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文物局分别在2002年、2012年、2013年发布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 其中第二批的37件作品皆为书画类作品,今晚叹茶分享给大家
资料来源丨国家文物局网站、故宫博物院官网、辽宁省博物馆官网、上海博物馆官网、贵州省博物馆官网、《贵州省博物馆藏品志》、中国考古网、@中国艺术品收藏
西晋·陆机《平复帖》卷
▲ 陆机草隶书平复帖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平复帖》卷,晋,陆机书,纸本,手卷,纵23.7cm,横20.6cm 。草隶书9行86字。
《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其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3542/img0004.xml
东晋·王珣《伯远帖》卷
▲ 王珣行书伯远帖(局部)(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此帖与陆机《平复帖》为现今仅存的两件晋代名人法书。
王羲之作为“书圣”,垂范百代。但他的书作只以临本、摹本和刻本的形式流传,没有一件真迹传世。王氏家族世代擅书,名家辈出,然命运亦大抵相同。唯羲之族侄王珣有此短笺留在人间。我们可从中窥见“二王”行草书使转用笔的精微之处。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16/6047/img0002.xml
唐·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卷
▲ 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628/img0010.xml
唐·欧阳询《梦奠帖》卷
▲ 欧阳询书仲尼梦奠帖卷(局部)(自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欧阳询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端肃险劲,法度森严,世称“欧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此帖则是弥足珍贵的欧氏书法墨迹之一,从中可以窥见欧阳询行书的面貌。
唐·国诠书《善见律》卷
▲ 国诠楷书善见律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馆官网)
  《善见律》卷,唐,国诠书,纸本,楷书,纵22.6cm,横468.8cm。全文二百六十余行,四千四百多字,实为唐人小楷上乘之作。
  今日所见唐人写经主要为百年前敦煌藏经洞发现,多出民间写手,且断烂残破。此卷则为千年传世之本,首尾俱全。
  同样难得的是此卷的传承过程。它曾入南宋内府,钤有高宗“绍兴”、理宗“缉熙殿宝”二玺;元代曾归赵孟頫、皇姊祥哥剌吉两大藏家;明代华夏、董其昌及清初王鸿绪曾藏;入清宫后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卷后赵孟頫、冯子振、赵岩、邢侗、董其昌等大家的题跋相互辉映,为之增重不少。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0736/img0009.xml
唐·怀素《苦筍帖》卷
怀素,唐代书法家,僧人。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与张旭齐名。《苦筍帖》为怀素代表作,该帖标志了他的中年以后直至晚年的基本风貌。
唐·杜牧《张好好诗》卷
▲ 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馆官网)
《张好好诗》卷,唐,杜牧书,纸本,行书,纵28.2cm,横162cm。此卷是唐代诗人、书法家的仅存墨迹,也是稀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
张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颜娇美,才华出众。杜牧的这首五言长诗,就是为她而作。诗中描写了作为少年歌妓的张好好始得高官沈传师宠遇,终因沈的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寄托了对她的无限同情,是杜牧诗作名篇。诗载杜牧《樊川集》中,墨迹的末二句,因伤残缺“洒尽满”、“一书”五字,然不伤书诗的整体精神。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179/img0004.xml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
▲ 自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王羲之墨迹早在北宋时期就不易获致,唐摹本日渐稀少。此卷勾摹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为研究我国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此摹本在流传过程中曾两遭火劫,至今仍清晰可见火烧的痕迹。
五代·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卷

▲ 杨凝式草书神仙起居法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杨凝式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21.2cm。草书8行,共85字。
  《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书写的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方法,文体近似口诀。
书法由唐到宋,杨凝式是一转折人物。此幅小行草书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11/1931/img0007.xml
北宋·林逋《自书诗》卷
▲ 林逋自书诗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自书诗》卷,宋,林逋书,纸本,手卷,纵32cm,横302.6cm。行书34行,6段接纸。
此卷是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共5首诗。林逋时年57岁,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致绰约,与时人李建中风骨俊整的书风极为接近。再后又有苏轼书七言古诗一首,此书藏锋敛锷,姿媚可爱,是罕见的苏轼传世佳作之一。这两段名人书法相映生辉,珠联璧合,实为难得的珍宝。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11/2321/img0007.xml
北宋·蔡襄《自书诗》卷
▲ 蔡襄行书自书诗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蔡襄自书诗》卷,北宋,蔡襄书,纸本,三接纸,纵28.2cm,横221.2cm,行书,73行,884字。
北宋皇祐二年,蔡襄罢福建转运使,召还汴京修起居注,遂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见闻有感于怀者,皆成诗章,此卷所书五言、七言诗11首即是。书写时间当在诗成之后不久,蔡襄时年约40岁。因属个人诗稿,无意求工,故笔致飘逸流畅,点画婉转精美,充分展示了蔡襄中年清健圆润的书风特色与纯熟的功力。
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629/img0008.xml
北宋·文彦博《三帖卷》
▲ 文彦博《三帖卷》(局部)(图自中国考古网)
文彦博的《三帖卷》是《护葬》、《定将》、《汴河》三帖联装,似为案牍批语。第一帖年岁久远,似经揭损,墨色较疲。第二贴字如拳大,笔势沉着,有颜真卿遗风,张珩认为此为文彦博传世墨迹第一。
北宋·韩琦《行楷信札卷》
▲ 图自贵州省博物馆官网
韩琦为北宋名相,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其楷书受颜真卿影响而自成一家。此《札卷》为二通,前札系韩琦请欧阳修为自己新建的昼锦堂作文,即《乞欧阳修记书锦堂札》。欧阳公此文为后世传颂的《昼锦堂记》。此札为后札,即《记成谢欧阳修札》。此信札经辗转收藏,有蔡景行、泰不华、高士奇等历代名人题跋。据载朱熹也曾在此卷上有跋,惜已不存。此信札及蔡景行跋语选入《三希堂法帖》,名《谢欧阳公帖》,又名《信宿帖》。
详细网址:http://www.gzmuseum.com/dl/gzjx/sh/
北宋·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
▲ 行书楞严经旨要卷(局部)(图自上海博物馆官网)
全篇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字行间错落参差,并不板滞,有“横雨斜风”之势,得萧散简远的意韵。
高清详细网址: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collection/zoom.action?cpInfoId=534&picId=1867
北宋·黄庭坚《诸上座》卷
▲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诸上座帖》,宋,黄庭坚书,纸本,手卷,草书,92行,纵33cm,横729.5cm。全文系佛家禅语。
此书学怀素的狂草体,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尤其能显示出书者悬腕摄锋运笔的高超书艺。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630/img0001.xml
北宋·米芾《苕溪诗》卷
▲ 米芾行书苕溪诗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苕溪诗》卷,北宋,米芾书,纸本,行书,纵30.3cm,横189.5cm。
此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629/img0006.xml
北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卷
▲ 自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
— 书画类 —
隋·展子虔《游春图》卷
▲ 展子虔游春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游春图》卷,隋,展子虔作,绢本,设色,纵43cm,横80.5cm。
这是一幅山水画,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到山间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
  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可以看到行笔的轻重、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但尚未见到唐代以后绘画中出现的皴擦技法。
  作品的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间以红、白诸色。亮丽的色彩亦更好地衬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
  《游春图》卷历来被认为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近些年有学者对于这幅作品的作者和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讨论。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573/img0005.xml
唐·韩滉《五牛图》卷
▲韩滉五牛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五牛图》卷,唐,韩滉作,纸本,设色,纵20.8cm,横139.8cm。它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
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动态十足。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更是笔笔入微。每头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过对眼神的着力刻画,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极为传神。
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韩滉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此图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五牛图》是其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7/1539/img0005.xml
唐·周昉《挥扇仕女图》卷
▲ 周昉挥扇仕女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挥扇仕女图》卷,传为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33.7cm,横204.8cm。此图描绘了13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
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周昉的仕女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贵族妇女的行乐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作品在张扬唐王朝繁华兴盛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亦揭示了贵妇们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此图中嫔妃们体貌丰腴,衣饰华丽,但她们面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
详细资料: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711.html?hl=%E6%8C%A5%E6%89%87%E4%BB%95%E5%A5%B3%E5%9B%BE
唐·孙位《高逸图》卷
▲ 图自上海博物馆
这幅图所描绘的是魏晋时期脍炙人口的竹林七贤的故事,该画作刻画了魏晋士大夫“高逸风度”的共性,又刻画出了他们的个性。现存《高逸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只剩四贤。
五代·王齐翰《勘书图》卷
▲ 图自书法欣赏
此图绘一文士勘书之暇挑耳自娱的情景。文人白衣长髯,袒胸赤足,坐于书几前,左手扶椅,右手作挑耳状,神态怡然自得。书几上有摊开的书卷,一书童于几旁侍立。文人身后为三叠屏风,上画青绿设色山水。屏风前横一长案,上陈卷帙。
画家十分巧妙地选取画中人“校读间隙挑耳”这一看似平常的动作,着意刻画了其惬意的神情。加之环境的铺陈、烘托,生动地表现了贵族文人闲适的情状,展示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
▲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重屏会棋图》卷,五代,周文矩绘,绢本,设色,纵40.3cm,横70.5cm。本幅无作者款印。经徐邦达先生鉴定,此系宋人摹本。故宫所藏的这幅画即使不是周文矩原作,也应是接近于原作的宋人摹本精品。
由于此图背景的屏风中还画有屏风,因此人们称此图为“重屏”图。图中描绘的是五代南唐中主李璟的宫廷行乐生活。
  作者在逼真地刻画出人物肖像特征的同时,也真实地描绘出室内的生活用具,为后人研究五代时期各种生活器用的形制以及中国早期皇室的行乐雅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
  周文矩的画风受后主李煜的颤笔法影响很大,喜以瘦挺颤掣的笔法入画,以别具特色的画风称誉画坛。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563/img0002.xml
五代·胡瓌《卓歇图》卷
▲ 胡瓌卓歇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卓歇图》卷,五代,胡瓌作(传),绢本,设色,纵33cm,横256cm。
该图旧传为五代契丹画家胡瓌作。据画中大多数人物髡顶、脑后垂双辫的发式和方顶黑巾等特点,当属金代女真人的风俗,故极可能出自金代汉族画家的手笔。
  全卷画女真贵族在狩猎歇息时邀南宋使臣宴饮观舞的情景。前半段为立歇部分,马背上的猎物点缀了人马刚从追逐和喧闹中转入了静态。马群的尽头是走向乐舞场地的捧花女,把歇息和乐舞两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舞蹈者在箜篌的伴奏下跳跃,构成全图的高潮,显示了作者处理大场面中人马动静、聚散的艺术能力,充满了浓厚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气息。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0452/img0003.xml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
▲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 (宋摹本) ,绢本,设色,纵28.7cm,横335.5cm。
  作品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
  作品的艺术水平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采。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2138/img0003.xml
五代·卫贤《高士图》轴
▲ 卫贤高士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高士图》卷,五代,卫贤作,绢本,设色,纵134.5cm,横52.5cm。该画描绘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
  此图虽为主题人物画,实则集山水、人物、建筑画为一体。山石多用干笔皴擦,注意用墨色的深浅对比强调峰岫的凹凸和凝重的质感,石上干笔点苔的技法更是画家的独创。房屋和木栏栅篱用界笔描绘,结构交待严谨清楚,并能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和纵深关系,是今天我们能见到的传世卷轴画中年代最早的以界笔“植柱构梁”的建筑画迹之一。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2041/img0010.xml
五代·董源《山口待渡图》卷
自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图中山势重叠,缓平绵长,植被丰茂,水汽若蒸,似江南夏日景色。起首处水面浩渺,扁舟隐现,中景山势重叠,林木疏朗挺直,竹丛杂处其间,茅屋隐约可见;卷末渡船未到,官客等待,点出主题。全图构思精细,设色雅淡,冈峦清润,林木秀密。技法上以披麻皴为主,多用苔点,色彩淡雅,为典型的江南山水。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卷
▲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写生珍禽图》卷,五代,黄筌作,绢本,设色,纵41.5cm,横70.8cm。此图为手卷,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
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
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仅从这幅稿本上即可了解黄筌的作品之精妙,可以想象到黄氏其它作品的巨大魅力。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566/img0007.xml
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卷
▲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局部)(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渔村小雪图》卷,北宋,王诜作,绢本,设色,纵44.5cm,横219.5cm,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反映文人逸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雅致情怀。
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作品充分体现了北宋时文人画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主旨,以娴熟的技法写“词人墨卿难状之景”,正是“诗画一律”的典范作品。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2120/img0006.xml
北宋·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
▲ 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芦汀密雪图》卷,北宋,梁师闵绘,绢本,设色,纵26.5cm,横145.6cm,为梁师闵的传世孤品。
此画描绘严冬时节的沙渚平川,坡石竹枝已尽为白雪覆盖,丛丛干枯的芦草在阴沉晦暗的背景下瑟瑟隐现。清寂之中,一池湖水尚未封冻,两只鸂鶒(有学者考证为赤麻鸭)在沙洲上相互依偎,一对鸳鸯于寒波中游水嬉戏,此情此景与漫天密雪的荒寒景色形成对比,充满诗意,是一幅山水与花鸟融汇的湖天小景佳作。
整幅用笔细润,皴法简括,水墨为主,略施赭色,大片空白的运用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特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江南的湖山雪景。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2133/img0058.xml
北宋·祁序《江山牧放图》卷
▲ 祁序江山放牧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江山放牧图》卷,宋,祁序绘,绢本,设色,纵47.3cm,横115.6cm。此幅是祁序流存至今的唯一一件作品。
图绘初春时节,牧童们在湖泽坡岸间牧牛的情景,是典型的宋代风俗小品画。作品表现了各种情态的牛,皆神态生动,富有情趣,显示出作者娴熟的笔墨技法和准确的造型能力。图中点景的树木具有宋人李唐刻画粗简的遗风,堤岸坡石的表现别具匠心,以曲折弯转的墨线勾边,再以石绿色晕染坡面,亮丽的色彩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调,也为全幅增添了万物复苏的春之气息。作者将悠闲惬意的牛与风和日丽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画面中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595/img0005.xml
北宋·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
▲ 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临韦偃牧放图》卷,宋,李公麟作,绢本,水墨淡设色,纵46.2cm,横429.8cm。
  这是一幅宋朝画家李公麟临摹唐朝画家韦偃的作品。全图共画了人一百四十余口、马一千二百多匹,可谓洋洋大观。
  画中的马匹和人物均用墨线勾勒,线条挺拔有力,色泽较浓重,坡石墨色稍淡,略有皴擦,再用赭石色渲染,加强了画面的气氛。构图和笔墨的变化。使整个作品主次分明、生动活泼,避免了呆板、重复和混乱。如此庞大的构图,若没有长时间的经营和缜密的运思,即使是临摹,也是难以设想的。
  李公麟的大部分绘画作品是画在纸上的,并不施色彩。这件作品为临摹本,用绢素作画并施淡彩,与画史的记载完全吻合。唐朝画家韦偃已无可靠的作品存世,通过李公麟的这个摹本,也可以领略其绘画的风采。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2120/img0005.xml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清明上河图》卷,北宋,张择端作,绢本,淡设色,纵24.8cm,横528cm。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全画可分为三段:
  首段写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
  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中间那座规模宏敞、状如飞虹的木结构桥梁,概称“虹桥”,正名“上土桥”,为水陆交通的汇合点。桥上车马来往如梭,商贩密集,行人熙攘。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艄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
  后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大店门首还扎结着彩楼欢门,小店铺只是一个敞棚。此外还有公廨寺观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行人中有绅士、官吏、仆役、贩夫、走卒、车轿夫、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理发匠、医生、看相算命者、贵家妇女、行脚僧人、顽皮儿童,甚至还有乞丐。他们的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苦乐不均。城中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驼队、牛、马、驴车、人力车等。车辆有串车、太平车、平头车等诸种,再现了汴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高大的城门楼名东角子门,位于汴京内城东南。
  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全卷画面内容丰富生动,集中概括地再现了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7/1900/img0009.xml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千里江山图》卷,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51.5cm,横1191.5cm,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
  从此卷所描绘的景物看,系以南方清丽秀润的山水为主体,在部分山峦的表现上加进了一些北方山水的特征,可谓集南北山水于一体的精心之作。从画面表现的建筑形式以及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生产劳作使用的工具等方面看,画家对江南地区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其艺术创作当来源于生活,而王希孟于18岁时即创作出如此宏幅巨制,不可能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由此笔者推测,画家王希孟应是江南人,至于具体籍贯便无从知晓了。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2121/img0065.xml
南宋·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卷
▲ 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卷(局部)(图自@中国艺术品收藏)
南宋马和之作,绢本,淡设色,纵25.9厘米,横143厘米。描写北宋文学家苏轼夜游赤壁的故事。画面夜色茫茫,江水浩荡,一叶扁舟随波逐流,船中三人对坐,游玩赏景。人物生动传神,笔法工中带写,运笔流畅,衣纹作兰叶描,设色淡雅。此为马和之山水人物画的代表作,后幅有南宋赵构草书《后赤壁赋》一文。
详细网址:http://photo.weibo.com/2197376813/wbphotos/large/mid/4288470157662973/pid/82f94f2dgy1fvmr51ec2sj20v8bi8heb?Refer=weibofeedv5
南宋·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
▲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万松金阙图》卷,南宋,赵伯骕作,绢本,青绿设色,纵27.7cm,横136cm。
  该图无作者款印,后纸有元代赵孟頫跋,称之为赵伯骕真笔。该图画江南的湖畔松岭和楼阁,属青绿山水,笔法清细繁复,格调柔丽雅洁,显示出南宋皇家贵胄新的审美情趣。该图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山水画的表现对象从北方雄浑的山川转移到江南的青山绿水。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567/img0004.xml
宋人摹阎立本《步辇图》卷
▲ 阎立本步辇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步辇图》卷,唐,阎立本作,绢本,设色,纵38.5cm,横129cm。
  这是一幅历史画。它反映唐初松赞干布遣使臣到长安向唐王朝求婚联姻的故事。阎立本以此为题,绘制了这幅歌颂古代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作品。画幅描绘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按照画家阎立本当时的地位和身份,他完全可能是这次历史性会见的目击者,所以他笔下的人物非常真实、生动。唐太宗李世民的威严,使臣禄东赞的干练、谦和,引见官员和内侍的恭谨,年轻宫女的天真活泼,都各具特点,跃然绢上,禄东赞和唐太宗等人在民族气质上的差别也有所表现。
  全画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线条纯熟,富有变化和表现力;设色浓重、鲜艳,是一幅出色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图中的李世民、禄东赞等人应当带有肖像画特征。
高清全卷网址: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8/1629/img0001.xml

静读时代,感悟生活
叹茶,瞭望微信晚间副刊

总监制丨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唐朵朵
如有收获,点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