污点,你又去荆州这个上游重镇,以我学历史的心得,你悬了。(廓曰:“卿受先帝顾命,任以社稷,废昏立明,义无不可。但杀人二兄而以之北面,挟震主之威,据上流之重,以古推今,自免为难)
谢晦开始担心自己走不了了,等到率军出发后,回望石头城谢晦开心道:我终于脱身了!(晦始惧不得去,既发,顾望石头城喜曰:今得脱矣!)
谢晦为啥担心走不了了呢?
因为其实他这位书生也鸵鸟心态的比较怂,不敢和刘义隆撕破脸,刘裕遗诏荆州非皇子不能居之,徐羡之这是在修改宪法,刘义隆明显不是个善茬,万一双方提前火并了呢?

谢晦为啥会发出“今得脱矣”的感叹呢?
这一年多陷在和小皇帝、徐、傅三人的权力博弈旋涡里已经太累了,在朝中天天要提心吊胆,眼下刘义隆又带了那么多兵。
现在我带着兵出来了,你徐羡之、傅亮和刘义隆去撕吧!
八月十五,刘义隆下诏封赏政变五人组,晋升司空徐羡之为司徒,王弘进升为司空,傅亮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加授卫将军,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
有关部门上疏奏请刘义隆,依照惯例到华林园听取诉讼,刘义隆下诏道:“政务刑法我不熟悉,跟从前一样,让徐羡之和傅亮处理。(有司奏车驾依故事临华林园听讼。诏曰:“政刑多所未悉;可如先者,二公推讯)
政务上大放权的同时,军权上刘义隆极度坚决,学习汉文帝好榜样的任命王昙首、王华为侍中,王昙首兼任右卫将军,王华兼任骁骑将军,朱容子为右军将军。(帝以王昙首、王华为侍中,昙首领右卫将军,华领骁骑将军,朱容子为右军将军)
徐羡之等打算任命到彦之为雍州刺史,刘义隆不同意,征召到彦之来京担任中领军。(徐羡之等欲即以到彦之为雍州,帝不许;征彦之为中领军,委以戎政)
虽然这老小子总怂,但也是自己喂了六年的自己人了,此时我已经带着军队来了建康还没火并,皇帝大位已经坐实,没有风险了,他可以出现了。
这小子肯定又一马当先喊打喊杀保护我来了。
随后的一百天,刘宋的朝堂记录基本史书无载,只知道刘义隆身边的小弟们看不惯徐羡之和傅亮专权,随后不断陷害二人。(初,会稽孔宁子为帝镇西谘议参军,及即位,以宁子为步兵校尉;与侍中王华并有富贵之愿,疾徐羡之、傅亮专权,日夜构之于帝)
到了425年正月,徐羡之和傅亮上书刘义隆请求归政,反复三次,刘义隆批准。(春,正月,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表三上,帝乃许之
正月初十,刘义隆亲政,徐羡之随后辞职回家。
徐佩之、侍中程道惠、吴兴太守王韶之等都认为此时不是退位的时候,苦苦劝徐羡之返聘上岗,徐羡之随后奉诏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丙寅,始亲万机。羡之仍逊位还第;徐佩之、程道惠及吴兴太守王韶之等并谓非宜,敦劝甚苦;乃复奉诏视事)
徐羡之和傅亮之所以交权,就是被手中有兵的刘义隆拿下了,徐羡之认怂回家就是致敬司马懿表态希望能平稳着陆,但又架不住利益集团不允许退休。
425年年底,刘义隆准备对废帝核心三人组下手,声称征伐北魏,又声称先去京口兴宁陵祭拜祖陵,开始大规模运作水军。(帝欲诛羡之、亮,并发兵讨晦,声言当伐魏,又言拜京陵,治行装舰)
此时此刻傅亮还没有弄清状况,对谢晦写信道:要北伐了,朝廷现在相当惊恐,多数官员都不建议劝北征,皇帝会派外监万幼宗去荆州咨询你。
(亮与晦书曰:“薄伐河朔,事犹未已,朝野之虑,忧惧者多。”又言“朝士多谏北征,上当遣外监万幼宗往相谘访)


其实刘义隆的那个借口相当幼稚,朝廷已经很多方面发现了异常,刘义隆的大清洗计划已经泄露了很多。(时朝廷处分异常,其谋颇泄)
徐羡之和傅亮的水平也彻底暴露了出来。
近乎明牌的新闻,还搞不清楚咋回事。

426年正月,谢晦弟弟黄门侍郎谢遁派专人飞船警告谢晦事情万急,但谢晦仍然没当回事,拿出了傅亮的信给谘议参军何承天看,道:“估计万幼宗一二日之内就该来了,傅亮就是怕我激动才先给我来的书信。(正月,谢晦弟黄门侍郎驰使告晦,晦犹谓不然,以傅亮书示谘议参军何承天曰:“计幼宗一二日必至。傅公虑我好事,故先遣此书)
何承天道:“我所听到的都是朝廷西征大计已定,万幼宗怎么可能会来!
谢晦仍然相信傅亮,机要室主任你不信,你信谁,命何承天先行起草回复奏章,建议要是讨伐北魏最好等明年。

过了几天江夏内史程道惠接到一封寻阳方面的情报,信中说:“朝廷将有军变,局势已明了。(江夏内史程道惠得寻陽人书,言朝廷将有大处分,其事已审)
程道惠派人送信给谢晦,谢晦慌了。
谢晦问何承天道:“如果真有非常之变,你觉得该怎样?
何承天说:“中央打地方,实力悬殊,民心不足,您去投奔敌国是上策;(以王者之重,举天下以攻一州,大小既殊,逆顺又异。境外求全,上计也)
其次派心腹驻义阳(信阳),您率大军去夏口决战,如果失败您北上义阳出境投奔北魏。(其次,以腹心将兵屯义陽,将军自帅大众战于夏口;若败,即趋义陽以出北境,其次也)
此时驻守襄阳的是雍州刺史刘粹,此人忠心刘裕,当年还保护过小刘义隆驻守京口,所以如果谢晦战败后,会被襄阳方面截击,没办法走汉水路和随枣通道北逃,只能从陆路走义阳。
谢晦琢磨了半天道:“荆州为兵家必争之地,兵力和粮草都容易接济,我还是先在这决战吧,败了再跑也不晚。(晦良久曰:荆州用武之地,兵粮易给,聊且决战,走复何晚)
败了你跑的了吗?襄阳那大锁是闹着玩的吗?
刘义隆在行动前拉来了两个人。
王弘和檀道济。
理由是这俩开始没有参与废帝阴谋,王弘弟弟王昙首又是刘义隆的心腹,所以行动前将方案告诉了王弘,并打算召见檀道济,派他去讨伐谢晦,结果心腹们都反对,刘义隆道:“檀道济当初废帝只不过是被胁迫,杀害之事又跟他没关系,我定能安抚他,别担心。(帝以王弘、檀道济始不预废弑之谋,弘弟昙首又为帝所亲委,事将发,密使报弘,且召道济,欲使讨晦。王华等皆以为不可,帝曰:“道济止于胁从,本非创谋,杀害之事,又所不关;吾抚而使之,必将无虑)
正月十五,檀道济到建康。(乙丑,道济至建康)
檀道济为啥敢来?
肯定是前面都已经铺垫好了。
谁去联系的呢?
只可能是王弘。
四个月前,424年八月初二,王弘申请辞去司空一职连续一年后终于得到批准,改任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弘自以始不预定策,不受司空;表让弥年,乃许之)
王弘从最开始刘义隆继位时就把自己摘出去了,说您当皇帝这一系列事跟我都没关系,无功不受禄呀!(
王弘自以始不预定策,不受司空

王弘的兄弟是刘义隆的心腹王昙首,被同意辞官的时候就大概率已经投诚了,结合后面谢晦的讨伐理由,王弘作为被清君侧的首位,基本上比较实锤。(此皆王弘、王昙首、王华险躁猜忌,谗构成祸。今当举兵以除君侧之恶)
这位王弘在兄弟的引荐下投诚了刘义隆并全方位的还原了废立时期的全部细节。
刘义隆即将清缴反革命的时候,派人密使告诉了王弘。(徐羡之等以废弑之罪将见诛,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上所亲委,事将发,密使报弘)
王弘在诛杀建康反革命中全程没有参与,前期却“密使报弘”,这是干啥呢?
王弘肯定是有任务的。
这任务就是让他去联系另一个被逼的元老檀道济。
檀道济敢这么轻松的来,本质上就是得到了被保的信息。
谁的话能有这分量呢?
也只可能是当初被迫上船的另一个战友王弘。
正月十六,刘义隆下令清算反革命集团,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杀害他俩哥哥的罪状,命有关部门诛杀,并专门关照:谢晦据长江上游,会负隅顽抗,我会御驾亲征。中领军到彦之即日迅速西上,征北将军檀道济后面跟上,荆州的同志们应及时逮捕诛杀谢晦,雍州刺史刘粹要防止贼人北窜,罪人只有谢晦一人,余人全都不问。
诏书颁布后刘义隆下诏召见徐羡之、傅亮。
徐羡之得到消息后尝试着跑了跑,想明白没啥意义后自缢身亡,傅亮尝试过长跑,在拜别兄长坟墓时被逮捕。
到建康城北门广莫门,刘义隆拿来诏书对傅亮说:因你在江陵迎驾时态度相当好,我饶了你的儿子们。

傅亮被杀,全家被流放;徐羡之两子被杀,饶了重要党羽徐佩之,杀了谢晦的儿子谢世休。
徐羡之的儿子是驸马都被杀了,这个头号马仔徐佩之为啥被放了呢?
只有一种可能,背叛他叔了呗。
刘义隆御驾亲征前向檀道济问计,檀道济道:“当年我们与先皇北伐,得以入关的十策有九策是谢晦提出。这人才略无敌,但从没亲自带兵打过仗,战场实操没戏,我会在他摆开阵势之前就拿下他。(帝将讨谢晦,问策于檀道济,对曰:“臣昔与晦同从北征,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为少敌。然未尝孤军决胜,戎事恐非其长。臣悉晦智,晦悉臣勇。今奉王命以讨之,可未陈而擒也)
刘裕当年为啥放心谢晦手握禁军呢?
其实和檀道济的思路是一样的。
这哥们没有实战经验。
刘裕当年为啥让你檀道济在广陵当核武器呢?
就是知道真不对劲的时候,你作为小皇帝从小到大的保镖迅雷不及掩耳的就能拿下那仨拱卫皇权。

活儿好的檀道济带着队伍一路向西,技术过硬的他哼唱着这样一首旋律:
不要说愿不愿意,
我不会因为这样而在意。
那只是昨夜的一场游戏。
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虽然你影子还出现我眼里,在我的歌声中早已没有你·····
石头城上,刘义隆看着檀道济乘船西去,心中已经给他的命运定好了结尾的剧本。
檀老师,好好干。
我一定是你服务的最后一个男人。
亲们,觉得不错帮点
“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