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4月24日)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63场),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嘉定区副区长李峰,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现有重型患者160例、危重型19例
昨日新增死亡病例39例
平均年龄78.7岁
市卫生健康委副书记、副主任赵丹丹通报:截至4月23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160例、危重型患者19例。
4月23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9例,平均年龄78.7岁最大年龄98岁。39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后遗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广泛转移等。上述病例均未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患者入院后,疾病进展迅速,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4月24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450200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377306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2242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6626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近期,本市阳性感染者数量增多,重型、危重型人数有所上升,有基础性疾病的阳性感染者,尤其是老年人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高。因此,请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
继续开展分区分级的抗原+核酸筛查
恳请理解支持
按照国家“动态清零”总方针,专家认为如果社区存在比较广泛的传播,就必须做大规模核酸筛查,迅速从人群中把阳性感染者找出来,进而起到控制传染源的作用。专家指出,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能有效识别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分区分级检测推进模式,我们继续开展分区分级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请大家能够继续理解并积极配合核酸筛查工作,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文明排队不聚集、不交流,保持2米以上间距,遵守采样检测点的现场秩序。
前一阶段,在广大市民朋友的大力配合下,在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每日新增感染者特别是社会面新增感染者逐步下降但形势仍然严峻,每日新增还在高位。在此,恳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给予理解和支持。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巩固前阶段清零攻坚行动成果,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为什么新增阳性还是比较多?
部分建设工地、企业等
聚集性疫情有所抬头
从近阶段的疫情数据情况来看,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还是比较多,仍处于高位波动状态,主要是部分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疫情有所抬头。因此,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上海疫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
从近期疫情数据的分析来看,新报告的阳性感染者,在闭环隔离管控外发现的比例逐渐降低,总体是在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点内发现。从绝对数量看,昨日的新发感染者数量较前一天下降了1733例。
针对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疫情情况,市、区两级防控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四方责任”,加强健康监测和人员筛查,做好有关区域内的环境清洁消毒,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本土病例情况
4月23日0—24时,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01例,含54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2242例。
病例1—病例202,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203—病例244,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245—病例321,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322—病例339,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340—病例375,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376—病例404,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405—病例453,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454—病例484,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485—病例556,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557—病例682,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683—病例743,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744—病例772,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773—病例791,居住于青浦区,
病例792—病例816,居住于崇明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817—病例819,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820,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821—病例827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828、病例829,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830,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831、病例832,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833—病例838,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839—病例844,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845—病例851,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852、病例853,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854,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855—病例860,居住于青浦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861—病例1196,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1197—病例1249,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1250—病例1256,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1257—病例1307,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1308、病例1309,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1310—病例1318,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1319—病例1349,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1350—病例1354,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1355—病例1384,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1385、病例1386,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1387—病例1396,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1397、病例1398,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1399,居住于青浦区,
病例1400,居住于奉贤区,
病例1401,居住于崇明区,
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2022年4月22日,上海,市民参加核酸检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4月23日0—24时,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657例。
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7026,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7027—无症状感染者8889,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8890—无症状感染者10506,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10507—无症状感染者11147,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11148—无症状感染者11573,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11574—无症状感染者12012,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12013—无症状感染者12734,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12735—无症状感染者13951,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3952—无症状感染者14700,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14701—无症状感染者17421,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17422—无症状感染者18091,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18092—无症状感染者18134,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18135—无症状感染者18872,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18873—无症状感染者19233,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9234—无症状感染者19240,居住于奉贤区,
无症状感染者19241—无症状感染者19421,居住于崇明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9422—无症状感染者19480,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19481—无症状感染者19494,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19495—无症状感染者19511,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19512—无症状感染者19516,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19517—无症状感染者19531,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19532—无症状感染者19549,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9550—无症状感染者19569,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19570—无症状感染者19599,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00—无症状感染者19607,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08,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09—无症状感染者19611,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12—无症状感染者19648,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49—无症状感染者19656,居住于奉贤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57,居住于崇明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4月22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全副武装的消杀员室内室外忙碌消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各区情况
浦东:541+7085→居住地信息
宝山:135+2751→居住地信息
黄浦:96+1863→居住地信息
徐汇:91+1631→居住地信息
杨浦:42+1235→居住地信息
闵行:108+769→居住地信息
虹口:82+737→居住地信息
松江:32+741→居住地信息
嘉定:73+678→居住地信息
长宁:69+658→居住地信息
普陀:39+439→居住地信息
静安:40+431→居住地信息
青浦:26+398→居住地信息
崇明:26+182→居住地信息
金山:0+44→居住地信息
奉贤:1+15→居住地信息
(以上制表信息来自新民晚报)
现在的防疫是不是“大动干戈”?
梁万年:一旦放松
会出现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
3月以来,我国本土报告新冠感染者已经突破50万例,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

4月22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接受多家媒体采访,针对当前为何必须坚持“动态清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事实上,梁万年一直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要算大账、整体账、动态账现在“动态清零”的成本,包括新冠疫苗、核酸检测、方舱建设、人力资源等投入,如同为应对风险买了一份保险。面对奥密克戎带来的风险,我国的这份保险惠及了14亿的中国人,把疫情控制住不扩散,事实上是给14亿人买保险,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以快治快”
是战胜奥密克戎必须坚持的打法
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是一个总方针,在这一方针下许多工具、措施和策略并非一成不变,是在不断优化调整的。
梁万年首先解释了当前“动态清零”的科学内涵。他认为,“动态清零”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快速发现疫情,快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阻断疫情持续性的社区传播。“动态清零”最关键的是要对传染源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管理,对传播途径进行有效地切断保护易感人群,使疫情不发生规模性反弹,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梁万年解释“清零”有三层含义:一是病毒的消灭;第二是疾病的控制;第三是疫情的控制。以目前的技术,新冠病毒无法被消灭掉,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疾病的控制。所以,现阶段最关键的清零就是对疫情的清零。
“动态清零的精髓,一个是快速,还有一个就是精准。”梁万年表示,要做到快速,要求保持高度的警惕,也就是公共卫生系统的监视能力要强化,加强一些症状的监视,加强病源的监视,一旦发现就快速地实行围堵,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梁万年认为,“以快治快”是战胜奥密克戎变异株非常重要的经验,也是现在必须要坚持的一种打法。
“动态清零”另一个精髓是精准,除了此前一直强调的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内容,梁万年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与老百姓正常的生活之间的关系,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措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是相辅相成的。”梁万年表示,疫情防控的最终目的,除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外,也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让各项防控措施
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温度
在疫情严重的地区,抢菜成了居民每日必备动作,生活物资缺乏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各种不便,还有疫情地区的就医难题。
在疫情防控过程当中,如何在保证政策措施落地的同时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温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必须要立整立改。”梁万年表示,比如不能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忽视了正常的医疗卫生需求,必须要建立一种机制,使抗疫和保证正常医疗服务需求两不误
梁万年认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抗疫,也是正在一步一步的逼近抗疫的最终胜利。
梁万年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提示各地在下一步的疫情防控中必须从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第一,应急管理机制。从各地的抗疫实践看,疫情指挥决策系统和应急管理系统必须要联动起来。
第二,保供系统。城市实施必要的封控管理的时候,怎么保障城市供应,这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三,正常抗疫的物资储备,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等。
第四,针对疫情的工具和手段,核酸、方舱、隔离点、转运车辆、医务人员等等方面的准备。
“这四个方面必须要做充分的准备,现在各地都在做。”梁万年表示,这些举措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躺平”后造成的恶性循环
将是一场灾难
奥密克戎传播迅速,感染者中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这是不是能成为我们放松防控甚至“‘躺平’”的理由?而目前我国实施的防疫措施是否大动干戈了?
“防控的措施对付奥密克戎不是大动干戈。”梁万年表示,无论是从传播力、致病力、病死率等都远远超过流感。
梁万年以香港的真实世界的数据来举例,香港人群的奥密克戎流行株平均病死率是0.75%左右,是流感的七倍到八倍。从老年人群来看的话,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它的病死率将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国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8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人数为22552.1万,完成全程接种21393.8万,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5.41%和81.03%,加强免疫接种已经完成15487.4万人。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目前老年人口疫苗接种率相对来说还不够高。”梁万年表示,一旦疫情管控放松,它的结局可以看得很清楚,肯定是病毒广泛地传播,老年人群的重症和死亡数量是巨大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大量重症的出现,反过来挤兑医疗系统,而且随着医务人员感染势必又会造成正常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将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将是一个灾难。”梁万年强调。
对于大家关心的到底何时能够放开的问题,梁万年表示要具备几个条件:
从全国角度来看,首先要保证易感人群有比较好的免疫力,现有的手段是靠疫苗接种,建立起比较好的防护。实践已经证明,疫苗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是特别有效的。
第二点是对这种病毒变异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深。奥密克戎变异株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变异株,这是国际科学界的一个共识。如果说奥密克戎再也不变了,这是人类的好消息;但哪天它变得更坏了,传播力强、致病力也强,我们还是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
第三点是准备措施。针对奥密克戎传染需要的救治床位,包括人力物力的准备。在疫情防控状况下,有效的生活物资保障准备,还有比如交通、配送、社区管理等相关机制的建立。
来源丨上海发布、上海市卫健委、新民晚报、东方网、上观新闻、各区卫健委、央视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丨大路)
推荐阅读
4月23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01例。其中,浦东新区541例、闵行区108例、黄浦区96例、徐汇区91例、虹口区82例、普陀区39例、静安区40例、宝山区135例、长宁区69例、杨浦区42例、嘉定区73例、青浦区26例、松江区32例、奉贤区1例、崇明区2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657例,其中浦东新区7085例、闵行区769例、黄浦区1863例、徐汇区1631例、普陀区439例、宝山区2751例、静安区431例、虹口区737例、杨浦区1235例、长宁区658例、嘉定区678例、松江区741例、青浦区398例、奉贤区15例、崇明区182例、金山区44例关注最新疫情,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