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潮流中,许多“非遗”项目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面临失传的风险。而“非遗”传承人们守望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还有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
▲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面塑”的代表性传承人徐江。 黄哲/视觉中国
“面塑”俗称“面花”,它以糯米面为主料,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生动的形象。让这门古老的手艺得到不断发展是徐江心底坚定不移的梦想。他在南通市多所学校的开办“面塑”班,为孩子们义务传授“面塑”技艺。徐江说:“小面人里有大世界,应该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和领略面塑的艺术魅力。”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脑阁”传承人胡连刚在为“色芯”小演员穿着演出服。王伟/视觉中国
“脑阁”表演是内蒙古土默川平原独有的民间艺术活动。“脑”是方言,意思是将物品或人高高地扛起。所谓“阁”就是一个捆绑焊接得结结实实的特制铁架子。几年来,胡连刚自掏腰包,在革新演出内容上做了一些摸索,每次表演都增加一些时尚的内容,以吸引年轻人的观看兴趣。胡连刚告诉记者,他年轻的时候,一家几个孩子,争相参加表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少了,表演者也难选了,传承需要更多的人做出努力。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霍庆有。 视觉中国
在中国“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镇,霍庆有是唯一能够掌握勾、刻、刷、画、裱五项技能的“全能”艺人。如今的杨柳青镇上,大街小巷的商家店铺,都挂着圣诞老人的贴画,却看不见“大胖小子抱鲤鱼”的年画。但霍庆有坚信会有更多人喜欢上这项古老的艺术,在他眼里,这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至今依然魅力不减。
▲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锣鼓杂戏”传承人李正勤。 刘宝成/视觉中国
“锣鼓杂戏”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山西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对蒲剧和很多戏剧剧种都产生过一定影响,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在多元化的娱乐形式下,年轻人大多不喜欢这些“老古董”,李正勤的剧团已经很久没有参与过大型演出了。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依然是李正勤老人,在自家院落中手擎老剧本,兢兢业业地向徒弟们口传身授着剧目中的一字一句、一招一式。
▲ 25岁的彭嘉志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语讲古”代表性传承人。张志韬/视觉中国
讲古,即说书、讲故事,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但粤语讲古只说不唱,与外省说书有所不同。“以往讲的古都是传统典故,对年轻人吸引力并不大。我们应该有一些创新,融合网络小说和红段子的古,传播方式上也应借助互联网,使用移动APP等来推。”彭嘉志说。对好故事他从不排斥,不论来源何处,只要应时应景,他都愿意利用。在他的讲古场,除了传统古,开场的几分钟热身时评,也吸引了不少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荣花鼓”传承人王企仁。 刘宝成/视觉中国
“万荣花鼓”是流传在山西省南部黄河岸边万荣县境内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艺术。打鼓动作淳朴、健美,感情豪放。随着年龄增大,王企仁参加大规模的表演已经力不从心,他将重点放到了“万荣花鼓”的传承上,不但在村小学开办了花鼓音乐班,还热情接待来自全国的一些文艺团体和省内艺术高校的学者、学生。王企仁说,来学的人越多,“万荣花鼓”的传播范围就越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就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灞桥区打铁技艺”传承人屈希望。 贾吉平/视觉中国
时光荏苒,“铁匠”这门古老的行当如今早已隐出城市,即便在偏远的乡村一隅也难觅踪迹。打了一辈子铁的屈希望却从没想过退休,“只要还能干动就继续打,小车不倒只管推,俺这辈子就交给这个铁匠铺子了”。屈师傅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年轻人来学习这门手艺,使历史悠久的白鹿原打铁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传承人申国瑞传授小学生皮影戏表演技艺。 郝群英/视觉中国
皮影戏曾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河北农村最流行的民间艺术。时至今日,“冀南皮影”却濒临失传。这些年,申国瑞的皮影戏班不停地走乡串村,一边义务巡演,一边寻找接班人。“现在,皮影戏班里吸引了十多名小学生加入,俺希望,冀南皮影能在他们身上再放光彩。”申国瑞高兴地说。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程天德在创作幻彩漆画。 视觉中国
重庆漆艺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巴国,作品光润坚滑、色彩富丽、装饰纹样丰富,并以技艺精湛而著称于全国。每天,年近古稀的程天德要在工作室呆上近十个小时,除了吃饭和休息,他总是在漆画前劳作。凭着对艺术的执着,乐此不疲,以自己的方式传承民间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红门地秧歌”第四代传承人赵凤岭扮演头陀。 卢旭/视觉中国
“小红门地秧歌”是北京地区保护最完整的传统秧歌会,原名为“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红寺村独特的地域文化正随着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消亡。年轻人喜爱、学习“地秧歌”的已经越来越少,原有的64套表演项目,目前只有22套保留了下来,会秧歌唱词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尽管赵凤岭整理记录了90余篇秧歌唱词,但真正能在表演中与所有成员合唱的已不足20篇。
▲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糖画”传承人谢丰坤。 于谭阳/视觉中国
除了飘逸的艺术形式和成堆的证书,糖画给谢丰坤带来的物质利益并不多。找谢丰坤学习糖画技艺的人虽然不少,但很少有人能够长期坚持并以糖画为奋斗事业。谢丰坤希望能够找到真正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糖画的学生,将自己的毕生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钱高潮在雕刻作品。 胡剑欢/视觉中国
鸡血石有“石中皇后”之名,是中国六大国石之一,昌化出产的鸡血石则是鸡血石的精品。一件鸡血石雕,短则几个月,长则耗时几年。钱高潮对昌化鸡血石有一种使命感,“鸡血石给了我多彩的人生,我很感恩。我想让鸡血石这一块国宝,经过加工雕刻,成为承载文化的艺术精品。”
▲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州窑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沈德亮。 视觉中国
“寿州瓷黄”闻名于世的寿州窑,前后盛行350多年,跻身唐代名窑之列。作为“寿州窑手工技艺”传承人和守候者,沈德亮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能让寿州窑制作技艺在自己手里失传。望着亲手创建的寿州窑传统制作技艺传习基地老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代表性传承人张俊涛在制作彩灯。 杨正华/视觉中国
“汴京灯笼张”始于清朝,是清朝末期艺人张太全留下的绝技,距今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传承至张俊涛手中已是第七代了。“传统的灯笼主要是运用传统的材料和工具去制作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个传统的工艺保存下来,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创新出新的作品,让传统和现代更好的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张俊涛说。
▲ 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纸伞制作工艺”传承人郑映海。 郝亚鑫/视觉中国
郑映海从8岁时开始帮助家人制作油纸伞,至今依然固守着这一古老的传统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油纸伞作为生活用具的角色已悄然隐退,但它的艺术欣赏价值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郑映海说:“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我不能动了。”
▲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郯城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朝烈在察看徒弟印制的木板年画。 房德华/视觉中国
郯城县沙沃村传统木版年画制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品多带有鲜明特色的农村生活特征,并以图案造型夸张,线条粗犷飞扬,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而著称。“现如今好了,政府将木版年画列入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了,人们开始喜欢它、收藏它,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拜师学习这门手艺,俺再也不用担心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在我们这辈失传喽。”笑容在张朝烈脸上绽放。
▲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银饰锻造”传承人杨光宾。 视觉中国
对于传承这门技艺的前景,杨光宾很忧心。苗族银饰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件银饰需要经过近30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么复杂的工艺,赚钱却并不多,所以年轻人都很少学,这样下去我最担心手艺失传。”
▲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蛋雕”代表性传承人虎占林。 视觉中国
一把普通的刻刀、本已无用武之地的蛋壳,在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后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从《西游记》到《红楼梦》,从“十二生肖”到“百虎图”,200多件精美的蛋雕作品,是年过七旬的回族老艺人虎占林多年磨炼和研究的心血。“我现在都72岁了,年事已高,趁着身体还好,多培养一些蛋雕艺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虎占林说。
▲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名列“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胡武强是重要传承人。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让“鸡血红”陶瓷从传说变成了现实。 视觉中国
铜官的“长沙窑”曾是唐代五大名窑之一,是釉下彩的发源地,并成功创烧了 “鸡血红”陶瓷,突破了当时“南青北白”的艺术格局,成为世界陶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胡武强希望在铜官窑附近建一个大型陶艺作坊,让古法制陶技艺后继有人;希望能建一个大型的陈列室,向更多的人展示铜官窑陶瓷的美。当然,他还有一个希望,就是有一天铜官的陶瓷,会像唐朝一样,再一次万船齐发,远渡重洋。
▲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桂芬。 视觉中国
杨柳青剪纸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名震全国。乾隆六次下江南,每到杨柳青时,都要将杨柳青其放在龙船上,带到南方。郝桂芬虽然身患残疾,但她以超常的毅力,刻苦钻研剪纸技艺,不断推陈出新,努力把杨柳青剪纸艺术传承下去,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瞭望OutlookWeekly1981

欢迎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