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针对赋红码的问题,郑州市纪委监委17日表示已经启动了调查问责程序,对发现违反健康码管理办法的乱作为,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这是第一份正式的官方回应,值得欢迎。另外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同一天申明强调了健康码只能用于疫情防控的严肃性。
截图自微信公众号“清风郑州”
目前舆论围绕赋红码的事存在各种猜测和怀疑,一些人认为郑州市查这件事,级别“太低”。可以说,本次调查面对的舆情环境十分尖锐,确保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并取信于公众,是不小的挑战。
在等待调查结果的同时,老胡作为一名老媒体人想特别提醒几句调查之外的话。
乱赋红码的事情之所以不断发酵,激起巨大公愤,是因为它触动了社会时下的敏感神经,增加了不少人对个人信息被过度搜集并滥用、个人权利被侵犯的焦虑感。希望不仅河南省,而且全国所有地方的党政机关都重视此案,将之作为依法施政的生动反面教材。
网传河南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图源:第一财经
法律规定是断不能随意突破的,权大于法的残余惯性一定要认真根除。在地方上无论权力多重,操作的事情来头多大,都务必保持对法律和人心的敬畏。
维稳工作至关重要,政府的其他使命也很重要,但是任何工作目标都不能用突破法律并且侵犯部分人合法权益的方式去实现,以权压人,公共舆论决不会接受。在公权力面前,每个人都是弱势的,一旦公权力被滥用于不公对待少数人,现代互联网条件下极容易曝光出来,触发其他更多人的危机感,从而形成全互联网的舆情海啸。这种情况下无论滥用权力者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什么“大局”,都极可能破坏真正的大局,并被舆论共同鞭挞。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空话,它应包括对少数人合法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包括不去主动制造维稳与个人权利的对立,而是争取实现公共利益与少数人权益的最大协调。
赋红码事件的调查未必能很快出来结果,但它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教训现在就应当认真汲取了。
热文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