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安全的信念是怎样被击垮的呢?
一段8分钟的录音。
电话这头,女生虚弱地说出一些不连贯的信息,“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而接线员的语气却像在质问,“到底需不需要车啊”“你那个校区在哪条路啊”。
甚至还抛下一句
“我感觉你没什么事啊”。
结果是,女孩拨出120电话2个多小时后救护车才到达现场。
5月30日,河南大学大三学生彭美,脑出血昏迷两周后,不治去世。
6月7日,郑州官方通报延误救治事件结果——
调度员负有直接责任,予以开除。
听完那段录音,Sir相信没有人能够不怒上心头。

现在的处理结果,平复了情绪最高的声浪。
但留下的不安,还埋在更深的地方。
要解开。
必须重新正视这三个问题——

什么是120。
什么是正确的抢救。
什么才是对生命的态度。
在三年前,一部纪录片给过我们近乎完美的答案,观众毫不吝啬地打出9.3。
今天,再把它找回来——
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
国内首部院前急救医疗纪录片。
全程真实跟拍。
面对的是那些医疗中最紧急、最突发、最变幻莫测的场景。

看完让人紧张,也让人温暖。
但今天对比之下,你才会发现——

魔鬼都在细节里。
我们能直观感受到郑州那个调度员沟通的无效,但究竟不专业、不规范的地方在哪?

看看标准的示范。

先说态度。
打120,通常都是遇到了意外状况,患者可能难以正常沟通。

就算有人帮他打的120,也有可能手足无措。
-那个,人快不行了
-怎么不行?
-(支支吾吾)
有的,不清楚发病原因。
-老人摔倒了?
-怎么摔的?
-不清楚啊
但这些都不是调度员切断交流的理由。

越是这样的情况,越是要尽快搜集可靠信息,给到救护车,为病患争取每一秒时间。
而在郑州事件中,最为人诟病的,恰恰是调度员的语气和态度——
漫不经心,好像事不关己。
女孩虚弱的语气透着着急,作为抢救生命的一线人员,怎么能不急呢?
时间就是生命。
用来形容120是最恰当的了。
专业的调度员,不是不能追问,但必须每个问题,都问在刀刃上。
是提问病史,方便医生盘点药物。
是预判病情,提醒急救组“做好马上抢救的准备”。
高效精准的调度,才有逼近极限的速度。
一个细节让Sir印象深刻——
救护车抵达后,急救员要求司机打头阵。
违背常识?
原来,急救员从调度员那儿得知,病人心跳骤停,所以,他要让步子最快的司机先抢救,让医生腾出手插管、问诊。
再说专业。
电话录音里,女孩呼吸急促,说自己头疼。
调度员无法准确判断这是脑出血,不奇怪,但绝不至于认为,只是情绪不稳定,进而说:“你平静一点。”
难道她没有基本的医学常识吗?
据澎拜新闻,郑州市急救中心所有调度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后再上岗。
那么,培训都有哪些内容呢?
郑州市2013年公布的《120调度指挥工作流程及规范》培训课件,120调度员包括三大要求:
1、派诊流程包括:问诊、判断、派诊、跟踪、监督、反馈六方面。
2、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快速的反应能力、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丰富的医学、地理及人文知识等。
3、若遇昏迷、心脏病、中毒、溺水等情况,调度员需进行灵活机动急救指导。
结果。
三大项全部踩空。

很难想象,遇到了像纪录片一样的复杂情况,她和同僚的调度工作将会变成怎样。

凌晨四点,一位病人心肌梗死,需要马上转院。
用急救医生的话说,心脏随时可能停止。
调度员可不是打个电话就算,而是得实时追踪病人在救护车上的情况。
120调度并不是打卡上班,接通了就有效。

而是一场接力冲刺——

每一通电话后,都有一个要争取的最佳成绩。
纪录片里解释了一些
黄金时间

脑梗。

最佳治疗时间是三小时。
溶栓治疗是用药物将脑血管内形成的血栓“溶解”,使得血流再通,挽救脑组织的功能,让偏瘫的肢体重新恢复肌力。 
心梗。
更短,只有4分钟。
如果能及时抢救,死亡风险可以迅速下降,否则即使挽回生命,病人也会因为长时间脑部缺氧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也就是说,抢救的时机,不仅关系到病人是否存活,也关系到抢救过来后,病人能康复的程度和他的生活质量。
第三集就有一个脑中风案例。
七十多岁的老人在浴室摔了一跤,她不知道自己已经中风,爬出浴室后打给了女儿。
但,女儿也不是专业人士,没想到这么严重,回家后才打给120。
这时,距离老人摔跤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这意味着,已经错过了脑梗塞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最严重的后果是,可能从此站不起来。
对于抢救。
不能只靠医生的的妙手回春。

更主要的,还是要看送到医生之前的冲刺速度。
应该冲刺的是谁?

是患者的家属或身边的人,是120司机和急救医生。是接到电话的调度人员。

唯独不应该苛责和催促患者。

因为他才是需要被扶起来的人。
在郑州的那个调度员询问中,他把责任推给了拨打电话的女孩——

你说不出具体地址,就不能怪我不派车。

你中途断线,就说明你不是认真的。
好像,生怕是假的求助电话。

事实上,120电话被占用的情况有没有呢?

有。
而且还很常见。
但这是接线员置若罔闻的理由吗?
《生命时速》中,我们不止一次看到救护人员的无奈。

因为他们一上门,发现——

你根本不需要120啊。
有人说一大早起来脖子疼得不能动。

看了看状况,八成是落枕了。
有人打了电话,只是要送老人去养老院……

原则上120是只能送急诊的,但医生也打电话给中心询问指示。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
一个独居老汉,上午刚打过120,哥哥陪他医院开药;下午回家,他又打了一次,说是胸闷气喘、医院没配药。
医生到场后检查做了一堆,所有指数正常。
但他就是表现得很难受的样子。
救护车只好把他送到医院,医生都说怎么又是你,老熟人了。

好不容易送完了他。

他们接到一个任务,结果赶到商场一看,这不是那个老汉吗?

在这逛着街呢。
最可能的解释是,他寂寞了。

遇到这种情况,救护人员是气不打一出来的。

自己白跑一趟不说,还耽误了别的正需要抢救的人。
但哪怕这样。

他们也绝不肯因“疑似”,就拒绝请求。
因为一次扑空,还可以赶去下一个现场。

而一次错过,可能就永远无法挽回。

只要市民拨打了120

我们肯定要去的
除非病人自己要求不去

然后我们签字确认
不是每一个叫救护车的人都面临生命危险。
但,不代表他没遇到一个人迈不过去的坎。

哪怕轻症,也不意味着轻视。
一次,急救组接到有人摔伤的电话,到达后,路人却说病人已自行离开。
你以为,急救组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
不,他们必须跟调度中心联系,确保病人安危,等待调度员说出“取消”才能离开。
对待生命,再谨小慎微都不为过。
九十高龄的阿婆需要抬抱上车,破旧的楼房,潮湿的梅雨天,70度的楼梯如同蜀道。
睡在担架上的阿婆,死死地拽住急救员的裤子。
她太害怕却无法说话,只能通过肢体语言表达。
哪怕到达医院了,阿婆依然害怕。
她用尽全身力气,死活不让急救医生走。

这只青筋暴现的手,就是普通百姓对急救人员的无条件信任。
纪录片向观众科普:
关键时刻,为了保命,必须打给120。
而在彭美父亲的微博,有一句话让Sir无比心酸:
“我的孩子啊,你咋不打给妈妈?”
这可能就是我们最大的不安。
纪录片拍摄地是上海,全国医疗资源最充足、城市服务最完善的地方之一。

所挑选的拍摄对象,当然也是业务上比较出色的团队。

我们看到的,更多是
超常

超常的速度。
超常的权限。
超常的努力。
为了一线生机,开到最大的马力。

也许我们现实里,不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这样的专业水平。

但我们能不能要求——

平常。
平常的水准,平常的救助,能够把最起码的事情做到就好。

否则。
再多高大上的模版,再多超常发挥所积累的自信。

也会因为一次平常的失守,而一溃千里。

郑州市急救中心的官网,十二个字无比扎眼:
时间就是一切,责任重于泰山。

这说的,是院前急救的两个度——

速度,调度。
但Sir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温度。
还记得前面说到的,驾驶员走前面的故事吗?
三个人杀红了眼,做了三十分钟胸外按压。

过度用力发红的手,挤出了暴雨般的汗水。
但。

奇迹没有发生,病人没有救活。

Sir忘不了镜头中的吴昕医生。
宣布死亡后,他不知道怎么跟家属交代。
这种时候
我一般会做点其他事
克制一下自己的心情
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耽误了下一个病人的救治。
沮丧肯定有
但你不能一直沮丧
会影响下一个病人抢救的质量

Sir不知道。
那位没有派车的调度员,会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何断送一条生命的希望。
Sir只知道。
对于生命庄重的承诺,繁华都市给人的美好向往,以及每个人用双手为自己生活挣来的满足感,都有可能被一通潦草的电话一笔勾销。
那么我们如何有自信再去创造呢?
如果我们创造的一切,都没有一个安稳存放的根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奇爱博士多店老板娘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