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关注到了一部教育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
每集只有半个多小时,却向我们展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
有为了鸡娃甘愿放弃事业的全职妈妈,有身兼数职但卷到没朋友的职场妈妈,也有晚婚晚育的大龄妈妈,敢于放手的佛系妈妈……
这部纪录片,既让我们看到了家庭百态,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或者说惊艳的教育理念。
今天,我就挑了几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妈妈,跟大家聊一聊她们和孩子的故事。
新加坡妈妈
堪称“内卷之王
秀玮,中国福建人,20岁时因求学来到新加坡,后来在这里结婚生子。
15年过去了,如今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秀玮非常重视女儿sasa的音乐特长,她
让sasa同时学了钢琴和二胡

学习钢琴,是因为这是秀玮擅长的。
她4岁开始学钢琴,后来也是因为钢琴的特长,一路披荆斩棘闯荡到了新加坡,有了如今还不错的生活。
因为自己通过音乐找到了出路,所以秀玮觉得女儿也要走这条路。
但与自己不同的是,秀玮为女儿规划的音乐特长,是二胡。
为此,她特意为女儿请来了民乐团的二胡老师。
之所以让女儿主攻二胡,秀玮有自己的考量。
学习二胡,有机会考入新加坡华人乐团(民乐团)。
如果如愿获得奖学金,那么之后的经济压力就会少很多。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一直奉行“精英教育”,所以从小学开始,就会进行残酷的层层分流(把最好的教育资源给顶尖的学生)。
为了让女儿在小六分流(六年级毕业)中占据优势,以特长生的身份进入重点初中,二胡就是很好的敲门砖。
对于妈妈的苦心,女儿似懂非懂。

她说进乐团不是她的梦想,但是妈妈说必须要进。

对于每一个琴童妈妈而言,最难熬的不是陪练,而是紧张的亲子关系。
秀玮和女儿,也难逃这样的局面。
虽然秀玮说,学钢琴只是为了让女儿了解乐理、有更好的乐感,但即便是启蒙,她也从未放松过。
每天晚上,她都会坐在钢琴旁陪着女儿练琴,从音准、手势到节拍,一点一点地抠每一个细节。
因为sasa总弹错音,秀玮会控制不住脾气,跟女儿发火。
可转头冷静下来,她又会像很多琴童妈妈一样,因为自己跟女儿发脾气而自我反省,甚至落泪。
虽然知道自己严格,但是她依旧这样坚持着。
因为她明白,只有严格的要求、不断的精进,才能为女儿挣得更好的机会和未来。
学音乐这件事,放在哪里都很费钱。
每个月sasa在音乐上的花费就有2000新元(相当于9684块人民币),为了负担女儿的学费,秀玮也不得不想办法赚钱。
其实,秀玮之前也是民乐团的成员。
但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她放弃了自己的钢琴梦,转而去做了不怎么擅长的文员工作。
现在又为了支撑家用,她和朋友一起办了钢琴班,周末从早到晚,一直在给学生辅导钢琴。
高密度、过饱和的工作,让她连吃饭都要争分夺秒,女儿就更顾不上了。
在秀玮家,每个人都分工明确。外婆哄sasa睡觉,外公接送她上下学;妈妈陪她练琴;爸爸辅导她写作业。
对于这样的生活,sasa也有抱怨,她曾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是爸爸妈妈,我却不是婆婆(外婆),就是公公(外公)”。
虽然嘴上说着不满,但sasa心里明白妈妈的难处。
她知道妈妈是为了家在努力工作,会很心疼地说“妈妈每天都很忙,也很累”。
秀玮现在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但每当提到女儿的音乐路,她都信心满满。
因为音乐曾让她收获很多:
小时候因为总弹错会被老师批评,会积累很多负面的情绪。但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
很多事情只要认真地去做,就可以做得很好。
人生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难,如果害怕可能就过不去,但如果积极一点,就很可能迈过这道坎儿。
当然,因为学琴学音乐,秀玮和女儿之间也有很多不愉快的经历,她会内疚自己对女儿太严格、也会自责没那么多时间陪女儿练琴。
但相比女儿的未来,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小插曲。
因为靠音乐改变命运的秀玮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在音乐这条路上帮助女儿。
虽然sasa最近一次的奖学金面试还是没有通过,但在妈妈的陪伴和坚持下,现在的她有了自己真正的音乐梦——

她想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因为她音乐路上的偶像就在那里。
海淀妈妈
另辟蹊径的“鸡娃”
Lia是一位来自北京海淀的妈妈,从事金融行业,老公是三甲医院的医生,两个人平时工作都比较忙。
他们有一个儿子,名叫乐然。
乐然从3岁开始,就上了寄宿幼儿园。
在同龄孩子还在因为上幼儿园有“分离焦虑”而哇哇大哭时,他已经开始了全天住在学校的寄宿生活。
乐然说,刚开始上寄宿学校时,因为自己太小了,所以总是不想去学校。

不是逃跑被逮回来,就是抱着妈妈大腿哭诉不想去学校。
不过,后来长大了,不仅适应了,也渐渐爱上了寄宿生活。
可能因为早早离开家、在学校独立生活,乐然显现出比同龄人更独立的一面。
即便是周末回家的日子,他也是自己起床做早餐,饭后还不忘把碗洗干净。
不仅如此,他在学习上也没有让妈妈操过心。
别人家因为上网课、辅导作业闹得鸡飞狗跳,但Lia家却从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乐然会把自己的功课安排得妥妥当当,按时上网课,自觉写作业,妈妈Lia从不在旁边监督。
Lia觉得,自驱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当孩子心中特别渴求某样东西时,他会迸发出力量的。
所以作为妈妈的Lia,从不逼迫乐然去做什么事,因为她觉得那样会影响亲子关系,她不喜欢。
她也非常尊重孩子,把儿子当作大人来对待。
开车时,她会和儿子讨论“为什么大多是妈妈在照顾家庭”,也会和儿子平静地讨论“落榜少年班的经历”。
Lia说,坚强是他们家族的基因。
不管是她的妈妈,她自己,还是她的儿子,都一直在延续着。
因为乐然的姥姥年轻时工作忙,所以Lia和妹妹小时候,也是在寄宿学校长大的。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她觉得很受益,做什么事都可以靠自己而不是依赖他人,独立又大胆。
乐然的姥姥,也是一位很牛的老太太。

2018年诊断出癌症,Lia为妈妈找好了医生、定好了手术方案,但老太太却直接拒绝了,并且孤身一人回到了秦皇岛。
她靠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和病魔作斗争,经过自己的调养,让原本不足一年的生命竟然延续了很久。
受到妈妈和姥姥乐观、坚强的影响,乐然也成长为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在学校生病发烧,全都是自己抗过来的(也得到了室友的帮助)。
他是这样和Lia说的:我生病时,室友有的敷毛巾、有的递热水,我们男人之间的友谊,你们女人不懂。
报名1000米运动会项目,因为瘦小,乐然不被看好。
可他自己却信心满满,全程奋起直追,生生跑出了第二的好成绩,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喝彩。
Lia说,她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乐然妈妈。
对于乐然,也是同样的。他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Lia的儿子。
所以,Lia虽然为儿子规划好了之后的求学路,既努力拼高考,又备选留学德国,但是对于最后要怎么决定,依然是未知的。
用她的话来说:
有形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不希望他(乐然)的人生完全被安排好,财富啊、学业啊,希望他自己去走。
在社会和世界中去体验那种惊险和成就,然后自己去达到一种平衡。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明明有上地实验的学区房(被家长称为“宇宙最强初中”),却选择了海淀外国语的寄宿一贯制;
拼早培、素质班无果后,也不觉得遗憾;
利用课余时间上了很多兴趣班,京剧、拳击、马术、编程……不求录取名校,但却让孩子尽可能地体验、多探索。
这或许就是Lia的育儿观:
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坚强,把控大方向的同时,鼓励孩子去体验、做出具体的选择。
大理妈妈

允许孩子自由生长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去试错、去成长。
但真正能够做到的,没有几个人,即便有,大多数也都出现在电影里。
直到看到这期的主人公——乐乐,作为女人和妈妈,她都很飒。
乐乐是个单亲妈妈,独自带着女儿梅朵在大理生活。

实际上,在梅朵之前,乐乐还有一个儿子,叫何一禾。
但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他们眼中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不控制,不焦虑,不内卷。
儿子何一禾说,他们家永远缺少戏剧冲突。
他小时候一直是个学霸,一路过关斩将进入首屈一指的北京101中学,在重点班学习。
可是因为压力大,他曾找到学校领导,想要转去平行班,但遭到了拒绝。
于是,他决定退学。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妈妈说了,妈妈很干脆地回答了一个字:“好”。
之后,何一禾转去了某国际学校继续学业,可是上了没一阵儿,他就觉得学的东西不是他喜欢的。
于是,他又找到妈妈说自己想退学,乐乐又只说了一个字“好”。
再后来,何一禾申请海外留学没成功,想追随爸爸做编剧,打电话给妈妈,这次妈妈很严肃、郑重地说,“以后你真的要靠自己了,一定要想清楚”。

何一禾说,这是妈妈说过的最重的一次话,但也仅此而已。
对女儿,乐乐也是一样。
梅朵说,身边同学至少都报了一个课外班,可是她一个都没有,妈妈也不逼着自己写作业。
她们每天会画画、看月亮,做很多别人看来“没用”的事。
梅朵有一个梦想,想要当厨师。

乐乐也乐见其成,把厨房腾出来给女儿,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女儿梅朵说长大想开奶茶店、卖关东煮,乐乐也欣然接受。
曾经有人问乐乐,你有什么育儿心得?

她说:我永远把自己摆在优先次序。
在乐乐看来,妈妈想要照顾好孩子,首先要让自己舒服,不能牺牲自己,因为牺牲里没有爱。
当妈妈舒服时,她对孩子好就很自然;当她自己别扭时,也没办法去照顾别人的情绪。
乐乐让我很钦佩,还因为她对亲子关系看得很通透。

很多父母都会把孩子当作自己身份的延伸,觉得孩子的好坏和自己有关。
如果孩子取得了成就,就觉得自己成功了;如果孩子不成功,就会觉得自己失败了。
但其实,孩子有孩子的命运,父母有父母的命运,这两件事是截然分开的。
在自己的人生中,乐乐把自己摆在最优位置;
在她和孩子的关系里,乐乐把孩子的自由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用儿子何一禾的话说就是,只要你不杀人犯火,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怎么成长都可以。
对于乐乐的育儿观,有的人觉得是自由洒脱,有的人却觉得是不负责任。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乐乐的影响下,两个孩子都活得很自由、很独立、也很快乐。
看了这个纪录片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育儿方法,只有适合的育儿方式。
父母养育孩子,选择的方式不仅要适合孩子,也要适合自己。
任何委屈一方、满足另一方的想法,大多都是固执的一厢情愿。
我一直很喜欢看教育纪录片,倒不是为了推崇或批判某种教育理念,而是为了开阔思路,激发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会焦虑,是因为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难免会因逼仄而生出很多“必须…才能…”的执念,熬干了自己,也逼疯了孩子。
可当我们跳出这一切,从一个更广更大的维度看自己的焦虑也好、育儿规划也罢时,就会豁然开朗。
所以,如果此刻觉得自己被家庭和孩子搞得很疲惫、很焦虑,不妨看看这部纪录片。
在找寻自己影子的同时,相信也一定会有所思考和启发。
参考资料:腾讯视频《了不起的妈妈》纪录片
川妈说说
看完纪录片,我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养娃,和人生一样,没有标准教材,也没有必胜秘籍。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父母。除了基本错误之外,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父母,不用非得遵守社会惯例或者模仿成功父母。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不能学,而是不改变自己,东施效颦根本也学不会。
推荐阅读
看到这里,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