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关注小吏

刘裕的二小子刘义真,时年17岁,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这孩子从小机敏聪明爱读书,深得刘裕喜爱,去关中带的是他,关中丢了无所谓,但为了救这儿子老刘要再次出征,现眼归来后仍然放在建康做扬州刺史,甚至封了三公里面第二名的司徒。
老大是太子,更小的老三老四都扔外面去出镇了,刘裕却把老二始终留在了身边。
直到死前,还纠结是否要老二继承皇位,当听到谢晦表态后,敏感的老刘害怕得不到辅政集团看好还跟太子明争暗斗的老二被玩死在建康,赶紧把二儿子派去镇历阳了。

刘义真在逃出关中修罗场时曾经感慨道:今日之事皆因少谋失算,但大丈夫不经历风雨,怎知世事艰难!
(义真谓宏曰:“今日之事,诚无算略。然丈夫不经此,何以知艰难)

听着特别是那意思,但这孩子在交过关中的顶级学费后仅仅打了个嘴炮,伺候一丁点长进也没有,出镇历阳后搞出了一系列作死行为。
刘义真喜好文学,性格较轻浮,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以及慧琳道人组成了小团体。
刘义真当年跟他哥争位时曾道:“等我得志之日就任命谢灵运和颜延之做宰相,慧琳道人为西豫州都督。”(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
谢灵运是谢玄之孙,性情傲慢偏激,不遵法度,朝廷安排他干文化建设,他却总想掺和政治,常愤愤不平。(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
颜延之是颜含的曾孙,文艺优美,但嗜酒放纵。(延之好酒疏诞,不能斟酌当世)
这哥俩,都是当年东晋门阀出品的典型代表。
刘义真的这种话背后的含义是啥呢?
1、我要当皇帝,否则咋任命宰相。
2、现在的宰相们我不满。
徐羡之曾经派人敲打过刘义真,但刘义真嘚嘚了一堆话表示我有理。
最终徐羡之贬谢灵运为永嘉太守,颜延之为始安太守,给这俩外放了。
刘义真不仅放了狂话,在历阳还不断向朝廷索要供应。
你啥意思?真的想造反吗?
徐羡之这帮就每次都给刘义真减量。(义真至历陽,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
刘义真很愤怒,说话也越来越反动,还上书请求回建康。
(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

回建康干啥?是干你哥还是干我们?
辅政三人组决定不给这孩子机会了,我们又不是你爹。
随后史书中给出了一个重大线索,此时此刻徐羡之等人已经密谋要废了少帝刘义符了,担心废掉后刘义真是第二顺位继承人,随后借刀杀人利用刘义符和刘义真夺娣的宿怨,奏废刘义真。(而少帝失德,羡之等密谋废立,则次第应在义真,以义真轻吵,不任主社稷,因其与少帝不协,乃奏废之)
刘义真随后被废为庶人,徙新安郡。
从刘义真被废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徐羡之等人打算废帝了。
当初刘裕是拍胸脯向刘义符保证的,徐羡之和傅亮没问题,只有谢晦要小心,怎么死了仅仅一年多之后,当初的这帮老实人咋都到了要废帝的地步了呢?
关于刘义符继位后的历史,史书中出现了大量空白,我们只能看到他妈后来宣读废他的文件时写了一堆这孩子怎么怎么不争气。
重要理由有那么四条:
1、居丧期间无礼。(大行在殡,宇内哀惶,幸灾肆于悖词,喜容表于在戚。至乃征召乐府,鸠集伶官,优倡管弘,靡不备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采择媵御,产子就宫,鋋然无怍,丑声四达。及懿后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绋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谑,殿省备闻)
2、和近臣没有规矩,无人君之相。(加复日夜媟狎,群小慢戏;居帝王之位,好阜隶之役;处万乘之尊,悦厮养之事。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
3、爱花钱,爱搞工程,不爱惜民力。(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殚尽;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征发工匠,疲极兆民)
4、刑罚多。(刑罚苛虐,幽囚日增)
这种诏书就只能看看,所有被废的皇帝都这理由。
泼大粪嘛,这皇帝要是官方不写的操蛋点你凭啥废人家。
别当真。

当年昌邑王被霍师傅废了的时候那家伙“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也是大公无私的说了一大堆。
拢共就干了27天皇帝,能混蛋到哪去。
真正的原因是啥呢?
你刘贺不上道,刚上来就搞小团体,根本不考虑以霍光为首的老同志们的利益嘛!(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
张敞敲打过他,你饭碗子是谁给的?给你碗的恩人们还没赏,你那帮要饭的先都升了官!你小子罪过大了!
(太仆丞河东张敞上书谏,曰:“孝昭皇帝早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辇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所以千万别信什么为了国家社稷废了小皇帝的话,那都是电视台让播的。

电视台不让播的那部分是双方的权力受到了巨大波及,场面已经不可调和,才会鱼死网破到废立的地步。
刘义符在服丧期间确确实实干了很多和左右胡搞、不懂节制的事,但这都不是主要矛盾,这一年多中,国子祭酒范泰曾上奏了一封建议,相当有价值。
1、我听说陛下常常在后花园玩打仗游戏,战鼓的声音宫外都能听见,这样不好,容易让国际局势产生看轻的,咱已经把河南丢了。伏闻陛下时在后园,颇习武备,鼓鞞在宫,声闻于外;黩武掖庭之内,喧哗省闼之间,不闻将帅之臣,统御之主,非徒不足以威四夷,祗生远近之怪。近者东寇纷扰,皆欲伺国瑕隙,今之吴会,宁过二汉关、河,根本既摇,于何不有。如水旱成灾,役夫不息,无寇而戒,为费渐多。河南非复国有,羯虏难以理期,此臣所以用忘寝食,而干非其位者也)
2、陛下即位以来,把政务都交给了宰相大臣,这点表现特别好,但身边的小人有点多,这可不好。陛下践阼,委政宰臣,实同高宗谅暗之美。而更亲狎小人,不免近习,惧非社稷至计,经世之道)
这有两个重点:
1、刘义符“亲狎小人”,身边有群心腹,还“颇习武备”在皇宫内经常搞军事演习。
2、刘义符即位后将朝政全权委托了。
刘裕死后的所有朝政都被托孤三人组把持了,
刘义符根本没啥实质能力,所以小皇帝和辅政三人组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是不明显的。
但却是能看出来小皇帝是不满的,因为小皇帝动不动就在皇宫里搞军事演习,还培植了一堆近侍,啥意思呢?
徐羡之三人很可能会认为刘义符打算政变搞死他们收回政权。
所以小皇帝目前表现还是不错的。
1、没跟辅政集团闹翻了,利益上是让着这群伯伯大爷的,连这四个臭不要脸把洛阳丢了都表示丢的好。
2、打造了自己是纨绔子弟的人设,以熊孩子的模样暗中培养小部队,至少没像傻狍子刘义真那样把X你妈写在脸上。
置刘义符于死地的,是他爹的“慧眼识玉郎”。
徐、傅、谢三人确确实实并非铁板一块,三方互相防着,各自牵制。
徐羡之作为首辅,拿到政权后开始大量培植势力,比如他侄子徐佩之就是他的一个重要棋子,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成了党羽。(徐羡之兄子吴郡太守佩之颇豫政事,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为党友)
北魏南侵的时候,谢晦一直称病谢绝见客,徐佩之怀疑谢晦装病有阴谋,于是找到傅亮要他拟诏书诛杀谢晦。(时谢晦久病,不堪见客。佩之等疑其诈疾,有异图,乃称羡之意以告傅亮,欲令亮作诏诛之)
这是徐佩之的意思?
怎么可能!
徐佩之就是马仔而已,这是徐羡之给傅亮施压,他们两个人要干掉谢晦。
小皇帝动不动就玩骑马打仗,你谢晦又是禁军头子,现在还病了那么久不见客,你小子要是跟小皇帝联手阴了我咋办!
甚至你难道在像指洛水放屁那位老艺术家抄作业吗?

但徐羡之比较贼,他没有自己来。
傅亮也不是傻子,回道:我们三人同受托孤,咋能互相残杀!你们要是真那么干,我就辞职不干了(亮曰:我等三人同受顾命,岂可自相诛戮!诸君果行此事,亮当角巾步出掖门耳)
傅亮根本没把主体放在前来的徐佩之身上,直接点破了这层窗户纸,说的是“我等三人同受顾命”
这就是要徐佩之给他叔叔带话,咱仨是一条船上的,不能自相残杀。
傅亮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傅亮的实力最弱,根子最浅,他既不是京口系的,也不是老牌门阀。
谢晦是谢家的人,手里有禁军,能够制衡住徐羡之。
你徐羡之这个老狐狸没有出面,派了侄子来让我杀谢晦,如果我起草这诏书了,将来徐羡之完完全全就有机会说这是我傅亮骄诏。
我的重要把柄从此就落在你手里了!
就算傅亮不被牵连,谢晦被干掉后禁军的军权也会落到政治地位更高,京口系实力更强的徐羡之手中,很可能就是他侄子徐佩之填补谢晦的位置,到时候傅亮将被徐羡之随意拿捏甚至成为第二个谢晦。
所以傅亮坚决不同意。
朝中的三个托孤大佬都不是傻子,来自于三个派系。
1、京口系大佬徐羡之在大量扩张自己的权力网络;
2、傅亮是并非京口系的落魄贵族,这些年一直在中央掌管诏命和机要,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势力。
3、谢晦一直以来比较明牌,自己希望重返门阀时代,而且希望自己姑爷刘义康当皇帝。
三人互相不信任,与此同时小皇帝也在培植自己的身边势力,动不动就搞军事演习。
你不得不服,刘裕权力的游戏玩的是真棒,左、中、右,一边一个,三方拉扯。
三个大佬都担心,万一其中一个配合皇帝干掉了另外两个呢?比如谢晦生病那段时间就几乎到了双方互扔核弹的古巴导弹危机级别,这要不是傅师爷在旁边打圆场就直接开战了。
或者说小皇帝哪天突然出手清盘把他们仨一勺烩了呢?
就这样,谢晦病好了之后,三个互相不信任的人找到了一个将三人绑到了一个绳子上的办法。
1、废了皇帝,解除小皇帝方面的动不动就军事演习的威胁,咱仨都把枪放下。
谁也别担心皇帝政变咱仨了,谁也别担心皇帝联手谁阴了那俩吧。
2、杀了皇帝,担上弑君之罪,咱仨别内耗了。
交了天下最大的投名状后从此咱们三人成为一个固定利益团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咱们共同迈向第二个百年的门阀时代。
刘裕给脑瓜子想秃了的左中右分权,最终拿他儿子当了投名状。
真特么幽默。
徐羡之、傅亮和谢晦三人决定废立后,招来了另外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镇广陵的檀道济,一个是镇江州的王弘。
这哥俩是局外人,但由于刚刚成团的建康XFXBoys组合担心在外的两位大佬将来反水,都给喊来了。
别到时候咱仨杀了皇帝成给京口老檀和门阀老王做嫁衣了。

尤其檀道济,这老小子最危险。
当初徐羡之废刘义真的时候就跟檀道济沟通过,檀道济当时就不同意,他又是太子这么多年的司马,咱们废太子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他!
(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
喊来王弘,则更多的是因为王弘的威望同样很高。
王弘此时是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江州刺史、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封爵华容县公,食邑二千户。
王弘没被刘裕安排为顾命大臣的主要原因在于岁数和出身。
王弘是王导曾孙,时年45岁,和托孤四臣同级别的两千户,比檀道济镇北将军远高的“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王弘和谢晦,刘裕认为王弘的道行更高,所以不能进班子。

五月,檀道济和王弘二人先后抵达京师建康,徐羡之等把废立皇帝的计划告诉了他们。(五月,皆至建康,以废立之谋告之)
刘义符从12的时候,刘裕就把这孩子的手放到檀道济手上,然后一路就是这孩子的贴身保镖。(豫章公世子为征虏将军镇京口,道济为司马、临淮太守。又为世子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复为世子征虏将军司马,加冠军将军···世子当镇江陵,复以道济为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征虏将军。迁宋国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兗州大中正)
刘裕相当于把未来最大的确定性,早早就承诺给了檀道济。
这还是太子小时候就让你俩培养感情,你檀家未来五十年的富贵都给你保底了。
就算养条狗,也知道为主人拼把命。

檀道济自从来了建康后就瞬间躺好,表示你们让我摆什么姿势,赶紧的,别扭捏。
当然,老刘坐上这铁王座的所作所为,也不值得檀道济去跟他走心过命。
时代的风气自老艺术家洛水放屁后就开始一路向下,如果说两晋还有些迂腐的贵族底限的话,那南北朝已经把最后的这层底裤脱下去了。
不能拿这个被X烂了的两晋南北和两汉三国比,社会的共识已经不存在了。
猛刘总梦想自己的托孤会如惨刘一样,但你比惨刘做人的差距知道有多大吗?
刘裕死后,亲兄弟太尉刘道怜在一个月之后死了;在此不久之前,平北将军、五兵尚书、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南城县侯刘怀慎(刘裕姨弟)也死了;建康城中此时还有个远支的刘遵考,时任右卫将军,被谢晦控制。
也就意味着,此时此刻,建康城中,可怜的小皇帝没有一丁点反抗能力。
五月二十四,谢晦声称领军将军府第破败将家人送到了别处,在府中聚集了将士,檀道济也在其中。
这天夜里,谢晦与檀道济同居一室,谢晦紧张的一夜没合眼,檀道济则倒头便睡,让谢晦叹服。(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
檀道济,这位刘裕拍胸脯的老实人,这位十年前就给儿子布局的头号保镖,在灭小主人前吃得饱睡得着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五月二十五日,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应,其日守关,檀道济引兵开路,徐羡之等随后继进,从东掖门云龙门入宫,禁军早就被谢晦打了招呼,没人敢动。(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应,其日守关。道济领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由东掖门云龙门入,宿卫先受处分,莫有动者)
此时刘义符正睡在龙舟上还没醒,在天渊池被逮捕,随后禁军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把刘义符送回了故太子宫,紧接着迁于吴郡。
政变后,侍中程道惠劝徐羡之等人拥立12岁的皇五子刘义恭,但徐羡之这帮却最终选了镇荆州的皇三子刘义隆。
为什么要选刘义隆?选个12岁的孩子不是更好吗?
因为虽然此时朝局中的五位大佬都被绑上了一条船,但人家荆州还有个相当有实力的刘义隆在那呢!
从顺位来讲,该轮到人家。
如果杀了皇帝选了别的皇子,人家刘义隆兴师问罪顺流而下呢?
让刘义隆来接班有三点好处。
1、政治上正确,堵死了刘义隆方面的兴师问罪,等刘义隆接班来后还可以派人接手荆州,然后朝局就可以往第二个门阀时代运转。
你刘家的皇帝接着当傀儡,随后我们这些门阀控制局面,轮流坐庄。
老牌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之外,加入了东海徐氏,北地傅氏,高平檀氏。
2、刘义隆的老丈人袁湛罕见的和徐羡之、傅亮、檀道济、谢晦四个方面都有关系!
刘义隆娶得是陈郡袁氏左光禄大夫袁湛的女儿袁齐妫。
袁湛在公元404年的岗位,是桓修抚军长史,随后在革命军中是镇军谘议参军,以从征功,封晋宁县五等男。
1、桓修的参军,就是京口的原始股,袁湛和徐羡之、檀道济是一个出身。
2、出任过刘裕太尉长史,又出任过吴兴太守,后来入朝补为中书令,是傅亮当年的领导。
3、416年又转任尚书右仆射、本州大中正,当时尚书左仆射是刘穆之,后来徐羡之接班后,双方也有交集。
4、是陈郡的大中正,也就和陈郡谢氏的关系少不了,袁湛他妈是谢安的侄女,本人娶得是谢玄的闺女,跟谢家是重度姻亲,跟谢晦也有交集。
相当于刘义隆这个老丈人,和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都有关系,四方面都认可。
和刘义隆的直系亲属没有关系的只有王弘,但刘义隆的主心骨谋主是王弘的兄弟王昙首,当年刘裕专门嘱咐刘义隆咨询的智囊。(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
王弘还有个其他房头的兄弟王华在刘义隆处是咨议参军。
因此,刘义隆和建康废帝的五位大佬都有关系,五方面都认可。
所以刘义隆来当这个傀儡,最合适。
最开始,徐羡之、傅亮、谢晦商量废帝后的政治格局时是这么考虑的。
荆州给谢晦,檀道济继续在广陵,这哥俩手握强兵来制衡朝廷,王弘接着回江州,徐羡之和傅亮在朝中掌权,平稳过渡政局。(初,晦与徐羡之、傅亮谋为自全之计,晦据上流,而檀道济镇广陵,各有强兵,以制持朝廷;羡之、亮于中秉权,可得持久)
迎接刘义隆之前,三大佬还要干一件事,杀了刘义符和刘义真当做三人的投名状,否则将来凭什么风雨同舟的互相信任!
刘义符抵达吴郡后,被软禁在金昌亭,六月二十四,徐羡之等派刑安泰去刺杀刘义符。(六月,癸丑,羡之等使邢安泰就弑之
刘义符年轻力壮,奋战突围,逃出昌门,最终被追兵还是打死了。
(王多力,突走出昌门,追者以门关踣而弑之)

刘义符遗传了他爹的好身体,也许再来几年真的能扮演回少年康熙,但很遗憾,他爹生了他,也杀了他。
从小到大都是被爹安排,皇位是安排的,辅政是安排的,保镖也是安排的···
尚书令傅亮率领行台文武百官携带皇帝座驾前往江陵迎接刘义隆,随行的祠部尚书蔡廓走到寻阳时得病了,傅亮与蔡廓辞别时,蔡廓道:“如今刘义符在吴郡,最好厚加供奉,要是出现不测,你们这帮就是弑主的罪名,就再没有回头路了。(祠部尚书蔡廓至寻陽,遇疾不堪前;亮与之别。廓曰:“营陽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弑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
蔡廓啥意思呢?
你们废了旧君,迎立新君,这本来是大功的,原来的皇帝你要留给刘义隆去处置,这个“先帝”肯定是要死的,别死在你们手里,你们当了这个脏手套,人家刘义隆将来就有太多理由弄死你们了。
史书中说傅亮听了蔡廓这番话后似乎“恍然大悟”,赶紧写信给徐羡之让他打住,但此时刘义符已经死了。(傅亮帅行台百官奉法驾迎宜都王于江陵。”时亮已与羡之议害营陽王,乃驰信止之,不及)
但徐羡之的反映却凸显出了不同寻常的态度。
徐羡之大怒道:“已经敲定了的事,现在咋反悔了把恶名加给别人呢!”徐羡之等随后又派人杀了流放在新安的刘义真。(羡之大怒曰:“与人共计议,如何旋背即卖恶于人邪!”羡之等又遣使者杀前庐陵王义真于新安).
徐羡之直接揭穿了傅亮的把戏,说好了一起背恶名纳投名状互相结盟的,现在你打算把这恶名扔给我们吗?
一面派傅亮去接刘义隆,一面徐羡之又如约安排谢晦去接手荆州。
徐羡之担心刘义隆继位后派别人继任荆州,于是以录尚书事的名义命谢晦代理都督荆、湘等七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以谢晦为外援。(少帝既废,司空徐羡之录诏命,以晦行都督荆湘雍益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欲令居外为援,虑太祖至或别用人,故遽有此授)
安排的挺好,构想的挺棒,但XFXBoys忽略了一件事。
刘义隆已经18岁了,不是宝宝了。
更重要的是,他在荆州已经六年了。
六年前,刘裕收复关中回到彭城后,打算彻底夯实家底准备改朝换代了,派刘义符去镇荆州,最终因为张邵的劝谏而终止了这想法。(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
刘裕随后紧急派已经安排去镇守洛阳的刘义隆去接手荆州。
(关中平定,高祖还彭城,又授监司州豫州之淮西兖州之陈留诸军事、前将军、司州刺史,持节如故,将镇洛阳。仍改授都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广平扬州之义成松滋四郡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持节如故)

刘裕死前所有的那一大堆托孤安排,没有一项有用的,倒是六年前的这次无心插柳,成为了避免自己沦为历史笑柄的关键安排。
亲们,觉得不错帮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