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上学时学的东西,哪些现在还在经常用?哪些早都还给了老师?”
这个问题,是我在阅读戴维·帕金斯的《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本书时,反复在思考的。
这本书早就由出版社寄来放在了我桌前,却一直没时间仔细去看它。
直到前些天我应邀去参加惠灵顿国际学校的教育节演讲,遇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王殿军校长,而他的演说主题正是围绕这本书来的。
听王校长说了半小时,感触颇多,回家第一时间打开书细细读了下来。书写得稍有点难懂,但里面一直贯穿的核心道理却反人深省。
我们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哪些内容算是有用,而哪些其实并没有生活价值?
这么一回忆,好像还挺扎心的。感觉好像每个人都学了不少“无用”的知识。
比如在书中被作者反复吐槽的“二次方程”,就属于那种上学的时候恨不得学出花来,各种题型勤恳练习、多难的题也要想破脑袋求个解,但结果呢?想想自己好像毕业后就没用过二次方程了。
如果从经济学里的“投资”与“回报”角度来看,这样的学习投资回报率的确是太低了。那些根本“用不到”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生活价值,那费劲吧啦地学,不就等同于在浪费时间么。
正因此,才有了作者戴维·帕金斯的这本书《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以及贯穿全书的思考:
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知识?
正像他所说的那样,“我们教授了许多没有学习价值的内容,更忽略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知识。”
或许这也是作者在开篇就表明自己观点的原因:
“教育者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学生真正能够从中学到什么?”
要说起来,《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其实就是作者戴维·帕金斯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过程。
为什么强调是“探索”呢?因为,作者并没有就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清单”式的标准答案。
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每个特定时刻都有许多东西值得学,对于不同的职业角色、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能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而这也就注定了,“什么样的知识值得学习”这个问题并没有完美的答案。
比起寻找答案,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途径,和一次展开深入讨论的机会,让我们可以从“生活价值”这个维度去思考,“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
坦白说,这本书并不算好读。也许是翻译的缘故,也许是作者想要把这个问题聊得深一点的原因,总之阅读起来并不是很流畅,经常会遇到卡壳的地方,需要反复读、仔细琢磨。
不过,还是有一些能触动自己的地方。那就照旧,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传统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
书中,作者分析了传统教育过分重视以下三个方面,而忽视了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内容:
过于关注学业成就,忽略相关性差距
简单来说,就是过于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特定内容”,是不是“获得了学业成就”(我的理解是分数、学历等等),而很少关注孩子们掌握的这些内容是否与“生活价值”相关,他们所获得的“学业成就”,又是“什么样的学业成就”。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地理,对于各个省的省会、各个国家的首都、世界主要的河流山脉等等,都是必背必考的内容。
而这样的知识,其实只能算是“描述性”知识。
如果从“对生活有用”这个角度来看,真正应该让孩子们学习的内容,更应该是通过“河流、海港、海洋等大型地貌的位置”来帮助孩子理解“它们如何在过去及将来成为塑造历史的主要力量”
这样的知识带有“因果推理性”,和我们所学的依靠背诵就能掌握的“描述性”知识不是一回事。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就是《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我当时读完这本书时候,真的挺震撼的,不是因为作者的观点,而是它给了我重新看待自己所学的地理和历史知识的新角度。
原来,我所学过的那些基本上被我忘光了的知识,对于我认识、看待这个世界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要是当时,能有老师也从这个角度来讲地理课和历史课,一定会让我有不一样的收获。
但即便是现在,老师也很少会从这样的角度来教授这两门课程。因为整体教育的考核标准,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而不是“学生是否会用所学内容理解生活、解释世界”。
不从根本上改变考核标准,可能很难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做出变革。
过于关注了解性知识,忽略知识内涵的掌握
其实,我更愿意把这一条当做上一条的延伸。
刚才上文我们提到过的那些课本里的地理知识,其实就属于了解性知识,属于“不用特别深入地理解,知道就可以”。
这些知识当然也很重要,但是在当今这个检索信息再便捷不过的网络时代,如果只是花大量时间用来仅仅记住这些了解性知识,而非去探究知识的内涵,其实也是在浪费时间。
另外,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了解性知识还特别容易被遗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知识是以说教的方式被教授的,并非是在激发积极性的自然情境下,让孩子通过思考和理解习得的。
过于强求专业知识,忽略与生活有关的“软知识”
就像作者所说的,“基础教育应当塑造业余的专家,而非强求专业知识。业余的专家能够自信地、正确地、灵活地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
那什么叫做“业余的专家”呢?
举个书中的例子,就拿数学来说,多元线性回归、因素分析这类高级内容,可能就更偏专业知识一些。但平均数、标准差等等统计和概率学中所学的知识,更“具有生活价值”,基本上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运用需求。
所以,想要培养一个业余的专家,就该分配更多的精力去教授这些“更具有生活价值”的软知识。
如何判断所学的内容是否具有生活价值?
关于“哪些知识才是具有生活价值”的这个问题,虽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却为我们总结了四个判断标准。
符合这四个标准的学习内容被作者称为“全局性理解”,是一种不同于填鸭式教学、更为生动灵活、更具有适应性,能让孩子更为积极主动的用来理解与我们生活的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内容。
下面咱们来具体聊聊这四种全局性标准:
1、 深刻见解方面
以呈现不同世界运转机制的角度,来理解物理、社会、艺术等学科。
2、 行动方面
能够知道我们采取有效的专业行动、社会行动、政治行动等等。
3、 伦理道德方面
可以敦促我们变得更有道德观、更有人性、同情心、更愿意规范自己的行为。
4、 机会方面
这样的理解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需要、都实用。
按照作者总结的,咱们来套用一下。书里作者举了个挺有意思的例子,讲的是他曾经去观摩两节生物课的事情。那两节课的教学主题,分别是“有丝分裂”和“生态适应”,授课的方式都挺新颖的。
讲“有丝分裂”的老师设计了一堂“舞蹈课”,让孩子扮演细胞的各个不同部位,从教材中所阐述的有丝分裂步骤提取线索,自编舞蹈,来演绎细胞物质重组、形成子细胞的过程。
而“生态适应”这堂课,老师则让孩子们都来自己“设计一条鱼”,让孩子虚构一条适合生活在某种生态环境下的鱼。
这样孩子们就需要思考鱼的形态是什么?食性如何?这条鱼如何适应环境从而生存、繁殖?
可以看出,两堂课老师都花了心思,从形式上来讲都很不错。但作者还是从“生活价值”这方面进行了重新的考量。在作者看来,有丝分裂可能并不是一项能对生活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咱用作者的四条标准分析下:
  • 深刻见解方面:有丝分裂的确算是生物领域内技术性理解的基础部分,这一条还算符合。
  • 行动方面:有丝分裂几乎不能支持学生为任何事情做好准备。
  • 伦理道德方面:这一点来看,有丝分裂并没啥指导意义。
  • 机会方面:有丝分裂被用在生活中,用来解释、理解生活的机会非常非常少。
所以,“有丝分裂”更符合“了解性知识”,老师可以教、学生可以学,但不用如此大费周折、花这么多的精力。
但“理解生态适应”显然对我们的生活更具有价值,比如旅行时遵守各地的规则,禁止携带水果出境等等这些日常之事可能都和这个概念相关。
但就我的理解来说,与其说“全局性理解”是判断“学什么”的标准,不如说是一个“怎么教”的工具。
传统教育中的学科知识,完全可以依照这四个标准进行“重构”,让看似不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变得更“有用”。
比如给孩子讲解二次方程,着眼点不是在让他们达到灵巧地完成复杂的代数计算,而是让他们学会使用二次方程来看待世界,这样的变革可能更容易接近作者理想中的“教育面貌”。
怎么学:开放性问题的重要性
知道了学什么,下面一个问题,就该讨论一下“如何学”了。
作者强调了提问对于理解性学习的重要性。在所有类型的提问里,“开放性问题”最能帮助孩子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也最具有“生活价值”。
尽管现在的课堂上并不缺问题,但很遗憾,大多数问题都属于:
  • 回顾性问题:回顾知识和信息
  • 程序性问题:用以指导班级练习
相反,用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开放性问题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且,传统教育里,提问的人通常是教师,而且提问被视作一种方法。
但作者认为,开放性问题的提问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且问题本身也可以是内容。言外之意就是,不为了追求终极答案,而是更重视为了解开答案而进行探索的整个过程。
书中有个例子,对我触动挺深的。
作者借用了历史课里面的一个普通问题:“引发工业革命的3个因素分别是什么”来帮我们学习“如何进行开放式提问”。
记得自己上学那会也回答过这个问题。可能这个问题看似还挺开放的,并非让我们简单的回答“是”或者“不是”,但“3个因素”就意味着只求一个确定答案,而非自由流畅的探究。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修改提问方式:
“你认为,引发工业革命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显然,这种问法更具有引导性,不过作者认为它的鼓舞性还不够。所以,作者进一步完善了对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
“全世界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文明的成熟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们也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突出的科学成果,甚至产生了大量巧妙的装置。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那些文明之中,而是出现在这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区呢?”
这么一问,简直让人眼前一亮。综合性、高度、深度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单单是学习“工业革命”这一节或者这一章内容,可能需要纵观整个世界历史进程来进行探索和分析,甚至可能需要跨学科进行解释。
想起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伊西多·拉比曾经说过的,“大部分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都会问一句:‘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吗’但他的妈妈当年问的却是:‘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不过,我想这样的提问方式对教育者来讲还是要求颇高的,而且作者也强调,希望学生能成为提问的主体。这也就要求,教育者必须能引导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而作为父母,可能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带着孩子去思考和探究。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小方法,我觉得还挺实用的,分享给大家。那就是,当我们想要提问时,试着用“假如不是呢?”来作为开头。
比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经典定理的时候,提问“假如不是三角形,而是四边形、五边形,还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吗?”、“假如不是平面三角形,而是球面上的三角形”……
“假如不是”的问题,可以让学习者能够不受目前直接面对的任务所限制,思考不同情景,并且更进一步探究相关问题。
当然,关于开放性提问,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方法,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真正的学习,需要经历五个阶段
正如作者所说,“只有将不同知识联系在一起,并用于指导实践,这样的学习才是有生活价值的”。
所以,作者总结了真正的学习所不可或缺的五个阶段:
1、 学习即理解,理解即思考
有效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必须做到透彻地思考这个主题、考虑主题相关的内容、利用主题进行发散性思考。只会做练习题、背诵或者记忆书中的内容,并不算真正的理解。
2、 学习即运用,把你的理解和思考用起来
举一个书中的例子,我们都学过法国大革命。但回想一下我们当时是怎么学的呢?好像就是了解一下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把重要的事件记下来,年代、意义背诵下来,然后就算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法国大革命却成为了他认识世界的一个“出口”。“通过了解法国大革命,我理解了各种世界争端的普遍规律,比如缺少自由、贫穷、赋税过重、经济疲软、宗教与世俗政权斗争或社会不公等因素是如何成为战争导火索的”。
显然,对于这样的学习者来说,法国大革命不仅仅只是一堆繁杂的事实,更提供了一种看待事物的透镜,而这样的学习方式,才可以算是具有生活价值的。
3、 学习即注意,不是“过度联想”而是“未曾联想”
很多时候,我们的头脑里往往充斥着很多“僵化”知识。举个例子,比如书中有个脑筋急转弯题:
很多人,都只关注了marry这个单词最常用的意思,就是“结婚”,而忽视了它的另一层意思,“证婚”。所以,其实刚才那个脑筋急转弯题中,这个男士只是个牧师而已。
我们对marry这个单词的理解,就属于僵化的知识。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作者认为,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地利用自己已经拥有的思维工具,联想、类比、批判性思维等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联想”。
4、 学习即感兴趣,全局性理解源于发自内心的渴求
要想让学习能够源于兴趣,就要多多挖掘知识的“生活价值”。当所学内容和孩子产生“关系”,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而且,每个孩子的兴趣和个人需求都会不尽相同,所以,教育者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5、学习即融会贯通,要学会进行知识迁移
“迁移”意味着学习者在某处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运用到完全不同的领域。比如,有人可以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供暖管道问题。比如通过学习越南战争,重新审视伊拉克战争等等。
现在,全球有许多学校正在进行的“项目式学习”、“交叉主题式学习”、“跨学科单元式学习”、“浸入式教学法”,其实都是在为“学习更具有生活价值的内容”而作的尝试和探索。
除了以上内容,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带我们重新认识各个学科。他的一个观点,让我对之前所学的东西有了耳目一新的看法,那就是:
“不同学科,代表着不同的认知方式”。
关于这一点,由于篇幅问题,小暖就不再展开讨论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书中去读一读。
书的结尾,作者再次点题,通过列举欧美国家对“未来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来阐述怎样才算“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多样化的个人能力和品质,比如思维能力、健康、学会学习;各类人际社会能力;公民意识;工作技能,比如良好的沟通能力、创业精神等等;各种思维能力,比如批判性思考、创造力、对因果关系思考的能力等等,都是未来孩子必备的素养和能力。
而这些内容,无疑也可以帮我们预见未来对孩子培养、引导的方向与重点。
可以肯定的是,继续延续过去那种填鸭、被动、刷题式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真的可能会让孩子无法胜任未来。
“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由此来反映我们对将来可能发生什么事的推测,并且借以强调能够应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的灵活知识。”
王殿军校长在演讲中也多次提到这一点,他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定要马上改变,刻不容缓。
就像书中说的,“日渐发达的沟通技术和交通系统正将整个世界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许多国家出现明显转型,从制造业又再次转变为服务型和信息型经济。要想让孩子在未来有效地参与其中,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育”。
正如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在悄然改变着整个世界,并且这样的改变将会在未来许多年依然具有连绵的影响力。
我们的孩子又要以怎样的姿态、怀揣着怎样的武器,去应对这样的变革,去为那个不曾打开的大门背后的新世界做好准备?
这都需要家长、教育者去认真思考。
我很喜欢书中的这段话:
“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更应当是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里面内容的好奇心”。
也许,只有心向着未来,扎根于生活,那样的学习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而真能看明白这些,且身体力行去尝试做的家长和孩子,才能得到有益的收获。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