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恭喜广志呀!
32年房贷,终于还清了。
耳熟吗?
就是野原新之助的父亲,蜡笔小新他爹啊。
同时,还是双叶商事营业二课系长(相当于一线城市企业小主管)。

也是春日部最平凡男性(就是长相一般才华一般财富一般),有色心没色胆代言人,寿司鹰眼男,严重脚臭拥有者,“女生最想嫁给哪些动漫人物”排行榜TOP1……
他当然不知道这些。
他只盯着从1990到2022,他的一些“梦想”,不,一些漫长的人生任务要完成。
70后80后90后里,有没有像他的同学?
这么一二十年中,你又设定了哪些人生任务?
来,今天帮广志们盘一盘。
(答应我,每节小标题请用小新嗓大声读)
美伢老公房贷的胯下痛!
《蜡笔小新》诞生于1990年。
广志不止一次说,房贷要到2022才还清。
所以,今年某一天的幸福画面是这样的……

“终于还清房贷了。”
下班的广志,下午从银行走出,看着贷款结清凭证的签名,松了口气,不欠债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 
再一醒神,他赶紧摸出手机汇报:
“美伢……排队嘛所以这么迟……对,还清了……是!老婆,马上回。”
才不那么早回。
广志的脑袋随着路过的美女转动着,现在显然是冰啤酒时间,按日本习惯,喊个熟人,找个便宜居酒屋,点一杯,有当无聊几句,聊聊终于属于自己的独栋……
从小看《蜡笔小新》的人,不少羡慕广志家的独栋。

这是哪,东京,寸土寸金,还独栋!

但其实这种房在日本属于量产的“一户建”,个把月就能造好,也是那个年代的主流选择。
网上一些人以为广志买的是10年楼龄二手楼,折旧了会便宜,但下图证明了这是新建房。
注意图中小新还被抱着,算他1岁,1990年他5岁,所以买房时间应是1986年左右。

别看两层,面积并不大,室内面积77平,占地面积112平。
价格和月供?

1986年政策是零首付,拎包入住,房屋总价是地价加上建筑物造价,12万乘以112,39万乘以77……
4347万日元。
那广志挣多少?

《蜡笔小新》第一季262集,广志晒过工资单。
税后工资,30万日元(约等于RMB15000)。
日本房贷利息低,大概是0.4%……35年月供,约每月21万。
怪不得,他被美伢逼得各种省!
因为花了工资的2/3在房贷上。
(有说法是广志还有4个月的夏冬奖金,那还宽裕些)
和我们比比?
我在网上捡了一张月账单,一位深圳龙岗的“广志兄”,房贷大概占工资40%。这位广志庆幸自己还单身,否则开销更大。

房贷之外怎么花?
深圳广志的答案是,3餐4.5%(吃的很省啊兄弟,几乎不去饭店),网费3.7%,还有个“日用”和“其他”,占了1/3
这个1/3具体怎么用,让漫画里的广志一家告诉你——

它可能是大超市打烊前的促销,在横冲直撞的大妈们身后,跟着扭扭捏捏的广志和美伢,不过在中国,它变成了双11双12的熬夜拼手速。
如何用99块钱拿下某品牌同款上衣?如何买到骨折价空气净化器?还有各种优惠券返现薅羊毛……
注意到没,深圳广志没法存款。
你说为啥要花1/3,不能省点?减掉一些日用小享受。原动漫里,这种小享受可以加个前置定语——
“被节省的日用的幸福”。
比如美伢规定,广志一天只能喝一瓶啤酒,我猜也就朝日麒麟啥的。
可透出画面的,是如琼浆玉液一般的美味。
阿德勒心理学说,人从“负多巴胺”状态到“多巴胺”状态的落差值越大,幸福值就越高。

用人话说就是,节省,本身就是放大器,可以放大生活中随便一件普通物品的价值,让人享受的阈值莫名提升。
所以这种幸福如果被省,省掉的就是日常大量的多巴胺。

当然还有种可能。
广志的饮酒,也是为了麻醉一些越来越不适的事实?
了解日本房价的人会知道,广志买房时,房价连年增长,结果到1990,遭遇泡沫危机逐年下滑,到2021,春日部房价距离最高点,几乎腰斩。
广志辛苦半辈子,留给小新的这一份遗产,缩水了。
最近有一个燕郊“广志”,据说贷款300万,买了套郊区三居。月供1.7万,还了5年款后被迫断供……原因是他2017年花426万买的房,腰斩后只值240万。
但断供代价不低,加上罚息和律师费,最终要多掏几十万赔银行。
这样的案例不多但也不太少,具体可以度娘#因疫情推迟还房贷#。
除了大环境,广志们还需担忧其他因素,如离职或生病,离职意味着可能断供,生病至少意味着休假,所以生病只能生小病。
TVB常念叨一句,“一家人最重要就是齐齐整整”,很难说不是房贷带来的深刻体会。
毕竟在中国谈买楼还贷,香港走得更早,对房贷的恐惧刻进了每个编剧的骨子里,所以一场变故就能摧毁一个家庭。
《蜡笔小新》有一集,是野原家房子瓦斯爆炸了。

在小新眼里,这是值得炫耀的“好厉害”瞬间。
但广志早已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相比之下,怀抱着二胎小葵的美伢相对还坚强些……幸好是动漫,托编剧的福野原家买了保险,损失被减到最小,只需住一阵子出租屋。
为了等房子重建,一住就是70多集……你肯定没留意吧,这70多集,只有小新和小葵有着无知者的快乐。

这个租下的破房子,在国语配音版中,被译为:
“胯下痛公寓”。
引译这个词组,我觉得其实是在说,“不好外露和言说的隐痛”。
这既是短期的隐痛——对广志来说,房贷还在,租金又增。
也是长期的——长达32年的隐痛中,稍微遇到点生病、瓦斯之类,其他支出就要再被压缩,但这些都不好对人提,家家有难念的经。

家里就更不必提,胯下痛之外的每一个幸福点数,都来自家人们彼此的故意遗忘。
广志们看着开心的小新,忍着胯下之痛,没人时,才会于事无补挠一挠。
阳光下的蓝色小汽车!
广志的臭鞋袜,是小新叫醒爸爸的有效闹钟。

也是野原广志另一个隐痛。

没有多年公车通勤的升级打怪,养不出堪比生化武器的臭脚。
谁会每天暴走呢?每天步行三万步的,不是退休老者就是外卖小哥。

普通白领,只要不那么堵车,更愿意开车上班,哪个广志也不想养出一双臭脚。
所以,只够钱在一线城市周边买房的广志们,大多都会买车通勤。
往返几十公里车程,停车、堵车、油耗、保养……都是上述费用里那个“1/3”,如果再被省掉,就只能灰头土脸挤公车。
贴吧里一位上海广志哭诉,说他要从金山卫去港城路上班。
底下回复:公共交通来回五六个小时,开车早晚高峰堵车还不算,你还回去做什么?

回去做什么?家在那啊!

每次看动画片,广志开车上班,美伢走出门迎送,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幸福画面。

但再看看距离……
你可以自行脑补广志们的困倦。
不开车?意味着更折腾。
从春日部车站坐到东京霞关,要先坐公汽,再地铁,转城铁,再转公汽……

一位顺义广志表示,这和他的换乘很像,但要多倒两趟共享单车。
空间的延长,挤压的是时间。

早上六点半,广志们就得起床。

“在有限时间里,必须完成更衣、刮胡子、把头发吹直、大便、早餐、刷牙等任务。”
七点,必须奔赴车站。

公交车、城际高铁、地铁或新干线,走上其中一辆,把自己托付给开往大都市的滚滚红尘。
……挤不上另说。

广志,成了报纸上说的那些人:
在东京纳税,在埼玉那睡。

也体会了人生五大过不去:
生老病死神户桥。

过不去的时候,黄埔区的广志在车里登上了王者。

还有的读完了《国富论》,刷完了3000集《外来媳妇本地郎》。
都说车是男人的梦想,也是男人最不必要的消费。

但广志的车不算奢侈品,撕下它梦想的贴面,总会露出刚需的底裤。
车辆帮助了广志,也绑架了广志,三十年来广志换过三辆车,上班、出差、孩子生病、紧急事务等……都是用车首选。
唯一剩下的非刚需,是家庭近郊游。
车,扩张了野原一家向外的半径,也貌似提高了消费档次,让他们产生一些不错的错觉。
剧中野原一家还去过更远的地方,比如欧美等国,甚至来过中国成都。
不过,都是头等奖抽的。
所以近郊游,才是自掏腰包的现实。只是每一次归来,广志和美伢们又开始抠嗦指头算起支出……

在疲劳一天后的沉沉梦中,广志常会梦见自己的第一辆小蓝。
那时小新的妹妹小葵还没出生,一家人去郊外野餐。
尽管小新弄丢了便当,一家人也感觉很自由惬意。
但动漫没画给你看的是。

偶尔,广志把车停回车库,会听一首《北琦玉布鲁斯》再熄火。
就静静的,就一个人。
这是一个东京上班族,真正剩下的自由moment。
睡不够的课长梦!
广志喜欢睡。
不仅因为梦里啥啥都有。
主要因为,睡不够。
天通苑的广志,醒着的梦是做高级码农,可醒时的问题比梦里多。
腰肌劳损、视力老化、亚健康以及有没有可能不掉头发?
一茬茬敢拼能干的新人进了公司,带着自己当年的凶猛眼神……自己有没有可能被优化?
养孩子越来越贵,钱掏得越多,陪得越少,感情越陌生,这又是什么相对论……
广志没时间想,因为睡觉都来不及。
而越老?
越缺睡。
广志眼里的自己,就像老手机不耐用的老电池,老要充电还老没电。

如果把职场人分两种。

一种,是努力当上课长后,再去成家立业;

另一种,就是结婚后,发誓一定要当课长!
不管怎样,上升才能实现人生……不过你知道么,越升,睡眠也越少。
在中国,课长可以算是总监、经理、主任、主管或什么新颖title……

他们的相似点,是痛觉(jiao)。

生理赋予的自然梦,被另一个梦悄悄替代,多年前它叫年薪百万,后来它叫财务自由。
它从1994春晚小品《打扑克》开始,可以算是中国职业梦的序章,侯耀华和黄宏用名片打出“六个处长管六个科长”,“女秘书能当董事长的家”……
当年的广志,显然没少干这事。

接下来近10年。
中国街头巷尾,总流传着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各种传说,“在哪家外企(私企)打工”“年薪多少”成了寒暄常态。

这个梦基本做到2010年前后,算相对终止,因为另一个梦高调诞生,《中国合伙人》,2013年上映,用5亿多高票房,彻底拉开国人创业梦的大幕。
从职业经理到创业人,睡眠在递减。
广志不知道,再往后在大洋彼岸的国度还出现了一种新式梦,叫网红,那个睡得更少。
所以睡眠,是一条隐形赛道。
赛道曲线,小受就业升职、大受社会变迁的影响,总体趋势从1992到2022,越来越卷。
你说没事,如果1990年广志35岁,那他今年67岁,也快退休,退休就能好好睡。

不过去年,日本出台了新制度《改定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将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推到70,当然,广志可选择法定外退休,可退休金就大打折扣,他舍得吗。
更可能的画面是。
白发略佝偻的广志兄,继续在东京往返埼玉的通勤上打着瞌睡,做着当课长的美梦。
一个短信吵醒了他,是异国他乡另一位广志发来的近况与问候。
短信写,“凛冬将至”,他回了句,“凛冬已至”。
因为冬天,最适合睡觉了。
我是长大的野原新之助!
漫画《蜡笔小新》有1665集。

广志们的梦,就活在每一集快乐的缝隙中,就看你有没有心发现。

可是聊广志稍微有点没劲?

那聊元气十足的小新……的现在吧。

1990年小新5岁,那么今年37岁。

拿一斤青椒打赌,他现在不会动不动露屁股,对着漂亮阿姨流口水,以及说一些无聊屎尿屁……他应该很懂事了,知道不该说不要乱说,不该做不要乱做。
他可能还保存着一张婴儿肥的脸,更可能,有了一个假装婴儿肥的肚腩,整体外观比原来庸俗不少,已不配再成为生活的主角。
如果没什么奇遇,他大概率是一个比当年广志更老资格的上班族……不对,不管年轻时有没有考进优异的东大,37岁的他都可能面临被优化,拿着赔偿金,从日本大厂离开。
由于这一代大部分是月光族,所以房会买得比广志晚。就算买了,也是啃老来的首付(他爸年轻时可是零首付),现在应该还剩20年以上的贷款。
位置,可能同样比较偏?专家都说没什么升值空间。

去年年底,他振奋精神,用离职赔偿在街边开了家小咖啡店,现在正为高昂租金发愁,客流倒不发愁,因为没有。
就在这一刻,广志推开咖啡馆的门。
老头想喊小新去喝一杯,顺便聊聊姗姗来迟的好消息:
“你爹啊,房贷供完了!”
“你回来了。”新之助问候说。
然后是扫码、亮手机。
华灯初上了,小新拉下卷闸门,和广志走在回家路上。
两人时不时瞟下路过的美女,在父子的互相鄙视中收回目光。
沉默的父子,在街边的小档口坐了下来,广志给小新要了瓶啤酒。

小新一口喝完,还想再要,却被广志拦住。
“你妈说的,一天只能喝一瓶。”
那,祝小新永远五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老黑不热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