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正在努力地进一步回归常态
撰文 | 燕小六、汪航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6月1日,上海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
有医生告诉“医学界”:“这两个月都在支援方舱。昨天休舱,我得回家隔离半个月。同事们都复工了。”
有的兴高采烈:“下班后不用闭环管理,能回家了。”
上海瑞金、华山、华东等多家医院回复“医学界”,医院早已陆续全面恢复门诊等。
当下,上海医疗正在努力地进一步回归常态。
第一批减重手术已排期
讲述者:朱江帆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中心教授、首席专家
我家住浦西。6月1日解封,可以出小区、开车上路。
医疗工作早前就在慢慢恢复。有25名等着做减重手术的患者,通过网上咨询、一直在向我们了解情况,确认医院恢复正常工作后就来预约住院、手术。
按计划,预计6月4或5日,解封后第一批、约2名患者入院,做术前准备,6月7日手术。
我们还通知一些外地病人,先在当地完善必要的术前检查。后续可以直接来上海办住院。
至于我个人的特需门诊,开诊时间也快定下来了。
我们小区于4月初封控,至今快2个月。期间,除了下楼做核酸,我足不出户。这在个人从医生涯中是史无前例的。但我的学术工作没有中断过。
我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组织、策划学术会议、活动。受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影响,我们的第五届学术年会从5月,延迟到8月。
还有一些学术会改到了线上。比如,4月9日,封控之初,我们举办在线的“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切缘处理方式学术研讨会”。下一场线上活动在6月11日,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后恶心呕吐处理学术研讨会”,关注七八成手术患者会遇到的问题。
复工复产来之不易。在我熟悉的医护朋友们中,有些人于不知情时被感染。大家都经历了不易,最后战胜这轮疫情。接下来,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自己不能松了劲儿,要严格按照医院要求,规范做好疫情防控,保证各地患者安安全全地来,平平安安地走。
解除“气泡”,迎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
讲述者:韩宝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各方预约已全面开通。
我得到消息,6月4和5日,分别有新疆、西安的乳腺癌患者会抵沪。他们早前已完成新辅助化疗(术前药物治疗),需要手术。但因为航班一直改期,等到现在。
我们已经做好“无缝对接”准备:落地后马上做核酸,做完就进“缓冲病房”。我们预估到全面复工复产后,收治患者数增加、防疫难度提升,需要更关注降低感染风险,守住眼下的胜利。
“缓冲病房”还能减少异地患者来沪就医的住宿难度。
截至5月29日,我们一直坚守在院内、处于“气泡封闭模式”。虽然之前疫情形势紧张,乳腺癌恶性病情却不能等太久。我们在严格消毒防疫状态下,没有停过乳腺外科门诊,坚持持续收治乳腺癌患者——即使是封控区、管控区的,做好积极防护措施。
全面复工复产后,我觉得门诊量恢复如常,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积极调整状态,准备提供一如既往的医疗服务。
就如我在“气泡”中,也有过一些特殊经历。最初我也很担心,接触每一个物品都需要“喷喷喷消毒”,会戴着N95和外科口罩,在双重保护下手术。在折叠椅上睡了7周,有一阵狂吃垃圾食品,生活、工作离不开膏药。
但我迅速恢复工作状态,开始日常锻炼、跑步。孙悟空在炼丹炉七七四十九天练就火眼金睛,我也借着这7周的大块时间,复习了上千例乳管内肿瘤的影像学资料,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但经常被忽略的重要的癌前病变。我还借这个时间读几本书。
作为人生特殊经历,我拍了很多医院的美景,发过一些照片。我们将继续积极抗疫,持续奋战,一定会全面胜利的。
图片说明:受访者提供
“医生们就没停工过”
讲述者:上海徐汇区某医院呼吸科L医生
对大多数医生来说,6月1日也许不是一个“明确”的复工复产时间点。
因为大家就没停下过。
比如我,本轮疫情最初,经历了短暂的居家隔离后,就开始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到医院出便民门诊、给患者配药。晚上回家。
同事们有的去了方舱。有的在救治点,接诊高度疑似阳性者。有的因为病区“封闭式管理”,在里面待了1个月、没回过家。有些人没车、公交停运,就坚持骑一两个小时自行车来医院。
我们每天都按照管理规定、完成核酸检测,持阴性结果进出医院、社区。两点一线间,小区居委、保安看到我手持政府发的“抗疫工作者证明”,非常支持我的医疗工作。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在互联网医院出过诊,接诊患者不乏新冠感染者。我接过10例左右。他们大多有焦虑情绪。疏导其心理负担,成为我们重要的职责。
幸好有互联网诊疗,大部分老患者没有停诊、停药。区内患者在线配药后,3-7天左右能收到药。管理最严时,区外患者约需14天左右拿到。
就我所知的身边人里,但凡家里有和医疗沾边的,只要不是所在楼栋有感染者,大家都在参与抗疫,就是想做点事。
封控2个月至今,有些同事接诊过感染者。有的人感染了。
对于感染风险,我的家人没有太过担忧。一方面,我是呼吸科医生,遇到这种事,必然是要上一线的。另一方面,2019年年末、2020年年初,我在发热门诊待了几个月,曾有一天接诊多名阳性者的经历。
我的防护意识很强。回家第一件事,给鞋底消毒,换衣服,洗澡。家人懂得,科学防护到位了,病毒传播就能被阻断。
近半个月,我换到普通门诊,感觉患者没断过。尤其是这两天,人明显多了。6月1日公共交通恢复,会有更多人来。我们也主动给一些老患者发微信,通知他们来院复查肺功能。
新冠疫情2年多,我感觉患者依从性强了。举个例子,呼吸科的暴露风险较高。过往我们都要苦口婆心劝患者和家属,来看门诊戴口罩、不往人多的地方钻。一些人不听我们的。现在,我们一说,口罩就戴起来了。
接下来一段日子,对于医护、患者、家属,可能要共同面对一个“旧问题”,即为了确保防疫成果,住院不能陪护。医护要注意沟通。也希望患者、家属能多些理解。
“暂停键按下去容易,重启比较麻烦”
讲述者:张强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
听到6月1号复工复产的消息后,我身边的人反而没有表现得特别兴奋。我自己的体会是,这场疫情可能会让部分医生产生了疲倦感,因为持续时间比较长,大家都很疲劳。
我们在上海的诊所是3月中下旬主动关闭的,距今(6月1日)已经两个多月。当时我们预感上海疫情可能会比较复杂,后来疫情确实在逐渐发酵。
但我们也没闲着,诊所里的部分医务人员自愿组成核酸检测医疗队,投入上海抗疫一线。
另一部分医生搭建疫情期间的“空中门诊”,给一些居家隔离患者提供公益医疗支持,4月份服务将近300位血管疾病患者,比如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静脉血栓等,也会有一些外地患者咨询。
我个人在疫情期间,主要是为医生集团的未来发展做了一些战略上的调整。说实在的,我们全国大概一半以上的诊所是被迫关闭的,所以医生集团目前面临巨大的现金流挑战,我就做了一些财务预案和管理上的更新,也包括解封后的防疫措施调整。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为了给员工发工资,我骑了100里路到公司拿U盾。这也是我疫情期间的第一次出门,在路上看到这么多关掉的商店,还有杂草、野狗,对我的触动挺大的,所以就拍了个视频,没想到在互联网引起很大的反响。
当然,最重要的是,疫情的这段日子,我能有更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和孩子交流。
暂停键按下去容易,重启比较麻烦。疫情前,我们诊所平均一天要做3-5台手术,咨询的患者也有一两百位,治疗流程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病人过来检查以后,当天就能接受治疗并返回家中。
经过此次疫情,除常规的防疫措施外,我们对就医流程进行了优化。6月1日复工后,我们将设置“一人一诊室”,即一个病人治疗后进行诊室消毒,第二位患者再进来,尽量把门诊、手术的时间控制在半天内,缩短患者在诊所的治疗时间和减少患者间接触。
另一个不同是,疫情后,我们将继续利用好数字医疗工具,持续完善发展“空中门诊”模式。通过此次疫情也能看到,“空中门诊”有效减少了患者往返的感染风险、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
虽然即将复工,但我们第一周还是会比较谨慎,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诊所两个多月没人去,环境、物资、消杀等工作至少需要一天时间,另一方面还要防止疫情反弹,做好防疫工作,所以刚开始接诊人数可能没那么多。
第一周我认为每天有一两个患者就已经足够了。先把新的防疫流程走一遍,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保安全后,等到第二三周再逐步接收更多患者。
听到上海复工复产的消息后,患者们都非常关心。我们诊所现在已经有300多位预约患者了,包括疫情前就预约过的。
5月30号解封信息发布后,电话咨询、微信预约的患者一天就有五六十个,我告诉他们不妨再等一等,等到6月第二三周慢慢常态化后再安排就诊。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往期精彩回顾
困在上海的进修医生
不在抗疫一线:那些上海医生们的清闲与苦恼
令杨千嬅献唱的这位上海医生,有什么故事?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