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虚伪至极,桑德尔
一点进步都没有
©张是之/文
编:瑞秋的春天

天简单聊一聊哈佛的学术明星桑德尔,简单评价的话,正如标题所写,虚伪至极,一点进步都没有。
我并非刻薄之人,但对桑德尔这样的「精英」,必须扒下他们的画皮,撕下他们虚伪的面具,让更多人看清他们的真相。
实际上,哈佛正是有桑德尔这样的人,才成为白左大本营。
假如以哈佛为基准,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欧美所有社会学、经济学类专业都应该回避。
大概率本来好好的,出去就学废了。
  1. 优绩主义陷阱
最近,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和一位华裔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在牛津中国论坛上进行了一场线上对谈。
他们对谈的主要议题是探讨「越努力越幸运」背后的优绩主义陷阱:什么是优绩主义?优绩主义具有公正性吗?对中美社会有什么影响?
「优绩主义」,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谁能干谁上,谁干的好谁上,你不能干你就下来,让能干的人上。
这种朴素的生活智慧,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相反,如果在各种选拔任用和资源倾斜上,不能干的、或者干不好的人却获得了更好的资源,这才会有问题。
而这两位教授对谈的标题是「你为什么不努力?」——从精英的傲慢看优绩主义的陷阱。
很明显,他们把这个问题给「升华」了。或者可以说,他们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了。
桑德尔认为,当我们开始将社会按功绩划分成败者和赢家的时候,「优绩」就成为了一种暴政。
而他认为「优绩主义」的黑暗面是:这种残酷的输赢伦理让成功者过于飘飘然,于是他们忘记了那些成功路上的运气因素和助力——家庭、老师、社会阶层、国家和时代。
桑德尔进一步指出,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种市场优绩主义,社会价值、贡献以及应得的回报是由市场决定的。
他认为,在决定一个人对公共利益的贡献时,我们应该把评价标准从市场体系中收回来。
2.桑德尔的矛盾和虚伪
桑德尔在中国先后出版过《公正》、《金钱不能买什么》和《精英的傲慢》,他在访谈中的观点,基本上没有超出他这几本书的看法。
桑德尔的视频早在2008年左右在中国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他的《公正》一书2012年在中国出版。
坦白讲,他的思想看法,这十多年来没有任何进步。
桑德尔的书十分畅销,一方面与他在中国网络上的名气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他的哈佛大学光环有关。
还有就是欧美这些年某些「白左」观念的盛行,桑德尔的观点正好契合这个洪流。
但是这里我们不得不指出桑德尔的虚伪,或者说是悖论。
他说「在决定一个人对公共利益的贡献时,我们应该把评价标准从市场体系中收回来。」
那么请问,这样的方法适用于他自己吗?我们不期待他给予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自己本身就是市场最大的受益者。
他的书在中国大卖,他来中国讲学也受到高规格的接待,他来中国乘坐的高技术飞机,这些都是市场的成果。
更进一步,契合一下他们讨论主题的话,他享受到的这些技术,大部分都是社会精英带来的。
甚至可以说,能够知道桑德尔名字和买他书的人,如果暂且不直接算作精英的话,至少是某个阶段「优绩主义」的胜出者。
他在访谈时说,当我需要做手术的时候,我会希望由一位资质良好的医生来主刀。让资质良好的人进入各种社会岗位,就是「优绩」的一种表现。
很明显,这是他从个人角度来思考问题的。
但是他紧接着话锋一转,讨论其「优绩主义」的黑暗面时,就把视角上升到了社会层面,认为「当我们开始将社会按功绩划分成败者和赢家的时候,优绩变成了一种暴政。」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他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这种瞬间的转变,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他自己需要做手术的时候,希望最好的医生来主刀,但在分析其他问题的时候,就从社会角度来思考,认为别人也这样做,就变成了坏事?这种矛盾和悖论,在其著作中也很常见。
3.优绩主义没有错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从奥运会,到平时的足球、篮球、乒乓球,我们生活中那些最精彩的赛事都是采取绝对的「优绩主义」的竞技方式。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决出冠军,这些赛事还会有人去看吗?还会有人参加吗?还会形成全球的市场吗?
而生活和比赛其实并没有本质不同,我们很难想象,真实生活中的桑德尔,在观看比赛的时候,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他们不该采用优绩主义的比赛方式,这样的方式太不公平了,那些运动员们为什么要如此努力?
很明显,这个想象的场景,和桑德尔自己说的希望资质优良的医生给他主刀是一样真实。
它们都同样反映着桑德尔的虚伪、无知和割裂。
真实生活中的桑德尔,和坐在那里大谈“优绩主义”的桑德尔,完全是两套不相容的思想体系。
另外,哈佛大学虽然是私立大学,但美国联邦政府还是会给他们拨款。
根据公布的财报,2020 年哈佛大学的总收入是 54 亿美元,其中 11% 约 6.16 亿美元来自了联邦政府拨款。
也就是说,桑德尔教授在哈佛,吃的也是一部分财政饭,所以他既缺乏对市场的真实认知,也缺乏对竞争的切身感受。也许这正是他固执地坚持反市场观点的原因所在。
最近,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高中决定调整他们的课堂评分标准。
新的办法要求学校提高非裔美国学生的平均成绩,并降低「成绩更好的亚裔、白人和西班牙裔」学生的分数。
黑人学生缺课、在学校行为不端或未能上交作业都不能扣分。
这样的做法符合桑德尔的主张,但坦白讲,这样的高中哪个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如果哈佛也变成这样,哈佛的名声和品牌还能保得住吗?
这个对谈中的另外一位教授,提出了一个「悬浮」的概念。
他认为,现在的人们:
就像蜂鸟疯狂地挥动的翅膀,只是为了在空中停留,你不能有哪怕一秒的放松,不然你就掉下去了,你不能出局,不管胜利的几率有多低。
这给年轻一代带来了巨大的焦虑、迷惘和心理压力。
他给出的建议则是:
第一,冷静地、勇敢地从这种拜物教中走出来,珍惜自己的人生,然后去享受你想做的事情。
第二,认识到维持这种拜物教的社会机制,它们会主导我们的社会生活及自我认知。
问题的现实在于,如果真是一只蜂鸟,它也不会一直停留在空中,它飞累了也会找地方休息,并不是一停下来就掉下来。
作为比喻可以理解,但比喻有时候无法准确传递思想。
另一个现实悖论则是,这种主张从拜物教走出来的想法,恰恰是来自他们两位精英的引导。
那么他们这两位精英算不算是桑德尔笔下「傲慢的精英」呢?这两位精英的建议到底要不要听呢?
4.你应该努力成为精英
我的建议是,不要被他们误导,你应该努力成为精英。
首先,你需要认识到他们的虚伪和割裂。当然这里并不是攻击他们做人的虚伪,而是他们立论、论点和论据的虚伪,他们真实生活和对谈时观点的割裂。
其次,你应该比他们更具备经济学常识。
最基本的一点,比赛冠军只有一个,资源的稀缺永远存在,竞争永远存在。
竞争永远不会消失,只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如果他们主张的「优绩主义」消失,那么一定会有其他的竞争形式出现。
而这种新的竞争形式,未必就更公平。
最后,你应该建立正常的市场观念。
桑德尔名气很大,但这种名气仅限于知识界。
绝大部分人不知道他是谁,他们更不关心什么「优绩主义」、「拜物教」等等这些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下个月房租在哪里。
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这不是「拜物教」,即便是每天都在关心怎么挣钱,那也不是什么「拜物教」。
给他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别人的需求,自然会获得市场的回报,会挣到钱。
这个过程,既是个人努力奋斗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个人和社会并没有割裂,也没有必然的矛盾。
能够通过满足他人、通过市场赚到更多钱的人,就是精英。
很显然,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精英越多越好。
纵观桑德尔等人的观念,他们常常把社会挂在嘴边,鲜有提及产权问题。
很明显,他们常常把本应产权范围内自主决定的事,泛化为社会问题,喜欢用「社会」这个主语,代替原来的产权人。
缺乏产权观念,这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看清这些基本问题,你不需要是教授,不需要他们那些光鲜的头衔,你的学识和认知比这两位教授更强。
祝你也早日成为精英。
推荐
欢迎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加入经济学课程——“零基础 无数学 你也可以学好的经济学”,尤其是逻辑彻底,让人折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助你打通经济学思维的任督二脉,享受三观重建的快感。多一个人了解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一课经济学,智慧集结号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经济学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