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我的一个德国华人朋友,在朋友圈po了一张娃画的飞碟。
她家儿子4岁半多,比饼饼大半岁。
我才知道,原来一个4岁小孩可以画成这样啊,我还以为能画成这样就不错了——
▼ 饼饼画的飞碟
娃的平凡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当然了,我觉得饼饼画得也很好(头顶避雷针),虽然飞碟简约了一些,但太阳光居然是彩色的!
她太会蒙了。
饼饼最近还画了一幅很酷的画,讲的是我们的房子被“一团巨人”拎走了,土豆先生(小猪佩奇里的角色)救了我们。
有情节,有冲突,有结尾,巨人是一团黑色的乌七八糟,代表邪恶与黑暗,土豆先生是彩虹色的,代表正义和希望,富有寓意,充满想象力。
我编不下去了,同是4岁娃,我还是觉得朋友家娃画得比较好看。
我知道,不能用“好看”和“不好看”去评判一个孩子的画,孩子画画不是为了符合成年人的审美。
虽然但是,抛开妈妈滤镜,还是得承认一个事,“有灵魂”和“符合审美”不冲突,孩子的画可以既有灵魂也符合人类审美。
我一直觉得,朋友的娃属于天赋型选手,有天赋就是有天赋,这个没办法。
直到和朋友深入聊了一通,我才明白,每个“有天赋”的娃背后,都有一个“有办法”的妈。
原来,是我的平凡限制了娃的天赋。
得到朋友的真传后,我受益匪浅,今天把这些经验也分享公号姐妹们。

虽说是二手经验,但胜在真诚,大家就不要嫌弃了。
1. 功夫在画外
“功夫在诗外”,以前我特讨厌这句话,觉得就是唬外行,把一个事说得很玄乎,让外行觉得插不进脚来。
后来发现,真不是唬人,很多事都是功夫在事外,比如画画。
朋友告诉我,她其实不懂画画,但是会引导娃仔细观察生活。
生活是很好的画画素材,用心观察,画画的时候自然就有素材。
比如,带娃等公交车的时候,看到路边一个很特别的房子,就和娃一起“拆解”这个房子。
这个房子是什么形状的?
房顶是什么形状的?
窗户是什么形状的?
窗户上面挂着什么?
你还看到了房子上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提出这些问题,就是引导娃仔细观察房子的每个细节,而不是停留在“我看到了一个房子”这种宽泛的印象上。
这样一来,下次娃说不知道怎么画房子,你就可以和娃回忆,上次咱们不是看到个房子嘛!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窗户是什么形状的?窗户上面有什么?房子上还有什么来着?
经过之前的互动提问和观察,娃对这些问题的印象会很深,画画就变成了一个“很具体”的事,有无数“着手点”可以下笔。
2. 技巧,教不出来
从朋友娃的画里,我发现了一个让我自尊心很受碾压的细节。
4岁孩子画的草,居然有两种不同层次的颜色。
我作为一个422月龄的中年人,你让我画草,我都不会画出这样的层次感。
我让朋友老实交代,这么高级的技巧,是不是你教的?你自己是不是背着我学过画画?
朋友说,她人生画画的巅峰时期,就是小学时候画美少女战士,她完全不懂画画。
但是,她注意到绘本里的草有不同颜色层次后,就会引导娃观察:
你仔细康康地上的草,正面和背面是一样的吗?还是一面深一面浅?下半段深上半段浅?
娃有了这样直观的认知,下次给草上色的时候,自然就get了“色彩层次感”的技巧。
类似的还有给果子的朝光面打高光,也是通过观察生活——获得直观认知——迁移到画面上,而不是在画的过程中手把手“教”出来。
3. 兴趣还能这么搞
兴趣重要,谁都知道,但兴趣不是你想有,想有娃就有。
朋友给我透露了几个激发娃画画兴趣的技巧,实操性非常强。
比如对娃说,你知道吗,画里的所有人和东西都要听你的,你让他们笑,他就得笑,你让他们哭,他就得哭。
平时总是大人说了算,娃一听,这不就等于翻身做主人了么,于是就特别积极画画,在画里称王称霸。
这句话不是套路娃,其实也传达了一个美术启蒙的观念:
怎么画,娃说了算,大人不要总是干涉,说一些废话,问你为什么这样画,你为什么不那样画。
和朋友的取经中,还有一点让我很惊讶,他们每周只画一幅画。
按照朴素的思路,你发现娃在画画上有兴趣有天赋,就会想好好培养下,尽量多画,甚至有些鸡血的家长会立规定,娃每天必须完成几幅画才能干别的。
以前我也以为,朋友娃一定花了大量时间在反复练习画画基本功,所以进步才这么大,达芬奇画鸡蛋的励志故事深入人心。
朋友告诉我,她对儿子的画画没有量的规定,几天不画也是常事儿。
她和儿子约定,每周有一次的固定“正式画画”时间,为了增加画画的仪式感。
娃非常期待那一天,也很珍贵这个“正式画画”时间,所以特坐得住。
4. 给娃一个抓手
引导画画这个事,真的要讲究“度”。
引导太多了,就容易变成手把手教画画。
为了画出一副“好画”,以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代价,实在本末倒置。
但是呢,如果你完全不引导,好像娃根本就没啥进步,画啥都说自己不会,让你来画。
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比如今天娃想画骑士,她就在网上找各种各样的骑士,问娃最喜欢哪个。
选出了娃最喜欢的一个骑士,然后她和娃一起观察。
这个骑士穿着什么,头上戴着什么,头盔是什么形状的,头盔上面有什么... ... 就像前面写的在外面观察房子一个道理。
然后开始画。
娃画的同时,她也画。
在画的过程中,娃一定会偷看妈妈是怎么画的。
不要紧。
他们并不会一笔一画地照搬,他们只是想有个抓手和思路。
画完一部分,和娃一起简单复盘,我们现在画了什么,它是这样这样的,上面有这个那个。
然后展望下一步,接下来准备画什么部分?
就这样一边拆解一边画,画新的部分之前,总是先问娃,接下来想画什么,画在什么位置,把创作的权利交回娃手里。
如果娃表示不会画,让你画,你就大胆给他们画几个例子,问他们喜欢哪一种,然后一起观察,拆解。
他看了你画的,会有一个大致的思路,然后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
你有没有发现,一说起美术启蒙,就容易走极端。
有人会一笔笔手把手教娃画,有人对“示范”如临大敌,坚决不给娃提供任何例子,觉得只要娃看了我怎么画,就一定会破坏想象力。
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中间还有个灰色地带。
5. 别迷信任何美术课
朋友和我坦白说,以前有报过美术课,录播课和直播课都试过,现在都已经停掉了,自己陪娃画。
对比下来,她认为直播课对娃的帮助更大,或者说,对老母亲的帮助更大。
与其说娃通过上课有了什么进步,不如说家长通过旁听,更懂得怎么引导娃画画了。
直播课的好处是,孩子可以一边画,一边和老师沟通,选择自己喜欢的元素,这对画画兴趣的培养很重要。
录播课就没有这种可能性,只能是孩子“跟着”老师画,但有时候孩子对老师画的东西并不感兴趣。
不要迷信任何美术课和机构。
同一个机构的老师,画画水平可能差不多,但是,教孩子的水平差距非常大。
朋友一开始遇到了非常会激发娃画画兴趣的老师,她的很多引导技巧都是从老师那学来的。
后来换了一个老师,只会告诉娃,“你在这画条线,然后在那画条线,然后把它们连起来,中间位置画一个圆形... … ”
没有“复盘”,没有“展望”,没有“把创作的权利交给娃”,娃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就是机械地一笔笔跟着画。
这么画出来可能更好看,但不是孩子需要的美术启蒙。
6. 你的“不擅长”也是优势
你们肯定猜不到,我朋友学的专业是——数学。
用她的话说,每次给娃启蒙数学,她都感到很绝望,胸口梗了一口老血。
但是,她带娃画画非常愉快,娃也很放松。
我挺理解的,哈哈哈。
她在画画上很业余,所以会抱着谦卑的态度,和孩子一起慢慢摸索学习,并且对孩子“卡住”的地方感同身受。
她在数学上很专业,由于实在太懂了,所以她理解不了娃为什么理解不了,对孩子“卡住”的地方感到不可理喻。
很多时候,你的“不擅长”也是一种优势。
对孩子来说,与其被你“专业”地俯视,他们更愿意和“业余”的你一起成长。
黛西@德国
黛西的小纸条
姐妹们,趁我还没忘,赶紧上来公布积木条的获奖名单。恭喜你们,奖品已经在路上了,等着收包裹吧。
没有中奖的姐妹不难过,以后还有很多抽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只要一直掺合,你的中奖绝缘体迟早会在我这终结。
黛西
黛西专辑精选
点赞“在看”,变更好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