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表明,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4.98万亿元左右。如此之大市场潜力的供应链金融将对物流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物流企业参与其中,运联研究带你认识供应链金融。
本文核心导读:
1、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动因,业务模式有哪些?
2、供应链金融的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3、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的关系如何?
4、物流行业又有哪些企业参与其中?
1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1、产生的动因   
简单的说,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业务交易中采用的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交易资金存在账期,造成了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差,导致出现资金缺口。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又很难单独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此基于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就应运而生了。
2、业务模式   
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资金供给端的金融机构、中间的信息与基础设施服务商或行业组织、资金需求端企业三大主体参与者,在供应链条的连接下形成了供应链金融生态圈闭合。
3、与传统信贷的区别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信贷最大的差别在于,利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资信能力,基于交易过程向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风险节点、客户群体、信息把控、还款方式方面有本质区别。
2
供应链金融模式

从解决方案和风险控制角度出发,按照担保方式的不同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分为应收类融资、预付类融资和存货类融资三个大类。
1、应收账款融资   
1)保理业务
保理是融资企业将其对供应链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供应链企业以此进行融资的业务。业务期限一般在90天以内,最长可达180天,加速资金流转,缓解供应商等上游企业的资金压力。
2)保理池
保理池是整合融资企业多项零散的应收账款,实现一次性保理融资放款的业务。提高了融资效率,免去了多次保理服务的手续费,由于下游分销商集中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
3)反向保理
反向保理转变了风险评估对象,与资信能力较强的融资企业下游的客户达成反向保理协议,为上游融资企业提供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服务。
2、存货类融资   
1)静态质押
静态质押是融资企业拿其拥有的产品库存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过程中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货物的质押监管。
2)动态质押
动态质押是通过对质押货物价值设定最低限额,允许限额以上的货物出库,融资企业以货易货的方式实现动态质押融资。适用于库存稳定、货物品类较为一致以及抵质押货物核定容易的企业,通常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货易货的操作。
3)仓单质押
按照是否为期货交割仓单分为标准仓单质押和普通仓单质押两种。
标准仓单质押适用于通过期货交易市场进行采购、销售、套期保值、规避经营风险的客户。具有流程简单、成本低、流动性强、便于处置质押物等特点。

普通仓单适用于非期货交割用仓单作为质押进行融资。仓单具有有价证券的性质,对出具仓单的仓库或第三方物流资质要求高。
3、预付类融资   
目前国内供应链贸易企业常用的方式为先票/款后货贷款,其担保的基础为采购方对制造商的提货权。供应链参与主体共同签订协议,供应链企业通过代付采购款方式对融资企业融资,第三方物流作为库存货的监管方对库存进行监管。
4、供应链金融代表企业   
大型供应链企业以物流为基础,深化“1+N”供应链模式,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规模快速扩张。下图为2017年上半年六大供应链企业营收情况:
其中怡亚通通过线上O2O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贷、保理、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2017上半年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营收2.9亿,同比增长60.9%。具体数据如下:
3
供应链金融风险

1、外部风险   
供应链金融受大经济环境、产业政策、金融环境影响较大,一旦经济发生波动或政策调整,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将面临较大生存风险。例如:紧缩性金融政策下,利率下降,供应链金融利润降低,将会造成各环节资金紧张情况。
2、经营风险   
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涉及到整个供应链上企业业务的关联度、融资企业的信用、贸易真实性、供应链企业的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导致链条的崩溃,资金无法收回风险。
3、财务风险   
在财务方面,供应链企业通过提前支出和延迟回收方式进行运作,会造成资金压力,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债务负担较重。一旦出现资金流动不畅,且外部融资受阻,供应链企业将有资金断裂风险。
4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1、物流金融市场潜力   
从2010年起社会物流运输费用每年平均以53%的增长率快速上涨,2016年达到6万亿,这部分费用可有效的向物流金融进行转化,物流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
2、行业分布   
当前供应链金融供给侧主体出现多样化发展,除了传统商业银行外,行业龙头、B2B平台、供应链公司、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金融科技、信息化服务商等纷纷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
其行业占比如下图所示:
3、服务对象分布   
从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物流、大宗商品、快消零售、汽车、电子电器、化工等行业领域,其中物流行业数量最多。
4、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关系   
简单来说,物流金融是供应链金融的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物流金融的融资方式更为简洁,不存在关联担保,融资关系简单清晰,风险性小。
5
物流金融的参与方

1、物流金融的类型   
1)资产贷
融资租赁实际上是采用融物的方式达到融资的目的,可有效地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物流行业中常见的有车贷、叉车、大型设备等融资租赁。
2)信用贷
物流金融的信用贷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运费贷,极大地解决了物流企业短期资金紧张问题,其特点是流程简单、周期短、频次高、随借随还等。
2、物流行业参与方   
目前部分大型物流企业凭借自身物流服务的优势,引入供应链管理,借助科技、平台等打造供应链金融。按照主题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如下几类:
1)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借助其物流服务专长,与产业链中客户企业良好的战略关系,直接或间接参与物流操作控制,以此进入到供应链金融中。代表企业有顺丰、中国邮政、弘信物流、海格物流、郑明物流等多家物流公司。
2)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基础设施服务商,凭借其对供应链中货物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优势,将供应链金融作为服务客户的重要发展方向。代表企业有普洛斯、传化物流、天地汇等多家物流园区企业。
3)物联网+物流平台
在互联网+概念的催生下,出现了一批互联网+物流的平台企业,利用其天然的平台和技术资源优势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代表企业有卡行天下、货车帮、共生物流等。
4)专业物流金融机构
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专业服务于物流行业的金融机构,代表企业有凯京集团、雷励金融、金润保理、物融金服等。
数十万亿规模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内,物流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完善的内控和风险防范体系,确立其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的地位,必将享受到供应链金融带来的巨大红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