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熟,是个不断离开的过程。
作者:花橙;主播:罗文
来源:富书生活馆(ID:shgfrc)
迈克尔·杰克逊曾送给科比一本书,科比读完深受激励,动情地说:
“它鼓励我摆脱世俗牵绊,坚持走自己的梦想之路。”
这本书就是《海鸥乔纳森》。
它在出版前,曾被退稿19次。
作者理查德·巴赫屡败屡试,才让它走到读者面前。
但这部不被看好的作品,却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成为当时美国最畅销的书。
38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第一次打破《》以来的所有销售纪录,成为世界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至今全球销量超四千万册
书中讲述了平凡而不平庸的海鸥乔纳森,一路跌跌撞撞着成长的故事。
乔纳森滴过汗,流过血,遭同伴嘲笑,不为父母理解,但它依然顶着各种压力前行,终于走到梦想的彼端。
它借由乔纳森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熟,是个不断离开的过程。
有时候出走,是人生必然的选择,它不意味着逃避,而是另一种前行。
走出“信息茧房”,提升认知层次
乔纳森生长于一个传统的海鸥家族。
对这个家族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吃。
为了吃,它们探索出一条稳妥的觅食模式:
在陆地上栖息,或在海面上低空低速盘旋,等待出海的渔船满载归来。
当同伴发出食物信号,它们便争先恐后地飞向渔船,与成千上万只海鸥争夺一点吃食。
有没有更好的觅食方式,它们无从得知,也不费劲思考。
它们不练习飞翔,因为在传统观念里,海鸥飞也是为了吃,高超的飞行技巧纯属多余。
但乔纳森不一样,它天生热爱飞翔,也肯动脑子。
它想,如果海鸥能飞上高空,或俯冲入海中,可以吃到天上和海里的食物,就不必去渔船上抢小鱼小虾。
乔纳森还认真向其他鸟类学习,经过观察它发现,猎鹰之所以能捕食地面上的鼠类,是因为长着短翼。
为了模拟短翼,它收起翅膀,只用翼梢飞行,成功实现了流线型高速俯冲。
如此一来,它可以潜到海面下3米,捕食珍奇鲜美的鱼。
它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并用行动去验证。
当别的海鸥认为它们无法在黑夜飞行时,乔纳森独自掠过海面,看月光和灯光在波涛上跳跃。
当别的海鸥认为传统方法能葆有寿命时,乔纳森证明了,保守和无趣恰恰是它们生命短暂的原因。
哈佛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曾提出一个概念:信息茧房,熟悉而不假思索就接受的信息,像蚕茧似的蒙蔽我们的视线,束缚我们的大脑。
“信息茧房”是阻碍认知发展的巨大障碍,在它的影响下,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无知生自负,越自负越会将新鲜信息拒之门外,如此恶性循环。
走出“信息茧房”,是“有知”的第一步。
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走出“温水区”,不断突破界限
当一只青蛙被扔进温水,它不会像在沸水中那般马上跃出水面,而是惬意地待在里面,直到被逐渐升温的水烫死。
“温水区”不是温柔乡,是理想堙灭的地方。
乔纳森也曾差点掉入“温水区”陷阱。
它的父母看不惯孩子“不务正业”,苦口婆心劝它别折腾,舒舒服服地吃口饭。
孝顺的乔纳森决定听父母的话。
它和别的海鸥一样,成天坐等食物出现,再尖叫着与群鸥一起抢。
但渔船的残羹僧多粥少,身体孱弱的老海鸥抢不着,饿得皮包骨。
乔纳森意识到,所谓的安稳,其实是一场假象。
它头也不回地再次冲向蓝天。
乔纳森尝试突破海鸥的飞行速度,它飞上300米的高空,笔直朝波涛俯冲,在一次次身体失控中,它领悟了控制速度的窍门,创下海鸥飞翔时速的世界纪录。
接下来,它又飞向600米、1500米的高空,垂直俯冲。
艰难的挑战让它差点丢了性命,但最后它成功了。
乔纳森飞得越来越高,速度也越来越快。
它还学会翻筋斗、快速旋转等飞翔技巧,成为世界上第一只会特技飞翔的海鸥。
有了这身本事,乔纳森可以轻松觅食,再也不担心饿肚子,它的寿命亦得以延长,远比其他海鸥活得久。
后来,乔纳森遇到另一个鸥群,它惊讶地发现,这里每只海鸥都身怀绝技。
它千辛万苦练来的技术,在它们面前都是雕虫小技。
乔纳森再次化身谦逊的学徒,它还有太多东西要去学习。
有人说:“舒适区正如猪圈,一旦落进去,看似蛮舒服的,有吃有喝有烂泥打滚——但这所有的舒适,都需要你来买单。”
这几年,现实世界的风云变幻不断警醒着岁月静好的人,我们曾以为的稳妥大厂纷纷裁员,有的城市甚至连铁饭碗也开始降薪。
正如作家斯宾塞·约翰逊说:“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面对变化,我们能做的,是晴天修瓦,顺境绸缪,提高自身的“反脆弱力”。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睡觉,而是折腾自己。
当能力稳步提升,方可真正稳定。
走出“乐队花车”,寻找同频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就被身边的人影响,思维与行动和他们趋于一致。
这即是“乐队花车”效应,就像在路上看到一队热闹喜庆的游行花车,不由自主想跳上去。
在这种心理机制干预下,要坚持做自己,需要莫大勇气。
当乔纳森发现更高效的觅食方式后,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一开始,它满心欢喜地想把自己的探索成果告诉所有海鸥,让它们也能通过飞行练习,获得食物自由。
岂料迎接它的,是一场批判。
长老和鸥群们认为,乔纳森的行为任性且不负责任,冒犯了海鸥家族的尊严与传统。
它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回归群体,循规蹈矩;要么恩断义绝,自生自灭。
乔纳森选择了后者,它悲伤地离开从小生活的鸥群,独自飞往远方的断崖。
不知孤独地生活了多久,乔纳森在一次飞行中,遇到两只技艺高超的海鸥,并跟着它们去往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儿所有海鸥都有一个信念:飞得最高的海鸥看得最远,飞翔没有极限。
它们都专注于最爱的飞翔,致力于让飞行技术日臻完美。
在原来的鸥群中,乔纳森是寂寞的,没人与它并肩作战,没人可分享成功的喜悦,甚至没人理解它。
而新世界里,它有老师,有朋友,它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那是心灵上的默契与相通。
很多年后,飞行技术已经出神入化的乔纳森变成了海鸥中的传说,被尊称为“伟大海鸥之子”。
而乔纳森冷静地旁观这一切,现在它只做一件事:找到同样被驱逐的海鸥,并将它带到同类之中。
知乎上有个问题:与身边人格格不入是种什么体验
有个高赞回答是:“想法无人理解,热血换来冷漠,连呼吸都是错的。”
若为了合群一味迎合,放弃自我,既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也辜负了自己的初心。
一个人的优秀,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都是有罪的。
此时不妨跳下花车看看,世界那么大,总会遇到相似的灵魂。
俗话说:“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别开生路,海阔天空
乔纳森的老师曾告诉他:“任何数字都是一种局限,而完美是无止境的。”
一个人的成熟,也是如此。
约定俗成的理念,习以为常的做法,都可能是自设的界限,让人心安,也让人裹足不前。
但正如爱因斯坦说:“一旦我们接受了自己的限制,我们就能超越限制。”
与陈旧告别,才能生机盎然;
与安逸告别,才能乘风破浪;
与从众告别,才能卓尔不群。
点个在看,愿你我能坦然接受:
失去,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或许你还想看


作者简介:花橙 ,富书作者,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知乎@富叔,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书生活馆(ID:shgfrc)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