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扇空气净化器到吹风机,再到如今的电卷棒,戴森的路径其实是一致的。

在许多人还没搞清楚售价高达2990元的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为何受到追捧的时候,这家以卖吸尘器起家的公司最近又以一款名为Airwrap的电卷棒刷了屏。
据天猫官方提供的数字,自10月12日正式在戴森天猫旗舰店预售以来,每天备货200台的Airwrap电卷棒几秒内便迅速售罄。而其在中国市场全渠道正式发售的时间则是10月24日。
这可是戴森之前的“爆款”新品Supersonic没有享受过的待遇:Supersonic 2016年8月开始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售时,当时大多数人对这款昂贵的吹风机还抱着迟疑的态度。不过如今,Supersonic已超越了吸尘器成为戴森在中国市场卖得最好的产品。两年多来,Supersonic的销量持续呈倍数地增长,戴森在中国35%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它,中国也已因此跃升为戴森吹风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市场。
这至少说明,头发是门好生意。
最近几年,中国女性消费者已经开始出现化妆低龄化的现象,医美整形成为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人们对外观的重视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美妆博主们发布的教学视频里,诸如“如何在上班前只花5分钟搞定卷发”“方便好用的电卷棒推荐清单”之类的内容颇受欢迎。
Supersonic是戴森酝酿了6年的新产品。如同吹风机一样,戴森认为,在现有的电卷棒生产行业,“并没有人出来真正解决问题”。
此前,美发工具产品中,将头发变卷和变直通常需要两个产品——卷发棒和直板夹。
尽管一些造型师或熟练使用者也会用直板夹做出微卷效果,但两者均是采用了高温加热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种通常需加热至150摄氏度甚至200摄氏度的产品长期以来也给使用者带来了困扰,例如单个发卷因加温时间过长而直接被烧断,或是不熟悉使用方法而将头发跟电卷棒缠绕在了一起,甚至是脸颊和双手被烫伤。另外,也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长期使用高温加热来卷发会让头发受到损伤,变得干枯毛躁。
“我们开发一个新产品或新品类通常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我们的逻辑是如果某个市场上的一些产品性能非常差,且这个行业无所作为,那么就让我们来解决问题。”戴森公司创始人之子、现任首席工程师的Jake Dyson说。
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戴森的工程师团队首先需要搞清楚头发的结构和塑形原理。身为Airwrap电卷棒开发工程师一员的Charlie Tatham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戴森的头发研究工程师团队发现,改变头发曲直的关键就是打破头发中的“氢键”,高温加热即是通过这个原理来实现塑形的,那么戴森的工作就变成了找到另一种方法来打破头发中的“氢键”。“
戴森Airwrap电卷棒解剖图。
“就Airwrap这一个产品,我们的工程师研究团队分成了两个部分。在英国,我们有一个头发研究实验室专门负责头发结构和原理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个则是产品工程师团队,他们负责研究如何把戴森已有的核心技术应用到新产品中,比如如何把数码马达、气流、水分交互在一起,成功打破氢键。”戴森个人护理品类负责人Tom Crawford说。
戴森仅在头发研究方面就投入了7500万英镑(约合6.77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开发产品本身的投入则是2400万英镑(约合2.17亿元人民币)。“结果是,我们发现可以通过高压来弥补温度,而戴森的第九代数码马达可以通过控制高气压来实现温度的降低,从而达到在给头发做造型的同时避免损伤头发的效果。”Jake Dyson指出。
这个产品在各社交媒体上“走红”后,大众消费者就被普及了一个叫做“康达效应”的空气动力学概念。康达效应是指,当高压气流遇到曲面的时候,由于气压差异,气流会被吸附到曲面并沿着弯曲的弧度流动。如果将水分考虑进去,理论上就能够实现无需过高温度的卷发、弯发、顺发过程。
Airwrap面世之前,在戴森公司内部经历了642次迭代。这个产品开发过程中最困难的一点在于,戴森从一开始就想脱离市面上已有的产品类型,从零开始创造一个全新的电卷棒产品。而一个能够面向市场发售的成熟产品,除了要把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厘清楚,还必须考虑使用者使用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Airwrap产品迭代示意图。
Tatham介绍,Airwrap最初代的原型机只是一个圆筒状的集成装置,在依次配备了各项功能后,工程师需要为它创建操作界面。最初的版本采用了与机身表面齐平的开关按钮,但这个设计十分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误触,最后把按钮从机身表面凸出来才矫正了这个问题。
考虑到使用时的舒适度,按钮式的开关后期又被滑动式的开关所取代,手柄形状也从一开始的圆柱形变成了椭圆形,从而让内部空间最大化。这个雏形后来被转移到一个模块化装置上,工程师再有针对性地就设备的安全性、可卷绕性、接触温度,以及气流的均匀度方面进行单独测试。
“最终Airwrap是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它整个研发过程都有其他的地方市场参与。比如戴森马来西亚研发中心测试了产品经受坠落、用锤子敲击、可用性等方面的性能,而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则向我们提供针对中国消费者发质的研究结果。” Crawford说。
在已经相对成熟的卷发棒原型进入使用测试阶段后,戴森发现,仅仅卷发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日常可能需要的使用场景。比如,在使用卷发棒之前,通常需要首先将头发梳顺。除了卷发以外,用户还有直发的需求,卷发本身也有大卷和小卷的差异,甚至是由于头型差异,许多消费者面临头顶头发扁塌的情况等等。
最终,戴森并没有推出一个单一的卷发棒,而是给出了一个集结顺滑梳、区分大小和方向的卷发筒、圆筒梳、预造型风头等可拆卸配件的套装,并针对粗硬发质和“如婴儿般”的细软发质分成了两种形态。不同粗细的卷筒和造型梳本身也具有软硬度的区别,例如针对细软发质,长度较短、较软、变形度灵活的梳齿,以及球状的橡胶红点更能够对这种类型的发质施加压力。而粗硬的发质或是烫后的卷发,更长更硬的梳齿比较容易穿透头发,这也能够让康达效应更完全地发挥效果。
戴森最终推出了集结顺滑梳、区分大小和方向的卷发筒、圆筒梳、预造型风头等可拆卸配件的套装。
尽管Airwrap在中国市场10月24日才正式开售,但已有一些消费者通过海淘渠道优先获得了使用体验,并提出了一些诸如“单次卷发发量不能太多”“造型只能维持几个小时”之类的质疑。
戴森其实考虑了更多使用体验问题。比如,Airwrap连接手柄和电源线的部分能够实现360°旋转,从而避免了普通电卷棒跟头发缠绕在一起的问题。设备中也增加了一个重力核心装置,来让使用过程变得“更加顺手”。此外,它所采用的智能温控技术能够让玻璃珠热感测器每秒超过40次测量出口的风温,并将数据直接传达给微处理器,帮助防止头发过热损伤。消费者陈昶说,他正是因为这几个细节而对Airwrap“种草”。
“我从吸尘器开始了解戴森,曾经在苏宁试过四个品牌的吸尘器,如果不考虑吸尘效果,我对戴森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它不同零部件相衔接时顺滑精密的手感,那个特殊的‘咔嚓’的响声构成了我对戴森的认知。"陈昶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我是果粉(苹果公司的粉丝),某种程度上,戴森是极少数让我觉得像苹果的公司。”
创始人James Dyson曾经指出,无论是材质还是散热机制,苹果的Mac都借鉴了戴森的设计,乔布斯当年正是在把玩了戴森吸尘器后才设计出了新款的Mac。尽管这个先后顺序如何现今已无法求证,但两者在消费者体验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共同点。
Supersonic吹风机的成功和Airwrap卷发棒受到热捧,也让戴森在大众消费者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以专业度著称的吸尘器品牌了。同时,它也正沉浸于整个消费市场上褒贬不一的热议当中,享受着由这些争论推高品牌声量的过程。
Jake Dyson说,“尽管戴森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去解决问题,但推出卷发棒这样的产品非常需要勇气,因为你要进入的一个全新的领域。”
事实上,2014年12月,戴森曾承诺投入15亿英镑(约合142亿元人民币),用于未来技术的研发,其中2/3用于新产品类别的研发。戴森目前正在研发的新品数高达上百个,涉及的领域包括空气动力学、热力学、传感器、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
这也意味着,在Airwrap之前,还有无数默默经历了失败的产品。据戴森公司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周刊》透露,创始人James Dyson曾在内部秘密尝试过研发洗衣机产品,但经历了产品雏形的多次迭代以后发现难以达到戴森产品的上市标准,最终只好舍弃了这个品类。
不过,可以明显观察到的是,从风扇空气净化器到吹风机,再到如今的电卷棒,戴森的路径其实是一致的。所有的产品线均紧紧围绕其核心技术“数码马达”来发展——电卷棒也和气流的研究密切相关。
据Jake Dyson透露,在过去15年当中,戴森公司在研发数码马达方面的投资已达3.5亿英镑(约合31.6亿元人民币),“这让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获得了更高的自由度,到了第九代,我们已经能够生产出非常非常小的数码马达,这允许我们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体积更小的产品身上,从吸尘器到空气净化器再到吹风机,而如今是电卷棒。”
接下来,戴森还在尝试把这项核心技术运用到电动汽车的研发中去。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周刊》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郭苏妍
本刊记者,她主要关注时尚、消费领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