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收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总量达到10815万件/套
◆ 普查赋予登录的每件文物全国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
◆ 这可作为文物属性验证、信息甄别和索引查询的识别标识,未来还能作为文物追索的依据
◆ 后续普查数据的管理审核、更新维护、统计发布等工作还未建立固定、常态化的机制
◆ 数量庞大的民间文物还缺乏有效统计途径,尤其是来自盗掘、盗捞、盗窃的国有出土、出水文物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苗苗
  凝结先民智慧的奇珍异宝、实证人类进步足迹的出土发现,反映社会变迁的生活物件,彰显国家实力的标志典藏……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可移动文物,第一次实现了历史大汇聚。
什么叫“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历时5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一普”)圆满收官。3600余个普查机构、10.7万名普查人员、12.45亿元经费的投入,调查了102万个国有单位,使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总量达到10815万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全面摸清,文化遗产大国实至名归。
  “运用新科技手段,如此大规模、无死角、全覆盖地普查国有可移动文物,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卿云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高度肯定此次普查。
  事实上,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国家文物局联合财政部曾开展过文物调查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共完成了166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信息的登记。但仅限于文物系统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实施范围和对象有限,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总体情况不清、家底不明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普”作为国家工程,为我国全面掌握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要文物新发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整理登录的考古出土文物超过10万件、江苏省完成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等一批新出土文物的登记、山西省运城市青龙寺发现完整的《永乐南藏》经书、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红山时期陶塑人像……“一普”新发现捷报频传,到普查结束时,新发现新认定的文物数量达到7084149件/套。
过去有些文物单位,囿于保护条件所限,把一些藏品长期封箱保存,未作清理登录。其中不乏近年海关向文物单位移交的文物,个人及社会团体捐赠的文物,文物商店“沉淀”的文物等。
  比如,坊间相传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批数量不小的殷墟甲骨,但无人知晓准确数量。直到2013年11月中旬,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王素牵头,第一次进入故宫博物院地库调研院藏甲骨工作之后,才得知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数量达到22463片,约占世界现存殷墟甲骨总数的18%,仅次于国家图书馆(34512片)和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25836片),位列世界第三。
▲殷王武乙(文丁?)贞问祭祀先公、先王的占卜用牛肩胛骨,故宫博物院藏品
  殷墟甲骨上的文字乃目前所知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重要性无需赘言,为何迟迟未能公布?王素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因素之一;另外,整理需要院内多部门合作,在时间、人员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协调难度。能顺利进行整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领衔主抓。
  个案尚且如此,作为国家工程的“一普”协调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彭卿云看来,“没有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总体部署,‘一普’很难完成。”
另有一些新发现新认定的文物得益于文物理念的提升。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很多东西不被视为文物,或者仅作为文物资料。比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宫廷“戏服”被视为文物,同样是唱戏行头的“盔头”、“靴子”却未享文物待遇。
  但近些年,故宫博物院意识到,许多具有科学、艺术、历史价值的东西,或是反映当代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物品以及反映特定地区、时代、民族的图片、实物,当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等,都应视为文物予以保护。
  前不久,故宫博物院公布最新的馆藏数量,由2010年12月的1807558件上升至1862690件。乾隆御稿、名人尺牍、甲骨、陶瓷类文物(标本)等是其主要构成。基于此策划的展览“大隐于朝——故宫博物院藏品三年清理核对成果展”只是其中一部分。
“大隐于朝——故宫博物院藏品三年清理核对成果展”展品
新增文物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为一次由国务院部署开展的文物资源国情国力调查,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突破了传统的文物管理体制,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驻外使领馆、档案馆、宗教寺庙、高等院校、图书馆、美术馆、国有企业、新闻出版单位、银行等单位收藏、管理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悉数纳入文物行政部门登录和管理范畴,首次实现了国有可移动文物动态管理的无死角,全覆盖”。
  《瞭望》新闻周刊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民经济统计的20个行业中,除国际组织不在普查范围外,19个行业都收藏有文物。如国务院办公厅完成紫光阁、武成殿普查,登录近百件重要文物;外交部组织对144个驻外外交机构保管的文物进行清查,认定登记文物2451件。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在普查中认定青铜器、陶瓷、玉石、书画、雕塑等各类文物数万件。
  业内专家指出,“一普”把“文物收藏单位”的概念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扩展至各个行业领域。
全面重新上“户口”
  《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可移动文物认定信息登记表》(含《文物登记卡》),是国务院普查办为“一普”编制的标准统一表格,内含的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首次实现了全国一体化。
  普查员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填表格看似简单,可每个数据、信息背后充满着琐碎而繁杂的工作。
李阳是内蒙古博物院的普查志愿者。他回忆普查前期在库房的流程说,文物数据信息采集是最关键的一步。需根据标准表格涵盖的信息,如文物级别、类别、时代划分、收藏主体、完残程度、文物来源、入藏阶段等,逐一采集、填写、核实,确保准确无误。
平遥县普查员李新华回忆,图片采集中,仅拍照就要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全景图、局部图、底部图。拍照时,还要克服文物体量过大不易搬动、残损严重无法悬挂、观众过多等困难才能进行。有时甚至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支撑藏品的工具才能达到拍摄要求。
  很多普查员反映,文物库房通常位于地下,通风不良,每次打开仓库门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据说是长期掩埋地下的文物出土后散发的瘴气味。加上空气中的粉尘,还有预防文物病害的化学药剂,都叫人身体不适。几个小时下来,常令普查员口鼻刺痛、头昏脑胀。
  青海、西藏部分高原地区的普查员还要克服交通、电力、通讯条件差,高压缺氧等困难,长期靠马驮人扛自带设备干粮进行普查。
  普查后期主要是核对每一件文物视图的编号、查漏补缺、数据上传、审核数据等。对行业外新建立文物藏品档案的单位,文物部门还组织专家队伍上门提供文物认定、断代、定名等专业支持,从源头上保障普查质量。
  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是“一普”唯一指定官方平台,所有文物信息最终要通过它联网直录,构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改变过去各单位文物信息零散孤立、互不相通的信息孤岛局面,实现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信息的统一集中存储。
  截至2016年10月31日,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为2661万件/套,6407万件。全国共登录珍贵文物3856268件。其中,一级文物218911件,二级文物551192件,三级文物3086165件。
  “文物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对全面反映文物本体及保管状况,以及文物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段勇说。
  值得一提的是,普查按照统一编码规范,对登录文物和单位统一分配标准代码和分类编号,登录的每件文物被赋予全国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这意味着登录文物从此有了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
  “这既可以作为文物属性验证、信息甄别和索引查询的识别标识,未来还能作为文物追索的依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说。
普查后的隐忧
  “一普”发现,一些党政机关和企业,缺乏文物保护利用的意识和方法,文物长期处于未利用状态。甚至存在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隐患,文物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即使是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保水平也不容乐观。据了解,全国平均每名保管员要保管文物2290件,基层保管员兼职现象普遍。加上大多数基层单位的文物保管条件差,库房面积小,柜架陈旧,文物得不到妥善保管,而且文物修复技术人员缺乏、修复设备不完备,难以满足文物修复需要。少数单位没有文物库房,部分珍贵文物没有专柜囊匣保管,常年裸露在外,受粉尘、光线以及空气中有害气体侵蚀。
  随着“一普”结束,各地临时性的普查机构和人员会面临解散,后续普查数据的管理审核、更新维护、统计发布等工作还未建立固定、常态化的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新发现新认定的大批文物,如何让国有可移动文物“活”起来,都是“一普”后留下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对此,国家文物局表示,未来将积极支持各地将普查中新发现新认定的文物全面纳入保护范围,予以政策支持,改善收藏单位文物保存环境和条件,加大预防性保护和修复力度。
  还要建立统一的文物认定标准、采集登录标准、数据更新和定期发布机制,健全文物国家调查登记、认定、保护、管理和利用体系,实现文物资源管理利用的全流程动态监管等,确保文物安全。
  同时,支持各收藏单位利用普查成果,开展联合研究,共同策划展览。借助文物资源登录平台,实现全国文物资源互通共享……总之,要多措并举,不断探索创新文物资源的共享途径,使文物“活”起来。
  目前,虽然国有可移动文物全面上了“户口”,可数量庞大的民间文物还缺乏有效统计途径。尤其是来自盗掘、盗捞、盗窃的国有出土、出水文物,“生于”非法,流通于黑市,或混迹于古玩摊店,被“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作者吴树形象地称为“文物私生子”。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明确表示,“允许民间收藏文物在新建立的‘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平台’自主申报,通过专业机构审核后登录。”这无疑为“文物私生子”找到一条出路,可下一步如何明确申报尺度,还在继续考验着文物管理的智慧。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21期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新媒体主编 | 潘燕  
新媒体编辑 | 喻千桓

觉得不错,请点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