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466 篇文章
题图:题图自于 pixabay 网站。
作者:ABCE诺友,温暖坚定的终身学习者和创业者,心态努力归零的白色海绵宝宝,觉知路上的2娃儿妈。本期内容来自诺言电台诺友档第39 期。诺言电台是一诺与宝藏诺友、奴隶社会作者们共创的音频栏目,扫文末海报可以领取畅听卡。

主播丨ABCE

剪辑丨海丰
亲爱的朋友们,这里是诺言电台,很高兴能通过声音和你再次相遇,我是今天的主播 ABCE。
今年的父亲节,你有没有给父亲准备礼物呢,他是不是还像往年一样,满不在意地摆摆手,说着"没必要",转过身,心里却乐开了花儿呢……
印象中的父亲,一直穿着干净的白衬衣,提着老旧的公文包,里面藏着的却是我五年级时送给他的笔记本……那应该是我从小到大收获的,为数不多的奖品之一。主页赠言的幼稚笔触,对比父亲后面刚劲有力的楷书,那时的我,一直心虚地叮嘱他,可千万不要在有人的时候拿出来用……
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据说转业回来的第一年,就拿着转业补助垫付全款为村子里通上了电,让一度没落的大家族在村子里开始备受尊重。
从部队转业到当地的银行部门,父亲和其他所有转业人员一样,是单位里做着闲职的大头兵,被默认去做保卫方面的工作。
但是要强的父亲,却选择在大家闲聊的时间,向会计大叔请教学习,回家后,通宵达旦地苦练算盘,两个月之后顺利地接手了银行的会计工作。
因为账目做的精准无误,并且写得一手好字,大头兵父亲被下来视察工作的行长一眼相中,不久便升职为副主任,然后主任,两年内连升三级,银行内部报纸大篇幅表彰报道,最后还被亲自委派到各个乡镇银行处理棘手的业务问题,成为了小县城里为数不多的传奇人物。
在父亲的光环下,一路成长的我,却总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高考,不出意外地没过二本线。
父亲不甘心,鼓励我去复读,还贴心地为我选择了百里之外的城市。
陪我办完入学手续,安顿好行李,铺好床铺准备离开前,父亲突然折回,认真地走到每一位舍友面前,双手合十,毕恭毕敬地弯腰 90 度,拜托大家照顾我,记得他说,我闺女第一次出门,在家被惯坏了,有时候脾气不太好,还请一定多多关照……
隐约记得结婚时,父亲也是突然一改往日对女婿的挑剔和严肃,语重心长地说了类似的话。
每一次,我的泪水总会忍不住地汩汩流下,再抬头时,看见的,却又总是父亲倔强离开的背影。
▲ 作者和父亲
退休后的父亲,承包了村里的鱼塘,过上了他曾经一度向往的"渔民生活"。
靠近农历新年的一天,他和几位叔叔去集市卖鱼。一位落魄的老人,着急忙活地经过摊位前时,险些摔倒。父亲急忙扶了一把,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人满脸愁容地告诉父亲,他刚刚有了大孙子,儿媳妇给了他一千块钱,让买些鱼回去准备孙子的满月宴席。可是,他才刚到集市转了一圈,就发现兜里的钱没了……
父亲二话没说,就把鱼赊给了老人。
“你信的过我?”老人满是疑惑。
“信得过。”父亲坚定地说。
“那我怎么把钱还给你啊?”老人还是不放心。
“五天后,还是这个集,我还在这里摆摊。”父亲指着脚下的摊位说。
“好,我一准来把钱还上。”老人背着沉甸甸的一大袋子鱼转身离开了。
“后来怎么样了呢……他还钱了吗,爸?”我好奇地追着父亲问。
“还了。”父亲一脸忧伤地望着远方。
“噢,看来还是真被偷了……爸,你可是又做了回大好人。”继上次父亲集市买笤帚,卖货的老爷子多找了好几十块钱,父亲赶紧分文不差地还了回去之后,这是我听到的,来自他亲自讲述的第二个集市趣闻和他做的好人好事儿。
“不过,后来听他们村里来赶集的人说,这个老人家还完钱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喝了农药,离开了。”
“啊?为什么?”我满是惊讶和不解。
“据说是儿媳妇一直在埋怨他丢钱的事儿……唉……”父亲叹了口气,接着说:“你以后结婚了,可要记得孝敬老人,对公婆好啊,人上了年纪都不容易……”
“嗯……”我默默地回应着,心里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愫。脑海里不停地浮现着,恪守诚信却默默离开的老人;温暖如初,却满眼悲伤的父亲;还有那位刚做了母亲,或许还未从欣喜中醒过来的老人的儿媳妇……
这个世间的事啊,真的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么?
亲爱的父亲,五年前的春节,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之后的无数个日子,我的脑海中都无法释怀这一切是真实的。那个早已删除了无数遍的电话号码和他的生日,总是时不时地就无比清晰地在某些时间段和某些地点强有力的跳出来。
每年父亲节,我总想再为他做点什么,哪怕是再让他挑剔我为他买的衣服不合身,茶叶不正宗,又或是按摩手法太不专业呢……如果可以,我想,当我们再转身告别时,都应该会笑着流出幸福的眼泪吧。
出走半生,归来,总算懂得了父母。
作者写在后面:
正如文章里说的,每到一些特定的日子和地点,我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和父亲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总想再为他做些什么。
这期电台临时加到计划里时,我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许飞的那首《父亲写的散文诗》,那首歌曾无数次戳中我的泪点。由此我想到了,父亲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首散文诗,我或许可以截取其中几个小小的片段来完成我们的电台节目。
加入社区后,我与父亲在世的时候相比,成长了很多。真的是“出走半生,归来总算懂得了父母。”
但是,父亲已经看不到了。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只有经历过,才会深深的懂得。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更多在路上的“孩子”,一些温暖和拥抱,多多发自内心地给予我们的父亲一些“允许”和关怀,不要像以前一样的我一样,等到失去后才去追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