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中新网
时代的一粒灰——写在上海解封之前
文/ 文三
据说,从6月1日开始,上海就要解封。由于家住“重灾区”浦东,封闭较早,到6月1日我就满80天,超过了武汉2020年封城76天的时长。
如果说,让我选择居家隔离期间,甚至是武汉疫情爆发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恐怕就是那一句: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不得不承认,在疫情面前,在时代面前,人是脆弱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看到也听到了太多这样的感慨。我想还有更多的人们,在疫情当中甚至是疫情之前,身负重压,自觉尘埃一般渺小,却可能并不曾听说过“时代的一粒灰”这样高级的感叹。

图源上海发布公众号
放在更大的历史场景中,这本来并没有什么奇怪。翻开当今最能引起共鸣的文学作品,我只看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个人、家庭被时代裹挟,如同一片树叶,随时代浮沉,被命运碾压。洪荒时代的野兽出没、农耕时代的旱涝灾荒,几千年来的分合战乱,活着,已经成为了最高的生活哲学。
然而,“时代一粒灰”这样的感叹如今竟然显得这样深刻!
曾几何时,似乎只有成功学导师的演讲才能激起最热烈的反应。曾几何时,奔涌吧后浪似乎成为了时代的召唤。曾几何时,躺平好像是一个不求上进、自甘堕落的人生目标。而今看来,在时代的一粒灰之下,能够有条件躺平,而不是无处可躺、身心难平,该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愿望!那些奔涌的成功学无异于几近幼稚的幻想!
曾几何时,我们身处时代之中,时代却似乎与我无关。有人吃上了鲍鱼海鲜、住上了别墅洋房,有人远走他乡、移民异国,有人纵横商场、官运亨通。这一切,似乎都是缘于成功者的天赋、努力或运气。不在福布斯排行榜里都不敢说出“感谢这个时代”这类的大话。能够说出这种话的也八成有口无心。

图源网络
如今,一粒灰的感慨成为了时代的声音。原本,一场官司、一个意外、一次变故都可能足以把人压垮,更何况这次旷日持久的疫情。你看那时代飘来的某一粒灰总是不期而至。
两个多月里,疫情将人们强行与时代拉近。拉近的方式具体而明确。空荡的马路,店铺旁的铁丝网,小区里尽情玩耍的孩子,还有身穿防护服的消杀队伍。更近处,当某位邻居将歧视的目光投向一个新冠感染者,当某位志愿者为走向虹桥火车站的旅人递上一个盒饭,当有人打着时代的名义无视苦难、欺瞒压榨,或是伸出援手、施以善行,对于当事者来说,这就是时代,这些人们就是时代的使者。
看看封城之下的居委干部,有谁曾想过,他们的言行会引起这般的万众瞩目。看看那些志愿者,虽然并没有什么头衔,但在普通百姓那里,可能就代表了官方和权威。时代未必都是宏大叙事、王侯将相,你我或许就是别人眼中的时代,你我或许会被他人打着时代的旗号施以重压,或许也会被他人披着时代的外衣施以援手。
时代扑面而来,我们从未如此近距离的审视这个时代。
记得在不远的过去,有媒体在评论马云时曾说:不是马云成就了时代,是时代成就了马云。

图源网络
如果说一个人无法成就一个繁华的时代,那么在一个平凡的时代甚至是凋敝的时代,一个人可能就足以将时代的苦难压在另一个人身上。
如果说一个繁华的时代足以成就一个人,那么在一个平凡的时代甚至是凋敝的时代里,人们无法指望时代来成就。人们需要成就时代、造就时代,无论是面对弱者的善行或是面对恶行时的义举。
或许这是人性,繁华时我们享受时代但漠视时代,落寞时我们承受时代也抱怨时代。但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的是,时代与你我有关,时代造就了你我,而你我也将在主动或被动、沉默或呼喊、麻醉或进取中造就着他人或自己的时代。
作者简介
文三,东北人,律师,退役军人。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时代造就你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