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晨报 2022.5.17
1. 宏观:经济触底后寻找新的平衡,未来反弹可能偏弱—4月份经济数据点评
2. 房地产:“因城施策”房贷利率宽松开启,政策组合拳下销售有望企稳
3. 建材:4月行业供需趋弱,期待后续需求改善—1-4月建材行业数据点评
4. 零售:
疫情之下社消增速进一步降至-11.1%,关注民生保障基本生活类商品与对应渠道表现

5. 农业:4月猪企出栏高位,猪价环比增长近10%—“读懂猪周期”系列报告十二
6. 银行:稳增长延续、基本面分化,看好银行配置机会—上市银行一季报业绩解读与投资机会展望
7. 亨通光电(600487):把握产业趋势助力转型升级,经营业绩持续高增可期
8. 新易盛300502综合核心竞争力不断突破,全球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银河观点 ///


宏观:经济触底后寻找新的平衡,未来反弹可能偏弱—4月份经济数据点评
许冬石丨宏观业分析师
S0130515030003
一、核心观点
(一)封控影响持续,2季度经济触底
2022年2季度经济受到疫情封控的持续影响,并且4月份经济数据已经全面下滑,而5月份好转不多,6月份预计逐步恢复。而2季度开始我国要面临常态化的疫情管理,经济会持续受到封控干扰,2季度经济触底后修复可能缓慢进行。


(二)物流阻断生产,制造业全行业受创
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大幅回落,4月份制造业全线回落,主要受到物流阻断的影响,汽车回落速度最快。工业的逐步修复需要疫情缓解,工业即使恢复未来也承压。第一,持续防疫政策对工业的干扰长期化;第二,国内外订单在逐步回落;第三,工业产成品库存仍然走高,消化库存需要时间。预计6月份工业生产逐步修复,3季度工业生产弱势平衡。


(三)社会零售消费继续受冲击
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继续下行,4月份消费增速低于市场预期,新冠防控继续影响社会零售消费,消费增速持续负增长,并且可能持续至5月份。4月份封城政策扩大化,消费品增速全线下滑,食品和药品消费正增长,汽车、房地产相关产品消费均负增长。疫情常态化对于消费的压制可以类比2021年,社会消费即使回升也较为弱势。5月份预计消费增速仍然负增长,2季度消费增速预计-6%左右,全年消费预计在1%左右。


(四)制造业投资平稳,基建回落,房地产疲软
2022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超出预期,表现平稳;基建投资上行是政策加快的结果;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制造业投资仍然处于高位,虽然PMI显示制造业生产仍然没有修复,但2021年制造业的高订单继续带动制造业投资上行,这种高增速可能持续上半年。基建投资受益于政府投入的加快,1-4月份政府债券融资速度较快,财政资金直达下放也使得基建投资走高,4月份基建受到疫情封控短暂影响。房地产投资下滑,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新开工和竣工均继续走低,房地产行业的放松需要时间来消化,房地产商资金仍然紧张,房地产行业可能下半年好转。


(五)经济重新调整,修复可能偏缓
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会在5月份缓慢回升,整体经济运行要逐步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这会影响经济的回升。2季度需要等待生产逐步恢复,人员和物流的严格限制有所恢复,经济在重新寻找平衡。政策层也在逐步调整,减少各种政策对经济的干扰,同时加快各种政策的推出。
房地产:“因城施策”房贷利率宽松开启,政策组合拳下销售有望企稳
王秋蘅丨房地产行业分析师
S0130520050006
一、核心观点
(一)事件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1)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2)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


(二)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至4.4%,落实政治局会议“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本次调整之后,首套房房贷利率最低可至4.4%,进一步落实了政治局会议的要求,加大了对刚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同时由于部分城市调整了“认房认贷”规则,部分改善性住房需求也将受益。我们认为虽然这次调整主要针对首套房贷利率,但政策调整空间仍在,后续二套房贷利率的下调还是可以期待的。


(三)下调房贷利率加点比降低LPR更加有效,“因城施策”的房贷利率宽松开启
我们认为房贷利率在5年期LPR减20个基点比直接下调5年期LPR对市场销售的恢复更加有效,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4月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17%,二套利率为5.45%,分别较上月回落17个、15个基点,创2019年以来月度新低,虽然目前房贷利率进入下行通道,但热点城市利率仍加点较多,北京、上海、深圳目前首套房贷利率分别为5.15%、4.95%、4.95%,较调整前5年LPR加点分别为55bp、35bp、35bp,下调空间比较大,预计后续“因城施策”的房贷利率宽松将开启。


(四)政策组合拳下销售有望企稳,期待后续更大力度的宽松
1-4月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下降29.5%,4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下降59.2%,目前销售处于史上景气度最差时期,并未见企稳迹象还在继续探底。我们坚持当前基本面和政策面类似2014年的判断,14年9月30日央行出台首套房认定新则开始真正意义的宽松。其中规定“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并由之前的“认房又认贷”调整为“认贷不认房”,随后各商业银行出台细则支持住房贷款需求。预计后续各城市商业商业银行会相继出台房贷细则。我们认为政策调整还有空间,期待后续对首套房认定规则、下调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下调二套房贷利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二、投资建议
房地产行业作为“稳增长”重要一环,后续政策支持力度大概率只增不减,目前无论从中央还是地方层面的表态都较前期更加积极,我们认为5、6、7月进入地方政策密集调整期,“稳增长”的政策力度和空间值得期待。在“稳增长”主线下,行情演绎路径逐渐清晰,央国企仍有上行空间,在销售企稳和收并购规模加大的预期之下,优质民企住宅和物管公司均有机会。我们建议关注优质住宅开发行业龙头股:万科A(000002)、保利地产(600048)、金地集团(600383)、招商蛇口(001979)、新城控股(601155)、金科股份(000656)。建议关注优质物业管理公司:招商积余(001914)、旭辉永升服务(1995.HK)、新大正(002968)。
三、风险提示
销售下滑超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建材:4月行业供需趋弱,期待后续需求改善—1-4月建材行业数据点评
王婷丨建材媒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60002
一、核心观点
(一)事件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建材行业2022年4月产量数据以及部分建材消费数据。


(二)基建、地产表现再度趋弱
2022年1-4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6.50%,较1-3月下降2个百分点。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70%,较1-3月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4月单月同比下降10.07%,环比下降14.15%。1-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6.30%,较1-3月减少8.8个百分点。4月份基建、房地产投资均出现大幅下降,房屋新开工继续走弱,基建和地产端对下游水泥市场需求支撑动力不足。1-4月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1.90%,较1-3月下降0.4个百分点。4月地产竣工面积继续下降,平板玻璃市场需求趋弱。当前基建及地产端虽表现较弱,但在稳增长基调下,今年专项债发行已有明显提速,为基建投资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期待后续基建投资发力为水泥市场带来需求增量;此外,在地产政策持续发力下,预计后续地产业务有望企稳回升,带动水泥、平板玻璃市场需求。


(三)4月份水泥产量同比显著下降
2022年1-4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5.81亿吨,同比下降14.80%,较1-3月减少2.7个百分点。4月单月水泥产量1.95亿吨,环比增加4.38%,同比减少18.90%。4月水泥产量环比3月份虽有小幅增加,但同比去年却出现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今年4月份,全国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加上水泥运输受阻、社会资金紧张等原因,造成水泥市场需求较往年显著下降,水泥企业生产动力不足,水泥供给量下降。此外,往年4月份已进入水泥旺季阶段,水泥产量也处于高位水平(2021年4月单月水泥产量为2.39亿吨),与今年4月份相比,基数大,导致水泥产量同比出现大幅下降。我们预计5月份水泥市场需求及产量仍维持旺季不旺的局面。5月份南方地区进入高温雨季,水泥市场需求将受影响;预计下游工地资金紧张问题仍将存在,水泥需求大幅回暖的可能性较低。供给方面,部分省份进入错峰停窑阶段,叠加市场需求偏弱,预计水泥产量维持稳定。


(四)4月份平板玻璃产量下降
2022年1-4月平板玻璃产量3.39亿重量箱,同比增长0.70%,较1-3月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4月单月平板玻璃产量环比减少1.81%,同比减少1.40%。4月平板玻璃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下游竣工端需求不足,叠加玻璃企业库存高位所致。因竣工端资金紧张原因,玻璃市场需求恢复较慢;此外,4月浮法玻璃企业周度库存维持在5992万重量箱,环比增加13.55%,同比增加127%,玻璃库存高位,抑制了玻璃企业生产动力。预计随着地产政策的发力及推进,竣工端资金紧张问题有望缓解,后续竣工情况将逐步改善,平板玻璃市场需求有望增加。


(五)消费建材市场需求走弱
2022年1-4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70%,较1-3月减少4.5个百分点;其中4月单月同比下降11.70%。受地产不景气、下游竣工端资金紧张的影响,消费建材类市场需求走弱。预计随着竣工端的恢复,叠加旧改需求的释放,消费建材需求仍有提升空间。
二、投资建议
消费建材:
推荐龙头企业东方雨虹(002271)、伟星新材(002372)、公元股份(002641)、北新建材(000786)、科顺股份(300737);

水泥:推荐水泥区域龙头企业华新水泥(600801)、上峰水泥(000672);
玻璃:建议关注受益于竣工端回暖的行业龙头旗滨集团(601636)、南玻A(000012)。
三、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行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零售:疫情之下社消增速进一步降至-11.1%,关注民生保障基本生活类商品与对应渠道表现
甄唯萱丨零售行业分析师
S0130520050002
一、核心观点
(一)事件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2022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万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1.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0万亿元,同比下降8.4%;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3.69万亿元,同比下降8.4%。

2022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81万亿元,同比名义下滑0.2%;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0.8%。


(二)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2021年全年增速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两年均速逐步向前期区间靠拢;
2022年开年前两个月增速水平与疫情前(2019年)水平相当,但如我们前期判断一致,3-5月份多地的疫情反复对整体消费形成拖累。
其中,1-4月份累计零售额较上年同期规模下滑约231亿元,再次步入负增长的收窄区间,整体表现承压;4月单月较上年同期规模减少约3670亿元,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且跌幅较上月环比扩大明显,对比2020年同期情况来看,2020年3-4月时单月社消总额同比下滑分别约5276/2408亿元,考虑到当时全国范围内逐步复产复工,现阶段的社消总额影响程度基本符合预期。

据卫健委统计,近期(年初截至2022.05.15)共有本土确诊超11万例,无症状感染者超65万例,自3月12日起单日本土新增病例数便持续突破千例(至4月29日后方才低于千例),3月14日、4月15日两日新增更是突破3000例;从地区的角度来看,以上海、广东省(深圳、东莞、广州)、北京市等地较为严重。考虑到部分城市遵循疫情防控指示,逐步升级对于可能出现聚集的线下门店经营的管控,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居家办公、封闭式管理等情形(例如深圳市3月14日-21日进行防范封闭,上海市3月28日开始逐步实施封控、北京市4月22日开始对于多区域封控管理等),
短期内或将对当地的零售、餐饮等业态造成冲击,其中超市、线上平台等作为购买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渠道,其对于民生稳定的重要程度不容忽视。
4月餐饮收入2609亿元,同比下降22.7%,表现明显不及商品零售与社消整体。

此外,从节假日的角度来看,二季度内各月均有对应的节假日;4月初的清明一方面依旧受疫情影响较大,全国各地出行、消费等活动均表现不及预期,同时清明假期具有传统的返乡祭祀属性,自身娱乐游玩的偏好相对其他节假日较弱,因此整体表现较年初的元旦、春节等更弱;5月初的五一假期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波及北上两大核心城市,因此整体水平较19年同期恢复略有升高,但涨幅并不明显;6月初即将迎来端午假期 (6月3日-6月5日),当前整体零售消费表现虽不及往年标准,但各地应对措施及政府相关举措均为未来消费持续增长做好铺垫。
我们维持认为全年的节假日零售市场增速将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
从品类的角度来看,汽车对于整体消费增速表现的拖累影响较大。
截止4月,汽车零售额在限额以上中的占比约为23%,影响程度较上年同期下滑近6个百分点,但依旧是商品零售中份额占比最大的品类;本期内汽车零售额同比下滑31.60%,在各品类中表现最差,由此对社消产生一定的结构性拖累。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消费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较为积极乐观,随着我国疫情管控效果和疫苗普及的进一步推进,本轮疫情影响程度逐步渐弱,国内经济有望逐步恢复至前期增长轨迹;同时伴随居民的消费信心以及国内消费市场活力稳健恢复,2022年社消增速也将进一步向疫情前水平靠拢。
为了合理引导消费市场预期,结合商务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中的2025年国内消费市场发展规划,我们保守预测2022年全年社消同比增速大概范围为4.5%-5.5%。
(三)子板块分析
(1)超市渠道相关必选品
从增速的角度来看,基本生活类粮油食品、饮料保持稳健正增长(本期仅有4个品类正增长,其中以粮油食品的10.0%表现最为突出)。从绝对值规模的角度来看,粮油食品、饮料两大品类相较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历史同期均出现了规模的增长,烟酒类、日用品类受疫情影响消费使用场景减少、上年年底与春节等节假日预购囤货等因素的影响,同比2021年出现规模的微缩,但较前两年依旧有明显抬升。其中粮油食品持续受到CPI抬升的利好推动,4月CPI上涨2.1%,涨幅比上月进一步扩大0.6个百分点,达到2020年9月以来近20个月内的次高值(仅次于2021年11月的2.3%),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5%转为上涨1.9%,因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上升,加之囤货需求增加,鲜菜、鲜果、鸡蛋和薯类价格分别上涨24.0%、14.1%、13.3%和11.8%,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猪肉价格下降33.3%,降幅比上月收窄8.1个百分点。结合前文对于疫情情况的分析,
我们认为短期内必选品类的增速表现会更为强韧,对应超市等必选消费渠道的表现值得期待。

(2)百货渠道相关可选品
服装鞋帽2021年年末时单月零售额原已连续5个月(8-12月份)不及2020年同期水平,部分月份甚至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出现规模萎缩,今年开年迎来增速回正,春节购置新衣、春装陆续上市等因素或形成有效提振;但随着线下到店等疫情管控措施再度趋严,春季换季等需求利好因素难以体现,4月销售规模再次延续萎缩趋势,与3月类似,其单月表现达到15年至今的最低水平(仅考虑4月单月的横向比对)。与服装鞋帽单月表现相似,本月化妆品、金银珠宝类等品类同样受到可选渠道消费场景的限制,出现负增长;上述三个品类也是社消统计口径中,剔除汽车,本月跌幅增速表现最差的三个品类。从绝对值的角度来看,化妆品单月销售额表现不及2020年同期,仅轻微跑赢2019年同期;金银珠宝类小幅高于2020年同期。


(3)专业连锁渠道相关耐用品
与房地产周期相关的家用电器和家具等,本期内的增速表现趋同,二者单月跌幅均环比上月出现进一步扩张,步入双位数负增长区间。其中家具类延续前期表现,受房地产影响更大;结合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的累计同比增速来看,与家具类零售额增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家电单月表现与其他可选品表现相似,料同样受到线下经营受阻的影响。就当前统计局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研判来看,“尽快当前房地产销售还在下降,随着多地适度放开限购限售、降低公积金使用门槛等,部分地区房地产销售降幅在收窄;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完善,积极满足房地产住房需求,全国房地产销售下行态势会得到缓解”。由此,我们认为相关产业长期表现值得期待。
二、投资建议
2022年开年社消增速走势基本符合预期,短期部分地区的疫情波动影响较大,长期来看单月社消增速会经钟摆轨迹逐步回归至疫情前期的均值水平,消费市场规模仍会持续扩张;目前各地或有疫情反复,短期波动不会影响稳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我们认为仍需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冷静判断数据背后的消费增长逻辑。在此背景下,我们继续维持2021年年度策略中“数字化”和2022年年度策略中“中高端消费下的‘专精特新’”两大主题,结合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重点推荐经营确定性较高、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制造品牌商与具备一定保价和顺价能力的渠道品牌商;此外,考虑到多地的疫情反复因素,我们认为仍需保持对于基本民生行业投资机会的关注。   

建议重点关注:天虹百货(002419)、王府井(600859)、永辉超市(601933)、家家悦(603708)、红旗连锁(002697)、华致酒行(300755)、上海家化(600315)、珀莱雅(603605)、贝泰妮(300957)、可靠股份(301009)、豪悦护理(605009)、稳健医疗(300888)、百亚股份(003006)。
三、风险提示
疫情持续超预期的风险,消费者信心持续不足的风险。
农林牧渔:4月猪企出栏高位,猪价环比增长近10%—“读懂猪周期”系列报告十二
谢芝优丨农业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20001
一、核心观点
(一)4月上市猪企生猪销量环比-0.9%
22年4月我国上市养殖企业生猪销量合计约为1181.99万头,环比-0.89%;其中唐人神、天邦股份、华统股份、傲农生物、牧原股份销量环比为正,分别为+26.72%、+13.34%、+12.91%、+6.83%、+5.6%,其余上市养殖企业均保持下行态势,环比跌幅在1.5%-57%。在出栏同比方面,仅金新农、正邦科技同比下行,而华统股份、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同比涨幅超过100%。


(二)4月猪企猪价环比+9.5%,出栏均重环比略降
1)养殖企业生猪售价上行,出栏均重环比略降。
22年4月行业生猪均价约为13.13元/kg,环比3月+7.01%。而上市养殖企业层面,4月生猪销售均价约为12.83元/kg(剔除东瑞股份计算),环比+9.49%,低于行业均价约2.3%,养殖业务依旧处于亏损中。出栏均重方面,22年4月上市养殖企业均重呈下行走势,对应均值约108kg(环比-4.7%),其中正邦科技4月出栏均重为86.96kg,主要是提前出栏所致。根据涌益数据统计,22年4月行业出栏均重约为116.59kg。对比来看,上市养殖企业出栏体重低于行业水平。

2)4月行业依旧深度亏损,5月逐步好转。
22年4月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月均亏损约446.02园/头,连续亏损4个月。5月13日自繁自养周度亏损236.78园/头,延续4月以来的好转态势。同时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亦显著好转(-33.11元/头),接近盈亏平衡状态。


(三)后续猪价或延续震荡上行走势
猪价自3月下旬探底以来持续上行,我们通过样本估算22年4月开始肥猪出栏量存下行趋势,叠加21年6月能繁母猪存栏高点对应9-10个月以后的出栏高点,双重验证基本一致。同时我们统计过去15年的年内季节性猪价变化发现,5-8月猪价呈现环比上行走势。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后续猪价有望延续震荡上行走势。
二、投资建议
生猪价格处于触底后回升过程中,猪企出栏处于高位,生猪销售均价回升较显著,后续关注猪价、产能去化的潜在变化等。个股层面建议关注成本管控、资金压力、生猪出栏弹性、估值位置等方面,重点关注一是“龙头”企业,包括牧原股份(002714)、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二是“小而美”企业,包括唐人神(002567)、天康生物(002100)等。
三、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疫病的风险;猪价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银行:稳增长延续、基本面分化,看好银行配置机会—上市银行一季报业绩解读与投资机会展望
张一纬丨银行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10001
一、核心观点
(一)银行结板块构性行情明显,稳增长政策加码促进银行经营环境改善
银行板块年初至今累计下跌5.17%;股份行回调幅度大,国有行、城农商行保持正增长,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上涨35%、29.02%、23.16%、18%和12.64%,领先同业。同时,稳增长导向不变,从总量+结构多领域提振银行信贷投放、化解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不良风险,有利于扩表和资产质量优化。


(二)营收和净利增速回落,个股业绩分化延续
2022Q1,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65%和8.62%,整体增速较2021年有所收窄,个股业绩延续2021年报以来的分化格局,江浙成渝地区中小银行更为领先。2022Q1有15家上市银行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江阴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浙商银行、厦门银行、齐鲁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营收增速超15%;杭州银行、张家港行、沪农商行、成都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净利增速超25%。


(三)表内业务和非息业务表现整体偏弱,关注负债成本优化
2022Q1,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中收和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17%、6.86%和11.23%,表现偏弱,主要受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代销业务承压及投资收益基数效应减退影响,但信贷投放实现稳健增长,部分江浙成渝地区银行扩表动能强劲。考虑到存款增长超预期以及定价机制改革的持续影响,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有助息差企稳修复。


(四)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江浙地区城农商行呈现低不良、高拨备特征
截至3月末,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为1.23%和308.25%,较年初变化-0.02和7.29个百分点。江浙成渝地区多家银行不良率维持在1%以下,拨备覆盖率高于400%,考虑其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较好,资产质量层面风险相对可控,当前拨备水平预计能够有效应对经济增速偏弱以及房地产贷款层面带来的不良风险。


(五)银行估值性价比高,看好中小行扩表,兼顾财富管理行配置价值
银行板块当前PB0.55倍,处于历史和市场低位,江浙成渝地区银行估值提升明显,而部分财富管理行估值出现回调,提供两类配置机会:(1)优质区域中小银行:基建投资前置、制造业与小微贷款高增拉动信贷需求,该类银行基建相关贷款占比高,同时受益区域优势深耕制造业或小微业务,面临扩表机遇;(2)净值化转型完成,短期承压不改财富管理赛道价值,银行业务模式分化以紧抓财富管理市场中长期扩容机遇。
二、投资建议
尽管疫情对经济数据形成短期扰动,稳增长政策导向不变,提振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助力资产质量优化,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中小银行持续受益。与此同时,资本市场震荡调整虽对银行代销业务造成短期压力,但中长期赛道价值不变,上市银行布局转型力度不减,短期估值回调提供相对较好的买入机会。我们持续看好银行板块投资机会,给予“推荐”评级。个股方面,推荐宁波银行(002142)、常熟银行(601128)、杭州银行(600926)和兴业银行(601166)。

核心组合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亨通光电(600487):把握产业趋势助力转型升级,经营业绩持续高增可期
赵良毕丨通信行业分析师
S0130522030003
一、核心观点
(一)2022Q1经营业绩符合预期,2021全年业绩边际向好
近日公司公告,2022Q1实现营收达93.52亿元,同比增长34.10%;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同比增长30.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06亿元,同比增长60.17%。2021年度实现营收达412.71亿元,同比增长27.44%;归母净利润为14.36亿元,同比增长35.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55亿元,同比增长70.29%,整体来看经营业绩表现优秀。报告期内,得益于国家海洋战略、电网建设加速推进,公司全年紧紧把握海洋经济开发机遇期,不断加强对海洋产业的技术研发,带动全年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市场综合竞争力和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把握产业趋势助力拓展前沿应用,业务创新发展加速通信网络升级
公司在通信和能源两大业务基础上,围绕海洋电力传输、海底网络通信与海洋装备工程三大领域,不断加强技术积累、整合与创新。2021年度,智能电网业务收入 169.95亿元,同比增长30.09%。截至2022初,公司中标中国移动通信用电力电缆和建筑用380V电力电缆约20亿元;公司业务相关累计在手订单超75亿元。公司将继续全面展开与各大输配电、发电能源商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在国网、南网的市场地位,同时不断向新能源、轨道交通、重大基础设施等行业市场拓展,推进公司向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型。海洋能源与通信业务收入57.52亿元,同比增长73.56%。面对光通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公司积极应对行业调整变化,围绕5G“新基建”和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聚力拓展5G通信与数通领域前沿技术产品与应用,实现自主创新与技术突破。公司成功发布量产版400G硅光模块,并给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以及设备商送样;光纤通讯展览会上,公司发布并展示基于EML 800G光模块研发成果。公司将持续优化跨洋海底光缆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深海光电传输产品和系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制,交付全球海底光缆里程数突破50,000公里,为国家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围绕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与运营商、ISP等合作推动新业务模式,在手订单充足、重大项目交付有序推进,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光电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助力业绩高增延续
万物互联需要承载大量数据传输,对带宽及传输速度提出更高要求,光模块产品将持续扩容升级;海底光缆建设不断拓展并将新旧更替。受益光模块、光纤光缆需求增长和产品升级,叠加自主创新与公司海洋产品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高成长趋势。
二、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2021年度业绩,我们给予公司2022E-2024E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22.54亿元、28.59亿元、34.51亿元,对应EPS为0.95元、1.21元、1.46元,对应PE 10.80倍、8.51倍、7.05倍,给予“推荐”评级。

主要财务指标
三、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影响及国外政策不确定性;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上风电政策调整导致投资放缓风险。
新易盛(300502):综合核心竞争力不断突破,全球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赵良毕丨通信行业分析师
S0130522030003
一、核心观点
(一)2022Q1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21全年业绩符合预期
2022Q1,公司营收达7.39亿元,同比增长18.29%;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7.81%,经营业绩保持增长。2021年度,公司营收达29.08亿元,同比增长45.57%;实现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34.60%,全年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高速率光模块、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相关研发项目取得多项突破和进展,高速率光模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随着IDC市场高速发展及5G网络建设不断推进,公司将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有望成为全球光通信产业链核心供应商之一,带来业绩的稳步增长可期。


(二)光模块研发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全球市场开拓助力市占率提升
2021全年,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销售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其中点对点光模块业务实现收入28.40亿元(4.25G以上营收26.40亿元,4.25G以下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46.26%。公司点对点光模块产能增加49万只,产量增加102万只,销量增加129万只,毛利率下降4.97%。PON光模块业务实现约4309.41万元,收入同比上升25.61%。组件业务营收2529.30万元,同比增长15.37%,各项业务发展保持增长态势。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22.73亿元(占营收78.17%),同比增长105.06%,近年海外市场营收保持高增速。公司不断推动全球化布局,深入参与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以及硅光子芯片技术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光模块行业的竞争力。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达1.08亿元,同比增长27.43%,占全年营收的3.73%。硅光技术光模块研发方面,公司建立独有硅光产品体系助力实现硅光子集成技术,有望抢占高端客户市场;高速率光模块针对典型应用开发,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及电信市场建设;长距离传输高速光模块研发满足远距离传输和数通网络发展需求,助于各大网络运营商顺利进行网络带宽升级;低功耗的高速光模块研发持续降低通信系统能源消耗的需求,助力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随着IDC网络端口数和密度不断提升,互连关键器件光模块成本占比逐渐上升,公司研发技术的突破有望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及市占率。


(三)新基建稳步推进带动光通信景气上行,行业集中带来业绩稳步增长
全球市场对高速率光模块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预计2021E-2026E市场CAGR将以两位数增长,市场景气度上行。十四五期间,国家系统布局新型通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通信基建稳步推进,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市场机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目前产品多达3000余种,销往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个客户,已在本行业客户中拥有较高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有望受益行业集中带来业绩增厚。


二、投资建议
根据2021年度业绩报告,我们给予公司2022E-2024E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7.99亿元、9.51亿元、11.22亿元,对应EPS为1.58元、1.88元、2.21元,对应PE为16.45倍、13.82倍、11.71倍,给予“推荐”评级。

主要财务指标
三、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影响及国内外政策;汇率波动风险;收购兼并与对外扩张带来的整合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客户经理,谢谢!
/// 相关报告 ///

更多干货请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微信公众号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本文摘自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20517》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5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责任编辑:
丁文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1020004
丁文
策略分析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与会计硕士,2001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研究。2017年开始从事策略研究。
/// 评级体系及法律申明 ///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
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行业指数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行业指数低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
银河证券公司评级体系
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20%。
中性: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低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及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一研究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 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