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建筑于1993年由张永和与鲁力佳在美国创立。在过去20多年中,非常建筑从一个以研究、创新为特色的个人工作室,逐渐发展为国际知名的建筑事务所。与此同时,张永和深耕建筑教学领域,作为同济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系主任,哈佛大学(GSD)丹下健三教授及任教多所大学,其思想理论及设计实践多年来影响了无数建筑学子。
 
前不久,张永和与鲁力佳两位老师来到纽约,为当地的建筑师们分享了非常建筑最新的项目成果。会后,ArchiDogs有幸对他们进行了专访,就读者非常关心的建筑教育和职业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本文中总结呈现。
 
注:以下问答中包含分享会中观众的部分提问,在此一并致以感谢。
 
 
 
采访 | 汪澄波,马元鸣,吴宇恒
作者 | 马元鸣,李诗瑶,李梦倩
校对 | 汪澄波
编辑 | 艺梦




 
 我感兴趣的概念是离建筑近一些的 



ArchiDogs(以下简称A):非常建筑以往的许多项目中,比如“垂直玻璃宅”和“后窗”等,我们都看到引人入胜的“概念”和“思辨”。这样的设计思路影响了许多在校的学生。您认为对于一个好的建筑项目,“概念”占多大的比重?
 
非常建筑(以下简称FCJZ): 我觉得概念在最终的产品里非常不重要,但对设计过程可能是起重要作用的。我希望将我的兴趣爱好带到工作里来,它们常常对我做选择有所帮助。举个例子,吃饭的时候酸甜苦辣的口味我都喜欢,导致选择困难;但如果当天我的嗓子不好,理性就直接帮我排除了辣。这两个过程非常相似。就像看电影,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个人的喜好和当下的心情都是相关的。

垂直玻璃宅概念图纸
 
A: 因此建筑师所构思的概念,和房子的使用者所理解的概念,可以有所偏差,这么理解对吗?
 
FCJZ: 这二者通常是非常不同的。其实理论也分离建筑很远的和离建筑很近的。我感兴趣的概念是离建筑很近的。SanfordKwinter的理论讨论到后结构主义和法国哲学,我不认为这和建筑有很大关系。反之,一些理论家比如KennethFrampton和 Robin Evans,他们是做建筑出身,反过来再用理论来解读建筑。这两者的区别就非常大。


Frampton—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封面
 
美国东海岸是各种建筑理论的“重灾区”。记得我在MIT教书时,一个学生介绍完方案,两个教授就开始争论,结果我和那学生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那种风气我个人认为对建筑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A: 八年前曾拜读您的文章,有一个观点是建议大家不要来美国读建筑,更推荐大家去欧洲留学。现在想再来问问您对欧洲教育体系是否仍然保持这个看法?
 
FCJZ: 这里面是有一段历史的。在70年代,美国学界出现了一些很重要的人物,比如Robert Venturi夫妇,他们开始对世界有一个新的认识,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大众文化有一个不同的认识,也引起了一场伟大的后现代主义革命。那时现代建筑越来越教条,后现代主义也向不同方向发展,波普艺术的幽默感又在复古潮流中消失了,结果美国建筑就走向了比较特殊的发展之路,变得有些玩世不恭、犬儒主义。而在美国以外,包括西班牙、拉美国家的建筑师,则越来越开始追求到底怎么盖房子,都发展得都很精彩。这个情况一直延续至今。
 
芝加哥建筑师、时任耶鲁院长的Thomas Beeby有一篇文章值得年轻人,尤其是想教书的年轻人读一读他在文章中研究了建筑老师这一角色,是这些人巩固了建筑学向非建筑的转变。他第一个研究的老师就是影响了一大批建筑师的康。埃森曼的一句话可以作为总结:什么是实践?实践是用来证明理论的,这完全是自上而下的。这就相当于说房子不能独立存在,它的意义仅仅在于说明理论。这是个只存在于美国的现象。

芝加哥建筑师、时任耶鲁院长Thomas Beeby照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建筑师,他们喜欢自己建构一个理论,比如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理论,可常常也做的不太好。但和美国不同,他们的理论往往基于个人对世界的观察,而非基于纯粹的哲学思想。相比而言,在美国越大牌的学校就越重理论,这就有点问题了。其他国家都没有陷入美国这样的困境。

 
 出国留学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必须 

 
A:作为在中美两国任教过的教授,您对建筑领域出国留学持一种怎样的态度?
 
FCJZ:留学现在正慢慢成为一种趋势,很多国内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选择送他们出国读书。我认为出国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必须,其效果也因人而异。近几年在事务所招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国内院校毕业的建筑学生专业能力并不差,其基础甚至好于很多国外建筑院校毕业的学生。因此是否有留学背景,对我们来说已没有任何差异。因此,出国是一种选择,一个经历,而不是绝对优势,也不会成为我们招聘时的一个评价标准。
 
非常建筑工作室内工作场景


A:您刚才提到国内院校毕业的学生工作中表现更好,是否因为国内教育比国外大多数学校更偏向实践?
 
FCJZ:并不完全是这样。国内教育相比美国很多学校,尤其东岸一些学校确实要更偏实际一些。国内学生相对来讲创造力会差一点,比较期待老师告诉你怎么做。不过中国的国情不同,各个学校教学理念也有所差异,因此一个设计师成功与否更在于他个人的天分与努力。
 
A:根据您在MIT教书、担任建筑系主任的经验,您认为MIT作为世界一流的学府,其建筑学的教学体系是否在各方面达到了您认为的最高等级?
 
FCJZ:当下所谓的学校排名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建筑教育的多样性。麻省理工的一些资源,比如人才,是无法复制的。斯坦福大学有一个D School,借鉴了MITMedia Lab的形式。斯坦福大学作为以工程为背景的学府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它却没有像MIT Media Lab一样的跨学科人才。所以这两者始终是不一样的,没有办法做比较。
 
MIT Media Lab
 
在大家择校时,排名只是参考的其中一个方面,但不应该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如果现在让我选我心目中最好的学校,可能一个是康奈尔大学,另外一个就是纽约的库伯联盟学院(The Cooper Union)。而我80年代初留学选学校的时候,就不可能会选择库伯联盟,因为我对它不了解,对我自己也不了解。我现在做出的选择则是依据我这么多年的教书、做系主任的经历,选择一个更适合现在的我的学校。所以排名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前二三十名的学校区别也没有很大,一个真正成熟的学生选学校时,其实是在选老师,认定一个老师就选这个学校跟着他学。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用同一套评价体系作为标准。

 


 盲目追逐建筑潮流不是一个好选择 


 
A:您如何看待当今建筑领域的不同流派、发展方向及分支,年轻建筑师该如何在各种潮流中做出合适的选择?
 
FCJZ:当今世界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年轻建筑师更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选择。如果单纯追随某种建筑潮流,就个人发展与人生规划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潮流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比如目前比较热门的参数化设计,如果你数学不好,那就没必要非要在这个领域与别人一决高下,因为很难做出成绩。年轻建筑师如果盲目地跟随潮流,很容易会迷失自我,朝着不适合自身条件的方向发展。
 
A:近几年的普利兹克奖评选结果出来后,有不少建筑师评价该奖项越来越“政治正确”,偏向人文关怀、关注弱势群体,而非有大量知名作品的明星建筑师。这是否也是一种潮流?作为前几届的评委之一,您如何看待这些评论?

2018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多西

Sangath Architects Studio.

印度学研究所



FCJZ:其实这是一般观众对于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这一群体的误解,对明星建筑师的误解。普奖的重点不应在他们是否更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弱势群体等,而在于设计本身。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明星建筑师的作品未必好。当今世界是市场加媒体的时代,一个建筑师如果上了这条“明星”的轨道,就掌握了大量的机会,可是他未必有能力驾驭这些机会,很多时候做不好设计。同样的,国际大牌产品的质量未必好,而一个没有判断力的消费者,很有可能就去买这些质量并不好却很网红的产品。
 
反过来,在印度、南美这些条件相对差的地方,比如乌拉圭,有些不那么出名的建筑师,却在做真正好的建筑。作为建筑师,我们应当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力,应该关注这样一些建筑师

乌拉圭圣工教堂照片

 

 年轻建筑师在不确定的时候一定要多实践 


 
A:您认为建筑师、年轻学生该如何去发现自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FCJZ:年轻建筑师在不确定的时候一定要多实践。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就继续尝试往下做,多花些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就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实在不喜欢,也可以再选择其他的方向。
 
另外,年轻建筑师一定要认清自己,要确定自己到底是否喜欢建筑。建筑这个行业是很艰难的。非常建筑发展至今,我们仍然时时感受到困难的存在,从没觉得事情越来越容易。如果确定了这条道路,就要多实践,踏踏实实多干活,只有实践(Practice)才可以真正学到东西。


吉首艺术博物馆图纸、模型照片
 
A:实践建筑师面对甲方时,常常面对“话语权”的挑战。您认为建筑师在项目中有话语权吗?
 
FCJZ: “话语权”在于“权”,而建筑师是没有这个权力的。与其说话语权,不如说建筑师和业主之间是否有一个很好的对话,业主是否会很认真地听取建筑师的一个建议。很多业主在一开始并不愿意听建筑师的,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听话的绘图员。而作为一个接受过五年建筑学教育的职业建筑师,要把最真诚的意见告诉业主,而不能因为他是你的业主就可以牺牲建筑学的原则。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THE END 


推荐阅读

芝加哥双年展古平正義动力雕塑

新媒体招聘 设计导师招聘

ASLA专业奖2019IFLAAR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