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42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我是一个很少拍照的人。
之前旅行的时候,去到著名景点,看到美好的风景,同行的人都在忙着拍照,我一般就是站在旁边默默看着。因为对我来说,用心去体验当下,抓住每一瞬间涌起的感叹和念头,把更多的信息写到记忆里面,比拍照留存下来更有意义。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我一向不太喜欢过度地依赖外物。在我看来,把自己的回忆,想法,感受,抑或是喜悦,快乐,满足,等等,寄托在身外之物上面,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它们很可能不会一直伴随你,你终究会和它们分别。
在我们生命的漫长历程里,唯有被写入记忆和思想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我的生活非常简单,可以说一直身体力行地践行极简主义 —— 既没有太多的物质,也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纪念或藏品的东西。包括各种各样的收藏,以及关乎个人生活经历和回忆的事物,全都付之阙如。它们都存在我的脑海中。
这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生活理念:不去追求过多地占据实体的空间,而是追求把精神空间尽可能地做延伸。唯有自己真切的感受,拥有的回忆,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才是能够信任,值得追求的。
极端情况下,一个人,一台电脑,连上互联网,就可以实现我想要的一切 ——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不过,经常读我文章的老读者,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强调一点: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跟这里是不是矛盾了呢?
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话题:我们究竟应该内化什么,又应该外化什么?如何处置我们的记忆,知识,数据,乃至于生活?
许多人在阅读、学习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他们喜欢做笔记,追求把更多的信息记录下来,追求把笔记做得很好看、很详细、很专业,可能还要加上插画,做成导图,等等。
这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好习惯,但实际上,它可能会有反作用:过度地依赖笔记,追求把信息外化、保存下来,可能反而会让大脑更加记不住东西。
为什么呢?因为大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节能。一切需要消耗能量的东西,它都会下意识地排斥;一切更加节能的路径,永远都是大脑的首选。因此,一旦你把信息写下来、保存下来,对大脑来说,就相当于这条信息已经得到了充分、妥善的保管,不再需要保持在脑海中了。那么,它就会倾向于把它清理掉。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谷歌效应」:一旦我们意识到「这条信息被储存起来」这件事本身,我们对这条信息的记忆力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所以,我经常看到,有些学员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笔记,但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记不住。需要用到什么,还得临时去查、去找。一旦查不到,就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反过来,我有个朋友,几乎从来不做笔记,但记忆力特别好,看过的东西都能记住,学到的东西也忘不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很简单:并不是我们记下的东西就变成了我们的,不是的。反过来,是经过我们思考的东西,才会变成我们的。
举个例子:
你今天读一篇文章,看到一个感兴趣的知识点,立马把它做到笔记里,写得很全面、很详细 —— 这有用吗?其实可能没有用。因为,如果你记下来之后就再也不管它,你很可能会忘掉自己看到过这个知识点,于是当你需要它的时候,你也无从查起。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先不要急着把它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而是:先在脑海中对它进行思考,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讲清楚,想一想,关于这个知识点,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地方,找个时间去查阅资料、询问别人,把它彻底弄懂弄透。
然后,再把思考过程中的关键词记下来,让自己知道:这个知识点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注意的,我对它的看法和思考是什么,如果需要进一步引用、可以从哪些渠道去寻找相关资料,等等。
换句话说:我们记录到笔记上面的,应该是什么呢?是我们思考之后的结果。只是因为这个思考过程比较复杂,我们担心以后被自己淡忘掉,才需要用关键词把它摘录下来而已。
这当然是一个费力的过程 —— 大脑永远都是不喜欢思考的。为了不去思考,它什么都做得出来,当然也包括把外化代替思考,把记录这件事本身,当成内化。
所以,我们需要培养的,其实是把思考变成一种习惯。去找到思考的乐趣,让思考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成为大脑的「下意识反应」。然后,再把那些经过思考筛选和咀嚼的信息,外化、保存起来,留下自己思考的印记。这才是有效的学习过程。
只有经过你思考的东西,才能成为知识;否则,它就只是与你无关的信息而已。
很多年前我去旅行的时候,在某个园林里面碰到一行行色匆匆的人。他们拿着相机,到了一个地方就匆匆拍一堆照片,然后立刻去下一个地方,毫不停留。
后来,我跟他们攀谈的时候,了解到:他们的行程安排得比较紧,一天之内要跑好几个地方,所以他们的计划是,到了一个地方,拍照,然后赶紧去下一个地方,等回家了再看照片、晒照片。
在我看来,这多少有点买椟还珠了。既然时间这么紧,为什么还要急着跑那么多个地方呢?不如把时间匀到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景点里面,好好体验一番,岂不是更有收获?
不过,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常见: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追求「囤积」,把持有当成拥有,把数量当成目标。
想一想,有多少资源、信息,被你收集和囤积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动过?
有多少书籍、文章,匆匆扫了一眼,大概了解大意之后,就再也没有认真读过?
有多少地方,你只是蜻蜓点水般走了一趟,对它们的印象都停留在照片、视频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囤积其实是什么呢?是一种存在主义焦虑。我们之所以喜欢囤积,是因为我们存在一种不安全感,不知道周围的环境会如何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走向何方,因此,才会有一种默认思维,那就是:积累更多的东西,收集更多的东西,兴许有一天它们就能派上用场呢。
但是,囤积的东西真的有意义吗?理性来看,我们都知道:一个信息如果堆积在外部空间上,从未进入过我们的大脑,从未被我们咀嚼、体验和消化,它对我们来说就跟「不存在」没有区别。
所以,这几年里面,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自己对新信息的囤积和收集,转而把更多的注意力用在消化它们上面。其实,不用去追求把它们「全部消化」,只要专注于在这个过程中,你产生了什么想法和感受即可。这些偶然迸发出来的火花,才是它们真正的价值。
一本书,如果你读不完,那就看你感兴趣的地方就好;一篇文章,如果不喜欢,能从里面获得一个知识点也行。你所收集的东西,如果不能跟你产生联系和碰撞,那么不妨把它丢弃掉。留下来的,都给它一个留下的理由,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成为思想的外化延伸。
让思维像一艘船,漂浮在种种信息和事物所构成的河流上,在心有所感的时候,捕捞起偶然的想法和感受。
解答存在主义焦虑的钥匙,就在于人的超越性,亦即把我们的人生作为目的,选择一个方向,并将一切用来哺育它、喂养它。把种种外在的信息和内在的思考,整合起来,编织起来,组织成自己的叙事,把它们融入自己的人生之中。
人生由无数的「当下」所构成,唯有每一个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也唯有每一个当下的体验和想法,才是有价值的。
之前我讲课的时候,有不少同学说:我也知道要去复习知识,但我总觉得,它们都是「旧知识」,复习了一会就很容易分心,总想着去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这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我们总是在凭借着「新鲜感」去行动,很少能够真正地感受自己的内心,沉浸进去,体验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反应。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样东西感兴趣,只是因为它再当下对我们来说是「新鲜的」。但一旦这种新鲜感过去了,我们对它的兴趣就会急剧下降,从而,再也提不起兴趣去体会它、思索它。
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这个社会的变化实在太快,我们都处于一种「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的焦虑之中:我们担心在我们没有留意的时候会错过些什么,从而被社会抛下,因此,我们不得不时刻紧跟着「新鲜感」,把它作为我们定向的圭臬。
因此,一旦我们面对着已经失去了新鲜感的事物,我们就很容易感到无聊,失去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在生活中,我们的注意力会更容易涣散,更容易陷入走神和分心之中,让思绪漫无目的地游离,从而启动DMN —— 而DMN往往是跟更高程度的「不快乐」挂钩的。如同2010年一篇经典论文的题目: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闲逛的大脑,也更不快乐)。
为什么?因为,当我们启动DMN时,出于安全的需求,大脑往往会更容易把更多的负面信息「打捞」出来,让我们注意到它们,避免陷入危险之中。这样一来,我们就会体验到更多的负面信息,当然也就会更不快乐。
那么,为了避免自己分心而带来的不快乐,我们又不得不去寻求更高「新鲜感」的事物,用这种新鲜刺激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把我们的目光从内在转移到外在,从而暂时从DMN中抽离出来。
这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追逐新鲜感,导致我们难以专注;难以专注导致DMN更频繁,带来更多的不快乐;为了抑制DMN,需要追逐更多的新鲜感,来填满我们的注意力间隙,让大脑「无暇他顾」……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也许可以试一试,有意识地关闭对于外界信息的追逐和探索,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事情上。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列一张清单,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未完成的事情,列出来,一项项地安排时间,把它们处理掉。
有空的时候,整理自己收集的事物,记录的笔记,零散的回忆,写下来的随感,让大脑转动起来,去咀嚼和反刍它们,让大脑适应这种慢下来的生活,不用一直生活在快车道上。
试一试沉浸在手头在做的事情上,一旦感到注意力转移开,就轻柔地把它拉回来。让自己专注去感受行动给自己带来的反馈。专注吃饭,专注工作,专注跟朋友聊天、谈心。
让自己适应这种投入的、沉浸的状态,像是把头扎进水里一样去生活。
对内抽离,对外沉浸,这是我这几年给自己定下的生活指导法则。
最后,再简单聊一聊: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生活中产生的信息?比如,过往的种种数据,工作的文件,跟朋友的照片、邮件和聊天记录,写下来的目标、想法和待办事项……它们随着时间推移日复一日地壮大着自己,成为我们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一个简单的原则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客体,它们只有在抵达一个大脑时才有价值。如果永远不被人看到、挖掘到、体验到,它们就是一堆没有意义的数据,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影响。
你可以把它们保存、备份起来,但这不会产生任何价值。更有用的做法,也许是思考:如何把它们转化成行动,让它们能够抵达其他人的大脑和思想,被别人感知到、体验到、获取到。
比如:
把你生命中那些难忘的、有趣的经历讲出来,分享给别人,让别人体验到你的回忆和感受。
把你想做的事情、想完成的成就拿出来,着手去安排,在生活中每一天、每一周去推进,一次推进一点点,如同播下一颗种子,让自己看到它在成长。
把你的想象和梦境画下来、做出来,变成一个个故事,让它给别人带去温暖、力量和慰藉。
把你的见解、经验、观点和心得写下来,传播出去,让它们帮助到更多的人,影响到更多的人……
这才是让这些信息和思想获得永久生命力的最好方式。
——  闲聊时刻 ——
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所有的信息,只有当它们进入我们的大脑,经过我们的思考和审视,才有价值。摄入、囤积起来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它们对我们来说,就跟不存在一样。

并不是我们所囤积、所拥有的事物构成了我们的一生,而是我们的思考、感受和体验,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因此,多让大脑去消化,而不是停留在摄入。
在这个基础上,再把它们分享出去,传播出去,让它们抵达更多的大脑,触及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是我的生活观念,也希望能跟你共勉。
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文章:

THE END
-  晚  安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