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中华诗词大会》惊艳夺冠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谈在应试夹缝里传承传统文化有多难
 曾有学生连续5次来找他理论“凭什么让我们背那么多的古诗文”
  昨晚(7日),火爆的《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迎来总决赛,来自上海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才女武亦姝惊艳夺冠。“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在这所中学,有一位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在学生中推广《传统文化读本》。在应试的夹缝中,推广这套读本的过程并不容易,学生们说:
“高考语文一共才6分默写分,背书的时间可以多做好几道理科题,分数早回来了!”

“背完大纲要求篇目已经很累了,哪有精力学习课外古诗文!”

“我又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吗?”
  但是今年春节期间,一名2014届毕业生给黄荣华发来微信:“恨多年前未听荣华劝告,多背点古诗文”。
学生不解: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
  过去在很多学生眼里,黄荣华并不讨人喜欢,因为,他所在的教研组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的量,远远超过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他给高一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就有“ 学习《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一第二学期)‘第三编’、学习‘《文心雕龙》学习一:文学产生’”等。开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考试,30分的内容,全部来自这些自编教材。
  每年都有学生来找他理论,甚至有学生连续5次来找他理论“凭什么让我们背那么多的古诗文”。
  黄荣华说——
身为中国人,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而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应该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在他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一个年级中真正喜欢语文的学生大约占30%,而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又只占其中的30%。
   “不同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不同,但身为一名中国的高中生,应该接受并且能够欣赏古诗文。”黄荣华坦陈,学生之所以会认为背诵古诗文那么痛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不同,阅读、记忆与自己的生活脱节的作品是很困难的。
  更重要的是,很多孩子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并没有经历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我让他们现在背诵那么多的古诗文,是希望他们未来的某一天也能够回想起自己曾经学过的这些内容,并且能够欣赏它。”
阻力来自于无处不在的应试思维
  在黄荣华看来,更大的阻力来自于应试的氛围。在如今的古诗文教育中,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选择“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
应试思维模式导致了古诗文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背离了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在某些“执著”于应试教育的高中语文教师看来,用应试教育以外的新方法、新知识答题,对考试很不利。
  黄荣华举了一个例子,在此前某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有一道题是:“李白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指谁?”正确答案“谢灵运”,可以在高中课本的注释中找到。
  然而,我们的课堂上,几乎没有老师会专门为学生讲述李白和谢灵运之间的渊源——“这教的是知识点,不是文化”黄荣华说,这也导致这些知识点被快速遗忘。
  此前,不少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在应试思维模式下,即便是这些古诗文都背诵出来,高考的古诗文默写也未必得到6分满分,但是“有些付出的收获并不在当下,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快速高效地达成一个高分”
  黄荣华清楚地知道,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和古诗文“合拍”,但令他感到遗憾的是,在不少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心里,古诗文教育并不被看重,而主要理由竟然是“古诗文教育见效太慢,而且对考试无益”
‘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
  一位毕业多年的复旦附中校友被问及高中时期印象最深刻的回忆是什么,她脱口而出:“读了三年《论语》、《古文观止》、《诗经》、《楚辞》和《声律启蒙》!”
  现在,学校又多了两部校本教材《中国人》、《中华古诗文阅读》。据黄荣华介绍,这是学校花费十余年探索古诗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成果。
“‘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没有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是不可能落实的。”黄荣华说,目前在复旦附中,围绕古诗文教育的系列课程分为三类,即以六册《中华古诗文阅读》为教材的必修课、以《中国人》为教材的选修课、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荣誉课程。他的目标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30%的优秀学生学习此教材70%的内容,
30%的合格学生学习50%的内容,

30%的普通学生学习30%的内容,

10%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学习。
  此外,在学生每次的假期作业中,还有拓展性古诗文自学内容,若完成得好,将获得学校的评比奖励。
  黄荣华说,“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图’有多大。”否则,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学生应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自觉形成“文化史”的概念。
  如今,越来越多复旦附中师生从这套古诗文教育体系中收获乐趣和裨益。曾经参与《中国人》编写的语文教师张慧腾承担了开讲选修课“儒家的理想人”的任务。
  他感慨道:“我意识到自己所教的并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我的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儒家的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在心中构建起一个‘儒家的理想人’,甚至在行动中成长为这样的人。
   一名学生在课程体会中写道:“《中国人》系列课的魅力在于三点: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人文与历史;帮我们换脑筋;帮我们想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高中生,都应该去读一读这些古典哲学,去挖掘我们先人的思想的精华,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朱颖婕 姜澎
推荐阅读
☞ 回复“读诗”,可阅读瞭望“诗中七日”系列内容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瞭望APP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