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孩子的这些“不听话”气个半死:


让他好好吃饭不要挑食,他反而更挑食了,但是嘴上却说不饿;


在别人面前动作很麻利,到了自己面前,干啥都慢得出奇;


生了二胎后,老大在家总是各种调皮捣蛋,大喊大叫;


每次犯了错误,批评他,他总是虚心接受,但是屡教不改......


且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威逼利诱,他都不为所动,软硬不吃。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注意了,他很可能感染了“隐形木马”

大家都知道,电脑最怕被“木马”病毒侵袭。


它极具隐蔽性,又有超强的操控性和攻击性,只要感染上,就能成功地让你的电脑变成它想改写的样子,危害极大。



其实,不止电脑,人也容易被一种“隐形木马”盯上。


并且,这种“病毒”专挑年幼的孩子下手,只要感染,很可能就潜伏终生,还会不定时发作。


我所说的“隐形木马”,是一种心理“病毒”。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的术语描述它——“隐形攻击”。

1

隐形攻击:弱者的武器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墨菲博士这样定义“隐形攻击”:

弱势的一方用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

引起它的导火索是“隐藏的愤怒”。

它经常会发生在强弱不对等的关系中,一方如果受到攻击,就会感觉愤怒,想要反击。

但对方如果过于强大,弱势一方可能会无法直接表达愤怒。但这并不代表愤怒消失了,他会先把这种愤怒隐藏起来。

短片The Stained Club(《印迹俱乐部》)里的一个情节,将这种”隐藏的愤怒“描述得很形象。


剧中的小男孩,脸上总有蓝色印迹,并因此受到了小伙伴的嘲笑。

一天,他闷闷不乐地跑回家,问妈妈为什么自己身上会有印迹。


妈妈忙着看电视,没空搭理他,还顺手调大了电视音量。


等他再追问妈妈自己脸上的印迹是不是很丑时,妈妈不耐烦地把他一把推开了。


小男孩瘫倒在地,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大吵大闹。

他任由蓝色的“沙砾”慢慢将他包围,并侵入他的身体。


等他第二天出现时,脸上的蓝色印迹肉眼可见地增多了。


其实,这些蓝色印迹,就是小男孩“隐藏的愤怒”,也通常是更多敢怒不敢言或不想言的孩子“隐藏的愤怒”。

等这种愤怒在孩子心中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发动“隐形攻击”。

其实,说白了就是他们会采取“迂回作战”的方式:我对你不满意,但我表现得若无其事,让你看不出来我对这些很介意,但我会暗暗地报复你。

更可怕的是,隐形攻击者不在乎输赢,他们只在乎每一次报复的机会。有时候隐形攻击者也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表达不满和愤怒。

它的杀伤力,比直接攻击还大。

《隐形攻击》一书中,指明了这种心理的危害:

人们长期以回避的方式做事,终会变得不开心、并且常常有怨恨的情绪。

时间长了,会引发很多身体和心理的疾病。比如抑郁症、厌食症等,更严重的还会自我伤害。

被隐形攻击的人,也会因为隐形攻击者长年累月的回避,变得精疲力竭,甚至崩溃。

2

心理的“隐形木马”,咱家娃中招了吗?

既然“隐形攻击”害人害己,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识别?

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它的典型表现:

  • 拖延


表面顺从,暗地里拖延。

比如,吃完饭后,你让孩子去写作业。

他也乖乖地去了,但是总会做错几道题,等你检查的时候,他看似认真地请你帮他分析问题,其实根本没听进去你的讲解,就这样拖到了12点。
等下次再做同样的题时,他依然会错。

  • 冷战


遇到问题冷处理,不表达情绪。


比如,John的妈妈让他去扫院子,他就带上耳机听音乐,象征性地拿着扫把扫了几下他就回屋了。

  • 健忘


习惯性地忘记一些事。

比如,回家问他今天留了什么作业,他总是“诚恳”地回答:对不起,妈妈我忘了。

  • 撒谎


总会找各种借口,粉饰自己真正的动机。

比如,让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她就开始找肚子痛、腿疼、牙疼等等理由,哭着不想去上学

3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出隐形攻击的娃

其实,前面咱们也提到了,孩子的“隐形攻击”行为并不会一天形成。这种心理“病毒”有长期滋养它的特定土壤。

而这种土壤,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给孩子塑造的家庭环境。

那什么样的家庭,会更容易出现“隐形攻击”的孩子呢?

  • 过度要求完美的家庭


如果孩子在尝试完成任务时,父母的标准太高(太追求完美),或者父母自身缺乏足够的养育经验,长期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孩子就会学会退缩。

他们往往会在家里很顺从父母的意思,努力学习,但在学校里上课就会习惯性不举手,不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等~

  • 长期暴力或冷暴力的家庭


当孩子不遵守父母的规则解决问题时,父母如果经常会爆发、生气、息事宁人、摔门而出,或者说“没什么”(带着一个生气的微笑)。


那么,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获得一种心理暗示:“愤怒是不好的行为”,长期下去,他就会压抑自己的情绪。

再遇到不满的事情时,就会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曾经有一个妈妈每天上班前都会在牛奶里打一个生鸡蛋,让孩子喝下去。

孩子不想喝,妈妈就会不开心地说:“我这都是为你好。”

后来孩子干脆不表达不想喝的意愿了,每次乖乖地喝下去后,到了学校再去厕所呕吐一番。

  • 不及时回应孩子需求的家庭


婴儿会在九个月时,是对照顾者形成依恋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候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他就很容易出现隐形攻击倾向。

比如,放任孩子哭,不抱他等。

孩子长大以后,如果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也很容易引发隐形攻击。

比如上面的《印迹俱乐部》中,那个小男孩问妈妈问题时,妈妈忙着自己的事情就把他晾在了一边。


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不爱表达自己的看法,你问他什么,他都像闷葫芦一样沉默,或者干脆回答:“我觉得挺好的,我没什么意见。”

  • 不注重平衡兄弟关系的二胎或多胎家庭


家庭关系的变化也会经常引发“隐形攻击”行为。

这些孩子会担心他们已经被更优秀的弟弟或妹妹取代,父母的感情都重新投注到新生儿那里。


但又想成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所以不会表达真实的想法。

等父母不在的时候,他们会常常把弟弟妹妹弄哭,不小心被父母看到时,他们又会经常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不是我,是玩具不小心碰到了他......

其实,这几种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阻止了孩子的勇敢表达。

无论多忙,我们都应该好好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向他传达一些同理心。


对于渴望得到家长积极反馈的孩子来说,“站在他们一边”十分重要,要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就像《隐形攻击》中说的那样: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就会做更多的冒险和努力。


相反,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不够好,或得到的批评总是多过夸奖,那么隐形攻击就会成为他们的工具,甚至变成了一种习惯反应。


每个孩子都是脆弱的,也极容易被各种心理“病毒”感染,而父母就是为他们排除“疑难杂陈”的“主治医生”。


参考资料:

《隐形攻击》【美】蒂姆·墨菲、劳丽安·奥伯利,台海出版社




川妈说说



有了妹妹,过了最初的惊喜、蜜月期之后,小川偶尔也会表现出对妹妹的“攻击”态度。他不会真动手,但会用语言威胁,或者做试探性的姿态。因为之前设想了很多可能的场景,我知道,应该是他感觉到自己被忽视了,被替代了,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他不明说,也许是觉得那样会显得自己很小气或者掉价,所以选择用行动吸引我们的关注。我们看破也不说破,尽可能多陪他。把二宝交给老人,或者我和川爸分工,一人带一个。


只有我一个人,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我就带着二宝和他一起玩。我、二宝经常和玩偶整整齐齐坐成一排,听小川老师讲课、读故事。经过那些开心时光,就愈加明白,大宝并不是渴求父母排他性的陪伴,而是时刻放在心上的爱。


得不到他想要的爱,孩子就会伤心;而伤心会引发很多行为。


推荐阅读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被吼被打不说话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恶化的亲子关系背后,总有一对不成熟的父母


我是川妈,曾经的女博士,现在的大学老师。飘过美国、澳洲,目前坐标北京。


践行科学教育,追求自然养育,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