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大家好,我是老将!最近文章发得较凌乱,散布在一些角落,我适时会推荐一下。
昨晚,我写了《刚刚教育部回应了“毒教材”事件,我想再说四点看法》。在文中,我说得很清楚,对其中三个点——集体审美危机、学阀权力捆绑、公地悲剧陷阱,大家肯定不会有疑议。
关于第二点,也就是说“毒教材”背后是否有西方文化渗透的问题,我也明确地反复地强调——实事求是、就是论事。
这是前提,也就是说,得调查,得有证据。
但是,我也说到些自己感受,主要是觉得这种审丑,是体系性的问题,而不是个别失误。从某种程度讲,至少是在反映一种整体性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是在踩踏公共伦理和国家形象。
这是现象性的恶,确实很少见,当然需要实事求是,调查清楚。
老铁们知道,我最烦讲什么“阴谋论”“大棋论”,写作从不涉及这方面话题。我小民说不了大话,力量单薄够不着。
这次我之所以也提了几句阴谋论,那是因为这已经成为普遍的判断指向,很多人都在这样看,这种民意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
为此,就事论事,调查取证,不论真相如何,也都算是回应民意。
很多观点,即便与我不同,但只要成为普遍性的民意,我就会理性对待。这也符合我的普适价值观(很多人非要纠正这个“适”字,抱歉,我没写错),普遍、适用,那是因为我是人性立场、公共立场。
现在看问题的普遍视角,与以前不一样了。其实,我从没去过美国,对美国素无好感,何况我英文都说不好,不论是写精美还反美的文章,都是在给同胞看,这太无趣,也无效吧。
问题是,哪怕是我批评一下蔡莉、王丽那样的恶权,骂骂王振华之类的烂人,或者说说上海疫情中民生的苦难,都一定会收到“美粉”“精美”之类的帽子。
那么,我就想问问,比起这种莫须有的污名,这种“毒教材”招致普遍质疑,认为是文化渗透,是不是更容易形成普遍的民意基础?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要驱动民意理性。惟有事实和真相才能还原理性,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任由口水在网上横飞。查清楚吴勇背后一切,不香吗?
也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当然,试图向网友解释的写作意图和相关逻辑,很多时候又是徒劳可笑的。懂得人自然懂,脑残的依然脑残。
接下来,我再来回应该昨天文章的留言,先看截屏吧:
这个“飞”批评我的在文中间插上安全套广告的留言,我第一时间就放出来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只有7人为他点赞。今晚,我放了一条江苏“海天”朋友的留言,让它明白那个广告是智能发放,也是想说明,愚蠢为什么是一种罪恶。
其实,我现在很少放留言了,一是很多留言不适合放,还有一些放了也显示不出,在途中就消失了。
留言经常让我心累,因为躲不开上面这种像“飞”这样的道德质疑。当然,很多还是脏语谩骂。
这些人,既没有常识,也没有智识。就像“飞”,关注几年了,不要说打赏了,哪怕连一句温暖的话,或者是理性的沟通,从来都没有。不论我发啥,都是嘲讽攻击谩骂,每次都又蠢又坏的,还在责怪我不放他留言。
特别是,这些人喜欢攻击我发广告。有时我就不明白了,人怎么会心穷到这种地步了呢?自己一直是免费阅读的,看到广告不喜欢,绕开一下,又能怎么了?
还是解释一下:一两个月之前,我文章内部是从没插入智能广告的。今年日子真太难了,上次征取过很多网友意见,我有时会在长文内插入这种智能广告。
其实大家看到什么,我是完全不知道的,因为都是由腾讯配发的。这样,稿件流量好的时候,我能多收个百儿八十的。
但,较短的文章,或者层次逻辑不宜分割的文章,我都是不插入广告。昨天文章因为分一二三四式古典表达,我就植入广告了。
把那条留言放出了,我一直都回复,内心蛮苦涩的。这年头,还能坚持写这类文章的,不多了。世界是在让给坏人,很多时候就是“飞”这种造成的。
总是凉了热血,那提刀的手,真的挺没劲的!
接下来,再发个第二条留言:
声明一下,这位朋友留言,我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因为她的声音也是有代表性的,而且是理性的。因为“毒教材”事情出来后,很多人给我留言,也都是在让我批评一下老师为什么不反抗,很多人用词比上面留言激烈。
我很理解一些人对老师的不满或期待。但是,这么多年,教师是我几乎不去批评的群体。当然,那些性害女生的老禽兽师是我的死仇。
今天,就借“毒教材”这事,再给大家说说,我为什么不愿批评普通教师,反而会觉得,他们更是个悲情的群体。
以“毒教材”为例,你真以为教师家长看不出其中问题吗?
事实上,早在8年前,就有家长教师反映过人教版教材插图了。比如,这个浙江家长当时就在网上向@教育之江、@新浪浙江教育,批评也是既精准也勇猛——认为插画“真猥琐”。
还有这位一线教师,也在8年前反映这种插画问题,用的说法是“很弱智”
通过网络搜索,近年来,一直有人在反映教材插图问题,有人是反映给老师和学校,有人是社交媒介传递声音。但是,这一切都石沉大海。现在,事情闹大了,那些责怪教师的人,为什么不去学习一下人民日报曾以表“打捞沉默的声音”呢?
当然,现在也不提这个说法了。没人打捞“沉默的声音”,换来的就只能是“沉默的真相”。
当然,教师队伍中除了少数孤勇者,也确实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只是教师,整个社会也都像王小波说的那种“沉默的大多数”。
这一次,“毒教材”之所以被挑开了,正是因为它踩中了一个更为敏感点——被当下舆论场钉在“文化渗透”这个十字架上,被标注为“境外反华势力”作恶。
兹事体大,举国震惊!
其实,没有这些身份标签,没有这种价值指控,这么丑、这么脏、这么呆板、这么愚蠢、这么阴恶的文化传递,就不应该被批评吗?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对此,我认为,更应让爱国主义成为正义的保护伞。
事实上,越是智识的人,越是智慧的人,往往越是真正爱国的人。问题是,偏偏很多假装爱国的流氓先联合起来,凉了理性报国的赤子之心。
当然,知识分子往往也很清高。比如,看着拿着U型锁对买日本车的老百姓进行“开瓢”的人在喊着爱国,你还好意思凑上前去说:走,一起爱去?
教师中很多人虽然不一定够得上知识分子,但也多算是知道分子。我认为,你永远都不要低估中国教师队伍中隐藏着海量的高水平高能力的智慧者,但你永远也不要低估当今中国有多少教师在介入公共表达上已经属于彻底的沉默者。
许多年来,我一直强调一个概念,不要把教育腐败等同于教师腐败。
是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教师收点红包小礼,但是,那多是功利教育和家长功利双方驱使下的合谋。把鞭子单纯抽在教师身上,格局小了,心太穷了。
在我的价值次序上,悲悯教师,永远是排在批评教师之前的。
这是因为,这个群体本身也属于既没话语权,同时还得背负无限责任的。
不得不说,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捆绑从来就没有松下来,而教育管理部门给教师背负的无限责任也随时会成压垮教师最后一根稻草,在“双减”之下教师的减负,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头支票。
教师,其实也就是一个连自身休息权往往都无法保证的群体,他们很多人其实已经失去了教育的话语权,成为照本宣科的工具人
一边不得不面对教育权力的蛮霸或腐败,一边还得接受“制度性羞辱”,成为很多教育体制问题的“替罪羊”。
以“毒教材”为例,我相信有大量教师心里跟明镜似的。
但是,他们可以妄议人教版教材吗?这种图书都是高度赋权绝对垄断的产品。普通教师提意见,不止是自讨没趣,而且是挑战权威。
保不准,就会因为挑战教材有“ZZ问题”,被扣上“ZZ问题”的帽子。如此吊诡,你们细想,可不可悲。
之于“毒教材”“烂教辅”之类有没有层层回扣之类的教育腐败,我不敢说。但是,即便是有,只要有点常识也能明白,这些果子都是教育权力在分,还真轮不到教师来捡。
很多人在呼喊,教师不能跪着教书,要站着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这当然没错。但我想说的是,现在大量教师确实没有站着教书,因为他们都趴着了。一是因为精神没矮化没办法站直,二是真给工作累趴了。
在这样背景下,面对后台很多人把“毒教材”这口锅甩给教师,抱歉,对此我不附议。
因为这对教师太不公平了。让一个失去教育话语权的群体,来背这么大的一口锅,这世间没这个道理。
教师不背也背不动这个锅,而教育部昨天的通报,又没提反思问责的事,那么,接下来,“毒教材”这口锅,多半是要交给吴勇及其背后的小团队来背了。
或许,也还是政府公共文化产品采购中层层分包的原因,分包到最后,那就是临时工干的坏事了。
但,不论如何层层分包,对“毒教材”,相关部门也都应该有层层把关吧。那么,这又是怎么出现层层失守的呢?
像“毒教材”这种惊天大错,如果出现在官媒上,那绝对是意识形态重大责任事故。我相信,问责力度绝对是一条链子上拴着很多,一把手总编辑要是不下课,那都奇了怪了。
现在,“毒教材”这口锅到底应该由谁背,还不明晰。
但是,站在公共文化立场和普适价值判断思维,我认为,把这种脏水也泼给教师,把这口锅也交给教师来背,那就真是没天理良心了。
PS:全文完,共3600字。今天文章,是昨天的续篇,感恩各位老铁长期支持陪伴,这个话题,昨天主推理论框架分析,今天浸入式叙事,希望能说清楚了,我也尽力了!
同意观点的,敬请转发支持!迎或扫下面二维码交流。微商勿扰,过号勿重复。
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